一方郵票,可繪天地萬物。一枚火花,可述人間百態。盛世收藏,一件件來自民間的藏品,更能體現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走過的漫長歲月。揚州市收藏協會會聚著一大批這樣的收藏愛好者,他們分門別類,他們各有專攻,他們的每一件藏品濃縮著這座城市的過往光華。
清 康熙青花山水棒槌瓶
市收藏協會成立於2001年10月。20年來,協會勵精圖治,團結一致。2016年3月,協會被國家民政部授予「4A」社團組織等級銅牌;同年5月,被評選為揚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優秀協會;同年11月,被揚州市民政局授予「揚州市示範性社會組織」稱號。目前,共有下屬單位25個。其中,專委會15個,團體會員10個,會員人數近300人。會員自辦的私家藏館就有6個,分別是:董杭林的酒器展示館、王伯堂的木器家具館、戴標的金絲楠木館、朱軍華的抗戰勝利老報紙館、蔡彤彥的銅器藝術館和古銀幣收藏館。
西周 簋
見證時代節點
——藏品濃縮熱烈的家國情懷,記錄國家、城市前行的腳步
揚州人的收藏故事,源遠流長。而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從來都不缺少揚州藏品的身影。
2019年適逢國慶70周年,揚州市收藏協會早規劃、早行動,從年初到年底,先後組織、開展了包括煙標、火花、觀賞石、票證、書畫、集郵、錢幣、老報紙等在內的28項國慶系列活動,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高起點、接地氣」的國慶紀念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他們呈展的每件藏品,都濃縮著熱烈的家國情懷。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武漢世界集郵展》範世宏會長的郵集獲得大鍍金獎。
這樣的例子,在揚州市收藏協會的記錄中不勝枚舉。今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在協會辦公室內,周邊就擺放著相應的圖版,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記錄著當年的戰火紛飛,承載著那時的軍民情深。
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市收藏協會會同新四軍研究會在當年9月共同策劃舉辦了一場抗戰史料集藏品巡迴展,市黨史辦精選了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揚州地域犯下的「十大慘案」和新四軍在揚打擊日寇的「十大戰役」史料,以及由市收藏協會製作的運河兩岸健在的「十位抗戰老兵」資料,圖文並茂地再現了那段烽火歲月。
2016年,圍繞城慶2500周年,市收藏協會的書畫、木器家具、集郵、陶瓷、觀賞石、票證等多個專委會,從2月到12月或單獨或聯合,組織了一系列展覽展示活動,展現了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同年6月24日,為紀念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市收藏協會聯合相關部門還舉辦了「中共早期黨報」展覽暨《中共早期黨報圖錄》新書首發式。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老報紙回顧展。
而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召開時,當天下午,揚州市收藏協會就在揚州市博物館舉辦「喜慶十九大紅色收藏展」,將從揚州民間徵集而來的2000多件展品、歷史資料、實物、原件,再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及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等各個時期的奮鬥歷程和豐功偉績。本次展覽為期一個月,上萬人次參觀,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藏品目不暇接,令人大飽眼福」。要知道,來自民間的展覽能夠登入博物館這樣的大雅之堂,在之前可不多見。此後,揚州市收藏家協會舉辦了「紅色收藏圖片巡迴展」,走進市區各大院校、街道社區以及部分企業。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收藏沙龍展示古瓷片文創產品。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運河三灣明信片首發式。
而在今年的抗疫期間,揚州收藏家更是勇於擔當,用各種形式為抗疫戰士們鼓勁。今年5月16日,《揚州援鄂抗疫日記圖片巡迴展》在486非遺聚集區展出,現場展出第七批江蘇省援鄂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徐道亮的34篇《領隊日記》,還有揚州磁碟雕刻家,歷時40天精心製作出的《鍾南山》磁碟。此外,古瓷收藏家高明生,用137片不同時期的古瓷片,經過切割打磨,製作出「武漢加油」的文創產品,每一片瓷片,都有獨特的寓意。
致敬「一城三都」
——藏品承載著揚州人世代對於文化的推崇與重視
揚州,「一城三都」。在2500多年走過的歲月中,總有吉光片羽閃爍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中,鐫刻在百姓人家的記憶中。揚州的收藏愛好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向這座城市致敬。
雨花石 古道西風
雨花石 會師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6月25日,揚州市收藏協會隨即在瓊花觀美術館舉辦了慶賀「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邗建杯」運河夢集藏展,用大量的郵票、明信片、書畫作品、煙標、旅遊門票、糧票、剪報、車船過閘票證等展品,展示運河兩岸華夏兒女對大運河的依戀和感恩之情。這些年來,對於大運河的主題展覽,更是不計其數。
對於美食之都而言,揚州藏家就收藏著上世紀70年代富春茶社的入場券,承載著一代代揚州人對於美食的嚮往,對於廚藝的追求。還有那些「三和醬菜公司」的老字號,那絲絲縷縷的醬香,似乎能夠透過字面穿越而來。
蘇北火柴廠 揚州八景之四景
唐宋年間,揚州與國外的交流頻繁,鑑真東渡前往日本,崔致遠則來揚州為官,他們的事跡代代相傳。東亞文化交流的故事被記錄在一本本古籍之中,也收藏在揚州一位位古籍藏家手中。那些泛黃的書頁,一頁頁承載著揚州人世代對於文化的推崇與重視。
擴大揚州「朋友圈」
——免費鑑寶,「六走進」……從收藏家到「收藏+」
從收藏家到「收藏+」,揚州收藏家們正通過收藏的方式,不斷擴大揚州的「朋友圈」。收藏家周鑫收藏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絲路茶具,那些還在飄揚茶香的器皿似乎在重複那些過往時光積澱的美好。
造福百姓,免費鑑寶。幾年來,揚州市收藏協會已分別在五彩世界、天寧寺、國展中心、486非遺聚集區、興業銀行、邗建集團、揚州書局等地方舉辦收藏沙龍、藏品猜猜猜、識寶、鬥寶、鑑寶活動100多場次,免費為市民鑑定玉器瓷器字畫及雜件上萬件。並正式組建了市藏協藏品鑑定專家團,專家團由6名資深鑑定專家和20名團員組成,涵蓋了書法、字畫、玉器、漆器、陶瓷、木器、火花、煙標、集郵、錢幣和雜項鑑定專家,特別是邀請了多名揚州知名的非遺傳承人參加專家團,這在揚州收藏界還是首次。
同時,協會還開展「六走進」活動,將藏品展覽、免費鑑寶、專業講座、收藏知識宣傳和普及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鄉鎮,走進軍營,受到廣泛好評,在全省和有關兄弟城市也有一定影響。近幾年來,走進的單位、社區和學校近百個。
「文起來」,碩果纍纍,協會會員編著了諸多藏品、文獻史料,其中有範世宏的《芳華繽紛郵世界》和《郵說建交列國》一、二兩冊,姚文群的《時評郵說》和《郵苑散記》,朱平健的《五猴獻瑞》和《同根的花》,姚正根的《丙甲話郵》和《丁酉話郵》,時文煥的《供石薈粹》,茆衛東的《夢想正青春》,丹青的《長青短青》,劉孝若的《揚州街實錄》以及卞明華的獻給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新書《三農藏品》等等。開展了「我的收藏故事」徵文活動,有近百人參加徵文,有49人分別獲得了不同獎項。此外,範世宏會長的郵集還分別在西安、杭州、常州全國、省郵展上獲得金獎、大鍍金獎+特別獎;在南寧亞洲郵展和巴西世界郵展上分別獲得大鍍金獎和鍍金獎;去年在武漢獲得金獎。
民國 揚州醬菜老字號商標
「動起來」,成效卓著。幾年來,協會相關專委會成功舉辦第十八屆全國煙標文化節、第五屆全國火花節博覽會、中外酒器文化第二十一屆全國交流會、第二、三、四屆大型古玩藝術品房交會和第二屆全國紙品收藏論壇揚州論壇等八場全國收藏界的盛會,奠定了揚州在全國收藏界的地位和影響。
「活起來」,精彩紛呈。各個縣(市)區的溝通交流得到加強。各專委會、分會的專題活動全面展開。許多專委會和分會還主動走出去,取長補短,擴大對外交流,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王鑫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