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珍藏歷史記憶時代風華

2020-12-20 綠楊夜話

一方郵票,可繪天地萬物。一枚火花,可述人間百態。盛世收藏,一件件來自民間的藏品,更能體現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走過的漫長歲月。揚州市收藏協會會聚著一大批這樣的收藏愛好者,他們分門別類,他們各有專攻,他們的每一件藏品濃縮著這座城市的過往光華。

清 康熙青花山水棒槌瓶

市收藏協會成立於2001年10月。20年來,協會勵精圖治,團結一致。2016年3月,協會被國家民政部授予「4A」社團組織等級銅牌;同年5月,被評選為揚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優秀協會;同年11月,被揚州市民政局授予「揚州市示範性社會組織」稱號。目前,共有下屬單位25個。其中,專委會15個,團體會員10個,會員人數近300人。會員自辦的私家藏館就有6個,分別是:董杭林的酒器展示館、王伯堂的木器家具館、戴標的金絲楠木館、朱軍華的抗戰勝利老報紙館、蔡彤彥的銅器藝術館和古銀幣收藏館。

西周 簋

見證時代節點

——藏品濃縮熱烈的家國情懷,記錄國家、城市前行的腳步

揚州人的收藏故事,源遠流長。而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從來都不缺少揚州藏品的身影。

2019年適逢國慶70周年,揚州市收藏協會早規劃、早行動,從年初到年底,先後組織、開展了包括煙標、火花、觀賞石、票證、書畫、集郵、錢幣、老報紙等在內的28項國慶系列活動,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高起點、接地氣」的國慶紀念氛圍,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他們呈展的每件藏品,都濃縮著熱烈的家國情懷。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武漢世界集郵展》範世宏會長的郵集獲得大鍍金獎。

這樣的例子,在揚州市收藏協會的記錄中不勝枚舉。今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在協會辦公室內,周邊就擺放著相應的圖版,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記錄著當年的戰火紛飛,承載著那時的軍民情深。

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市收藏協會會同新四軍研究會在當年9月共同策劃舉辦了一場抗戰史料集藏品巡迴展,市黨史辦精選了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揚州地域犯下的「十大慘案」和新四軍在揚打擊日寇的「十大戰役」史料,以及由市收藏協會製作的運河兩岸健在的「十位抗戰老兵」資料,圖文並茂地再現了那段烽火歲月。

2016年,圍繞城慶2500周年,市收藏協會的書畫、木器家具、集郵、陶瓷、觀賞石、票證等多個專委會,從2月到12月或單獨或聯合,組織了一系列展覽展示活動,展現了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同年6月24日,為紀念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市收藏協會聯合相關部門還舉辦了「中共早期黨報」展覽暨《中共早期黨報圖錄》新書首發式。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老報紙回顧展。

而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召開時,當天下午,揚州市收藏協會就在揚州市博物館舉辦「喜慶十九大紅色收藏展」,將從揚州民間徵集而來的2000多件展品、歷史資料、實物、原件,再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及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等各個時期的奮鬥歷程和豐功偉績。本次展覽為期一個月,上萬人次參觀,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藏品目不暇接,令人大飽眼福」。要知道,來自民間的展覽能夠登入博物館這樣的大雅之堂,在之前可不多見。此後,揚州市收藏家協會舉辦了「紅色收藏圖片巡迴展」,走進市區各大院校、街道社區以及部分企業。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收藏沙龍展示古瓷片文創產品。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運河三灣明信片首發式。

而在今年的抗疫期間,揚州收藏家更是勇於擔當,用各種形式為抗疫戰士們鼓勁。今年5月16日,《揚州援鄂抗疫日記圖片巡迴展》在486非遺聚集區展出,現場展出第七批江蘇省援鄂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徐道亮的34篇《領隊日記》,還有揚州磁碟雕刻家,歷時40天精心製作出的《鍾南山》磁碟。此外,古瓷收藏家高明生,用137片不同時期的古瓷片,經過切割打磨,製作出「武漢加油」的文創產品,每一片瓷片,都有獨特的寓意。

致敬「一城三都」

—藏品承載著揚州人世代對於文化的推崇與重視

揚州,「一城三都」。在2500多年走過的歲月中,總有吉光片羽閃爍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中,鐫刻在百姓人家的記憶中。揚州的收藏愛好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向這座城市致敬。

雨花石 古道西風

雨花石 會師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6月25日,揚州市收藏協會隨即在瓊花觀美術館舉辦了慶賀「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邗建杯」運河夢集藏展,用大量的郵票、明信片、書畫作品、煙標、旅遊門票、糧票、剪報、車船過閘票證等展品,展示運河兩岸華夏兒女對大運河的依戀和感恩之情。這些年來,對於大運河的主題展覽,更是不計其數。

對於美食之都而言,揚州藏家就收藏著上世紀70年代富春茶社的入場券,承載著一代代揚州人對於美食的嚮往,對於廚藝的追求。還有那些「三和醬菜公司」的老字號,那絲絲縷縷的醬香,似乎能夠透過字面穿越而來。

蘇北火柴廠 揚州八景之四景

唐宋年間,揚州與國外的交流頻繁,鑑真東渡前往日本,崔致遠則來揚州為官,他們的事跡代代相傳。東亞文化交流的故事被記錄在一本本古籍之中,也收藏在揚州一位位古籍藏家手中。那些泛黃的書頁,一頁頁承載著揚州人世代對於文化的推崇與重視。

擴大揚州「朋友圈」

——免費鑑寶,「六走進」……從收藏家到「收藏+」

從收藏家到「收藏+」,揚州收藏家們正通過收藏的方式,不斷擴大揚州的「朋友圈」。收藏家周鑫收藏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絲路茶具,那些還在飄揚茶香的器皿似乎在重複那些過往時光積澱的美好。

造福百姓,免費鑑寶。幾年來,揚州市收藏協會已分別在五彩世界、天寧寺、國展中心、486非遺聚集區、興業銀行、邗建集團、揚州書局等地方舉辦收藏沙龍、藏品猜猜猜、識寶、鬥寶、鑑寶活動100多場次,免費為市民鑑定玉器瓷器字畫及雜件上萬件。並正式組建了市藏協藏品鑑定專家團,專家團由6名資深鑑定專家和20名團員組成,涵蓋了書法、字畫、玉器、漆器、陶瓷、木器、火花、煙標、集郵、錢幣和雜項鑑定專家,特別是邀請了多名揚州知名的非遺傳承人參加專家團,這在揚州收藏界還是首次。

同時,協會還開展「六走進」活動,將藏品展覽、免費鑑寶、專業講座、收藏知識宣傳和普及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鄉鎮,走進軍營,受到廣泛好評,在全省和有關兄弟城市也有一定影響。近幾年來,走進的單位、社區和學校近百個。

「文起來」,碩果纍纍,協會會員編著了諸多藏品、文獻史料,其中有範世宏的《芳華繽紛郵世界》和《郵說建交列國》一、二兩冊,姚文群的《時評郵說》和《郵苑散記》,朱平健的《五猴獻瑞》和《同根的花》,姚正根的《丙甲話郵》和《丁酉話郵》,時文煥的《供石薈粹》,茆衛東的《夢想正青春》,丹青的《長青短青》,劉孝若的《揚州街實錄》以及卞明華的獻給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新書《三農藏品》等等。開展了「我的收藏故事」徵文活動,有近百人參加徵文,有49人分別獲得了不同獎項。此外,範世宏會長的郵集還分別在西安、杭州、常州全國、省郵展上獲得金獎、大鍍金獎+特別獎;在南寧亞洲郵展和巴西世界郵展上分別獲得大鍍金獎和鍍金獎;去年在武漢獲得金獎。

民國 揚州醬菜老字號商標

「動起來」,成效卓著。幾年來,協會相關專委會成功舉辦第十八屆全國煙標文化節、第五屆全國火花節博覽會、中外酒器文化第二十一屆全國交流會、第二、三、四屆大型古玩藝術品房交會和第二屆全國紙品收藏論壇揚州論壇等八場全國收藏界的盛會,奠定了揚州在全國收藏界的地位和影響。

「活起來」,精彩紛呈。各個縣(市)區的溝通交流得到加強。各專委會、分會的專題活動全面展開。許多專委會和分會還主動走出去,取長補短,擴大對外交流,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

王鑫 撰稿

相關焦點

  • 百年歷史記憶 體驗臺灣阿里山賓館歷史風華
    阿里山為全球訪臺旅客必訪景點,「阿里山賓館」用百年歷史與華美壯麗景色成為全球少數經營出色的五星百年酒店。「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傳唱許久的歌謠道出臺灣阿里山的美麗風光、鄒族青年動人神採,到臺灣的旅客必得親眼目睹阿里山日出的壯麗景色,始不虛此行。
  • TOD』S舉辦《絕代風華》限量珍藏圖片展貴賓酒會
    導語:2013年5月10日,上海-   擁有歐洲最大手工製鞋工廠的義大利奢華手工皮具品牌TOD』S在上海恒隆廣場中庭舉辦了《絕代風華》(《TIMELESS ICON》)限量珍藏圖片展貴賓酒會
  • 惠州時代風華怎麼樣 惠州時代風華房價
    惠州時代風華是惠州惠城的新樓盤, 開發商惠州市時代鴻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時代風華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該樓盤位於金山新城·演達大道旁, 小區規劃佔地面積24920 ㎡, 建築面積116643.06 ㎡, 容積率3.49, 綠化率36%。
  • 《大明風華》背後的真實歷史
    最近,一部以明朝初年為故事背景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在各大視頻平臺熱播。該劇故事情節、臺詞和服裝造型讓人耳目一新,但在歷史史實方面存在硬傷,有失考據。勝負顛倒的永樂親徵《大明風華》中,明朝永樂皇帝朱棣親徵蒙古部落是重點劇情之一。劇中,明朝軍隊遭遇韃靼和瓦剌等部落頑強抵抗而陷入困境。然而,歷史上,朱棣一生5次親徵蒙古,一直保持輝煌戰績,從未陷入困境。
  • 「影見漢陽·百年風華」影像展重見武漢百年榮光
    2020年:融創於漢陽鐵廠原址再造,復興百年風華。文史資料中留存下來隻言片語的文字、黑白的影片,或殘存的界碑、鋼軌、磚瓦等百年前的歷史碎片,然而湧動百年的熱血,引領時代的決心,卻一刻未曾停息。此次,舉辦「影見漢陽·百年風華」百年工業遺址影像展,讓大家重尋城市記憶,時刻銘記歷史,傳續「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 分享美好記憶!海寧百歲老人捐出珍藏一輩子的寶貝
    珍藏了七八十年的寶貝,濃縮了一位101歲老奶奶許許多多的美好記憶。最近,這位老奶奶捐出了這些寶貝,把它們放進展覽館,供大家參觀和研究學習。積攢下很多寶貝精神矍鑠、滿頭銀髮、非常清瘦,從小生活在海寧農村的張珍寶今年已101歲,但是思路依然清晰,見人就露出慈祥的笑容。
  • 《大明風華》一路被黑,從畫像到歷史,人民日報終於發聲
    《大明風華》這部關於明朝歷史的電視劇,可謂是一波三折,本來古裝劇審核就嚴,結果還是硬生生從70集刪到了60多集,開播時間也是一延再延,直到12月17日,才跟大家見面。千呼萬盼盼到這麼好團隊製作的電視劇,加上還有那麼多老戲骨加盟,結果才剛播第一集就一路被黑,從造型到服裝,從演技到臺詞,從朱元璋畫像再到歷史,每個都有明粉吐槽的點,更有一些明粉跑到廣電總局門口去舉報。要求大明風華尊重歷史,立刻刪除或修改劇中有悖逆歷史真相以及褻瀆歷史人物的劇情和鏡頭。
  • 連環畫的收藏與記憶
    童年的記憶總是難己忘懷,而印象最深的是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童年》《在人間》與《我的大學》。現在雖然書以經破舊,我仍然珍藏。長大後,因為喜歡閱讀而愛上收藏,其中連環畫是我收藏最愛當年流行的套書,我都收入囊中。
  • 文獻看歷史 藏品活起來——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舉行105周年院慶...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梅源 通訊員 高見)時代風華,文化雅韻。9月29日上午,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105周年院暨慶金女大文獻史料收藏展開幕儀式在隨園校區舉行。,充分發揮其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作用。
  • 魯能泰山老照片徵集展覽 球迷珍藏雙冠王時代球衣
    1999年魯能全隊穿著這款球衣奪取了雙冠王,開啟了泰山時代。球迷收藏的魯能2006賽季所穿隊服  第二件是2006年10號鄭智的球衣,右臂的深海泉廣告,背後的趵突泉特釀,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近期周最佳獲獎公布:  【魯能泰山老照片徵集展覽 95年泰山主場門票亮相】-球迷 詞窮  【那年巴力斯塔的泰山隊業餘生活 喜歡玩兒童玩具】-球迷 徐明卉  【魯能球迷收藏20年前紀念胸針 見證泰山隊傳承歷史】-球迷 卡哇伊  請以上球迷朋友於2016年6月10日前聯繫齊魯網體育,聯繫方式見文末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是歷史劇做的一個實驗?
    歷史是記憶,並不是教條,應該是更生動的。我開機之前,和湯唯去故宮座談,在那裡看到了收藏的明代早期的文物,尤其是皇帝旨意,非常的生動有趣,不但全是大白話,而且說的事情不離家常。像朱瞻基給高麗國王下旨,詢問上一次派來的那個廚子回國了,新來的人做的菜不好吃,問那個人還在不在,這都和我們對於歷史的刻板印象全然不同。」
  • 時代風華為何圈粉無數?
    大品牌,萬達旁,5地鐵,2城軌,還有對標世界名都的TOD國際新城加持,時代風華註定生而不凡。1月12日,時代風華首度亮相,吸引眾多購房者蜂擁而來,銷售中心到處人從眾,場面極為震撼!開放當天人氣爆棚,購房者絡繹不絕,面世即成寵兒,關注度屢屢攀升。
  • 郵儲銀行武漢分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財富珍藏冊》貴金屬產品
    近日,郵儲銀行武漢分行發行關於第四套人民幣題材的貴金屬《財富珍藏冊》產品。該產品由郵儲銀行與寶泉錢幣投資有限公司公司聯合發行,是一款2018年關注度極高,並極具收藏價值的一款產品。  第四套人民幣《財富珍藏冊》產品將第四套人民幣和2018中國金幣總公司狗年紀念章融為一體,具有集錢幣收藏價值、中國經典生肖文化價值於一體,奠定了「雙重價值」的錢幣收藏高度,成為錢幣升級的經典之作。
  • 再現明清家具風華——吉盛偉邦明清家具博物館開幕(組圖)
    2014年4月26日,位於青浦趙巷的吉盛偉邦國際家具村又推力作,籌備許久的明清家具博物館正式開幕,為世人再現明清家具風華。
  • 《大明風華》:高規格歷史劇,讓歷史走進日常
    無一不內蘊深厚的人物、全演技派陣容、輕鬆愉悅的調性、令人上頭的臺詞、生活化的表現手法……可以說,「高配版」的《大明風華》打破了歷史劇一板一眼的沉悶畫風,讓歷史照進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日常
  • 初中歷史總複習:填空題版知識記憶,請同學們收藏好!
    對於初中的同學們來說,歷史這門學科可以說是讓人比較頭痛的一門學科了,因為它的知識點很多,同時都是要求學生必須記住的,這就讓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感到吃力。而歷史這門學科的成績想要有所提升,那麼這些知識點的記憶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歷史成績提升就比較緩慢。
  • 陶笛智慧樹發行 最具珍藏意義的動畫片主題曲專輯
    腦海中浮現一幅幅回憶的畫面  莫名哭了,童年也就這些動漫陪著我過來那些黯淡無光的日子  這個歌單裝了多少故事和時光  這個歌單聽著聽著讓人鼻了酸溼了眼,我回不去的童年啊  收藏這歌單,將來留給自己的子女聽我會告訴他們,
  • 老街「剝皮寮」成臺北新地標:時光打磨舊日風華
    用時光打磨的舊日風華  2010年底,臺灣本土片《艋舺》的電影場景進行了拆除,這引來眾多遊客前往參觀。《艋舺》中的場景主要是剝皮寮老街,它重現了臺北萬華地區百年前的歷史景觀。  剝皮寮,位於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
  • 嵖岈山一老漢愛收藏報紙 稱老報紙是歷史的見證
    5月4日,在遂平縣嵖岈山鎮,記者見到了一名愛好廣泛的老漢,他不僅喜愛文學,喜歡攝影,還喜歡新聞報導,但他更大的愛好就是喜歡收藏報紙,其中收藏的《天中晚報》為最多,每天的報紙在仔細閱讀過後,他都會珍藏起來,疊在一起,如今已經和他的身體一樣高了。
  • 中考歷史滿分學霸純手寫筆記,老師都直呼太詳細,值得初中生收藏
    中考歷史滿分學霸純手寫筆記,老師都直呼太詳細,值得初中生收藏!初中歷史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是,靠推理掌握的知識少, 靠記憶掌握的知識多。尤其是到了複習的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 角色不同的歷史人物, 千變萬化的時間地點, 如果沒有科學的複習方法, 單靠機械的記憶想把這門功課學好, 簡直是望洋興嘆。所以,掌握好一個好的方法,將我們歷史知識點掌握好,是學好歷史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