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頭古城,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值得您靜下心來走進去了解!

2020-12-20 長青哥看世界

深圳,說起古城,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大鵬所城,不錯,大鵬所城是深圳唯一的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深圳"鵬城『』的由來,今天我給您介紹的是深圳另外一座古城——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也就是新安故城,是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是"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

南頭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邊,佔地面積38.5萬平方米,公元331年設置東官郡,從唐代開始就駐軍管制,由單一的行政中心慢慢轉變為海上交通門戶軍事重鎮

明朝洪武27年,南頭古城設置為"東莞守御千戶所所城『』,明朝時候的軍事制度是衛所制度,廣州設左右衛將軍,以下則設千戶所,負責守衛一方百姓。

明清兩代閉關鎖國,都實行禁海政策,特別是到了清朝的康熙皇帝時,取消了新安縣,把古城的居民全部內遷,把居民的房屋拆除用作修建界牆,抗日戰爭時,日本鬼子更是拆除房屋修建大量碉堡,把整個南頭古城破壞的面目全非!

目前南頭古城修復得比較好的有關帝廟南城門文天祥祠東莞會館新安縣衙新安故城牌樓……等。

關帝廟南頭古城的東南面,就是原來縣衙練兵的校場旁邊。門口就是深南大道和南頭天橋,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十年,1997年重修。供奉的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被後人尊稱武聖人,與文聖人孔子齊名。因為關羽重信守諾,慢慢演變為武財神,到了每年的大年初二,很多人包括很多香港澳門的同胞都來南頭古城的關帝廟上香祭拜!

來到南頭古城的南門口,左右兩邊還有當時的古城牆的地基,地基全是用黃泥建造。門洞經過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挺立,斑駁的青磚,無聲的訴說著古城曾經遭受的磨難。城門上面的長條石上用小篆刻著"寧南『』,證明了南頭古城的悠久歷史和滄桑變遷!

進了南門往北走,左手邊一座古色古香的青磚建築映入眼帘,這就是東莞會館東莞會館始建於1868年,是當時東莞商人來往新安故城的議事落腳之地,類似於今天某某省駐某某辦事處的機構。也是在新安打拼的東莞商人聚會之處。

看完這座只有五十多個平方的東莞會館,沿著青石板的街道往前走幾十米就到了新安縣衙

那時候的新安縣衙管轄著今天的深圳和香港地區,屬於廣州府管轄。鴉片戰爭失敗後,腐敗的清朝政府把香港九龍新界割讓租借給了英國殖民者,才脫離了新安縣的管轄。

現在的縣衙很小,你很難想像管理著深圳香港地區的衙門就這麼一點大,應該是解放後被拆除了很多房屋。青磚、黑瓦,四根高大的石柱挺立門前,兩面石鼓象徵著權力,旁邊的一面真鼓是給有冤屈的百姓擊鼓鳴冤的。整體給人的感覺是簡樸、親民。

為了印證我的想像,往新安縣衙東邊一看,一座古老兩進院落映入眼帘,上面古樸莊重的兩個大字"報德『』。這就是供俸海神天后娘娘報德祠。始建於乾隆以前,歷任知縣等為官者,凡是有德於民者,或者是在抗擊葡萄牙日本倭寇以及在鴉片戰爭中抗擊英軍的英雄,都立牌位供奉在這裡,樹碑立傳,流傳千古,是古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再往後走,來到了一座高大的展廳門口,這就是萬化同源展廳廣府客家疍家等多個民系在這裡交匯,孕育出了開放、包容、進取的多元化的文化性格。

展覽分四個不同的視角,分別是山海同貌經濟同體文化同心行政同屬,對珠江口流域的萬化同源進行了具體的解讀。直觀的展現了深港地理歷史,文化,經濟和行政的同根同源!

感受完厚重的歷史,出來是一片綠草如茵、古樹參天的公園,這一塊大草坪,原來是打工者晚上娛樂的場所,叫大家樂,現在經過改造變成了公園,茂林修竹,鳥語花香,和南頭中山公園無縫連接在一起,成為了深圳又一個免費休閒娛樂的市政公園。

如今的南頭古城,將1700年的厚重歷史和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城市化高速發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全景式地展現在大家面前,用大量的文化活動來復興不一樣的南頭古城,把室內和室外由點到面地連接起來,形成了多維度的立體展示空間。

未來的南頭古城將會以文化藝術展覽為契機,有機的帶動遊客融入歷史,了解歷史,愛上南頭古城,愛上深圳!

因為深圳也是有1700年歷史的有文化的城市,南頭古城就是深圳、香港歷史文化的根!

相關焦點

  • 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南頭古城,深圳千年歷史的見證者!
    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邊,有一個被稱為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的古城鎮——南頭古城。這座古城絲毫不落的見證了深圳歷史發展的每時每刻。清代,南頭古城又經歷了遷海與復界,見證了割讓香港的屈辱歷史。
  • 深圳讀書月「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深圳南頭古城舉行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高潮迭起、漸入佳境之時,11月22日上午,南山區重點閱讀活動、全民閱讀立體推廣活動——「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有著千年歷史、如今重獲新生的南頭古城舉行。2020年,深圳讀書月迎來了第三個十年的開局之年。
  • 「微改造」活化千年文脈 深圳南頭古城蝶變綻放
    作為「粵東首府,港澳源頭」,南頭古城被打造成深圳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和全景歷史博物館。城市原點,承載深港歷史文化記憶秋日陽光下,南頭古城泛出一抹金色,仿佛在訴說光影年輪中的滄桑與輝煌。城市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記憶。
  • 深圳千年南頭古城月底亮相
    從東官郡到所城、再到新安縣,南頭古城成為深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見證了東晉以來深圳地區的歷史變遷,是深圳和香港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南頭古城啟航蝶變之路目前進展如何?8月10日下午,深圳南山區委宣傳部組織了中央及省市媒體舉辦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千年南頭古城直播探營活動,帶領大家親身感受南頭古城的變化。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8月26日,330多米長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這座曾沉寂在歲月長河中的古城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 【獨具「卉」眼】臺灣網紅森哥告訴你來深圳可以去南頭古城逛逛
    深圳有座古城——南頭古城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已經有接近1700年的歷史。12月7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媒體團前往南頭古城,探索深港歷史文化的根源。
  • 深圳有滋味第13期:融合之美,看南頭古城新意思
    從這裡,開啟南頭古城的奇妙之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9日訊(記者 張玲)穿過靜默城牆,踏上古老土地,開啟移步換景、目不暇接的旅程,在深圳最古老的城區感受現代與傳統的融合之美——歡迎來到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凝聚了深圳的歷史文脈,是這座城市的原點。自東晉鹹和六年(331年)設置東官郡算起,已有1700多年歷史。
  • 掃黑除惡「利劍」護航南頭古城蝶變
    記者29日從南山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通過南頭街道掃黑除惡辦的及時介入,截至5月18日,南頭古城統收統租協議已籤約68.56%、205棟/宗,清租59.53%、178棟/宗,其中南北街示範段88棟已經全部完成籤約和清租工作,南頭古城改造提升項目得到有力推進。
  • 萬科南頭古城泊寓旗艦泊閱會
    項目剖面圖 / Profile項目外景PROJECT LOCATION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自東晉鹹和六年設置東官郡起,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深圳特區成立前寶安縣政府所在地,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是深圳城市的原點,應時代變遷成為深圳城中村代表,是特區40年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在萬科歷時17個月的改造下
  • 周末城市輕度假,探訪深圳城市的原點,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
    早餐完畢後,出發,今天打卡的任務是到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探尋了解一下深圳城市的原點。從深圳灣萬麗酒店打車到南頭古城只需10分鐘,過來挺方便的。落車點就是「南頭古城」的牌坊,右邊是一棟古色古香的關帝廟。不過大門緊鎖也就沒進去了。
  • 燈光炫麗映古城 ​南頭古城「魅力古城中秋之夜」華麗上演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日訊(記者 王志明 通訊員 許永生)金風送爽,果滿枝頭,為慶祝南頭古城蝶變綻放後的第一個國慶佳節與中秋節,增強南頭古城在深港澳文化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10月1日晚,南頭古城「魅力古城中秋之夜」主題系列活動華麗上演。
  • 探訪鵬城歷史 走讀深圳-奇妙校巴帶領孩子們開啟南頭古城「穿越之...
    在一聲聲清脆的回答聲中,小朋友們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南頭古城的「穿越之旅」。近日,由深圳新聞網主辦的「走讀深圳-奇妙校巴」活動在南頭古城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古城新看」,共有20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
  • 龍崗區區長代金濤率隊赴南山區調研南頭古城改造及運營工作
    當天,代金濤一行在南頭古城牌坊處下車,參觀了南頭古城樓、古城牆,並走進南頭古城數字博物館、東莞會館、綜合服務中心、萬化同源館、竹園等,詳細了解南頭古城項目整體定位、與周邊片區規劃如何銜接、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
  • 南頭古城將變身創意小鎮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鄭愷)南頭古城是深圳1700多年城市史的源頭,也是深港之根。新近,南山區委宣傳部向區政府匯報了南山文化設施建設及文物保護情況。針對南頭古城,深圳市設計聯合會提出了最新的保護與利用方案,南山區政府已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將入駐南頭古城,啟動對南頭古城的保護與開發。
  • 南山區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南頭古城拉開帷幕
    南頭古城承載著1700年歷史,是深圳城市歷史的源頭,是深港歷史之根,我國古代主張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選址南頭古城舉辦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共同探索古代治國理政的智慧,在歷史傳承中汲取前人經驗,展示現今優秀成果,把憲法、民法典帶入千年古城,呈現不一樣的精彩和學法效果。
  • 「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開幕,深圳名家縱論古城意義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漸入佳境,11月22日上午,南山區重點閱讀活動、全民閱讀立體推廣活動——「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有著千年歷史、如今重獲新生的南頭古城舉行。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于濤在開幕式上致辭,與大家分享了讀書月南山區品牌文化活動「品讀南山」的內涵,並表達了對系列活動的期望和寄語。在主題論壇環節,深圳作家、學者相南翔,南山博物館館長戚鑫,「閱·南山」主題攝影展作者陳宗浩,奧雅設計集團南頭古城項目設計執行總監吳壽望,圍繞「南頭古城之於深圳的現實意義」這一命題,展開了對談。
  • 遊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城市歷史的縮影與見證,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昨天。自漢代始設鹽官到三國時期司鹽都尉壘在南頭的設置,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東晉時期作為東官郡治,管轄著粵東南地區(包括今天的港澳地區)及福建雲霄一帶,是深圳古代城市發展的鼎盛時期。
  • 褪去城中村外衣,深圳南頭古城改造後成文化打卡地
    南頭古城開放後,其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結合,吸引了眾多市民來此打卡。記者了解到,南頭古城與一般的舊城改造不同。據悉,南頭古城改造項目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實施、村民參與」的三方模式,實行統一回租建築改造運營策略。改造完成後,南頭古城形成了文化、商業和居住的有機生態,在樹立深圳文化品牌之餘,將帶領周邊協同發展。
  • 這個1700年歷史的古城,被譽為深圳的根源,卻鮮為人知!
    南頭古城,又被成為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南山區南頭天橋北,與中山公園相鄰,佔地面積約為38.5萬平方米,是在曾經的遺址上進行修復和興建的,追溯歷史的話,是深圳地區最早有建制的古城了。根據地方志和歷史資料查閱得知,在1700年前東晉就設置了東官郡,這也就是南頭古城最早的歷史了,而後來一直是寶安縣的治所所在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裡都一直是深圳原來的中心。這也就是為什麼南頭古城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粵東首府、港澳源頭」、「深圳原點」了。
  • 南頭古城煥新顏 南山再添新名片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古城實地探訪,感受到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標正在崛起。●南方日報記者 任笑一 何可人煥新古城注入時代活力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歷史上曾是嶺南沿海地區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深圳經濟特區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古城片區逐漸形成城中村的複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