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喊麥流行抄襲成風,中國音樂何去何從?

2020-12-19 騰訊網

喊麥的興起

2017年在一檔選秀節目中,一女子一曲驚雷,雷翻在場所有人,隨後網絡上關於喊麥的討論便層出不窮。這種土嗨式的音樂被大眾吐槽,同時也引發爭論,喊麥究竟算不算音樂?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那就得從2014年說起。

2014年稱得上是華語樂壇巔峰的一年,這一年過後華語樂壇就開始急轉直下。

隨著手機彩鈴的興起,大批口水歌曲開始爆火,好的音樂逐漸消失,網絡歌曲的時代到來。

由於是網絡歌曲,製作者往往沒有深厚的製作功底,所有的歌曲幾乎都是直白的口水音樂,大部分製作者也都是抱著撈一筆就走的心態,導致沒有什麼好的音樂誕生。

而這種音樂,恰好又碰上了90後非主流的叛逆,愛情幾乎成了歌曲唯一不變的主題,從而導致了華語樂壇徹底走偏。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網絡變得更加發達,這個時候直播悄然升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播便是mc天佑,喊麥便是從他這裡被眾人熟知。

直白的歌詞加上勁爆和極具節奏的音樂,一時間喊麥風靡網絡,甚至一度登上主流歌單,也就是從那一刻起,華語樂壇徹底走向衰敗。

隨後幾年直播越發火熱,4G時代的到來,更是將這種形式推上了另一個境界,因為這個時候一部手機就能看直播,而這就催生出了更多的主播。到了2017年時,幾乎在每個平臺都有喊麥主播。

到了近幾年短視頻平臺的出現,更是讓喊麥難以抑制。這樣一來的結果,便是喊麥和學貓叫徹底盛行,我們幾乎天天被這些毫無營養的歌曲所洗腦,華語樂壇變成了一團漿糊。

喊麥到底算不算音樂

我們說回主題,喊麥到底算不算音樂?

喊麥確實是時代催生出的產物,但我認為這種東西還稱不上是音樂,即便是很多人喜歡聽喊麥,但他們真的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去的嗎?

就像上面所說,喊麥的興起和直播息息相關,而看直播的人從一開始就不是抱著聽歌的想法去的,他們是去看人表演喊麥。

這就如同我們圍觀猴戲時,耍猴人敲的鑼聲,算得上音樂嗎

音樂是什麼

音樂是能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淨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喊麥顯然還達不到這個標準。

所以在我看來,喊麥不能算是音樂,只是大眾消遣的方式而已。

抄襲成風

說完喊麥,我們再來說抄襲,這兩個字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古人將其稱之為借鑑,但這個借鑑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我們要說的是那些一絲不改完全照搬的抄襲。

為什麼這幾年抄襲成風,其實和喊麥一樣同樣是時代催生出來的,網絡時代的到來,讓更多的人有了發揮的空間,但同時也讓一些喜歡投機取巧的人有了更多的機會。

在資訊時代流量為王,當流量可以變成錢時,這些人就開始行動了,抄襲成了他們獲取流量最快的方式,畢竟已經成功的東西使用起來還會失敗嗎?

於是乎這些人把別人已經成功的曲子拿來,然後隨便填上一些亂糟糟的口水詞,搖身一變就成了自己的原創,動聽的旋律會讓人忽略歌詞的廉價,一波流量就這麼到手。

即便事後原作者找上門來,也只不過是道個歉然後下架歌曲,但錢和流量已經到手道歉算得上什麼,於是乎抄襲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開始跟風,甚至有人將目光放到了國外的音樂,因為是跨國抄襲,原作者或許都不知道自己被抄襲了,所以他們連道歉都不需要了。

其實回顧過去,我們能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華語樂壇的衰敗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息息相關,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人們想的不再是怎麼去製作更好的音樂,而是抱著賺取流量的目的。

    華語樂壇何去何從

純粹做音樂的人越來越少,好音樂自然就越來越少,人心浮躁了怎能出現經典音樂。

在網絡時代之前,能賺錢靠的是cd實體銷售,如果音樂不好根本沒有人買你的cd,但在流量時代,話題成為了比作品本身更好的賺錢方式,既然我靠話題流量就能賺錢,為什麼還要好好的去做音樂呢?

所以這一切都很明顯了,無論是喊麥也好抄襲也好,無非就是為了流量和金錢,這些人中真正懂得樂理知識的又有幾個?

當真正用心做音樂的人賺的錢,還沒這些人賺得多時,他們便不會繼續用心做音樂了,華語樂壇的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也不清楚華語樂壇該何去何從。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學貓叫還會盛行,喊麥亦不會中止。

或許只有等到國民欣賞水平開始提高時, 才是華語樂壇重新崛起的日子吧!

這是時代的產物,我們無法避免,但請不要徹底縱容。

因為我們不能讓在火種都徹底熄滅。

只要火種還在,華語樂壇就還有崛起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楊坤怒懟mc六道喊麥驚雷,音樂不分貴賤,但分經典與糟粕
    《驚雷》被楊坤點名表揚的事情似乎已經過去了,但我仍然沒看到有人說出這件事情的真正精髓,大家都在錯誤的討論《驚雷》或者喊麥算不算音樂,其實真正應該討論的是這個流量時代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鬧劇?
  • 從電視劇到音樂舞臺,韓國人是怎麼把中國古風抄成「東洋風」的
    中國人一看到「東洋風」三個字都以為是日本風,但在韓國,他們所說的「東洋風」是這樣的:啊,你們是不是以為這都是中國晉江小說的封面?NO,這都是韓國人寫的韓國小說,他們管叫這叫「東洋風」。可是眼睛不瞎都看得出來這就是中國流行的古風吧?好的我們來系統性地扒一扒韓國人怎麼借「東洋風」旗號系統性抄襲中國古風的。其實中國網友對韓國人抄襲這事兒比較後知後覺,畢竟之前都是中國綜藝抄韓國綜藝,中國藝人造型抄韓國藝人造型,各種韓國男團女團在中國一大堆粉絲。
  • 說唱=喊麥?Shut up!
    隨著2017年一款綜藝《中國有嘻哈》的爆紅,一種新的音樂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那就是說唱音樂。越來越多的小年輕喜歡上了這種音樂,並且想要自己去嘗試這種音樂。可以說2017年是中文說唱元年。而與此同時,另一種娛樂形式——喊麥也流行起來。
  • 對不起,華語流行音樂,已死
    鄭鈞說:現在的中國流行音樂都是屎。侃叔說:鄭鈞說得對!二十一世紀已過去快1/5,侃叔打開自己的歌單,大多還是上個世紀的歌。你可以說侃叔耳朵刁,但我說,是現在的歌太差。BEYOND是一代人的精神信仰沒想到,一語成讖。如今,所有的華語流行音樂都成了「S**T」。。。
  • 從MC天佑到《驚雷》,被圍剿的喊麥與割裂的音樂審美
    《驚雷》作品便存在這樣的現象,在原作mc六道與楊坤隔空「辯論」後,音樂人成學迅很快出來發聲,稱《驚雷》的伴奏盜用了自己的詞曲原創作品《姑娘跟我走》的女聲DJ版,而原編曲是DJ小魚兒。 得不到嘻哈圈的認可,也總是成為大眾領域的群嘲對象。早在三年前,《中國有嘻哈》的阿卡貝拉階段,一位叫MC帝王南夕的女選手就向吳亦凡展示了《驚雷》,吳亦凡聽後表示對方髮型很好看。
  • 這個世界太瘋狂,抄襲的歌曲成了王——中國風歌曲之殤
    曾經有一個叫周杰倫的用《東風破》打開了中國風的大門,曾幾何時,我們不在沉迷於那些簡單直白的愛與情,轉而喜歡上了委婉動聽的中國風歌曲,用現代音樂唱出古典的味道,曲風偏向於傳統的東方演奏,加入眾多傳統樂器二胡、古箏、琵琶。用古詞勾勒出一段悽涼的愛情故事,將你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年代。
  • 直播間裡起風波,「喊麥」如何再塑自我
    近日,在職業歌手楊坤的一次直播中,有粉絲讓他唱一首近來爆紅的喊麥歌曲《驚雷》,被楊坤當場diss:「噁心,俗氣,這就不是一首歌。太難聽。」該歌曲原唱「MC六道」很快回擊,稱音樂沒有高低之分,「你看《驚雷》現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一番爭論,不僅讓「喊麥神曲」《驚雷》更加「出圈」,也讓「土嗨」喊麥文化在時隔兩年多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 非常好聽的5首古風音樂,混進來了中國風,還混進來了流行音樂
    小妹進入古風圈很久了,我特別熱愛古風音樂,給大家分享了這麼久想必大家也一定能感受到小妹對古風音樂的熱愛吧!但是怎麼說呢,有時候去了古風音樂以外,小妹還聽到過一些好聽的中國風啊,還有古裝劇等一些古風歌。老毛病自己喜歡的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了,希望大家見諒!
  • 專訪MC六道:《驚雷》不代表當前喊麥水準 我也不能代表喊麥
    騰訊新聞《一線》報導 作者:李二仁《驚雷》先是被楊坤痛批難聽,而後又遭到音樂人成學迅指責伴奏抄襲,作為《驚雷》創作者及原唱的MC六道,也因為自己在直播間內對前輩出言不遜而遭到大量網友的反撲。日前,MC六道在接受《一線》專訪時回應了近來的種種爭議,他稱自己在這段時間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由於大量的黑粉進入直播間,他從每天直播4-6個小時到只敢直播兩小時,而對於喊麥究竟算不算音樂的質疑,MC六道表示,如果是幾年前,他也會回答「不算」,但《驚雷》畢竟是一首2013年的作品,喊麥作為誕生了不到十年的文化現象,這些年也發展了很多,他希望喊麥這種文化能被大眾接受。
  • 《焦點訪談》點名MC天佑,喊麥徹底涼了
    鈦媒體 TMTPost.com|科技引領新經濟|喊麥作為直播文化裡最狂熱的一種形式,首當其衝的面臨了被監督和整頓的命運,然而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喊麥整頓的風其實早已經悄悄地吹起。喊麥作為直播文化裡最狂熱的一種形式,首當其衝的面臨了被監督和整頓的命運,喊麥屆的扛把子MC天佑也在這次整治行動裡,受到了最強烈的衝擊,然而這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喊麥整頓的風其實早已經悄悄地吹起。
  • 詳解說唱和喊麥的兩項區別.
    然而我強調了不少次,在寫「喊麥是什麼」的文章提到過(被中國獨有的說唱音樂風格"smart hiphop"驚豔了整個冬天。),在寫「區別是什麼」的文章也提到過。說唱和喊麥最大的區別就是Flow,喊麥是沒有Flow的,喊麥就是念詩。想明白兩者的區別,必須明白Flow是什麼。
  • 驚雷不止俗還抄襲?作者回應質疑者「神經病」,這事有意思了
    不少人圍觀吃瓜,事情越來越大,作為這件事情的發起者,楊坤老師表示自己也沒有想到會鬧這麼大,但是無論怎樣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立場,喊麥就不是歌,而且俗氣、難聽、噁心。於是驚雷的原唱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態度也是很支,立刻就回懟了,說大家喜歡的就是好,存在即合理,而且說自己的歌曲,比起楊坤的歌曲每一首歌曲都要火。態勢愈演愈烈。
  • 直播時粉絲將《過河》改編成喊麥,潘長江聽後大呼「不要」!
    《驚雷》這首歌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在網絡上掀起了「驚雷」,這首網絡歌曲在娛樂圈和網紅界都掀起了不曉得風波,從楊坤當眾diss《驚雷》噁心,到原唱作者被爆出抄襲,一連串的事件讓吃瓜群眾吃足了瓜,楊坤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將《驚雷》事件推到頂峰的還是原作者六道。
  • 中國風成流行趨勢,五聲音階歌曲《婚約》獲贊
    北京2019年4月8日 /美通社/ -- 近日,一首優美的中國風歌曲突然在網上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這首名叫《婚約》的歌曲講述了新婚的戀人對彼此許下的美好誓言。不少網友都被歌曲優美、獨特的旋律而吸引,紛紛點讚。
  • 喊麥起源於丐幫?歌詞要上天的喊麥為什麼比爆粗口的說唱low
    MC天佑隨著直播行業的火爆,讓MC天佑、MC九局等為代表的一些喊麥主唱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雖然喊麥在直播平臺上一片叫好,其中的佼佼者甚至進入了娛樂圈。「屌絲男士」大鵬今年的新電影《父子雄兵》還邀請了MC天佑一起演唱主題曲。但是喊麥在大眾群體裡卻是一片罵聲。
  • 囂張的抄襲者:六道《驚雷》已實錘,侮辱原作者,嘲諷音樂壇前輩
    一首《驚雷》這首土嗨的喊麥歌曲,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會這麼的火爆,各種各樣的網紅在翻唱,也有一些主持人也在演唱這首喊麥,還出現了各種不一樣的版本,聽到我是渾身的雞皮疙瘩。如今楊坤在直播之中直言評價六道說網絡喊麥《驚雷》難聽、俗氣、噁心,隨後驚雷原唱也發視頻對楊坤進行回應 ,說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在網絡之上惹得沸沸揚揚。可能楊坤老師的話不太好聽,但是楊坤老師已經在樂壇這麼多年,傳唱的音樂也不在少數,六道的那句話還是讓人十分的生氣,你看驚雷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還是太年輕。
  • 夢見週遊記第9期:中國風的微笑,周杰倫許嵩翹二郎腿談流行音樂
    不管怎麼比較,必須承認的是,嵩哥早期不戴眼鏡的一些照片確實很像周董,曲風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後來嵩哥慢慢形成自己的各種風格,rap和嘻哈都少了很多,但中國風是一直堅持了下來,而周董繼續以天王的姿態,在他的音樂中自由地添加各種元素,當然,他的中國風也做到一專至少一首。
  • 超50億播放,抖音神曲《驚雷》被指低俗、抄襲,這屆觀眾怎麼了?
    而今,借這場爭論而闖入更多人視線的《驚雷》,也讓「喊麥究竟算不算音樂」的問題再度成為了話題中心點。騰訊音樂率先表態,表示不再接受MC喊麥類音樂人入駐認領申請,以及不再通過MC喊麥類作品的發布請求。而引起更多討論的是,為什麼《驚雷》會火?
  • 從語音時代,到喊麥成風,細數喊麥的前世今生
    當音樂響起,嘹亮的嗓音叫囂起來:社會搖中萬人迷,唯有我男神某某琦!上百名精神小夥,在某某琦的帶領下,雙手加頭搖動起來……還有後期火起來的某樂,其「樂家軍」絕大多數是在校的小學生和初中生。他們的口號就更乾脆了:書包一扔,樂家出徵,攻城掠地,寸草不生!
  • 《驚雷》抄襲被坐實,原唱六道卻惱羞成怒,罵原作者「神經病」
    而且這些所謂的喊麥,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被大家熟知。但是關於這些喊麥當中的歌詞,大家可能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意思,估計就連創作者都不一定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就純粹是為了押韻而湊上去的。在《驚雷》原唱嘲諷完楊坤作品沒有自己的火之後,《姑娘跟我走Dj》的作者成學迅出面回應了他,稱《驚雷》就是抄襲了自己的歌曲,並且還列出了許多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