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大陸想買最好的臺灣水果,首選會是廈門?

2020-12-25 吾谷網

為什麼說在大陸想買最好的臺灣水果,首選會是廈門?

【頭條號】農說呂不白2017-12-25 20:35:29

閱讀(6358)

農創精華 | 實戰解讀閱讀前,請先思考:作為農創人,你對臺灣水果認識多嗎?你覺得它在大陸的發展前景如何?就目前兩岸交流情況,你認為廈門集散銷售臺灣水果方面,具備哪些優勢?農說呂不白...

農創精華 | 實戰解讀

閱讀前,請先思考:

農說呂不白丨不白在觀察

第237期

全文3083字丨6分鐘閱讀

不白經常遊歷廈門,對海峽對岸的臺灣精緻農業特別感興趣,曾撰文解讀過這方面的內容。這幾個月以來,不白又在廈門認識了好幾個將臺灣水果做得不錯的農友,他的農創經驗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學習和借鑑。

臺灣省的氣候條件具有熱帶、溫帶兩種氣候特徵,尤其能適應熱帶水果和亞熱帶水果及溫帶水果的栽培和生長,素有「水果王國"之稱,再加上臺灣具有的先進農業技術優勢,臺灣生產的水果不僅品種多而且品質好,受到廣泛的認可。近年來,其進軍大陸的勢頭亦越來越迅猛。

值此(2017-2018)跨年之際,不白將以「臺灣水果」為主題,推出系列解讀文章。今天是第一篇,我會從廈門切入,借一位在當地做臺灣水果10餘年的江蘇小夥的經歷,跟各位農友談談在廈門運營銷售臺灣水果的優勢和局限。

1

變身大陸最大臺灣水果集散地

廈門具備3個優勢

小亮是江蘇人,到廈門10多年了,大部分時間服務於廈門兩岸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從負責水果批發配送,一路做到現在的業務部門主管。臺灣水果也一直是他的主營品類,因此他可謂見證臺灣水果在廈門發展的點點滴滴。

他告訴不白,之所以選擇到廈門做臺灣水果,主要是基於它的地緣優勢——離臺灣近,能高效尋找到優質臺灣源頭水果。而且自2005年起,廈門已連續多年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集散地。

據數據統計,2017年一季度,廈門口岸進口水果934批次、16698.7噸、2367.55萬美元。進口水果的種類繁多,主要為菠蘿、番荔枝、火龍果和香蕉等,其中臺灣水果佔廈門口岸進口水果貨值的82.84%,穩居大陸第一。

經在廈門走訪了解,以及與小亮的深入交流後,不白覺得小亮選擇紮根廈門做臺灣水果,除了地緣原因外,還基於3個優勢。

▎第一,利用政策優勢,廈門進口臺灣水果總量幾何數倍增。

2005 年5月,大陸宣布將臺灣水果檢驗檢疫準入品種由 12種擴大到 18 種。當年8月1日起,還對其中的鮮(包括冷藏)椰子、檳榔、菠蘿、番石榴、杧果、柚、番木瓜、桃、梅、番荔枝、楊桃、蓮霧、棗、柿、枇杷等15 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小亮恰巧政策放開的第二年來到廈門,他說,當時大陸這邊很多人連什麼是「蓮霧」都不知道。只當是新鮮東西買來看看,在當時的廈門最大的中埔水果批發市場裡,批發銷售臺灣水果的量也不大。但一兩年後,這個數量就有了成倍的增長。

公開數據也顯示,2005年首批在廈門東渡口岸登陸的臺灣水果,包含蓮霧、菠蘿等5種,總重量僅460千克。那年一整年,廈門檢驗檢疫局共驗放臺灣水果也僅207噸。可到了2008年,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數量便已漲到1662噸。之後八九年,廈門口岸的臺灣水果進口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

▎第二,成立集散中心,規範臺灣水果進出廈門的流程。

2006年4月8日,內地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在廈門建成使用。小亮所在的兩岸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就在該集散中心擁有大面積的臺灣水果篩選、包裝、配送、銷售的店面和攤位。

▲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外景。

小亮說,有了集散中心的助力,他們公司銷售水果的能力迅速提升。臺灣水果進出廈門的流程也日漸規範。

1、通過與臺灣農業組織和經銷商的面對面交流,直接進行批量採購交易。一般提前2個月就會跟臺灣當地的農協會預訂。農會就會根據當年的總體產量,統一售價,按需運到集散中心裡,批發分配小亮公司這樣的大陸分銷商。由於合作已久,需求量大,小亮他們的源頭供貨也很穩定。

2、本外地採購商直接到集散中心採購或設立駐站點。廈門臺灣水果集散中心建成使用後,小亮公司一方面有能更大的空間,可直接講臺灣水果配送到廈門當地各大超市賣場、便利店、學校等合作採購商和單位手裡。

另一方面也可接受通過當面洽談、網絡、電話等方式過來的單子,同時還能與在裡面設立採購站的外地商家直接商談,直接安排將臺灣水果運送到全國各地。此外,還能利用集散中心已在北京、南京、上海、十堰、合肥等多個城市設立的臺灣水果特約分撥點,進行全國化的高效配送。

▲ 小亮的公司在集散中心的店面和攤位。

▎第三,通過直航運臺灣水果到廈門,水果平均售價降20%以上。

因水果新鮮需求,所以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也高。據小亮所知,之前臺灣水果發貨到廈門一般通過海運,一類是經小三通運輸,還有一類是大三通輪船運輸。大三通要2到3天,小三通僅需1天。在直航未實現之前,多採用小三通運輸方式。

但因小三通船隻運量較小,運費成本會佔到臺灣水果價格的3成到4成。而等到兩岸開通直航班輪後,臺灣水果實現了從臺灣搭乘貨櫃船班輪直航廈門,不僅運費成本降下來,運輸時間也縮短了,大陸居民也能吃到更為便宜的臺灣水果。

▲ 海運時間對比(數據來自國家圖書館)

據了解,臺灣水果現從高雄運到廈門,運費大約是2萬元人民幣/噸,比直航前節省10%—15%。因此,大陸市場各個種類臺灣水果的平均價格下降了20%以上,有的品種如木瓜更是從原先的每斤十七八元降到了現在的十元以下。

此外,選在廈門集散銷售臺灣水果還能獲得工商、稅務、海關、檢驗檢疫、臺辦、公安等部門提供的配套服務,相對便利高效。

2

想對接廈門營銷臺灣水果

這3個關鍵點值得抓住

既然在廈門集散銷售臺灣水果如此有優勢,那小亮所在的兩岸農產品貿易公司,又是如何借勢做好水果銷售,以求獲得更好的效益呢?

小亮所在公司紮根廈門做水果生意已20多年,通過批發、直銷、定點配送等手段銷售的水果產值早就突破億元。其中臺灣水果所佔的數額,也在慢慢提升,目前已成為公司的主打特色產品之一。

而且,小亮公司對廈門市場的佔有率很高。2006年剛到廈門時,小亮僅負責當地好又多超市海景店單家的供貨和配送,年銷售額就能做到好幾百萬。之後隨著業務技能的不斷提升,小亮一直從基層做到部門主管位置,負責公司線上銷售業務,每年單憑銷售臺灣水果,利潤就在千萬以上。

那從小亮的農創經歷中,我們又能學習和借鑑到什麼呢?不白覺得,想對接廈門做好臺灣水果,我們可以抓住3個關鍵點。

▎第一,背靠大樹好乘涼,多樣營銷可探索。

依託公司沉澱下來的本地資源優勢,小亮不斷探索多樣化的營銷手段。如點對點批發、邀商家上門自採、跟學校和銀行等單位合作福利訂購模式等。近年隨著線上電商的發展,他又專注在本地通過與自媒體合作、建線上商城、微信群營銷等模式,來促進自身業務實力和臺灣水果銷量的雙增長。

▎第二,面對多方競爭,做正宗的臺灣水果是王道。

小亮告訴不白,近兩三年以來,隨著兩岸交流程度的不斷加深、臺灣水果進入大陸的更加便利,加上不少臺灣水果在大陸照樣能種植,他們公司想在廈門實現臺灣水果銷量再增長越來越難了。

由此,他漸漸悟到想讓自己的產品具備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堅持做正宗的臺灣水果。堅持從臺灣原產地源頭供貨,保證品質,保障供應穩定,不斷滿足廈門本地乃至全國各地想吃正宗臺灣水果的客戶需求。以此來形成差異性,從而獲得銷量的本質提升。

▎第三,臺灣水果在內地的品牌知名度,值得去有效打造。

雖說在廈門做臺灣水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不白覺得,臺灣水果本身也存在著總體量仍然不大、水果市場投放區域較為分散、受大陸東南沿海省份和東南亞地區同類產品原產地競爭、難以形成地域性的品牌共識等弱點。

因此,想要對接廈門優勢,營銷好臺灣水果,著力去打造某些水果品類的品牌化,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不白認為,品牌化運作應優先選擇那些在臺灣有獨特生長優勢,且價值較高的水果單品。

總之,通過以上敘述,想必農友們已大致了解了臺灣水果在廈門的發展歷程,以及廈門為何能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銷售集散地?不白希望大家,同樣能從這樣的宏觀分析和案例解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農創特色產品運營之路。

針對臺灣水果的運營銷售,各位農友還有哪些看法和建議?歡迎大家在文後留言說明,不白也會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將有見地、有啟發的觀點整合進去、解讀出來,讓我們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拿出最好的臺灣水果到大陸來(圖)
    劉東華 攝  本報訊(記者盧士陽)今天上午,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一行來到位於中埔的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參觀。江丙坤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品質的臺灣水果到大陸來。將來兩岸間實現直接「三通」後,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水果品質還可以大大提升。
  • 探訪廈門同益碼頭:臺灣水果主要「登陸」地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臺灣銷往大陸的水果約85%是從廈門口岸入境的,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同益碼頭「登陸」的,廈門已成了臺灣水果銷往大陸最主要的中轉地。  同益碼頭有限公司書記楊東方告訴記者,自同益碼頭被批准作為兩岸直航貨物進出口碼頭以來,從同益碼頭進出的貨物以臺灣水果、海產品和大陸蔬菜為主,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對時間的要求特別高。
  • 臺商:臺灣水果在陸暢銷 兩岸情懷是最大因素
    在廈門從事水果進口的臺商表示,臺灣水果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再加上農民努力維持的「質量」,即使在大陸市場的定價較高,仍非常受歡迎,進口量也逐年提升。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    臺灣農業整合營銷發展協會廈門辦事處主任溫仁德從事水果進口已10多年,幾乎見證了整個臺灣水果銷陸的歷史,他認為,臺灣水果能一直在大陸佔有一席之地,很大的原因就是兩岸情懷,「先撇除質量不講,大陸民眾對臺灣一直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即使消費者的選擇很多,東南亞的水果又越來越強勢,許多人還是願意買臺灣水果。」
  • 臺灣水果貿易商:大陸同胞不買「臺獨水果」是真的
    (圖片來自香港中評社)中國臺灣網5月9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臺灣鳳梨價崩一事,臺灣太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忱勳8日受訪表示,4、5年前大陸客戶來臺灣採購鳳梨的盛況真可用「非常瘋狂」形容,如今這種盛況不再,因為大陸同胞不買「臺獨水果」是真的。此外,陸客消失連帶影響臺灣鳳梨酥銷量也是原因之一。
  • 廈門臺灣水果集散中心:佳果香了兩岸同胞心
    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出席廈門經濟特區成立25周年慶祝大會期間,專程深入廈門臺灣水果集散中心考察,與臺農、臺商親切交談,並勉勵臺商:祖國大陸廣闊的市場等著你們     廈門臺灣水果集散中心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二百噸臺灣水果大陸「搶鮮」上市迎新春
    二百噸臺灣水果大陸「搶鮮」上市迎新春 2008年01月08日 14: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日「搶鮮」亮相上海市場,啟動臺灣水果二00八年的大陸銷售「新攻勢」。
  • 探訪廈門同益碼頭:臺灣水果「登陸」最主要中轉地
    廈門同益碼頭工作人員對臺灣貨船進行卸貨作業(央廣記者陳庚攝)央廣網廈門3月29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葉明亮 張曉彤)臺灣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日前率團參訪廈門,開展「經濟之旅」,作為臺灣水果「登陸」廈門最主要碼頭——同益碼頭也因此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臺灣水果登陸十周年 大陸最大進口口岸再創峰值
    5月27日電 (陳悅 楊卡娜)2005年5月28日,第一批臺灣水果登陸廈門。10年之後,一直穩居大陸最大臺灣水果進口口岸的廈門臺灣水果進口量再創峰值。  廈門東渡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27日告訴中新社記者,今年以來,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2.11萬噸,已超過2014年全年進口量。  十年前,首批在廈門東渡口岸登陸的臺灣水果包含蓮霧、菠蘿等5種,總重量僅460千克。2005年當年,廈門檢驗檢疫局共驗放臺灣水果207噸。
  • 臺灣橙子銷往大陸 臺中港直航首發廈門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部水果「中產中出」,六日由萬海航運「明春輪」載運六隻冷凍櫃120多噸橙子,從臺中港直航大陸廈門,預計今天就可在廈門上市,航程十二小時,有效縮短航程及節省運輸成本。
  • 廈門大學學者駁斥「大陸不再對臺灣讓利」說
    臺灣《旺報》報導,十八大期間,商務部長陳德銘曾期盼「臺灣給予大陸世貿組織(WTO)成員間的最惠國待遇」,被外界解讀為「大陸不再讓利」。長期研究兩岸經貿的廈門大學臺灣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唐永紅駁斥,讓利和最惠國待遇是「兩個不同概念」。他說,大陸已履行WTO的經貿正常化義務,但臺灣對大陸卻還沒有。
  • 廈門進口水果臺灣佔4成 菠蘿番荔枝柚子排前三
    在廈門,臺灣水果仿佛已經成為一大特產,甚至在城市角落裡隨意一處水果攤上,就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各式各樣的臺灣水果。佔據著一水之隔的地理優勢,廈門口岸已連續7年保持大陸進口臺灣水果最大進口口岸地位。釋迦(番荔枝)、蓮霧、番石榴、菠蘿……當大陸不少城市還在熱捧這些臺灣水果的時候,廈門市民早已把他們看成「家常菜」了。據東渡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2014年廈門東渡口岸累計進口臺灣水果重量19771.27噸,佔去年東渡口岸進口水果的42.47%,與2005年大陸剛開放臺灣水果進口時的相比,2014年進口量是2005年的95.5倍,平均年增長率達66%。
  • 「金門的前途不在臺灣,在大陸」
    言詠  金門縣長李炷烽可能是臺灣最「親大陸」的一位縣市級官員,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向大陸、向世界推銷金門。金門高粱酒廠在廈門開設大陸第一家專賣店時,他親赴現場剪彩;廈門舉行海峽旅遊博覽會,他率團參加推介金門風光;在臺灣,他被戲稱為「最想去大陸的人」,有統計稱他任縣長期間申請赴大陸的次數居臺灣所有縣長之冠。
  • 臺灣水果香飄大陸
    12月13日,營銷人員在廈門市中埔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整理貨架。2011年以來,廈門進口臺灣水果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據廈門海關統計,前11個月,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6259.5萬噸,同比增長11.5%,佔到大陸進口總量的47.7%。從2005年8月1日起,大陸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菠蘿、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 拿著新臺幣"反攻大陸"? 金門人流行到廈門買房產
    拿著新臺幣"反攻大陸"? 金門人流行到廈門買房產 2008年01月28日 0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名服務於銀行界的金門人說,估計「每十個金門人就有七個到大陸置產」。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據金門地區銀行主管說,目前金門地區居民在廈門、泉州等地大量的投資置產,除了房價暴漲外,每月固定赴對岸收取租金且轉存放於大陸銀行,享受每年約4%的利息外,還可坐待人民幣匯率年年升值的理財投資「好康」。
  • 臺灣銘傳大學廈門迎新生 招收大陸學生數再奪魁
    臺灣銘傳大學廈門迎新生 招收大陸學生數再奪魁  【解說】臨近開學,臺灣銘傳大學來到廈門舉辦大陸新生歡迎會。銘傳大學已連續蟬聯臺灣高校錄取大陸學生最多的大學,預計今年將有154位大陸學生就讀該校。
  • 大陸唯一一間臺灣書店 成大陸民眾了解臺灣口岸
    中新網9月5日電 大陸通用簡體字,不過在廈門卻獨獨有人開了全大陸唯一的賣繁體字的書店。店裡不只有臺灣小說、商業書籍、旅遊書,連島內的「政府」出版品,還有「行政院」的預算書都買的到。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大陸書店多,但有一間書店很不一樣,它是大陸唯一一間臺灣書店。
  • 在廈門耍嗨了 再到臺灣金門買免稅商品
    原標題:在廈門耍嗨了 再到臺灣金門買免稅商品重慶晨報記者 歐陽玉姝 攝   昨日,由臺灣旺報主辦的「看見金門新風採」2015年金門藝術文化資源及旅遊觀光發展論壇在臺灣金門縣舉行。記者了解到,只要持有30天以上有效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就可從廈門坐30分鐘船到臺灣金門縣買免稅商品。今年元旦起,這一新政已開始執行。   需要啥?
  • 「三通」十年來,臺灣水果銷量翻了20倍
    自2009年至2018年11月,廈門關區累計進口臺灣水果22.4萬噸,價值23億人民幣。 「現在臺東農民都記得我。」大陸通路不斷打開,讓溫仁得忙得很有成就感。他介紹,沒有「三通」前,臺灣水果要經由第三地到大陸,需耗費5至7天時間,不僅品質大打折扣,損耗大、運費高,上櫃銷售時間也有限,根本沒有競爭力;「三通」後,臺灣水果直接從高雄出發,經金門抵達廈門,做到「昨天採摘今晚就可以在廈門買到」,便捷的通路,使得臺灣水果在大陸遍地開花,最遠的銷往東北的漠河、新疆等地。
  • 宋志平:看好「網際網路+農業」模式 在廈首創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
    廈門榮傑園臺灣水果觀光園董事長宋志平在園區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要把臺灣的精緻農業和優質水果引入大陸,打造一年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觀光農業園,讓市民體驗臺灣休閒農場的樂趣。2012年,為了實現心中的「田園夢」,原本在臺灣從事房地產的宋志平來到廈門,經過多番考察,決定選址廈門翔安。
  • 彭于晏攜帶大陸水果入境臺灣,被罰了!
    據臺灣媒體報導,彭于晏昨天(1日)自廈門搭乘飛機到臺北松山機場返回臺灣,卻不小心帶了水果,被島內海關查獲並開罰3000元(新臺幣,下同)。松山機場相關人員也低調表示,藝人彭于晏昨晚確實違規攜帶水果入關,遭海關執勤人員查獲,隨後防疫檢疫局依據相關規定開3000元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