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男子,腸癌晚期,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腸道

2020-12-20 騰訊網

36歲的劉先生,前些日子,一直感到下腹部有不適狀。

其實,這症狀已持續很久了,但他一直都沒有放在心上,認為這都是小事。

畢竟自己年紀輕輕,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是,最近情況越來越嚴重,並且開始了腹瀉,便便也成為條狀。

於是,劉先生就去醫院檢查。可檢查結果,卻讓劉先生一家始料未及。

檢查結果顯示,劉先生是大腸癌,並且,已經到了晚期。

當醫生了解過其日常生活中,不禁感嘆:身體早有異常求救信號,卻沒有在意,一拖再拖,才拖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上完廁所多看一眼,有3種異常,去查查腸道

1、大便帶血

大便帶血,有可能是腸道類的病變,也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便血症狀,所以,一旦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病因。

2、大便粘液多

大便粘液多、不成型,一般都是腸道類的疾病,對於症狀不明,粘液多,尤其混合血液、膿性分泌物等粘液便,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儘早排查腸癌、腸道腫瘤、息肉等疾病可能性。

3:便便形狀改變

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

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

多是腸道內有腫瘤物質,壓迫糞便所致。

此外,腸癌來臨,還會伴有下面幾個異常:

1、放屁多且臭

如果,每天放屁次數,超過20次,需要警惕腸道病變。

當腸道病變,出現腫瘤時,腸道菌群失調,便會導致放屁變多,而且一般都會特別的臭。

2、消瘦的多

突然的暴瘦,在很多癌症中都會出現,而腸癌也不例外。

如果發現,短期內,體重下降的厲害,那麼,一定要及時檢查,切莫忽視。

3、腹痛

一旦腸道癌變,容易出現腹痛的情況。

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

當腹痛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時,也表明腫瘤在不斷惡化,一定要儘早就醫。

4、肛痛

如果,是接近肛門的直腸,出現癌變,就很可能表現出肛痛,很多人會誤將其當做痔瘡,要注意區分。

三個行為,會加速腸道癌變,勸你儘量少做

1:胡吃海喝

現在年輕人,胡吃海喝,是導致腸癌高發的一大誘因。

腸癌作為消化道的一種惡性腫瘤,大多數與飲食,密切相關。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加重腸道負擔,久而久之,便會增加腸道癌變的機率。

愛吃燒烤、火鍋、麻辣燙、外賣等,都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不可忽視。

所以,一日三餐,定時定量,葷素搭配,清淡一點,切莫胡吃海喝。

2:長期吸菸

吸菸與大腸癌也有關係。

研究發現,長期吸菸的人群,不僅易罹患肺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升高。

相比不吸菸的大腸癌倖存者而言,吸菸者死亡的風險是前者的2倍。

所以,年輕人,儘早戒菸,越早越好,並且,任何時候都不晚。

3:大量喝酒

喝酒成為了年輕人的主要社交方式,然而,長期大量喝酒,也會損害腸道。

國外研究發現,每天飲酒男性,乙狀結腸癌死亡率,為不飲酒者的5倍。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忌酒,少喝點,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養護腸道,多吃一物,常飲二水,做好三件事

多吃一物

——豆芽

豆芽中的葉綠素可防治腸癌,尤其是直腸癌。

豆芽,還含大量豐富的天門冬氨酸,能使機體減少乳酸的堆積,有利於消除疲勞。

中醫認為,豆芽味甘,有清熱解毒、利溼通下等作用。

多吃點豆芽,有益腸道健康。

常飲二水

1、紫皮菜根茶水

補充水分,可使大腸保持清潔,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除了白開水,喝點植物茶水,潤腸通便,排腸毒,效果更佳。

紫皮菜根泡水,可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道健康。

紫皮菜,又稱根甜菜、紅菜頭、紫菜頭等,含有豐富的鉀、磷等,有利於促進腸胃道的蠕動。

另外,它屬於一種天然紅色產品,含有維生素B12及鐵質,能夠補血。

紫皮菜根,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由於它具有的特殊紅色素「甜菜紅」、甜菜鹼,以及甜菜纖維,均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把腸內的膽固醇結合成不易吸收的混合物質而排出。

中世紀的歐洲,常利用紫皮菜根,改善消化系統疾病。經常用紫皮菜根泡水代茶飲,可很好地潤腸通便,改善腸道健康。

2、木耳白菜湯水

經常喝點湯水,對於胃腸都十分有益。

尤其是蔬菜湯,如木耳白菜湯,可洗滌腸道,護健康。

經常用黑木耳,大白菜,煲湯喝,對於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黑木耳含植物膠質,可吸附殘留於腸道的「毒素」,並將其排出「洗滌」腸道。

大白菜含纖維素,能潤腸、排毒,還能促進身體對於動物蛋白質的吸收。

做好三件事

1、控制好體重

肥胖,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

肥胖者,脂肪堆積,還會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妨礙正常消化,脂肪的代謝產物最終容易轉化為致癌物質。

此外,肥胖者,膳食纖維攝入相對較少,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分解脂肪,一旦,缺少缺少膳食纖維,還易發生便秘,增加直結腸癌的風險。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邁開腿,多運動,控體重,避免過於肥胖。

2、堅持運動

走路,是預防腸癌,最簡單方便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國際癌症雜誌》報導,每周散步時間超過1小時,患腸癌風險就能降低30%。

此外,慢跑也是不錯的養護腸道的運動。

跑步,能夠降低人們患結腸癌高達31%的機率。

每天跑10-15分鐘,也能夠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3、重視檢查

重視腸道檢查,尤為重要。

臨床上,約80%以上晚期腸癌,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90%的腸癌,都是通過腸鏡檢查出來的,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

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46歲男子腹痛結果是腸癌晚期!醫生:大便的4種形態要會分別!
    腸道健康,是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話題,然而,它有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 要想看腸道是否健康,看大便也是有跡可循的,可以從拉的糞便來判斷腸道健康狀況。
  • 48歲男子,腹痛檢查,確診腸癌,這2種食物吃太多,腸道受不了
    去不了,夜裡被劇烈的腹痛疼醒,又跑去了廁所,可蹲了半個小時後,腹痛不但沒緩解,反而愈加嚴重,疼得直不起腰。 齊先生將妻子喊醒,送自己去了醫院,卻不料查出了腸癌,已經到了中期。
  • 腸癌一發現就是晚期?27歲小夥排便時多看了一眼,沒想到救了自己
    腸癌是一種發病比較迅速的病,病情比較隱蔽,早期不容易發現,大多數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中晚期。早期的治癒率是比較高的,五年的生存率在60%以上,而晚期則大大降低。有位27歲的小夥子,就因為排便時多看了一眼,及時的做了檢查,在早期就已經發現。27歲的小夥子小杜,是一名開大卡車的司機。有段時間,他發現自己排便情況變差了。排完便一看,發現大便顏色有點不對勁,原本一直都是黃褐色的,最近有些發紅,偶爾發黑。大便變得比較細,排完便之後總感覺沒排乾淨,肛門有疼痛的感覺。偶爾肚子痛,用手摸肚子,感覺肚子有點腫腫的感覺。
  • 23歲女孩,腸癌晚期,提醒:出現3多2痛,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23歲的林曼(化名),就是由於忽視了身體的「提醒信號」,最終導致了晚期腸癌。 原來,早在一年前,林曼就偶爾腹瀉,有的時候,也腹痛,但是,由於她平時比較愛吃,總覺得是吃得不太衛生導致的。 因此,林曼,並沒有放在心上,腸胃不是舒服的時候,就少吃點。
  • 28歲女孩大便異常,誤以為溼氣重,去醫院卻查出了腸癌晚期
    尤其是近年來,它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了。現在的飲食可以說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腸道疾病也成為了大家所密切關注的問題。就比如拉肚子、便秘等等。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是陰陽平衡的,當溼氣重的時候呢,大便習慣也是會隨著變化的,然而它的症狀也是與腸癌的症狀是很相似的。因此往往會被人忽視,就和案例中的馨馨一樣。
  • 「排便」出現3個異常,十有八九是腸癌,及時去查一下,切莫拖延
    腸癌肆虐全球,發病率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並且,趨於年輕化。 在延誤治療的直腸癌患者中,約80%以上,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所以,生活中,要留心觀察腸道給出的「信號」,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
  • 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
    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特徵1:便便形狀改變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多是腸道內有腫瘤物質,壓迫糞便所致。
  • 腸癌不痛不癢?中晚期身體或出現4個標誌,最好去查下腸鏡
    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最新數據顯示,腸癌是我國大城市男性發病率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年輕的白領還是5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成為高發人群,而且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腸癌之所以越來越多,離不開幾大原因,看你佔了幾個?1、多肉少素調查中發現,每天吃100g的紅肉就要增加17%的患腸癌機率,吃30g的加工肉類就要增加10%的患腸癌機率。
  • 50歲後,上廁所時有什麼表現,可能是腸道有癌?若沒有,值得高興
    很多癌症在早期的時候都是很難發現症狀的,腸癌也是其中之一。很多人不知道患有腸癌後會有什麼表現,當年過50歲後,上廁所時如果有以下表現,很可能是腸道有癌。但是這個規律很容易因為疾病而被打破,當腸道發生癌變時,很可能導致患者的排便規律發生變化,出現頻繁上廁所或者拉肚子、便秘的情況。發生這種異常時,如果自己沒有吃壞肚子或者突然改變生活習慣,那麼就要小心了。
  • 便血三個月 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圖)
    「便血未必是痔瘡,有可能是腸癌,一定要引起警惕。」青島醫博肛腸醫院朱江華主任提醒,出現便血要引起重視,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無論你多年輕,平時身體有多好,都應及時去醫院,諮詢一下專科醫生。    便血三個月,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    張女士,四十出頭,中等身材,從事辦公室文員工作,愛吃肉,很少吃蔬菜水果;不大運動,常常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三個多月前,張女士出現便血。「不是一大攤一大攤的那種,每次就是廁紙上擦擦有血。」
  • 為何,腸癌的人越來越多?「排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提醒:一旦「排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1、便便形狀改變 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
  • 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
    本文原標題:《42歲男子查出腸癌晚期:半年前體檢沒問題!他的錯很多人都犯》來源:綜合自廣州日報、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健康時報(jksb2013)等「我才40多歲,怎麼就得了腸癌,還是晚期了?」
  • 晨起上廁所,大便沒有3種異常表現,說明你的腸道健康還不錯
    一般來說,一個人如果腸道健康的話,人體所排洩的糞便,不管是顏色還是形態等都是很正常的。若是在早起排便時,發現糞便較以往不同,有異常情況發生,此外排便中還有不良反映的話,就要注意了,最好做個檢查比較好,小心一種疾病。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今年剛滿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衝走。起初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腸癌導致的!
  • 53歲男子,腸癌晚期,這3類人,出現2痛1多,及時檢查
    53歲的李先生,深夜腹痛難忍,被家人送到醫院就診。 經過檢查,發現腸道有腫物,去除做了病理,確診腸癌,已步入晚期。 這樣的的結果,李先生一時間無法接受,直接病倒在了醫院。
  • 29歲男子,確診腸癌晚期,不抽菸不喝酒,一樣東西吃太多了
    醫生一看就不是痔瘡,腸鏡檢查後,確認是腸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的程度,無法手術治療,只能通過放化療儘量延長生命吧。 從確診到現在,小偉一直都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畢竟才29歲,而且自己平時不吸菸不喝酒,沒啥不良嗜好,怎麼就會得了腸癌了呢?
  • 腸癌早期不痛不癢,發現就是晚期?大便出現這些異常,就該去醫院了
    據統計,臨床上有80%以上的腸癌在早期被誤當為痔瘡,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後悔莫及! 4、排便異常 排便變得越來越不規律,有可能經常便秘,也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的情況;放屁次數突然增多,屁臭;初期會有陣發性腹痛,晚期腹部可能會摸到包塊,可見腸形。這些都有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 年年體檢正常,依舊查出腸癌晚期,醫生:不該漏了這一項檢查
    戴女士今年52歲,一年一度的體檢又來了,戴女士還是本著一顆平常心態看待,畢竟以往的體檢並沒有任何異常,今年去查結果顯示很健康,戴女士很是欣慰地笑了起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看到戴女士來醫院做檢查,我就上前問了一句,「你不是一個月前剛做過體檢嗎,怎麼又來了」?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腸癌從異常增生發展到晚期癌症, 整個過程長達10-15年。 美國相關研究數據表明, 在被診斷為大腸癌的患者中, 約有91%的人超過50歲。 但一項新研究證實, 年輕人結直腸癌的診斷更有可能是晚期疾病。
  • 48歲男子,查出腸癌,三個月後離世,2件事不能總做,別不在意
    據妻子講,老耿已經連續腹瀉超過4周了,晚上上廁所時,竟拉出了一堆血便,之後便一直腹痛不止。 身體出現4種異常,小心腸道「病」得不輕了,及時檢查,切莫拖延 異常1,排便習慣改變 一旦,突然間,排便習慣改變,如由原來的一天1-2次,變為4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