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讓養豬養雞的農戶鬧心的事很多,飼料價格問題最讓農戶頭疼。前兩天剛剛看完飼料價格是9連漲,現在飼料價格已經是十連漲了。
可能很多農戶會說,飼料價格上漲大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啊!為什麼說飼料價格上漲了對我們散戶的影響大呢?而一些大的企業卻不受影響呢?為什麼飼料價格上漲?我們養豬養雞的散戶卻被割了韭菜呢?這其中到底是一個什麼道理呢?
我們這篇文章就給大家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我們應當從以下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第一點,粗飼料的價格上漲了,而精飼料的價格上漲的幅度更高。我們農民散戶養殖的飼料成本要遠遠高於大企業。
要知所需要的飼料成本是很高的,因為我們的飼料是經過加工,物流,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層層盤剝之後才到我們手中的。,這個飼料層層加碼之後飼料價格能不高嗎?
人家大型的養殖企業他的飼料是自己製作的。它們在飼料成本上比我們低很多。我們在成本上就沒有什麼優勢,相反我們的劣勢卻很大。這只是第一點。
當然,這點雖然非常重要,還不至於讓我們成為被割的韭菜。第二點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二點是什麼?
第二點就是現在的大型養豬場他的市場佔比非常高了,已經到50%以上了,可以說現在就是大養豬場的天下。
而且個別的地區一這些養殖場已經形成了實質性的壟斷。就拿我們小縣城來說,我們縣城的豬肉都是一個大養殖場供應的。各大超市和一些小的超市都是一個養殖場在供應豬肉。
農民的散戶的豬肉你進不來,因為你進不了正規的屠宰場,而且你也沒有渠道能進得來,所以你的市場只是農村那麼一小塊市場。
在城市市場需求特別大的時候人家收購走我們一部分生豬可以填補一些城市市場空缺。至於不缺肉的時候我們就無人問津了。
我們的收益,我們的利潤,其實是沒法得到保證的。因為他們要首先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們有使用渠道,他們要首先保證自己銷售不受影響,剩餘的市場他們滿足不了了,才會讓我們來分一點兒利潤。
也就是說在利益同樣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大型的養殖場可以通過自身的渠道或者說通過自身的局域性的壟斷來把這個增漲的成本去傳遞給消費者。
所以說他們無論是飼料漲價了,還是豬肉掉價了他們都賺錢。而我們就沒有這個能力,我們農戶是完全的自負盈虧。因為我們沒有區域壟斷那個能力然後去把我們的價格成本傳導給消費者。
這就造成了一個什麼問題呢?飼料漲價了,我們成了飼料廠家的韭菜。豬肉漲價了我們成了養殖場的韭菜。
相對來說使用糧食飼料比較少的一些養殖行業其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小。比如說養牛養馬的養殖戶,牲畜吃的是草料,我們農村隨處可見的秸稈都可以作為飼料如果飼料,成本上漲過快的話他們可以用,零成本或者低成本的,秸稈,作為替代品。
這樣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為四飼料成本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風險。所以說現在飼料上價格上漲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養豬養雞這些以糧食飼料為主的養殖戶。而以秸稈等飼料為主的養殖戶受到影響就要小了一些。自然被割韭菜了就是豬雞了。
大家認為是不是這麼個道理呢?一起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