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新北市長侯友宜上任之後低調拼市政,市民滿意度也是節節高。最新民調顯示,侯友宜支持度排「六都」首長之首,成為島內為數不多的「五星市長」,外界對其政治前途頗為看好,有分析指出,他將是國民黨2024「大選」的最熱人選。不過,侯友宜雖為國民黨員,但與黨中央若即若離的關係,在黨內也招致不少非議;另外,一些大陸網友則質疑其是「藍皮綠骨」、「暗獨分子」。侯友宜到底是怎樣的人?且聽大師兄細細說來。
陳水扁任內,侯友宜高升
侯友宜現在是新北市的大家長,其實他並不是新北人。1957年6月,他出生於嘉義縣樸子鄉,在家中四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其父曾是軍人,被國民黨徵召參加國共內戰,退伍後為豬肉販。
高中畢業後,侯友宜考上「中央警官學校」,從此與刑偵結下不解之緣。1980年起,他任職臺北市警察局刑警大隊,參與「一清專案」等多起大案偵破工作。1989年,侯友宜帶隊拘捕鄭南 榕,最終造成當事人自 焚身亡,他也因此遭到批評。
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無黨籍的侯友宜仕途平步青雲,先是在2003年出任「刑事局局長」,3年後再高升「警政署長」。因為屢被扁當局提拔,侯友宜的政治立場被質疑是親民進黨。
國民黨「執政」後,侯友宜仍被重用,2008年轉任「中央警察大學」校長。2010年,受時任新北市長朱立倫之邀擔任副市長,時間長達七年多。為了便於參選新北市長,侯友宜於2013年下半年辦理入黨手續,正式成為國民黨黨員。
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侯友宜和盧秀燕、韓國瑜合體造勢形成強大網絡聲量,「探子」、「燕子」、「禿子」藍軍三劍客形象深入人心。
侯友宜當選新北市長後,遠離政治紛爭低調拼市政,務實精神逐漸得到市民認可。
侯友宜「明哲保身」,「不厚道」?
2020年「大選」期間,侯友宜因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態度冷淡,在藍營受到不少質疑,有人甚至抨擊他是「王金平第二」、「藍皮綠骨」,「是民進黨派在國民黨的臥底」。韓國瑜敗選後,有韓粉列舉「戰犯」,侯友宜也是其中之一。
國民黨敗選,不團結肯定是一大原因,這毋容置疑;但候選人韓國瑜正當性不足,也成為很多選民不挺的重要因素。臺灣每個縣市都有一個機構叫「研考會」,平時的一大工作就是針對重要議題做民調,如果最後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的市民反對韓國瑜參選,作為民選首長的侯友宜,肯定要掂量掂量要怎麼做。對於韓國瑜的造勢活動,侯友宜則以「拼市政」為由推掉,直到最後關頭,才象徵性地跟韓同臺。
今年1月「大選」落幕,不僅韓國瑜大敗,那些打著韓家軍旗號的「立委」參選人,像是顏寬恆、孫大千等人大多數以失敗收場。
選後國民黨氣勢低迷,侯友宜不僅成功突圍,還憑藉防疫的「超前部署」贏得廣泛支持,成為藍營非常稀缺的「五星級市長」。
對於侯友宜「明哲保身」,有人罵他「不厚道」,也有人認為這才是理智的做法,如果侯友宜跟韓國瑜緊緊綁在一個戰車,最後大家一起「陣亡」,國民黨就真的後繼無人了。
在國民黨指望不上的情況下,與黨中央若即若離的侯友宜,反而通過低調拼市政的方式,成功走出另外一條路。
侯友宜曾自稱是「上海女婿」
對於大陸網友而言,最關心的莫過於侯友宜的兩岸立場,有人指責他是「綠獨」、「暗獨」,這種評價客觀嗎?
侯友宜曾透露,以前擔任「警政署長」時,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就有緊密地交流。他過去出訪大陸時,還說自己是道地的「上海女婿」,稱從上海籍的嶽父身上耳濡目染不少。
對於兩岸交流,侯友宜也做過一些表態,他剛當選新北市長尚未赴任時曾表示,作為未來市長,兩岸交流都會敞開心胸,做好兩岸城市交流,用正向態度來創造城市間經濟、觀光旅遊各方面,大家一起繁榮。
侯友宜主政後,兩岸城市交流也一直在低調推動,像是每年元宵燈會,江蘇部分城市的花燈也會到新北市參展。在疫情爆發前,新北市的兩岸文教交流也都沒有停下。
侯友宜招致外界質疑的一點,是他不談「九二共識」。對此,與侯友宜交情深厚的中國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曾指出,「不是不談,而是沒有被挑戰」,侯友宜反「臺獨」立場鮮明,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