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局綜合施策盤活存量土地,拓寬城市發展空間
2019年至今,累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393公頃,用地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有效服務保障了「交通攻堅年、項目落地年、穩企安商年」建設。一、提質增效,千方百計把批而未供用地「供出去」 加大批而未供用地處置力度,及時掃清供地障礙,千方百計推動批而未供用地「供出去」,促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2019年至今,中山市共清理盤活批而未供用地812.52公頃。
-
南陽探索農村土地流轉「三權分置」新模式:盤活農村土地,喚醒...
「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發展,提倡土地流轉,實行集約化生產,這是發展農業服務的大好時機。」說這話的是張慶永,現在是宛城區瓦店鎮來莊古樁月季基地負責人。我市積極創建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其發展能力,引領帶動土地流轉,為盤活土地經營權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提升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能力,使更多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加快了農民的職業分化,農民收入實現多元化。
-
高新區財政局積極籌措資金助推園區土地清理盤活工作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鄭金紅報導:今年以來,為解決園區無地可用與土地閒置率高的矛盾,高新區緊扣「土地資源是園區發展的第一戰略」的主題主線,大力開展低效閒置用地的清理處置工作。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區財政局積極籌措資金,為園區騰籠換鳥土地盤活保駕護航。
-
盤活「沉睡」土地 激發鄉村活力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依法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為農業轉出效益,為農村轉出活力,為農民轉出希望。從今天起,我們策劃推出《土地流轉地生「金」》系列報導,分享我市各地土地流轉的好經驗好做法,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可資借鑑的思路。
-
保康盤活存量萬畝國有土地
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提出的「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一系列土地政策,保康採取「一地一策」的辦法,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土地利用職能,充分盤活存量土地。一是加大對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地力度,累計供應國有建設用地面積7840畝。
-
構建存量土地盤活利益引導機制
本報訊(記者張舒娜通訊員朱媛媛)4月7日,省自然資源廳召開全省產業集聚區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工作研討會,會議就加快推進全省產業集聚區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要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市場等手段,構建存量土地盤活的利益引導機制,建立低效用地退出管控引導機制,發揮土地政策作用,倒逼落後產能和低效資產「騰籠換鳥」,助推全省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
「讓沉睡的土地甦醒過來」 ——歷城區法院清理土地使用權專項執行...
「讓沉睡的土地甦醒過來」 ——歷城區法院清理土地使用權專項執行行動成功案例 2020-12-18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儋州推進農村土地流轉 盤活資源發展現代農業
袁光平深入大成、雅星兩鎮及八一總場調研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人民網訊 10月8日下午,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到大成、雅星兩鎮及八一總場調研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強調加大農村土地流轉力度,盤活撂荒土地,結合實際,積極引進大企業
-
揚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盤活存量土地助力園區「二次創業」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慶洋在發布會上表示,圍繞園區空間布局和土地資源盤活,兩大《細則》旨在確保園區空間布局科學合理,同時推動存量土地集中整治,助力實現園區「二次振興、二次騰飛」。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利用管理處副處長朱正妹表示,盤活存量用地、提高集約水平是打開發展空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在《揚州市開發園區存量土地資源盤活實施細則》起草過程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摸清了全市存量土地的底數,並多方徵詢意見,有效提高了《細則》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
「轉型進行時」喚醒沉睡的土地 為轉型發展「開疆拓土」
山西大地控股生態修復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振明表示,在永濟進行土地整治,主要看中了當地獨特的氣候優勢、土地稟賦,日照充足、雨水多,可以種植水稻、蘆筍等省內稀有經濟作物,再加上當地政府大力支持,老百姓也熱烈歡迎。儘管氣候條件好、土地稟賦好,永濟市在土地整治中還是面臨財政困難問題。為此,當地緊抓政策機遇,面向社會公開召集投資人,吸引社會資本來推動發展。
-
惠州惠陽樓角村:盤活閒置土地,走特色果蔬發展之路
今天下午,記者由惠州市惠陽區了解到,惠州市惠陽區良井鎮樓角村通過盤活閒置土地,種植特色果蔬,走出特色果蔬發展之路。盤活閒置土地種起了鳳梨和火龍果樓角村地處偏僻,除了一家省級龍頭企業六穀裕興進駐,村裡沒有其他企業,年輕力壯的村民外出打工,留守在村裡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村裡有不少土地丟荒。
-
樂陵市自然資源局:加快處置「批而未供」土地,優化土地資源管理和...
我局牢牢把握上級批而未供土地處置有關獎勵政策,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促進批而未供建設用地指標調整,統一研究制定建設用地指標調整有關工作計劃和具體部署方案,全面開展轄區範圍內批而未供土地數量、類型的摸底清查工作,加大統籌力度,並按照規定程序權限辦理審批手續,從而促進建設用地高效利用。
-
上海推進工業用地轉性 多舉措盤活存量土地(圖)
2014年4月25日 CRIC研究中心研究員/孫田 日前,上海政府下發了《關於本市盤活存量工業用地的實施辦法(試行)》,通過區域整體轉型、零星用地可自行開發、工業用地可提高容積率、節餘土地可分割轉讓、產業項目類工業用地可調整為標準廠房用地等多種措施盤活存量工業用地
-
我市多舉措盤活農村土地資源 兩年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促進農民...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我市積極發揮市鄉投公司陣地作用,多舉措加快推動土地流轉和高效利用,有效盤活農村各類土地資源,紮實做好「土地」文章。創新「土地」運作模式。積極推出「土地租賃+土地整治+產業導入」的運作模式,對於整合流轉到我市的撂荒地、低效用地等農用地,因地制宜招商導入一批優質農業企業。近兩年來,已累計流轉土地約3.7萬畝,有效促進農民增收3000萬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土地流轉合同籤訂面積1.5萬畝,共支付土地租金約720.32萬元。加快資源流轉整合。
-
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推動土地利用改革
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推動土地利用改革,讓「沉睡」土地「活」起來————騰空間 優布局 促升級「今年以來,在國家和省對土地計劃管理逐年收緊的形勢下截至目前,邢臺市共組卷3.23萬畝(包括省廳下達邢臺市指標1.3萬畝、完成省下達邢臺市批而未供土地處置等任務獎勵指標5000畝、爭搶省平倉指標1.43萬畝),有效保證了省市重點項目落地落實。」河北省邢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顧鵬圖介紹說。
-
土地二級市場新規解讀:自然人、企業均可作為土地抵押權人
經濟日報北京7月22日訊 (記者黃曉芳)自然資源部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的指導意見》,是我國首個專門規範土地二級市場的重要文件,提出了建立產權明晰、市場定價、信息集聚、交易安全、監管有效的土地二級市場,搭建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交易平臺
-
石家莊晉州盤活「沉睡資源」 拓展發展空間
許多人頗感詫異,一半項目來自閒置廠房再利用,巧妙破解了土地資源緊缺的普遍難題,晉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筆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晉州市委、市政府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以新成立的工業項目指揮部為抓手,打出了一套盤活閒置廠房盲點、找準招商引資靶點、疏通項目落地堵點的「組合拳」,有效盤活閒置資源,突破要素制約,探索出一條以精準服務項目建設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
土地流轉再迎催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存量建設用地或被全面盤活
意見中提出: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稅費制度。以多種方式推進國有企業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為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
「死產」變「活權」 浙江德清喚醒「沉睡土地」
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不能進行單獨抵押,面對這種能「轉讓」但不能「生錢」的問題,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推出了融資創新業務: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現「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離,給鎮、村集體再次提供了喚醒「沉睡土地」的機會。
-
「春耕一線」四林筒嘎查:讓「挪」不動的土地「活」起來
日前,八仙筒鎮四林筒嘎查村民楊佔雷喜滋滋地與村裡籤訂了土地流轉合同。讓他高興的事有兩件,一是距離自己家最遠的一處13畝耕地流轉給了村裡;二是獲得的流轉金加上在村裡打工掙的錢,收入將翻一番。「一開始我也不相信這樣能賺錢,但去年年底看到把土地流轉出去的鄰居,不用種地旱澇保收,還能打工賺錢,所以今年和家人商量也把一部分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到村裡的合作社打工。」楊佔雷說。和楊佔雷一樣,村裡65戶農戶均與村上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四林筒嘎查是農牧結合半沙化地區,村民承包田每年最多種一季玉米,遇到年景不好時,有一些地甚至棄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