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開學季,除了學習,學生的吃住行也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有學生家長就跟我們反映,瓊山第二小學校內校外存在多個無證午託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對此,我們的記者也展開了調查。
【電話採訪】學生家長 林女士:學校裡面那種居民樓,每家每戶都在搞,無證經營的,8月底舉報的,9月份開學的,他們還在繼續營業,一個套間就60、70平方,住著幾十個房間就很吵。林女士也給記者發來了幾張招寄宿生的卡片,記者發現,上面留下的地點不是瓊山二小宿舍樓,就是二小旁邊的一棟居民樓。13號上午11點,記者首先來到二小旁這棟居民樓,此時正是上午放學的時間,記者發現不少學生陸續結伴地走入居民樓,準備搭乘電梯。
記者:你住哪裡?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學生:四樓、七樓也有、十五樓也有。
記者:家長帶你們過來報名的是不?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學生:嗯,七個人一個房。
記者隨後來到15樓,一個敞開著門的房間內,傳出不少孩子的嬉笑聲。記者走進一看,這兩房一廳的居室,成為一個學生寄宿點。此時,近二十名學生正擠在一起,邊吃午飯邊看電視,而這處寄宿點有三名管理人員。
住戶:都是一樣的,都是450塊錢一個月,我們專門接的,每天都發到群裡面給家長看的,吃飯下午起床,就送去學校的,乾淨的(記者:總共住多少人)二十七、八個。這位住戶告訴記者,他們家開的午託班,已經有三年時間,因為臨近瓊山二小,不少家長送孩子過來這邊午間託管,現在也只空餘幾個床位。記者看到,除了兩個房間塞滿上下鋪床位,客廳也成為孩子居室。記者觀察發現,孩子們吃的飯菜沒有任何防蠅防塵措施,直接擺在客廳桌上。而午睡時間,因為兼顧不下,不少孩子在房間裡看電視玩耍,也沒人管。
這家校外寄宿點的負責人承認,他這裡沒有任何證件,不過卻一直在標榜自家的寄宿點,比學校裡教師宿舍的寄宿點安全、可靠。隨後,記者也走進瓊山二小教師宿舍樓了解情況。記者看到,幾乎家家戶戶的陽臺上,都掛滿了學生的校服,宿舍樓裡不斷傳出孩子的打鬧聲。記者以諮詢為由,走進其中一棟的一個套間,70多平的空間裡,住了20多個學生,上下鋪床位擠滿了臥室和客廳,不少孩子正在上鋪上打鬧。
記者:餐飲證啊,工商執照?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教師宿舍樓 住戶:這些我們在學校裡都沒有。
記者:學校教師宿舍都這麼做嗎?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教師宿舍樓 住戶:對啊。
記者:每棟每一層都是是不?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教師宿舍樓 住戶:對啊,你可以看啊,我們上鋪女孩就是四、五個人,下鋪就是(男孩)七、八個人。老舊的房間、擁擠的空間,讓人都不禁為這些孩子的居住環境捏把汗。而同樣,對於孩子們的管理問題,寄宿點的人員也難以跟上。
隨後,記者也走訪了周圍其他住戶,了解學生午託寄宿情況,卻被擋在門外。
多部門查處遭遇「閉門羹」 僅校外一午託班被叫停
顯然,這些開辦寄宿點的住戶,大部分都很謹慎,見到陌生人,就閉門謝客。不過,我們已經能發現,校內校外託管班扎堆,校內教師宿舍也幾乎家家都是託管班。證照不全,學生人數眾多、管理參差不齊,亂象隨處可見。對此,記者聯繫了瓊山二小,以及轄區街道辦、教育、工商、食藥監等多個部門趕到現場,可怎想,九龍治水卻吃了個「閉門羹」。
中午12點半,多個部門來到瓊山二小教師宿舍樓,對記者查訪到的寄宿點存在的種種亂象,進行核查。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副校長 莫書達:敲門,知道孩子在裡面不敢開(記者:不敢開門,不想開門吧?)是啊,他不開門,你也沒有辦法,現在人家在休息,你敲門沒小孩在那裡,他批你。
瓊山二小校長以午睡時間不方便打擾為由,稱無法進門查處。下午兩點,快到了上課時間,一窩蜂的學生從教師宿舍樓走出來,前往教室上課。此時,校方再次帶著多部門走訪寄宿點,可結果還是一樣,託管班都是大門緊鎖。
記者:他不開門你們怎麼管?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副校長 莫書達:他不開門我們也沒辦法。
記者:每棟孩子都下來,你們敲門沒開門,你們怎麼監管這個亂象?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副校長 莫書達:這個學期我們剛開學,我們剛要開始排查。
記者:那上學期是多少?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副校長 莫書達:上個學期有20多家(寄宿點),300多個學生,上學期我們都要求他們按照相關的(整改),目前多少居民在做,我們還沒有(統計)。
校方表示,上個學期他們就對教師宿舍多個無證託管班進行排查,對於這學期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也不知情。多個部門的執法人員也表示,因為是私人住宅,不是正式登記註冊的經營場所,他們無權強制要求對方開門,只能先暫時離開現場。而在校外的這家寄宿點,執法人員進行了叫停處理。
海口市瓊山區府城食藥監所 工作人員:還沒有配餐間,煮熟的東西,配給小孩吃還需要配餐間,還要有留樣冰箱,我叫他們停止供餐,下次來檢查(還這樣)罰款5萬。
食藥監部門以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為由,對這家託管班下發了停止供餐行為通知。而消防檢查發現,這處寄宿點沒有滿足在四層以下,人均4平方米的寄宿要求。
海口市公安消防支隊瓊山大隊 隊員:消防的話,這個體量是由派出所來監管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話,一個是樓層問題,再一個的話是平米數的問題,還要一個我注意到,滅火器應該是4公斤的(記者:太小了是吧?)嗯,太小。
多部門表示,出於安全考慮,開辦正規的寄宿點、午託班,是要達到工商、消防、衛生等多項嚴格要求,此外還得到轄區街道辦進行備案。
海口市瓊山區府城街道辦 工委副書記 黃城:(記者:這個點怎麼處理?)要報到區政法委,肯定要停,立即要停。
校內午託班屢遭曝光 「加強監管」效果在哪
您看看,明明有學生從教師宿舍樓內蜂擁而出,寄宿點的存在,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是執法部門卻連門都沒進去!相對核查校內寄宿點的無能為力,執法部門整治校外午託班時,卻是雷厲風行。同樣是執法,為何效果不一?這真的是因為一道門阻隔,還是執法存在選擇性呢?這樣的執法現象,在整治違法寄宿點時,能讓人信服嗎?這樣的執法力度,又能管理好存在市場需求的寄宿點嗎?說到這裡,可能有觀眾就要指出來了,關於瓊山二小校內校外無證寄宿點扎堆的情況,我們《直播海南》在今年3月份就曾關注過。當時報導播出後,相關部門表示要調查摸底。那麼,為何在多方關注下,這樣的寄宿亂象就得不到制止呢?
今年3月,記者走訪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附近的教師公寓時,就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都成為學生寄宿點。算下來,人均面積只有兩平方米,廚房衛生狀況也堪憂。記者詢問起託管班的資質問題,工作人員均無法提供。而當時記者叫來多個部門進行核實查處時,遇到的情況同樣是,想要執法卻進不了門。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校長:都是碰到這種不開門的情況,他不配合我們也沒辦法。
海口市瓊山區教育局 基礎教育股股長 梁其才:他是沒有手續,沒有合法經營,沒有納入進去,那他肯定有相關的一些牴觸,主要還是要引導一下他們,把這個手續都完善了,這樣也便於我們工商還有食藥監各個部門的監管。
瓊山二小和瓊山區教育局之前就表示,下一步要對亂象進行排查和引導。那麼,為何現在亂象依舊存在呢?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校長:現在就是說他們是辦證也辦不了的。
記者:辦不了就不用做,存在很多隱患。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校長:我們叫他不用做,但也沒辦法,我們也強制不了他,有些是退休老教師的,有些是什麼的,我們真的沒辦法。
記者:但這是學校啊,管不了他嗎?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校長:我跟你講,有些是賣房子給他。
記者:那就上報跟部門,讓部門查處唄。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 校長:他們來了,也是讓他們不要做,但我們有什麼能力。
校方再三表示,對教師宿舍變成託管班的監管,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而早在今年2月,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強學生託管機構規範管理的通知》,也規定了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督促所屬學校對被託管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及防火、防震、食品安全等應急演練,查處在職教職工開辦或者兼職學生託管機構,教育學生和引導家長不得選擇不符合要求的學生託管機構。
對此,教育部門還是表示,需要加強監管。而對於這些無工商營業執照的寄宿點,平日裡工商等部門又是否進行處理呢?
海口市瓊山區工商局中山工商所 工作人員:我們是協助,這個是由街道辦,政法委牽頭,統一來處理這個事。
海口市瓊山區府城街道辦 工委書記 黃城:教育局因為考慮到學校的特殊性,區裡開會的時候,學校由教育局這塊管。 轄區街道辦表示,他們主要監管校外的寄宿點,校內的應該是教育部門加強監管。直播海南記者報導
評論:流於形式的監管 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紙空文
無證午託班問題為何遲遲無法破解,接下來聽聽我們特邀評論員林澤龍老師的看法。
海口市頒發的《關於加強學生託管機構規範管理的通知》對學生託管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規範學生託管機構提供了政策依據。然而再好的政策也必須切實貫徹執行,尤其是主管部門必須嚴格進行監管,以確保政令暢通。否則,再好的政策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從實際情況看,瓊山二小這些校內校外的寄宿點大多無工商營業執照,屬非法經營;餐飲條件不達標,存在衛生隱患;人均面積不夠,達不到消防要求。幾十個孩子擠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下寄居,讓人看得何其揪心!
對於這樣的情況,校方和職能部門屢次表態要「加強監管」。但為何亂象依舊存在?說到底,還是因為監管流於形式、缺乏力度。教育、工商、食藥監、消防等部門聯合出動,多麼大的陣勢,可面對顯而易見的違規行為,他們卻連個門都進不去!為何校外能查,校內卻無動於衷?執法的權威哪去了?面對監管無力的批評,校方竟拿出「經營者是退休教師或者教師家屬」這種說辭,難道這樣的身份就能置身於監管之外嗎?
誠然,市場需求催生眾多託管班。可任何需求都必須以安全為底線。如何讓孩子被安全地託管,這需要各部門正確有力的引導,而絕不能放任敷衍。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地方,上半年被曝光,下半年還被投訴,執法部門一句「沒有執法權」就能推脫過去嗎?在其位卻不謀其事,倒不如早點讓賢,否則,真出了什麼事兒,追責起來,主管部門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您點一個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期編輯:張揚揚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