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裘晟佳
法醫秦明回來了!
8月18日晚七點半,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2樓,能容納近千人的會堂座無虛席,還不斷地有讀者抱著剛買的新書往裡走。
這裡,2018上海書展人氣最高的活動之一,「我是你的守夜者」——法醫秦明《守夜者2:黑暗潛能》上海讀者見面會如期而至。
這是秦明第5次來到上海,也是他繼《法醫秦明6偷窺者》、《守夜者1罪案終結者的覺醒》之後,時隔整整一年再出新書。
讓「芹菜」(秦明的粉絲暱稱)們久等了!在傳說中「雷鳴般」的掌聲中,一身墨綠色迷彩短袖+黑色長褲簡單打扮的秦明走上臺來。
「老秦好帥!」臺下前排一個姑娘,不知道喊出了多少姑娘的心聲。
「嚇得話筒都沒電了!(笑)」沒錯,一年沒見,用老秦自己的話說,就是個「普通法醫」、「小作者」的那個風趣幽默的「胖子」又回來啦!
▲讀者見面會現場照
【「守夜者」回歸,單元案件來源真實接地氣】
《守夜者2:黑暗潛能》(以下簡稱《守夜者2》)延續了《守夜者1》的故事,講述的是一群年輕的守夜者成員,通過豐富的法醫人類學、痕跡解讀、天眼覓蹤和微表情鎖定等專業知識,追蹤嫌犯、守衛光明的故事。
《守夜者2》從上一季的越獄案的幕後黑手「幽靈騎士」的蹊蹺死亡開始說起,所有的線索聚集在一枚獨特的三角針頭上,圍繞著「幽靈騎士」的死,一樁又一樁看似離奇的詭案不斷上演:平靜的小鎮裡,數名襁褓中的女嬰被殘忍刺入銀針;醫院附近的小旅店中,一夜之間出現五具可怖的浴血「蠶蛹」;雷雨夜的高速公路,車窗前忽然閃過一個白色魅影……
「『守夜者』系列會延續『法醫秦明』系列的真實、科學和嚴謹的刑事科學技術背景,但會在警團養成和組織對抗上有所突破。」秦明介紹。
而「守夜者」系列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有現實原型的,「裡面涉及到的警種,都是來源於真實的公安隊伍的不同警種。公安部有很多不同技術的專家,他們在退休之後也會成立專家工作室,以『以案代訓傳幫帶』的模式來培養一批新的專家,原型就來自於他們。」
與該系列第一部相比,秦明認為《守夜者2》最大的看點,還是其中的單元案件,「雖然是為主線服務的單元案件,但是都是我從真實案件中收集的,所以可能會更接地氣一些吧。」
至於寫作難度上呢,秦明坦言,與「法醫秦明」系列中的單元故事前後互不相關這點相比,作為一個完整故事的長篇作品,「守夜者」系列更為複雜,「到處挖坑,然後就挖了很多坑,自己有時候都記不得哪個坑沒填(笑)。」
為了做一個「既會挖坑又能填坑」的好作家,秦明在創作時做了很多輔助性的工作,「每本書自己寫完就在看,看完了還得記哪些坑沒填,什麼時候填。做了很多備忘錄(笑),時間線啊,每個人物需要填的坑等等。」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作品的嚴謹性,秦明專門請教了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比如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老師,還有微表情專家姜振宇老師等等。每個案件破獲都需要很多警種配合,一個人是很難掌握這麼多種能力。」
「『守夜者』系列的初衷主要有三塊,一是我想突破寫作瓶頸,嘗試一個新的題材;二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法制精神的內涵有所感悟與探討;三是想介紹更多的警種。」計劃創作以4部的體量來建構「守夜者」系列的秦明強調。
「第二部想要表達什麼?也就是在填坑(笑),第一部挖了很大的坑,第二部填了一部分。當然它的精髓和內涵,還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正在推進。」秦明笑說。
▲讀者見面會現場照
【提問粉絲臥虎藏龍,老秦妙答讓人笑到岔氣】
老秦的小說很精彩,而每次讀者見面會現場他與「芹菜」們的互動也同樣精彩。不會說段子的作家不是好法醫,說的正是老秦。
主持人拋磚引玉的問題,起到了「吸了笑氣」一般的「笑果」。她問秦明,最想出演自己兩個系列作品中的哪個角色。
「我想?想啊,導演不願意啊,說你來演還有人看嗎?」老秦的回答脫口而出。
其實,老秦還真有表演經驗。不過,他決定先與大家分享下著名作家雷米的真人真事。
「我們都知道我的好朋友雷米,他的《心理罪》電影(全場尖叫)他去客串了,還是和劉詩詩演對手戲。他就跟我吹,說他一條就過了(全場爆笑)。可惜呢,我們在電影成片裡發現他被剪掉了,然後我就以此去懟他。而我也在電影《生死語者·秦明》裡客串了一個角色,但我演了九條才過,所以雷米他就懟我,叫我『秦九條』(全場爆笑)。但我說沒關係啊,九條就九條,至少我沒被剪掉啊。後來過不久知道,我也被剪掉了(笑)。這個(頓了頓),只能說胖子不太適合演電影(笑)。」
這一段「妙答」,說明「段子手」老秦已正式上線。
接下來是讀者提問,這屆提問的讀者,還真是臥虎藏龍。
引發第一波尖叫的,是秦明的學弟,同樣畢業於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同樣從事公安工作的小夥子。他想替學弟學妹們問問,老秦什麼時候可以回母校開講座。
其實,秦明早在2015年以及今年都在母校開過講座,受到了母校師生們熱情的歡迎。
聽到這樣的回答,小夥子感嘆:「太遺憾了,您去的時候我畢業了!」
老秦笑了,問道:「你也暴露年齡了,對吧?」
小夥子追問:你會不會把刑警學院更多的元素,包括我們警院的人物融入到作品中?
老秦想了想,「其實肯定會有類似的作品,我剛才提到了我的好朋友雷米,他就是刑警學院的老師。所以呢,刑警學院的故事到底是他寫還是我寫呢?到時候我們猜下剪刀石頭布再說吧(笑)。」
▲讀者見面會現場照
趕巧,剛回答完學弟的提問,一位剛剛見過秦明好友、著名作家周浩暉的書評人,拋出了自己的問題。
「即將出版的《法醫秦明:天譴者》,會不會有關於主人公內心的原罪,和他人生一些磨難的體現,比如像方木(雷米《心理罪》主人公)、羅飛(周浩暉刑警羅飛系列男主角)那樣?」
問題有點嚴肅,但老秦一開口,全場都樂了:「因為這個系列一路走來其實都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我怎麼樣我怎麼樣』,也都是我經歷的一些真實的案例。所以我暫時還沒想過給秦明加一些磨難(全場爆笑),因為我這一路走來還是挺順的(笑)。」
「如果一定需要秦明有磨難的話,那麼我們把他放在《獵兇者聯盟》裡吧,這是一個《法醫秦明》系列裡的秦明、《心理罪》系列裡的方木和刑警羅飛三個人(全場尖叫鼓掌)一起的,我們正在積極地去做這個項目(電影劇本),我們也希望這三套刑偵書裡的人物放到一塊兒會有更精彩的故事。」老秦補充。
▲讀者見面會現場照
有想讓秦明「歷經磨難」的,也有一心想跟秦明學知識的。
這不,一位來自安徽公安職業學院的小夥子,帶著同學們的囑託來見老秦。他的同學說,如果你見到老秦,要先向他敬個禮,小夥子非常鄭重地照做了,現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你所有書我全都通讀了一遍,並且上面的知識點我全都有做筆記。你以後的書裡,是不是會寫更多的專業知識?」
被那麼好學的同學提問了,老秦笑得特別開心:「你看我《守夜者2》裡送了一本筆記本,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笑)。『守夜者』系列就是想做點更多的警務專業,儘自己所能吧,從自己感興趣的警務專業開始,從相關專業的老師那裡學到新的知識點。」
▲有讀者拖著一行李箱的書來籤名
【Q&A】
Q:記者
A:秦明
Q:我前幾天去採了羅雲熙,他和經超在拍同一部戲,這部劇裡就有兩個秦明,好巧啊。
A:(笑)他倆坐在一起,相視一笑,「秦科長好!」「我也是!」(哈哈哈哈哈哈~問答就以這樣愉快的氛圍開始了~)
▲秦明與網劇《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主演合影
Q:你在網劇《法醫秦明之倖存者》中第一次當總編劇,你要做些什麼?有什麼感受?
A:因為我寫作是一個初窺門徑者,當編劇的專業能力,我肯定是不具備的。所謂的「總編劇」呢,其實就是我力所能及地幫助編劇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把「總編劇」改成「編劇助理」恐怕更合適一些(笑)。
我在戲裡主要的職責就是對整個劇本進行審核,然後提供一些法醫破案點的一些想法。還有劇組的主創人員,包括導演、製片人、演員、化妝、特效、道具、美術等等演職人員都專門赴合肥,接受了我對他們的專業培訓,儘可能地保證劇的專業性。
▲拍攝現場照
Q:你看劇了嗎?
A:我正在看,之前看了,還寫了一條微博。首播當晚看完第一集,裡面有很密集的屍檢戲,我就截了圖,並且寫了一篇科普文,分析距離為什麼要這麼做。
▲秦明微博截圖
Q:在劇的專業程度上,你打幾分?
A: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它各種專業性上是沒有問題,沒有出現任何紕漏的。
Q:這部劇跟前兩部最大的區別,是劇中的秦明能夠與死者「對話」,他有一個「腦內小劇場」,也有人說他「通靈」了,你怎麼評價這個設定?
A:這個設計,其實就是一個藝術化的加工吧。當然每種不同於普通情況下的「加工」,都會有爭議。有人覺得很驚豔很喜歡,有人覺得這是什麼不合適,這很正常。
我寫的第一本書就是《屍語者》,為什麼叫《屍語者》?就是能跟屍體對話的人。我們法醫不管是現場屍檢,做現場重建,還是屍體解剖時,其實都有個「腦內劇場」,需要把當時的情況做一個重現和還原。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設定。
Q:你與飾演「秦明」的幾位演員有什麼接觸,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可以分享嗎?
A:其實有很多好玩的例子,這幾位演員我都非常喜歡,都是非常敬業非常好學的演員。
像張若昀就很敬業,當年《法醫秦明1》開播的時候,當天晚上播放量就非常高了,有很多人提出質疑「你怎麼屍檢的時候不戴口罩呢?」
當時張若昀就很緊張,發微信問我「你看,你這到底符不符合規矩,有沒有bug?」我說,「沒有啊,可以不戴啊。」他說,「你可確定?」
被他一問,好吧,回家拿出《屍體解剖規範》來翻,發現其實上面沒有明確規定戴不戴口罩,因為它是有爭議的。很多老法醫認為,在解剖時,不帶口罩,可以讓法醫迅速發現死者體內外可能存在的異味,是否中毒死亡。但也有人認為,出於保護自己是需要戴的。
▲秦明微博截圖
而經超在演這部劇之前,他就問了我一個很專業很專業的醫學問題,我就覺得很奇怪他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他就拍了一張照片給我看,是一大摞臨床醫學基礎的書,他買了一套醫學教材在看。
▲經超與秦明微信聊天截圖
看完他還覺得不踏實。他說,「反正要有人說我不對我就說老秦讓我這麼說的。」我說,「我感覺被碰瓷兒了(笑)。」他們都是非常敬業非常認真的演員(笑)。
▲經超與秦明微信聊天截圖
Q:你給張若昀飾演的秦明打幾分?
A:打9分!還有1分是因為他太瘦了,跟原著不符(笑)。
▲秦明微博截圖
Q:這部劇裡「鈴鐺」第一次登場,你對這個角色有何感想?(現實生活中的鈴鐺姐姐,是秦明的夫人)
A:秦明老婆在這兒呢(笑)。(說完,老秦扭頭看了看坐在自己身邊的鈴鐺姐姐)
鈴鐺姐姐這個人物從《屍語者》裡就開始出現了,但是都是打醬油(再次扭頭說:不好意思哦,打醬油的)。
我剛開始的幾部小說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裡面沒有女性主角。秦明、大寶和林濤都是男的,我不太擅長寫女性。《法醫秦明1》是把大寶改成了女性。那麼《倖存者》為了讓劇情更飽滿,能有感情戲在裡面,所以設計了一個女性角色,後來就叫「鈴鐺姐姐」,因為更符合書裡的人物。
▲劇中的鈴鐺姐姐
Q:「法醫秦明」系列小說,是怎麼劃分的?
A:現在已經出了6本,我把這些結集成為第一卷·萬象卷。第一卷講的更多是法醫碰到不同案件的偵破方法,法醫在裡面發揮了哪些重要的作用。現在新開的第二卷·眾生卷,第一本叫《天譴者》,就會更側重於說人性的東西,再過兩三個月就會問世。
Q:你會考慮辭掉法醫工作的當專職作家嗎?
A:我覺得我是法醫,「法醫秦明」除了「法醫」二字就一文不值了,我過去是法醫,現在是法醫,未來也會是法醫。
Q:一年不見,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變化?
A:沒有變化,我還是法醫,騎著電動車上下班,總是出差不在家的小法醫。寫作還是(用)業餘時間吧,籤售也都放在周末。我這個人什麼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但寫作還是靠大家的支持才寫到今天。
Q:有沒有同事或朋友要求在你的作品裡打個醬油或者登個場的?
A:有的時候開玩笑會這樣開,問我有沒有帶「床戲」的。我說有啊,那裡面全是床戲,都是解剖床的戲(笑)。
▲讀者見面會現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