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健康的睡眠至關重要。但有些學生熬夜是家常便飯,尤其是爭分奪秒、全力備戰中考和高考的廣大考生。
可很多時候,熬夜並沒有出成果,反而導致了第二天的哈欠連天,並形成惡性循環。那麼有哪些學習法可以讓你不熬夜,如何讓疲勞的大腦得到休息?
這篇文章請轉給身邊正在熬夜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普通成年人一般保持6--8小時睡眠時間,即可滿足一天的工作生活需求,未成年人則更長:
上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睡眠學教授明德爾博士曾經設計過的一個睡眠時間表,裡面詳細寫好了每個年齡段最推薦的睡眠時長,家長們可以針對孩子的年齡學習看一下。
很顯然,大部分學生都難以達到這個要求。
青少年熬夜現象普遍
「00後」是伴隨中國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在青少年中,網民佔比約為85.7%,而與此相關的青少年的睡眠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關注。
2019微信公開課發布微信的年度數據報告,報告顯示,現在的人睡的越來越晚 ,11點半之後才會慢慢入睡,比2015年晚了一個半小市。根據微信年度數據報告,00後最喜歡晚睡早起(早起估計是被迫的),晚上22:00以後開始活躍,夜貓人群集中。
以下是部分高中生的睡眠時間:
@金凌娃娃:1:30或者2:00睡,6:20起。
@摘星星的花生:12:30睡,5:30起。
@搖呀搖:早睡早起,1點睡,6點30起。
@阿瑟。:10點睡,6點起,周末8點起。今天遊戲體力有點多,等我清完了就睡。
@金陵♡:你們都是怎麼起早的,我覺得四五點的我完全是處於意識朦朧狀態。
@赴yuan北大,圓meng清華。:12睡6起。
@高考不考500+不改名:5:40起 11:20睡。
@詩情畫意97:十一點睡,三點起。
@川師你好:兩點半睡,六點五十起。
@詩情畫意97:十一點睡,三點起。
@黎明前的黑暗0218:1點睡,6點起。
@590衝呀!:12:30睡,早5:40起。
@43%,73%=548:23:35睡,6:05起。
@我要讀重本:12:50睡,6:00起。
@北方.56:表示身為一個美術生,集訓期間兩點睡六點半上課中午不睡。現在學文化課,每天十二點睡四點半起中午睡二十分鐘。
@瀟兮:12點睡六點半起。
@l孑孓l:11:50睡6:30起。
@金榜題名:晚上10點20或者10點50睡。
@芊芊歌:兩點睡,大概六點起。
@梁知:1點睡,5點起。為啥你們都能起那麼晚。
@比昨天更努力:十二點睡,五點十五分起床。
@大學夢:12點睡,5點35起。
@霜彩:1點半睡,6點10分起床。
@沒利索當然的給予:12點半睡,6點準時起。
@vluga:12點睡覺 5:30起床。
@薛之磊:11:40睡覺,6:40起。
@Biu長腿老頭:6:00起床10:30睡覺。
@桑林晚秋:11點睡5點半起。
@Eternity_只為興:11:20睡5:30起。
@三花松鼠皮皮蝦:11:30-4:30。
在休息和節假日的空閒時間,高中學生最喜歡做的3件事是:上網聊天和遊戲、聽音樂學唱歌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30%。
時下火爆各種手機遊戲,越來越多青少年參與其中,相比於遊戲帶來的娛樂體驗,耗時費力的體能鍛鍊的魅力不值一提。
受夠了學校的作業,很多同學一到了宿舍或到家就將學習拋之腦後。沉迷於手機遊戲,或熱衷於網絡,或痴狂於電視。但是一玩多了,就很難再收心。老師認為不僅會影響學習,也會有損身心,影響視力。
現在多數高中生以「靜」為主,上網、玩遊戲、聽音樂和看電視,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更有一些同學坦承,暑假期間自己除了上補習班,大多數時間都宅在家裡,看書、玩遊戲,體育運動時間少之又少。
「熬夜會變傻」有科學依據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34;是有科學依據的。
睡覺時,血液會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每當血液大量流出,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腦脊液進入之後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睡著後才能做到,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
紅色是血液,藍色是腦脊液。厲害的是從前沒有發現過,血液會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每當血液大量流出,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腦脊液進入之後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
雖然偶爾起晚點或睡晚點也沒多大事,但是如果天天都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的,勢必會擾亂生物鐘,讓人倍感疲憊。同時,也會虛度時光,連帶著吃飯、運動都要往後順延,也勢必會影響學習效率。
長時間晚睡,不僅會摧毀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機能,帶來黑眼圈、偏頭疼、憔悴、萎靡不振等健康隱患,還會讓人逐漸養成「夜貓」病,白天哈欠連天,進而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長期晚睡究竟有多傷身?來,老師帶你感受一下。
傷害一:耳聾耳鳴
睡眠不足易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傷害聽力,長期熬夜可能導致耳聾。
傷害二:肥胖
熬夜的人經常吃「夜宵」,不但難消化,隔日早晨還會食欲不振,造成營養不均衡,引起肥胖。
傷害三:皮膚受損
皮膚在晚10—11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就會失調,使皮膚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出現暗瘡、粉刺、黑斑等問題。
傷害四:記憶力下降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傷害五:腸胃危機
人的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並且一般是在夜間進行的。如果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會影響其修復過程。同時,夜宵長時間停滯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
傷害六:免疫力下降
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跟著下降,感冒、過敏等就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
傷害七:心臟病風險
長期「黑白顛倒」的人,不僅脾氣會變壞,內臟也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臟病的患病機率升高。
一位老師觀察了班裡作息不規律、喜歡熬夜的孩子的日常後,也發現了這樣一條連鎖反應鏈:不按時睡覺—→不按時起床—→沒有時間整理內務而被扣分、沒有時間吃早飯—→買零食,有損身體健康,汙染教室環境—→影響成績的提高。
「確實是這樣的,」一位高三學生說,「有時熬夜學習時,我第二天在課堂上就更難掌據學習內容。最終,我不得不在晚上重新自學。」一個惡性循環就是這樣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