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常見近義詞辨析一(按音序)
R
281[人世·人事]「人世」即人間,如「人世滄桑」。「人事」,①指人的離別、境遇、存亡等情況;②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調配、獎懲等情 況;③指事理人情,如「孩子太小,不懂人事」;④指人力能做到的事,如「非人事所能為也」;⑤指人的意識的對象,如「他昏迷過去,人事不知」。
282[認為·以為]「認為」比較鄭重,它指對某事物經過分析思考後作出慎重或正面的判斷,對象可是重大事物,也可是一般事物。「以為」指作出一般的推斷、估計或猜想,對象多是一般事物。
283[任務·使命]「任務」指一般的工作。「使命」多指政府或歷史賦予的重大任務,含有莊重色彩。
284[溶化·熔化·融化]「溶化」物質在液體中化開,如:糖溶化在水中。「熔化」固體受熱後變成液體。如:鐵熔化成鐵水。「融化」變成水。如:積雪融化了。
285[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變成水,也作「溶化」,如「他心裡的冰終於融化了」。「熔化」指固體加熱到一定程度變成液體,如「鐵加熱至『C以上會熔化成鐵水」。「溶化」指固體溶解,如「食鹽在水中,很快就溶化了」。
286[融合·融洽]二者都有相融的意思。「融合」指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融洽」指彼此感情好,沒有牴觸。
287[融解·溶解]相同點:二者都有化解的意思。不同點:「融解」指融化,如「山頂上的積雪融解了」;「溶解」指固體、液體或氣體物質的分子均勻地分布在一種液體中,如「食鹽很快就被溶解了」。
288[糅合·揉合]「糅合」即攙合,混合,多指不適宜合在一起的,如「硬強地把大家糅合在了一起」。「揉合」即團弄,多指軟質可塑性物質的加工,如「揉合麵團」。
289[軟弱·懦弱]「軟弱」指缺乏力量,運用範圍廣,可形容人的性格、意志,也可形容集體的狀態。「懦弱」指缺乏力量,而又沒有勇氣,膽小怕事,一般形容人的意志、性格。
S
290[山腳·山角]二者都與山有關,但所指山的方位不同。「山腳」是山的靠近平地的部分,如「站在山腰俯視,山腳上的村落盡收眼底」。「山角」指山的一角,即山頭,如「倚柱仰望,可看到山角上的亭子」。
291[山嶺·山陵]「山嶺」指連綿的高山,如「山嶺起伏」。「山陵」本指山嶽,舊時指帝王的墳墓,或代帝王,如「一旦山陵崩」。
292[閃爍·閃耀]二者都是動詞,都可用來形容有光亮的事物。不同的是:「閃爍」主要形容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的樣子,如「天上閃爍著星星」;「閃耀」形容光彩耀眼,光亮明亮,如「閃耀著馬列主義的光輝」。
293[扇動·煽動]二者都有「使……動」的意思。不同點:「扇動」,①指像扇子的東西搖動,中性詞,如「扇動著翅膀」;②同「煽動」。:煽動」指鼓動別人做不應該做的事,含貶義,如「煽動不明真相的群眾鬧事」。
294[商量·商榷·協商]「商量」常用於口頭語體,多指一般問題,可重疊成商量商量。「商榷」文言詞,含有尊敬、客氣色彩,常用於書面語體,多指 學術問題;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問題。「協商」著重指共同正式商討,多指重大的,特別是具有社會性的或國際性的問題,一般有莊重色彩。
295[審查·審察]相同點:都有查看的意思,都是動詞。不同點:「審查」指檢查核對是否正確、妥當,多指計劃、提案、著作、個人資歷等,如「試卷答完後,要仔細審查」。「審察」指仔細觀察,如「經過反覆審察,他們終於找到了案件的偵破線索」。
296[審訂·審定]「審訂」指審閱,修訂,如「審訂文稿」。「審定」指審查決定,如「審定生產任務」。
297[聲明·申明]「聲明」①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立場。如:聲明立場。②聲明的文告。如:發表聲明。「申明」鄭重說明,如:申明理由。
298[聖地·勝地]二者讀音相同,詞性也相同,但意義不同。「聖地」主要有兩種意義,一種指宗教徒稱與教主生平事跡有重大關係的地方,如「基 督徒稱耶路撒冷為聖地」;一種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作用的地方,如「延安是中國人民革命的聖地」。「勝地」指有名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如「青島是避暑勝地」。
299[聖明·盛名]「聖明」指認識清楚,見解高明,多用於舊時對皇帝的諛辭,形容詞,如「皇上聖明」。「盛名」指很大的名望,名詞,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300[失手·失守]二者都有失去的意思,不同的是:「失手」指手沒有把握住,造成不好的後果,如「一失手把碗摔破了」;「失守」指防守的地區被敵方佔領,如「陣地失守了」。
301[師父·師傅]相同點:都是對別人的尊稱。不同點:「師父」,①是對和尚、尼姑、道士等的尊稱,②同「師傅」。「師傅」,①指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②對技藝人的尊稱,如「木匠師傅」。
302[時代·時期]「時代」比「時期」更長一些。「時期」可搭配和平時期,歷史時期;「時代」可搭配社會主義時代,石器時代等。
303[時勢·時事]「時勢」指某一時期的客觀形勢,如「時勢變了,政策也應該變」。「時事」指最近期間的國內外大事,如「書記正在作時事報告」。
304[實驗·試驗]實驗重在實地驗證;試驗重在試探觀察。
305[實足·十足]二者都表示足,但「足」的程度不同。「實足」是實際上足夠、確實足夠的意思,指足數,如:今天參加義務勞動的實足五十人, 又形容數量,常跟年齡或數量詞搭配,如:今年他實足六十歲;有時形容行為,指確實可以,完全可以,如:魯迅實足是青年的楷模。「十足」指達到頂點,十分充 分。如「他手握重權,威風十足」;「十足的理由」。
306[實物·什物·事務·事物]「實物」指真實的、具體的東西,如「濫發獎金或實物」。「什物」,指家庭日常應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如 「屋裡堆滿了亂七八糟的什物」。「事務」,①指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如「事務繁忙」;②指總務,如「分管事務工作」。「事物」指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和現象。
307[實行·施行]「實行」指具體地去做,用行動去完成,它可以指法令制度、政策的執行,重在本身扎紮實實地、具體地去做,如「實行無產階級 專政」。「施行」,①表示加以推動使之生效,多指對法令政策和制度的執行,如「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②按照某種方法或辦法去做,如「施行手術」。
308[實力·勢力·勢利]「實力」即實在的力量,多指軍事或經濟方面,如「本公司經濟實力雄厚」。「勢力」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力量,中性詞,如「進步勢力,反動勢力」。「勢利」指看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的惡劣表現,貶義,如「這是一個勢利小人」。
309[受命·授命]「受命」指接受任務或命令,如「受命以來,他日夜寢食不安」。「授命」,①指獻出生命,書面用語,如「臨危授命」;②指下達命令,如「他授命組織內閣」。
310[受權·授權]「受權」指接受國家或上級委託有權力做某事,如「新華社受權發表聲明」。「授權」指把權力給別人或機構代為執行,如「授權於組織」。
311[授獎·受獎]「授獎」發獎。如:授獎儀式。「受獎」得獎。如:他立功受獎。
312[熟習·熟悉]熟習重在掌握得熟練;熟悉重在了解得深透。
313[熟悉·熟習]相同點:都有不生疏的意思。不同點:「熟悉」指知道得很詳細,了解得很清楚,其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 事理,如「熟悉群眾的情況,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熟習」指深刻而熟練地掌握,常用於技術或學問等,如「要熟習其中的技藝,做一個內行」。
314[樹立·豎立]「樹立」指建立,多用於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樹立榜樣」。「豎立」指物體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觸地面或埋在地裡,如「門前豎立著一根旗杆」。
315[水力·水利]「水力」指海洋、河流、湖泊的水流產生的做功的能力,它是自然資源之一,可以用來做發電和轉動機器的動力,如「這裡邊有更多的人利用水力的能力」。「水利」,①利用水力資源和防止水的災害,如「水利樞紐」;②水利工程的簡稱,如「興修水利」。
316[水陸·水路]「水陸」指水上和陸地上,如「水陸並進,直抵黑窩」。「水路」是水上運輸的航線,如「從水路前往更加方便」。
317[順序·順敘]「頃序」的意思是指排列的先後次序,「順敘」是寫作上的術語,指記事寫人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記敘。
318[思考·思索]思考側重於考慮;思索側重於用心探求。
319[搜集·收集]相同點:都是動詞,都有使某些東西聚集起來的意思。不同點:「搜集」指到處搜求、尋找,然後使之聚集,一般指較隱蔽、不易得到的東西,如「搜集和整理文化遺產」;「收集」一般指不隱蔽的東西,如「收集廢品」。
320[宿怨·宿願·夙願]「宿怨」指舊有的怨恨,如「這次座談,除卻了兩代人的宿怨」。「宿願」也寫作「夙願」,指一向懷著的願望,如「澳門回歸,老人宿願得償」。
321[隨即·隨時·隨後]「隨即」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之後馬上發生另一種動作、行為或情況,相當於「立刻、馬上」之 意。「隨時」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任何時候都持續著,有「時時刻刻」的意思;另外,還有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一有需要(就做)或有可能的時候 (就做)。「隨後」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緊接某種情況或動作之後發生,多與「就」連用。
322[遂意·隨意]「遂意」指合乎自己的心意,滿意,如「這樣做他感到很遂意」。「隨意」是任憑自己的意思,如「他隨意揮筆幾下,就畫成一幅絕好的圖畫」。
323[損害·傷害·危害]「損害」指人民事業,群眾利益,身體健康、個人或集體聲譽,一般程度輕且是局部的受害。「傷害」指人或生命的東西,如: 身體健康,思想感情,包括自尊心,積極性,程度有輕有重。「危害」指國家、社會、革命等,也指人民群眾、個人集體等,一般程度重,有處於危險境地之意。三 者用於人時,可通用。
324[唆使·指使]「唆使」指挑動別人去做壞事,含很強的貶意;「指使」表示出主意叫別人去做某一件事,語意較輕。
325[所有·一切]「所有」指一定範圍內所領有的,所存在的一切,如把所有的力量都獻給祖國;也指一定時間或空間裡的一切;也指人的一切,它可 以形容各種事物,它還指佔有,領屬財物,動詞用法,如:全部財產歸她所有,又指領有的東西,名詞用法,如:儘其所有;「一切」指全部,修飾可分類的事物, 它還指「全部的事物」,名詞用法,如「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編輯推薦:
2012年長沙小升初三條擇校標準幫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長沙市北雅中學舉行2012年小升初第一場擇校考試
生活數學競賽 成長沙「四大名校」最看重獎項
2012長沙小升初簡歷三要素:封面、簡介、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