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加快,很多地區的高考也出現了新的模式,比如,2020年的江蘇高考,採用就是全新的"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模式。
這種新的高考模式,總分為480分,但是有兩科學科不計算分數,只按等級劃分,最高等級為A+。
高考模式的轉換,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意味著更大的壓力、更大的挑戰,因為沒有既往的模式可以借鑑,也沒有成熟的真題供練習,更沒有學長的經驗分享,只能靠自己去學習,去適應這種變化。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就是江蘇新高考的一名考生,他的高考總分為441分,其中語文134分,數學200分(160分+40分的附加分),英語107分,物理:A+;化學:A+。
他就是今年的高考理科狀元時鵬揚同學,眾所周知,江蘇省今年的高考是自命題試卷,而江蘇卷的難度在所有高考試卷中也是排在前面的,數學卷更是沒有選擇題的,所以說時鵬揚同學的這個狀元含金量是很高的,是值得讓大家學習和尊敬的。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時鵬揚同學的學習與生活,看下他是怎麼備考,以及怎麼迎接新高考的吧。
一、榮譽一籮筐的他
"優秀的人時刻都會保持優秀。"這句話用在時鵬揚同學身上很恰當,因為他就是大家眼中行走的"優秀代言人"。
時鵬揚在2019年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紅獲得了銀獎。
大家都知道奧林匹克競賽含金量都比較高,因為難度非常大。數學比賽總共需要解答六個問題,每題21分,總共126分。賽事分兩天進行,每天運營四個半小時解答三個問題。所考察的內容會涉及到初等數論、平面幾何、代數和組合數學四部分知識。
他還曾拿過2019年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的一等獎,看他的高考數學成績200分,就能知道他的數學成績很棒。
不僅如此,時鵬揚的物理成績也了得,高考時得了A+的成績,並且他還是2019年第3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江蘇賽區二等獎的獲得者。
除此之外,他還是學校裡的學習委員,除了上面展現的榮譽之外,他還獲得過東南數學奧林克競賽金牌,江蘇數學冬令營一等獎,等等,都是一個個沉甸甸的獎牌。
二、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他
很多人都覺得學霸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大部分都是帶著超厚眼鏡、情商不高的"書呆子"。
但是時鵬揚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書呆子"。他不僅性格外向活潑,還酷愛運動,平時喜歡打籃球,跑步等,經常和小夥伴們約一場酣暢淋漓的球賽,不但可以解壓,還可以鍛鍊身體。
他的愛好也十分的廣泛,對樂器也頗有研究,彈得一手好吉他,很多人都稱他為"男神"。他說,"高考結束以後,要去精進一下琴藝,不僅可以掌握一門才藝,還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
除了這種課外愛好之外,他還有著一些學術的愛好,時鵬揚還曾是天一中學信息研究社的社長,對編程很有興趣,除了按部就班的聽老師講課以外,還自學了計算機相關的學科,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甚至還拿過信息競賽的獎項。
熟悉時鵬揚的同學都說,"他簡直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典範,即會學也會玩,大家都很羨慕他!"
三、複習三步走,高分拿到手
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說的就是複習的重要性,複習對於考試來說,比學習新知識更重要,因為人的記憶是有曲線的,只有通過複習才能把學過的知識鞏固在腦海裡。
時鵬揚說,"其實我在剛進入高三時,成績不太穩定,模擬的成績也很一般,為此我調整了策略,把重點放在複習上,並根據時間把複習分成了三段進行,效果還不錯。"
從高考倒計時100天開始算起,精確地把複習分成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的40天,惡補弱科
眾所周知,最容易提升分數的是那些弱勢學科,分數高的學科可以進步的空間已不太多,所以這個階段應該以突擊弱科為主。
比如,可以制定一些小策略,給弱勢學科定製提分的計劃:英語15分,5分聽力,5分閱讀,5分作文,那麼就圍繞著這三個方面進行複習,閱讀的話就集中的去做大量的練習等。
2. 第二階段30天,鞏固基礎知識
高考的試卷70%的內容都是考察的基礎知識,如果能把基礎知識掌握的很紮實,高考的分數也不會太差。
這一階段可以回歸課本,把課本知識再次從頭至尾的複習一遍。可以用查看目錄的方法進行複習,如果看著目錄不能把本章節的內容回憶起來,就說明還是有沒有掌握的點,還需要再次的加強。
3. 第三階段30天,提升和總結
這個階段不要特別的關注每一場考試的得失,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提升解題的能力,和總結歸納一些知識點上。還可以適當的去刷一些題目,通過題目再次檢驗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最後的衝擊階段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早起早睡,為自己爭取一個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大家怎麼看待江蘇的新高考呢?
大家覺得時鵬揚同學的學習方法可以借鑑嗎?
歡迎留言討論。
更多學習方法課: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
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