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是中國的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對地球的直射點移到南回歸線,北半球開始進入寒冷的冬天,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從飲食上調整,吃一些溫陽之品,認為可以增進自身的陽氣,在隆冬時節有禦寒之效果,這是食療養生的道理,對人體後天陽氣有滋養的效果。但從人體生命的研修角度實證觀察,真正的生養自身的陽氣並不是如此,而且越是修煉有素的研修者,越是珍視這一天,並抓住時機昇陽化陰。冬至的訓練才是真正大補人體的真陽之氣時機。對此,古人早就有這樣的論斷。因此,我們今天一定要抓住這個天人合發的時機,捕獲一陽來復的真氣,補藏自身。如何來進行呢?
今天,冬至時刻發生在傍晚18:03,從天文學上講,這一刻是巨天體太陽直射點在地球的南半球達到南回歸線的一剎那,有點像是立即緊急剎車。並以巨大的力量克服繼續向地球南極方向移動的趨勢,進而扭轉運行方向,重新轉向赤道方向,向北半球移動。對北半球而言,這一刻是太陽在地球重新回歸的起點,北半球從此刻起重燃起漸漸獲得更大陽能之光。
同時,地球自身的能量從夏至開始的收縮功能,也收縮到了極致,在冬至時刻開始呈現放射能量的狀態,最為常見的是,查看井水,在冬至之後,井水由夏天的涼爽開始溫暖起來。說明地熱陽能在生發。那麼人體呢?古代的生命科學家早就洞悉此天機,並提出一整套的重獲生機修煉理論與方法。
邵康節有名句講: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高度總結一陽復來的時機和景象。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有陰陽兩大屬性,陰陽根本律講:「陽極生陰,陰極生陽」。那麼「陰極」怎麼就「生陽」了呢?是「陰」到極點了,就跳到「陽」嗎?顯然不是這種「跳躍式」,中間還有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就是「陰」極致到「靜寂不動」的時刻,這個關鍵的時刻處於「陰亦是陽,陽也是陰,陰陽不分,均衡渾然,混沌一體」的狀態,它有點像汽車正向前行,突然要倒車前,緊急剎車的「一剎那」,從這一刻的混沌中才萌生出一點真陽,這點真陽就是「一陽來復」。人體生命研修者把握住這一刻的「混沌」,「一陽來即復」時,頓時陽生遍體,酥癢無比,化陰增陽,為後續的功修打下基礎。對於氣功訓練有素的研修者,只要稍注意這時,都能有不菲的收穫,因此,自古以來,人體生命科學的研修者都很重視冬至日的天人合發的修煉時機。而對於一般的人來講,大多數人就不會體察到這種景象。但這種陽生的方式仍然在進行,因為這一時刻是太陽天體、地球天體的強力發生時刻,人受的影響亦是同步的,但一般人不一定都能及時採取到以有效補藏自身,或許大多浪費,或許收穫部分,就看當時刻他的狀態。
我們今天要做的是,先做好準備工作,放下該放下的一切事,將心靜下來,少食或者辟穀,放鬆身心,進入靜修的狀態,尤其在傍晚18:00前後的二、三小時,用自己平時最能放鬆、最能入靜的體態進行練功,在虛靜中去捕捉天人合發的「一陽來復」景象,一旦捕捉到,就仔細體察真陽之氣的運行,採取跟隨的狀態任運流淌,或者沿小周天線路運轉,或調用到病灶處。最後結束時,將能量收歸丹田。
祝願大家有所收穫!
往 期 回 顧
置頂
精準把握「入世修煉 」
張宏堡尊師對讀經典的點化
開 闊 視 野
強化訓練的內容、方法及要領
圖文
七輪在哪裡?
氣功靜坐效應種種 (15)
氣功名著選解(20)
氣功名詞(23)
氣功名詞(二十二)
氣功靜坐效應種種 (十四)
氣功靜坐效應種種(十三)
氣功名詞選解 (二十一)
氣功名著選解(十九)
氣功名詞選解(二十)
音頻視頻
壹部功---1
壹部功---2
1小時 站 樁 (三大動功連放)
三大動功(連放)
顫抖功
養氣法
特醫組場練功曲
功 樂
八德八念
養生曲
靜 心 篇
悅 心 篇
松靜功舞
金塔樁
冬 曲 情 深
秋果飄香
逍 遙 遊
佛教梵唄----觀 世 音
佛教梵唄---地 藏 王
佛教梵唄---釋 迦 牟 尼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廣陵散
高山流水
十面埋伏
古 洞 滴 水 聲
溪 流 潺 潺
月照臨空
觀 日 銘記太陽的形態、明亮度、白色狀、體察其溫度。
大 火 焰 燃 燒 之 景
修煉要重視腹部生熱!生熱是氣功修煉的關鍵!生熱簡單方法:1、先觀看各類焰火燃燒時的情景,並銘記在心。2、閉上眼能夠想出來焰火燃燒之景。3、將燃燒之景觀想於下丹田處,並在燃燒。4、配合呼吸,呼氣時想著是在向火焰處吹氣,使之燃燒。
圖文編輯:勤 燈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