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我用閱讀教育孩子》一

2020-12-17 頭頭是道家庭教育

一、為什麼要閱讀?

書香凝聚智慧,共讀潤澤心靈。你好,這裡是香凝家長學院。本周我們將一起共讀的是由周璐所著的《我用閱讀教育孩子》這本書。

有一次在北京衛視看到了《暖暖的新家》節目組的一次回訪,戶主肖楠和沈思嗣和他們的七歲的兒子諾諾住在東羅圈胡同的十平米小屋裡,這間小屋原來沒有衛生間、沒有電視、狹窄的廚房裡連抽油機都沒地兒放,但家裡卻有上萬冊的圖書。物質的匱乏並沒有影響一家人的精神的富足:每天晚上,爸爸媽媽都會陪孩子讀書。當初就是因為與逼仄的生活空間形成強烈對比滿室書香感動了節目組,他們才接下這個最小戶型的改造任務。

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無論房子改造前後,這家人的精神富足和幸福感受一如既往,在未改造前,一家人其樂融融、熱愛讀書,孩子睡前必須要讀完一本書才能睡覺;在改造後,有了整面牆的大書架存放他們的上萬冊寶貝圖書,大人孩子的閱讀更加方便,更加熱愛讀書。

閱讀給這個家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很多東西,例如他們性格開朗、熱愛生活,媽媽會精心布置照片牆,把一張張幸福的照片用夾子夾在一根拉緊的繩子上,爸爸堅持每周買一束鮮花,裝飾他們的小小的家;他們情商極高、體諒他人,雖然家裡空間已經非常緊張,他們在房子改造的時候,還是要求設計師把房子縮小一平米,把擋了鄰居半面窗戶的廚房砍掉三分之一,把陽光還給鄰居;他們物質極簡、精神富足,女主人沈思嗣冬天只有三套衣服,家裡的藏書卻有上萬冊;他們彼此珍惜、用心陪伴,爸爸經常穿著超人的衣服跟兒子陪孩子玩遊戲,每逢特殊的日子,爸爸都會送給媽媽一些特別的禮物,例如紙折的玫瑰花、手工打磨的銀戒指。 閱讀讓他們擁有了開朗的性格、超高的情商、精神的富足和對彼此的珍惜,而這些都是我們希望將來孩子擁有的良好品格。

大多數家庭都會比這一家的房子要大一些,物質條件要好一些,但我們有沒有他們這樣幸福的感受,有沒有他們這樣開朗的心態,有沒有他們這種對彼此的珍惜呢?可能很多朋友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精神上都感覺匱乏、緊張、焦慮,怎麼才能培養出精神富足、積極樂觀的孩子呢?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的作者周璐認為,閱讀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周璐通過採訪幾十位優秀少年,用別人家孩子的故事,結合自己十幾年陪伴女兒的經歷,驗證了閱讀的有效性。她認為,閱讀不僅是長知識的手段,還可以解決孩子的性格培養、品格塑造、習慣培養等問題。

周璐是有書少年的總編輯,曾任中信書院副總經理、北大《後E視野》主編。作為一位資深媒體人,她曾採訪過比爾·蓋茨、柳傳志、林毅夫等眾多知名企業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思想家。

她發現忙碌的父母們面對孩子們不愛學習、拖延磨蹭、叛逆早戀、愛玩遊戲、不會處理跟老師的關係等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她就想通過本書,告訴家長們,其實通過閱讀,這些問題都都能解決,我們都能培養出成績好、品格好、情商高、有責任心、有毅力、遠離遊戲、不畏挫折、有好人緣的孩子。

下面就舉幾個周璐在書中提到的幾位優秀少年,看看這些孩子是如何通過閱讀實現優秀的。

王孟晗是人大附中國際班的高中生,他中考時幾乎考了滿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王孟晗認為,自己之所以發展得比較均衡,是因為他從小喜歡讀古文書。上初中後,又迷上了蔣勳老師的書。他認真地研讀過《蔣勳說文學之美》系列叢書,其中,他特別喜歡的是《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和《蔣勳說文學》。讀過蔣勳老師的這些書後,他改變了對古文和歷史的認識,不再覺得古文和歷史就是那些枯燥無味的注釋、背不完的年代,而是跟古代大文豪的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從對話中,他感受到了那些最廣闊、最美好的體驗。

在學習時間非常緊張的初中,王孟晗這麼大的閱讀量靠的是每天睡前的30分鐘,有了堅持不懈地積累,王孟晗才形成了自己龐大而深刻的認知體系,才能為各門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

葛天宇是北京匯文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他是央視《2016少年讀書會》的中國讀書少年總冠軍;他還是個小作家,寫的文章發表在《知識與力量》《我們愛科學》《中國少年兒童》等刊物上;他也是個科學小達人,曾在第十二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活動中,獲得一等獎;還是個小學霸,歷史、地理、數學、物理都是他擅長的科目。

這麼優秀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他媽媽說,是閱讀和實踐相互積累的結果。葛天宇喜歡讀歷史書籍、文學書籍和科學書籍,他認為,「科學和文學都是在探索這個世界,是在一座山上往上爬,只不過一個在南坡,一個在北坡,總有一天,它們都會匯聚到山頂上來。」

葛天宇喜歡深閱讀,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就問老師、問父母,直到弄懂為止。他還喜歡利用各種機會,把書中的知識、故事、道理講出來,他會和父母分享讀書心得,也會追著小朋友給別人講故事。他更喜歡把閱讀和實際結合起來,例如,周末他會去參觀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還參加了大量科普、文學和藝術類的活動,書裡的知識跟現實生活產生了聯繫後,就鮮活起來了。

而周璐的女兒雲舟,是上初一的孩子,她是一個小詩人、小作家,曾在《語文導報》《中國少年作家》等媒體發表過詩歌、散文和中篇小說。也曾獲得中國少年作家班頒發的「百名中國少年作家」稱號,並於2018年成為首批中國少年籤約作家。

在日常生活中,雲舟不喜歡玩遊戲,因為她覺得讀書更有趣;她關心同學,熱情幫助別人;她的學習都是自己搞定,不用媽媽陪讀;她把寫小說當成一種減壓和娛樂的方式。

當別人問周璐是如何培養的雲舟時,周璐認為,閱讀就是答案。她從雲舟一歲半開始陪孩子閱讀,迄今已經讀過近1000本好書。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科學的方法、系統的規劃,更需要父母數年來堅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

從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是幫助孩子走上優秀之路的途徑。周璐認為,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孩子推薦一些好書,用書本為孩子打造一個通識課程體系,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面向未來的優秀人才。

後面幾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用閱讀來培養孩子的各種優秀品格和習慣。好了,今天的共讀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收穫和思考,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讀後感
    談起閱讀,學生時代的我們,更多時候是為了應試教育的分數而讀;進入社會走向職場的我們,或是為了減壓,或是為了某些工作任務而讀;而後,成為父母的我們,為了下一代的教育而讀。似乎,我們的閱讀歷程,總是帶著一些目的性。 為人父母,總想著能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對於教育,更是不遺餘力的尋求各種辦法,想找到最優解來應對。
  •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讓孩子愛上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告別傳統和老舊圖書推薦,選擇經典、暢銷、有代表性的新圖書舉例,更有利於擴大孩子視野,培養面向未來的少年。新穎的閱讀教育理論:閱讀不僅僅是長知識的手段,而是解決孩子成長問題的鑰匙,性格培養、情商、財商,乃至感情問題,都可以用閱讀來解決。
  • 家庭教育之家庭讀書分享方法
    家庭教育之家庭讀書分享方法為了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和思考能力,我曾經給一個家庭建議使用「家庭讀書分享」的方法。全家每周在一個固定的時間,一起分享這周讀過的印象深刻的內容,或者好玩的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一下。這樣的方式,如果執行的好,不僅能促進思考,還能增進一家人的關係;當然,在一些家庭,也可能很難執行下去。
  • 讀《我用閱讀教育孩子》後有感
    作為本科學歷的我,讀了13年的書,其實越讀到後面都有點牴觸讀書,因為感覺學校裡,書本上的東西很多都沒有實際用處。以至於現在,當很多自媒體列舉,那些網際網路大佬的名牌學歷背景,來作證讀書是如何改變命運時,我依然會嗤之以鼻。
  • 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四點經驗分享,培養孩子閱讀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愛讀書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不過,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留心引導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以下分享幾點我們的經驗,怎樣讓孩子從不想讀書到手不釋卷,家長不妨試一試。第一,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
  • 我讀書,我快樂!富林這場親子閱讀活動十分有趣
    為繼續深化「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讓少年兒童學有榜樣、學有標杆,引導少年兒童見賢思齊、知行合一,以「我讀書,我快樂,我讀書,我美麗」為口號,2020年12月27日下午,雲安區富林鎮婦聯聯合富林社工站、民主村兒童之家,民主高樹尾村文化室,舉辦「閱讀好家風,親子好家教
  • 閱讀是孩子成長導師,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我用了5個方法
    每周日三個家庭的孩子大人聚在一起,交流分享和探討孩子看書的話題,孩子們展示一周閱讀的分享,閱讀中的故事每一個家庭通過多種形式表演,一起做美食感受人間真情。三個家庭都很欣慰,就是這三個孩子都特別喜歡看書,而且我鄭重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三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特別好,現目前都在重點大學上本科。
  • 「讀書方法論」主題閱讀復盤:到底哪些讀書方法是對我有用的?
    2、《這樣讀書就夠了》本書作者趙周老師是拆書幫的創始人,從這本書就看得出來,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拆書幫簡直是太有誠意了。很多人去追尋「閱讀方法論」想的是學完我就可以快速讀書、高效讀書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在閱讀初期不下笨功夫和苦功夫,你是讀不快的。
  • 臺灣作家用讀書經歷教你一招,解決親子閱讀中所有問題
    前幾天颳大風時,我帶落落下樓取快遞。剛一出門,感受到狂風的落落就用雙手捂緊了耳朵,我詫異地問:「你為什麼要捂耳朵?」她皺皺眉說:「媽媽,你忘了,有次颳大風,艾瑪因為耳朵像翅膀就被風吹走了。我把耳朵捂緊,大風就不會把我吹走了。」我笑得樂不可支,又陪她一起聊了《艾瑪飛起來了》這本書。
  • 一場「實戰型」閱讀分享會-中國教育新聞網
    「因為我的一個小小舉動,學生畢業後,用7頁紙寫了一封信,來表達對我的感謝,更重要的是,這個舉動改變了學生的內心。」在廈門海滄區「教育閱讀節」上,《教育無非服務》的作者姚躍林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2月19日,第七屆「教育閱讀節」高峰論壇暨「大夏書系2020年讀書節」廈門海滄專場活動,在廈門海滄教師進修學校舉行。
  • 「我堅持,我收穫」早慧幼兒園起點閱讀讀書月
    "書香校園""書香家庭"的環境氛圍,仙桃市早慧幼兒園於11月16日啟動了"我堅持,我收穫」,起點閱讀讀書月活動。       本次活動宗旨在引導幼兒與經典好書交朋友,激發師生讀書、親子共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融化在兒童的心靈裡,銘刻在兒童的腦海中並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組織和開展好本次活動,我園制定了"我堅持,我收穫"21天閱讀好習慣養成讀書活動方案。各班確定並領取適合本年齡段幼兒閱讀的圖書。
  • 「我讀書,我快樂」趣味閱讀活動
    7月11日下午,銀杏社區在二樓閱讀站組織青少年開展「我讀書,我快樂」為主題趣味閱讀活動。通過讀書分享的形式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提高青少年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開闊青少年的視野,豐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知識。
  • 讀書有什麼用?查理·芒格:我見過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閱讀的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上常有人問:讀書有什麼用?同時他本人也手不釋卷,很喜歡閱讀,他說過:「我想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範,我是自己學會通過閱讀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那麼,為什麼他們這些「聰明人」都那麼喜歡閱讀呢?閱讀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 棲霞區馨合園社區:讀書點亮生活-閱讀分享會
    為進一步讓孩子們在讀書中明理,感恩中成長,豐富精神世界,增強個人文化素養,7月30日上午,南京邁皋橋街道馨合園社區黨支部聯合棲霞區童心社區發展服務中心,舉辦「讀書點亮生活—童心社服閱讀分享會」活動,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們們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學會學習,學會讀書。
  • 如何陪伴孩子讀書?避開親子閱讀常見誤區,讓孩子愛上閱讀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都願意花錢給孩子買書買玩具,報各種早教班,但是往往卻忽略了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早期教育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參與,比如親子閱讀就是對孩子進行早教很好的方式。美國著名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也曾這樣稱讚親子閱讀:「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通過親子閱讀,父母與孩子可以增進感情,共同學習,一起成長。不過看似很簡單的親子閱讀,卻容易走進一些誤區。
  • 讓閱讀成為習慣,江陰一幼兒園舉行讀書分享會
    為了最大程度解讀書中的奧秘,7月6日,無錫江陰市利港中心幼兒園舉行了讀書分享交流活動。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為了減少聚集,這次的讀書交流採用線上分享閱讀、推薦交流的方式。活動前,園領導號召全體教師分享推薦各類書籍,鼓勵老師們積極撰寫讀書心得,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活動中,每個老師都分享推薦了好書,積極談論著自己對教育、對生活的理解。
  • 閱讀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三點,讓孩子愛上讀書
    自己都知道這種閱讀是帶有目的性,也不去關心孩子是否真的了解到了故事裡的內容,只是盲目認為這是老師的任務,還有之前一些不好的印象摻雜在一起,既然都這樣了,孩子又怎能去配合你呢?要想讓孩子真正的愛上閱讀,就不要帶有目的性,培養閱讀是一種愛好興趣,而不是為了應付用的!
  • 餘國志:用閱讀澆築社會地基 讓閱讀成全教育之美
    組織博研苑等多種讀書活動,用閱讀影響更多人在社區,我積極參加並推廣朝陽區教育系統的「博研苑」讀書會,參加對象為全區教育系統的博士教師200餘人。通過定期共讀,團隊中每一位老師深刻感受到閱讀對教育教學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增強了閱讀的習慣,為日後的專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我深知,要培養好孩子,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信任。為此,在我的班級,我帶領家長們一起閱讀教育書籍,構建家校合作共同體。
  • 《明日閱讀》讀書分享會 專家建議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7月21日報導:「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著平板玩遊戲」、「給他買的書那麼多,他卻一本都不看」、「我在的時候孩子還能安靜學會習,我一離開他就又去玩了」……類似的抱怨不少家長都有。  今年6月,明基WiT曾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鍾書閣、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進行了中國兒童與家庭閱讀現狀調查,調查顯示,受訪中近六成的孩子年閱讀量低於均值81.8本,有父母伴讀的孩子讀書的數量是同齡人的6倍,並且有64%
  • 給孩子讀書兩三年了,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自主閱讀?
    閱讀成就未來2019年6月,我寫了一篇我家兩個娃愛看書的事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想法,沒想到文章有超過十萬人閱讀1.家長讀孩子就聽,但孩子從來不會主動閱讀;不主動讀書是閱讀興趣的培養出現了問題,當我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是不需要任何人督促的,孩子也是一樣,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後面的自主閱讀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