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閱讀?
書香凝聚智慧,共讀潤澤心靈。你好,這裡是香凝家長學院。本周我們將一起共讀的是由周璐所著的《我用閱讀教育孩子》這本書。
有一次在北京衛視看到了《暖暖的新家》節目組的一次回訪,戶主肖楠和沈思嗣和他們的七歲的兒子諾諾住在東羅圈胡同的十平米小屋裡,這間小屋原來沒有衛生間、沒有電視、狹窄的廚房裡連抽油機都沒地兒放,但家裡卻有上萬冊的圖書。物質的匱乏並沒有影響一家人的精神的富足:每天晚上,爸爸媽媽都會陪孩子讀書。當初就是因為與逼仄的生活空間形成強烈對比滿室書香感動了節目組,他們才接下這個最小戶型的改造任務。
在這個節目中,我看到無論房子改造前後,這家人的精神富足和幸福感受一如既往,在未改造前,一家人其樂融融、熱愛讀書,孩子睡前必須要讀完一本書才能睡覺;在改造後,有了整面牆的大書架存放他們的上萬冊寶貝圖書,大人孩子的閱讀更加方便,更加熱愛讀書。
閱讀給這個家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很多東西,例如他們性格開朗、熱愛生活,媽媽會精心布置照片牆,把一張張幸福的照片用夾子夾在一根拉緊的繩子上,爸爸堅持每周買一束鮮花,裝飾他們的小小的家;他們情商極高、體諒他人,雖然家裡空間已經非常緊張,他們在房子改造的時候,還是要求設計師把房子縮小一平米,把擋了鄰居半面窗戶的廚房砍掉三分之一,把陽光還給鄰居;他們物質極簡、精神富足,女主人沈思嗣冬天只有三套衣服,家裡的藏書卻有上萬冊;他們彼此珍惜、用心陪伴,爸爸經常穿著超人的衣服跟兒子陪孩子玩遊戲,每逢特殊的日子,爸爸都會送給媽媽一些特別的禮物,例如紙折的玫瑰花、手工打磨的銀戒指。 閱讀讓他們擁有了開朗的性格、超高的情商、精神的富足和對彼此的珍惜,而這些都是我們希望將來孩子擁有的良好品格。
大多數家庭都會比這一家的房子要大一些,物質條件要好一些,但我們有沒有他們這樣幸福的感受,有沒有他們這樣開朗的心態,有沒有他們這種對彼此的珍惜呢?可能很多朋友的回答是否定的,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在精神上都感覺匱乏、緊張、焦慮,怎麼才能培養出精神富足、積極樂觀的孩子呢?
《我用閱讀教育孩子》的作者周璐認為,閱讀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周璐通過採訪幾十位優秀少年,用別人家孩子的故事,結合自己十幾年陪伴女兒的經歷,驗證了閱讀的有效性。她認為,閱讀不僅是長知識的手段,還可以解決孩子的性格培養、品格塑造、習慣培養等問題。
周璐是有書少年的總編輯,曾任中信書院副總經理、北大《後E視野》主編。作為一位資深媒體人,她曾採訪過比爾·蓋茨、柳傳志、林毅夫等眾多知名企業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思想家。
她發現忙碌的父母們面對孩子們不愛學習、拖延磨蹭、叛逆早戀、愛玩遊戲、不會處理跟老師的關係等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她就想通過本書,告訴家長們,其實通過閱讀,這些問題都都能解決,我們都能培養出成績好、品格好、情商高、有責任心、有毅力、遠離遊戲、不畏挫折、有好人緣的孩子。
下面就舉幾個周璐在書中提到的幾位優秀少年,看看這些孩子是如何通過閱讀實現優秀的。
王孟晗是人大附中國際班的高中生,他中考時幾乎考了滿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王孟晗認為,自己之所以發展得比較均衡,是因為他從小喜歡讀古文書。上初中後,又迷上了蔣勳老師的書。他認真地研讀過《蔣勳說文學之美》系列叢書,其中,他特別喜歡的是《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和《蔣勳說文學》。讀過蔣勳老師的這些書後,他改變了對古文和歷史的認識,不再覺得古文和歷史就是那些枯燥無味的注釋、背不完的年代,而是跟古代大文豪的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從對話中,他感受到了那些最廣闊、最美好的體驗。
在學習時間非常緊張的初中,王孟晗這麼大的閱讀量靠的是每天睡前的30分鐘,有了堅持不懈地積累,王孟晗才形成了自己龐大而深刻的認知體系,才能為各門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
葛天宇是北京匯文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他是央視《2016少年讀書會》的中國讀書少年總冠軍;他還是個小作家,寫的文章發表在《知識與力量》《我們愛科學》《中國少年兒童》等刊物上;他也是個科學小達人,曾在第十二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課題研究活動中,獲得一等獎;還是個小學霸,歷史、地理、數學、物理都是他擅長的科目。
這麼優秀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他媽媽說,是閱讀和實踐相互積累的結果。葛天宇喜歡讀歷史書籍、文學書籍和科學書籍,他認為,「科學和文學都是在探索這個世界,是在一座山上往上爬,只不過一個在南坡,一個在北坡,總有一天,它們都會匯聚到山頂上來。」
葛天宇喜歡深閱讀,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就問老師、問父母,直到弄懂為止。他還喜歡利用各種機會,把書中的知識、故事、道理講出來,他會和父母分享讀書心得,也會追著小朋友給別人講故事。他更喜歡把閱讀和實際結合起來,例如,周末他會去參觀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還參加了大量科普、文學和藝術類的活動,書裡的知識跟現實生活產生了聯繫後,就鮮活起來了。
而周璐的女兒雲舟,是上初一的孩子,她是一個小詩人、小作家,曾在《語文導報》《中國少年作家》等媒體發表過詩歌、散文和中篇小說。也曾獲得中國少年作家班頒發的「百名中國少年作家」稱號,並於2018年成為首批中國少年籤約作家。
在日常生活中,雲舟不喜歡玩遊戲,因為她覺得讀書更有趣;她關心同學,熱情幫助別人;她的學習都是自己搞定,不用媽媽陪讀;她把寫小說當成一種減壓和娛樂的方式。
當別人問周璐是如何培養的雲舟時,周璐認為,閱讀就是答案。她從雲舟一歲半開始陪孩子閱讀,迄今已經讀過近1000本好書。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科學的方法、系統的規劃,更需要父母數年來堅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
從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閱讀是幫助孩子走上優秀之路的途徑。周璐認為,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孩子推薦一些好書,用書本為孩子打造一個通識課程體系,彌補學校教育的缺失和不足,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面向未來的優秀人才。
後面幾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如何用閱讀來培養孩子的各種優秀品格和習慣。好了,今天的共讀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收穫和思考,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