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對象:周慶紅(黨總支委員、副校長)
小記者:孫瑜 周鶴然
周慶紅老師
我校德育部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全面育人的工作理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己任,以德育隊伍建設為基礎,以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積極發揮德育效益,拓展德育活動空間。多年來,我校德育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傳統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勞動教育,民族團結教育,養成教育,環保教育等。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榮獲國家、省、市、區級等各級獎勵。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了我校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導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學生培養成為了愛黨、愛國、愛校的優秀少年。
小記者:習爺爺說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們學校是怎麼做的?
周校長: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緊緊圍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個大主題,進行德育頂層設計,構建了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以養成教育為基礎,以愛黨、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通過主題鮮明的校園文化、神聖莊嚴的升旗儀式、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和主題班會,充滿童趣的研學之旅等,進行文明行為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勞動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題教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迎新活動、「清明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向英雄致敬」、「開學第一周」養成教育、「我和國旗合個影」、「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童心向黨 陽光下成長」學生藝術節、「讓紅領巾更鮮豔」入隊儀式、「法制教育進校園」等主題活動已經成為學校德育活動品牌,深受同學們喜愛。
小記者:記得去年老師帶我們坐著高鐵去石林勞動,同學們都很高興,這也是我們開展的勞動教育內容之一嗎?
周校長:是的,坐著高鐵去勞動研學,到田間地頭參加農業勞動,這只是學校勞動教育課程中的其中一個活動。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校把種植園、養殖園建在校園裡,帶著同學們在勞動實踐中學習科學知識。建起了勞動教育長廊,把各行各業勞動明星用圖片展示出來,引導大家正確追星。「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 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引導同學們探尋勞模事跡,感受勞動者無私奉獻精神。除了石林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外,學校還建立了五個社會實踐基地,為同學們走進工廠、走進社會,創造條件。勞動能力怎樣培養,也是老師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每個年級都有勞動教育目標,倡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班級的事情爭著做」。家裡設立勞動崗位,小朋友在家長指導下學習本領,分擔家務,樹立家庭責任感。校園內衛生值日,認養樹木,照顧小動物等,樹立小主人意識。「我是小小志願者」,「志願者進社區」,「志願者走進高鐵南站」等活動,培養志願服務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職業體驗」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勞動者的光榮和偉大。
節日、紀念日,也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最好時機。雷鋒紀念日——「學雷鋒,見行動」踐行雷鋒精神;植樹節——「種下春天的希望」;勞動節——「勞動技能大比拼」競賽,探究「一粒米的來歷」,引導大家了解生產過程,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勞動周,展示學生動手、動腦創作的作品,培養創新能力;「環保時裝秀」等特色活動,寓教於樂。
少年強則國強。通過勞動教育,培養每一個同學不怕困難的精神,提高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在勞動實踐中,真正認識勞動的意義,感受勞動之美,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生活,獲得幸福。懂得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的共同努力。
小記者:原來,咱們學校的每一項活動背後都包含著老師們的良苦用心。
周校長:是啊,學校為了做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工作,確實花費了很多心血,付出了艱巨的勞動。同學們是國家的未來,為了同學們的成長,學校、家庭、政府、社會緊密結合,努力付出,發揮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