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大學由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於1963年合併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書院的學系,由大學統一負責;1986年,全面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並加強通識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錄取內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
港中文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以書院制和中英雙語並重為特色,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亞洲首家AACSB認證成員,香港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學已是一所亞洲頂尖、享譽國際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中國研究、生物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等重點研究領域堪稱世界級學術重鎮,也是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獲獎者任教的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簡稱港中大(深圳),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傳承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的大學;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學共同建立的一流研究型大學。學校位於深圳市龍崗區龍翔大道2001號,大運公園南側,龍翔大道以北,佔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前期開設理科、工科、經濟管理類和人文社科類專業。
2020年9月18日,在深圳舉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籤約儀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由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三方合作舉辦。三方合作舉辦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按照三級綜合公立醫院標準進行設計,將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直屬醫院。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佔地面積9.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3000張,將重點建設臨床腫瘤與精準醫療中心、腦神經血管中心、微創外科中心、消化系統中心、生殖醫學與胎兒醫學中心、康復醫學中心、糖尿病及內分泌中心等一系列重點學科。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建設工程已於2019年12月開工,預計於2026年12月31日前開業,規劃在開業10年內將醫院建設成國際先進的現代化醫院,有3~5個學科達到國家級重點專科水平,1~2個學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整體技術水平達到香港中文大學附屬醫院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