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圍文化藝術產業園。
深圳新聞網訊 在網際網路、科技創新大發展時代,「文化+」「創意+」打開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大門,讓傳統的文化行業有了科技的加持,形成產業效應,翻活了生命力。最近兩年,龍華區以「融合創新 轉型升級」為主線,強化「文化+」「創意+」模式,著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積極拓展產業空間,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特色鮮明的高端文化創新集聚區。日前,記者從龍華區委宣傳部(文化體育局)獲悉,龍華區委宣傳部(文化體育局)根據《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認定了新一批共4家區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努力推動2019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開門紅」。
以舊改新
釋放更多產業拓展空間
新認定的四家園區分別是「上圍文化藝術產業園」「智慧谷創新設計文化園」「1980油松漫城產業園」和「熱點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園」。至此,龍華區已有國家級和市、區級文創產業園區21個。
據悉,新一批文創園區,均通過舊物業、舊村落改造而成,建築面積總共達26萬平方米,為入駐企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2018年進入培育期以來,4家園區共新增文創企業200餘家,實現了文化產業營業收入60多億元。
龍華區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經濟增加值234.40億元,同比增長9.83%。緊抓園區「二次開發」契機,龍華區趁勢追擊,加快培育和建設新型文創園區,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積極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從新認定的4個園區看,園區定位各有側重點,特色鮮明,可形成不同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特色鮮明
四家園區定位各有不同
上圍文化藝術產業園已入駐40多家文創企業及藝術家工作室,園區剩餘空間充足,具有升級基礎與潛力,在整體升級改造過程中,產業園將用64.5萬平方米的空間,以「科技+文化」「文化+時尚」為特色定位,發展文化產業經濟。未來園區主要以數字內容文化產業、網際網路文化產業、智能汽車文化產業為主要產業核心,實現文產、藝創、商旅、城村四融合的五區一中心區域劃分,即商業配套服務區、智匠文產融合區、文化藝術創作區、文化藝術休閒區、生態運動休閒區和孵化中心。整個園區規劃分三期進行開發,目前一期核心區開發改造已經啟動,計劃2019年完成改造。
智慧谷創新設計文化園位於民治街道的智慧谷,計劃形成文化產業體系、設計產業體系、新型產業園區、金融投資、電子產業體系五大產業格局,實現「文化+科技+製造」,以工業設計為特色產業,引進德名利等一批工業設計龍頭企業,進行集團發展模式、產業組合、盈利模式的創新升級。
1980油松漫城產業園位於龍華街道的1980油松漫城產業園,前身是油松第二工業區,是龍華區「一街道一園區」首批舊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改造項目之一。目前,園區已完成一期9棟樓的建設,增加了13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籤約入駐企業200多家。引進了國家級3D新材料重點實驗室、國家數字出版融合發展重點實驗室、深圳人工智慧與數據科技研究院、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暨深圳市雲貫玉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機構,以及以CMG中手遊為代表的優秀文化、科技類企業,形成了「文化+科技」的產業企業集群。
熱點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一期已建成了創意書吧、設計工藝品區、熱點文化設計酒店、藝術陳設等區域,二期擬規劃建設臺灣工藝品街、臺灣夜市、臺灣網際網路商城及青年旅社等項目。張治屏希望,在未來,熱點園區能成為集環保、創意、文化於一體的休閒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