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清河幼兒園:讓勞動教育滲透幼兒生活

2020-11-09 湖州抽屜



  漫步在湖城清河幼兒園的林間小路上,你會因周圍的玉米和南瓜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小路盡頭是各班認領的菜地,茄子、番薯、小白菜……這是孩子們參與農作的勞動成果;走進三層樓的走廊,孩子們養殖的金魚、烏龜,像在跟來園的客人問好;踏入班級的大門,你會看到熱火朝天的餐前準備,身為小組長的寶貝們在幫忙分發餐具……

  勞動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對其終身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清河幼兒園自辦園以來,5年間以特級教師朱靜怡老師開創的「幼兒發展能力課程」為基礎課程,將勞動教育貫徹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並且伴隨著幼兒園特色課程的研究發展實現園本化的勞動。

  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勞動教育「第一課」

  發展能力課程要求老師「把活動當課上,把課當遊戲做」,所以勞動教育也體現在豐富的課程和有趣的遊戲中。從小班起,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勞動就是教師指導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個學期後,家長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家那個懵懵懂懂的小寶貝學會了自己扣紐扣、拉拉鏈、穿衣服,自己穿鞋子;學會了自己用筷子吃飯,自己整理玩具等。將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當「課」上,把「課」當遊戲做,讓幼兒逐步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勞動意識。到了中大班,隨著能力的提升,除了基礎的自我服務勞動外,課程中還增設了疊被子等相對較難一些的活動,同時將數學的等分知識融合,逐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勞動習慣。

  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培養孩子們的集體意識。中班起,開啟了小組活動,「輪流制」小組長也應運而生。小組長的勞動任務可不少:每天餐前的準備活動,小組長需要幫助分發本組成員的碗筷、餐巾、骨盤等,在勞動的同時也發展了孩子手口一致點數的數學能力。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小組長需要幫本組進行材料準備工作,如:繪畫活動時,小組長需要鋪好本組的桌墊、拿蠟筆;數學活動時,分發本組雪花片等教學用具;語言活動時,分發本組的圖書等。

  幼兒園的孩子都喜歡大自然和小動物,因此種養殖照料性勞動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勞動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最好機會。在清河幼兒園的每個班級裡都設有一個自然角,還在幼兒園內開闢了種植園,各班認領一塊作為種植基地。老師和孩子們以自然為課堂,學著農民伯伯勞作的樣子,播種、澆水、施肥……在科學感知一棵植物開花結果不易的同時,也真切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辛苦,懂得愛惜糧食。此外,教師在開展認識蔬菜等科學活動時,孩子通過整理蠶豆、剝筍等一系列幫廚勞動後,進一步加深了該種蔬菜的結構認識,也懂得了勞動的辛苦。

  特色課程:

  積木構建創造勞動機會

  經過辦園五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清河幼兒園將積木建構作為園本化的特色進行發展,並將其與能力課程相結合。而「垃圾分類」的興起,也為園本化的勞動教育提供了素材。

  園內有著大小不同、材質不同、類型不同的積木50多種,充分滿足了幼兒對不同構造的建構遊戲的興趣。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需要將積木從框內搬運至搭建場地,可能是從中廳搬至瀝青路,可能是從門廳搬至小樹林……距離有長有短,這個過程也為幼兒提供了勞動的機會。搬運的勞動既是對幼兒手臂力量的鍛鍊,又是對不同類型積木的認知與判斷。建構活動結束後,幼兒往往又需要像勤勞的螞蟻一般將未使用到的積木送回各自的框內。在這個勞動場景中,也培養了幼兒整理和分類的良好習慣。

  「垃圾分類」又怎麼融入到幼兒感興趣的勞動中呢?這也是清河的老師們研討的問題。這幾年幼兒園以定向運動為載體,融合「垃圾分類」,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課題項目研究。通過家園互動的親子遊戲形式,將傳統的體育活動遊戲進行改編,融入垃圾分類的元素,開創了勞動與體育鍛鍊交融的新模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寓教於樂。同時,孩子們將所學到的分類知識運用於實踐,將在園一日生活中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如:餅乾包裝、廢紙等進行正確分類,做到學以致用,也提升了對垃圾分類的興趣。

  勞動的形式與內容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清河幼兒園堅持了能力課程的基礎內容,並結合時代需求加以創新。綜合考慮園本化特色和幼兒發展的需求,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讓幼兒端正勞動態度,尊重勞動人民,獲得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來源:湖州晚報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勞動教育其實就是生活教育
    (一)生活含有勞動教育的意義生活的變化性使其含有豐富的勞動教育意義。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其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勞動能力才能實現生活的自理。幼兒每天都與生活發生各種摩擦,種種摩擦需要幼兒學會生活自理才能應對種種摩擦,這就是生活為幼兒提供的勞動教育。
  • 湖州晚報丨愛惜糧食,看看幼兒園怎麼做
    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大部分都會背誦這首古詩,而現在湖城各大幼兒園都帶著孩子們一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古詩的內容,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吧。  湖州市清河幼兒園:愛惜糧食從娃娃抓起  「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教師資格考試: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滲透德育
    2016年新版《幼兒園工作規程》將幼兒園的任務作出一定修改,將原有的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更改為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可見幼兒園德育的重要性,幼兒園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與統帥的作用,所以幼兒教育應注重對幼兒的德育,德育道路千萬條,在其中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是實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徑。
  • 勞動教育與幼兒生活融為一體
    不同於成人能夠通過勞動創造精神和物質財富,對幼兒的勞動教育應更關注勞動的過程,關注勞動情感態度的萌發和綜合全面的發展。那麼,如何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培養其良好的勞動態度和習慣,使其體會勞動所帶來的自我效能感?我們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開展了一些粗淺的嘗試。
  • 生活自理:幼兒最該學會的勞動
    幼兒園勞動教育,需考慮與幼兒生活更加緊密的勞動內容,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創設適宜的環境,在真實的體驗中滲透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結果顯示:帶班教師雖然年齡跨度較大,但是對於「幼兒生活自理勞動」的理解有著一定的共識,在一日生活中也進行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家長對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抱有鼓勵與支持的態度,但是,家長所反饋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情況,與班級教師的預估存有差距,家長希望就如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指導。
  • 生活自理:幼兒最該學會的勞動
    勞動本身就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與生活的關係天然密切。幼兒園勞動教育,需考慮與幼兒生活更加緊密的勞動內容,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創設適宜的環境,在真實的體驗中滲透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 生活自理:幼兒最該學會的勞動王雪莉
    幼兒園勞動教育,需考慮與幼兒生活更加緊密的勞動內容,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創設適宜的環境,在真實的體驗中滲透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結果顯示:帶班教師雖然年齡跨度較大,但是對於「幼兒生活自理勞動」的理解有著一定的共識,在一日生活中也進行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家長對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抱有鼓勵與支持的態度,但是,家長所反饋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情況,與班級教師的預估存有差距,家長希望就如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指導。
  • 生活自理:幼兒最該學會的勞動王雪莉
    幼兒園勞動教育,需考慮與幼兒生活更加緊密的勞動內容,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創設適宜的環境,在真實的體驗中滲透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從而激發幼兒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結果顯示:帶班教師雖然年齡跨度較大,但是對於「幼兒生活自理勞動」的理解有著一定的共識,在一日生活中也進行著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勞動教育;家長對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抱有鼓勵與支持的態度,但是,家長所反饋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情況,與班級教師的預估存有差距,家長希望就如何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指導。
  • 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應當重視勞動對人的教育意義,特別是對幼兒的勞動教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開闢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在幼兒園裡,許多幼兒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備,比如,自己穿衣服、疊被子等。家長總是心疼孩子年齡小或學業壓力大,常常為孩子大包大攬許多事情,甚至還以此作為衡量家長是否為合格父母的標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家長為孩子穿衣、疊被、端飯、倒水等,而幼兒也習以為常。一旦孩子們離開了家長的「保護傘」來到幼兒園,常常變得不知所措,甚至出現了焦慮情緒。
  • 生活自理勞動,讓童年的生活更有品質——「王翠霞名師工作室」幼兒勞動教育深度教研
    >begin--> 7月28日,在「王翠霞名師工作室」主持帶領下,我園「幼兒生活自理勞動教育」課題組進行了一次深度教研活動。此前在7月9日全國幼兒園勞動教育課題組視頻研討活動中,王翠霞以《生活自理勞動讓童年生活更有品質》為題,就我園「幼兒生活自理勞動教育」的研究進展及《幼兒生活自理勞動技能細化分解》階段性成果與全國幼兒園勞動教育研究課題組成員進行了分享與交流,得到了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師大博士生導師虞永平教授的高度評價。
  • 勞動教育從娃娃抓起!
    漫步在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你會在各班門口的四季桌感受到二十四節氣食育文化的不同之處;走進「天空農場」,孩子們種植的農作物,仿佛來園的客人問好……本周,記者走進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看看勞動教育是如何滲透在幼兒一日的學習生活中。
  • 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如何開展?
    切實促進幼兒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態度、勞動情感、勞動精神等全方位的發展,需要教師和家長在價值觀辨析、教育策略選擇、教育過程引導等方面加強研究和實踐。為了讓兒童形成正確的勞動觀,感受到勞動是人們最日常的活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通州區金橋幼兒園堅持「更小一點、更活一點、更近一點、更實一點」的原則,將勞動教育主題課程再升級。
  • 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是重要課題
    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如何在幼兒日常活動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素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這就要求幼兒園必須重視和加強幼兒勞動教育。
  • 勞動教育促進完整兒童的發展
    在幼兒園裡,幼兒的遊戲活動、自我服務、飲食烘焙等無不滲透著勞動的意蘊。在新時期,該如何理解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幼兒園怎樣更好地實施勞動教育?要真正發揮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價值,我們需要了解其在新時期的內涵和實施原則。
  • 在幼兒日常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幼兒教育正在從滿足家長的孩子託管功能向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需求轉變,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不斷湧現。在幼兒的日常活動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種教育方法能夠滿足幼兒人格塑造、正確價值觀塑造的需求,教學理念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幼兒園需要嗎
    什麼是勞動教育?《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對勞動教育的內涵作出了解釋。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切實經歷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練意志。
  • 「愛勞動,慧生活,悅成長」天府新區興隆幼兒園勞動課程進行時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勞動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大中小學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成都天府新區興隆幼兒園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於近日在園內有序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引領幼兒學會勞動、愛上勞動,從小形成勞動光榮的習慣和品質;幫助幼兒樹立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等良好品格。
  • 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國慶節這一教育契機給孩子們進行德育滲透
    幼兒園一日生活及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因素,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  我們在掌握各學科教育要求的同時,還應理解德育大綱的精神實質,使德育要求滲透到具體計劃中去,並根據這些要求來設計活動,布置環境,使之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
  • 勞動啟蒙教育要從幼兒園開始
    2020年7月7日,教育部頒布了《關於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綱要」中涵蓋了勞動教育的性質、勞動教育目標和內容、以及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等不同階段的勞動教育內容、勞動教育的評價以及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從自我服務的衛生、勞動習慣到生活環境的衛生、勞動服務,再到社會實踐、實習實訓等都做都做了詳盡的闡述和規定。
  • 迎江區長風中心幼兒園:勞動教育與幼兒生活融為一體
    幼兒園應該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如何激發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開學以來,迎江區長風中心幼兒園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開展了一些積極的嘗試。以勞樹德——該園注重讓幼兒在服務集體的勞動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在遊戲活動中,幼兒分工合作,共同收拾整理玩具材料;在生活活動中,打掃班級衛生、合作整理床鋪,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有責任參與班級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