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利用電子籤章打造「雲律所」
「雲辦公室」是網際網路科技與法律專業相結合的新探索,是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新模式。在美國,上世紀90年代,就有律師提出依託網際網路建立「虛擬法律公司」的想法。如今,在我國興起的「雲辦公室」與其特徵相似,那麼「雲律所」與傳統律所具有哪些區別呢?「雲律所」又是怎麼實現的呢?
「雲律所」,「雲」概念的重要性主要體現於其字面背後的技術創新,「雲律所」與電子籤章機構合作,律師可隨時與客戶在線上完成籤約(電子籤章與手工籤章具備同等法律效力)。今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為滿足疫情防控條件下客戶的法律服務需求,有多家律所臨時指定遠程辦公管理制度,加大對視頻會議、DM和OA等遠程辦公支持系統的升級與維護投入,「雲開函」「雲投標」「雲查閱」「雲培訓」等功能相繼投入使用。
有專家認為,律所「雲辦公室」不僅突破疫情帶來的困境,也預示著律師工作的轉型,使得現代信息技術在除了具有「高感度」特徵的個人服務業務外應用更為廣泛,同時,律所「雲辦公室」應用形成的法律服務產品費效比、可靠性等特性與傳統法律服務產品不同,與之相伴隨的律師事務所管理和委託人滿意度也會產生變化。
疫情防控之下,全球律所都在尋求遠程辦公的解決方案,探索可以直達客戶的溝通橋梁。中國律師行業也拉開整體數位化轉型大幕,傳統律所紛紛擁抱信息技術。
電子籤章採用專業安全的數字籤名技術,又介入在電子數據形成之時,使得電子籤章不僅是籤署的一種模式,更是證明電子數據真實可靠的技術手段。在當前證據類型向電子證據轉變的背景下,電子籤章不僅改變了證據的認證模式、司法審判模式,也帶動了以訴訟為基礎的法律服務模式。
對於律師來說,很多工作最終都需要籤名或者蓋章來固化,比如律師聘用合同、律師見證、律師函、法院回復函、訴狀、為客戶起草的各類協議等,以往採用傳統的紙質合同籤署方式,讓律師的效率大大降低。通過電子籤章可以實現法律文件的快速籤署,幫助不同規模的律師事務所提升效率。讓事務所從諸如列印、傳真、掃描和郵寄文件,以及籤署文件的來回快遞這些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減少在行政事務中耗費的時間。同時,可以讓律師事務所通過網絡在短短幾分鐘內籤署文件或索取籤名。簡化籤約流程讓律師把更多精力放在客戶的案子上,才有更多時間服務客戶,保持競爭力!
電子籤章不僅可以實現司法審判機構自身向審判電子化轉變,也符合降低司法成本,節約司法資源,便於當事人訴訟的實際需求。在法院或仲裁的司法審判的過程,大部分的程序問題主要通過文書送達。通過放心籤,可實現電子籤署法院程序性送達類文書,實現跨空間確認,從而為當事人帶來了便捷的籤署體驗。電子籤名在法院審判文書,仲裁的裁決文書、程序性的文書應用,不僅解決了司法送達的安全便捷性,更增強了司法審判機構的身份、公信力。
另外,如何方便地讓獲得的證據文件在第一時間存證,形成不可篡改的記錄,並證明文件時間,也是法律工作者一直以來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使用電子籤章服務平臺,如放心籤,可以第一時間把文件上傳/拍照,並對文件籤字,生成帶有時間戳和數字籤名的文件。同時該文件還會在公證處實時存證,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去公證處開具公證文書,極大的方便了法律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