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些「壞習慣」,不要急著糾正,很可能正在變聰明

2020-12-20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寶貝乖巧起來就是人間的「小天使」,但大多數時候,即使還只是在咿呀學語,寶寶也頑皮得不得了。

從出生開始只顧得上睡覺喝奶的小寶貝,慢慢變得有小脾氣、會扔東西了、吃手……

面對寶寶的情緒變化,大人的耐性也在一點點被消磨殆盡。然而,每每看著寶寶稚嫩天真的面龐,連氣也生不起來,真真是叫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

實際上,初來乍到的寶貝對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才會有各種奇奇怪怪的舉動。

有時一些看似是「壞習慣」的行為,其實恰恰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預兆,這時不要急著去糾正。

寶寶有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正在變聰明

一.3個月時開始吃手

寶寶3-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吃手的習慣,這時大人們可能都會犯愁:手上這麼多細菌,病從口入怎麼辦?

老人總說,嬰兒手上有2兩蜂蜜,所以會出現吃手的現象。

事實上,寶寶尚在媽媽子宮裡就是吃手的,只不過出生後丟了這項技能,3個月的時候又恢復了。

這說明寶寶已經可以支配自己的小手手了,可以精準地將其放到嘴裡。這項技能在成長過程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小島有話說:通常情況下寶寶一旦吃手,就意味著缺少安全感,是在用最原始的動作尋找安慰。這時爸媽不能兇寶寶,會使寶寶更害怕、吃手更嚴重。

▼通常10個月後就不吃手了,但需要建立好安全感

吃手可以帶給寶寶心理安慰,在長牙的時候還會流口水。因為長牙時,寶寶的牙床會有疼痛感還伴隨著發癢,吃手能適時緩解。

爸爸媽媽不妨準備好咬膠給寶寶,可以有效防止寶寶繼續吃手。

不管怎麼說,寶寶吃手是在通過吸吮感知世界,是一種學習的行為,不要過分指責。

如果吃手現象在10個月後還持續存在,父母就要注意建立起寶寶的安全感機制了。

二.6個月後瘋狂拍打東西、製造噪音、摳人眼睛、掐人臉

這時寶寶已經會靈活支配自己的手了,也逐漸變得有力道,總會扔東西、用力拍打。

8個月時,寶寶的關節也變得靈活,這時開始擅長用手指掐人臉、摳眼睛。這也是寶寶對外部探索的一種方式,父母只要及時歸正即可,不要兇寶寶。

畢竟寶寶不懂得這會給他人造成困擾,屬於無意識傷害,正確引導就好。

三.看到陌生人會哭鬧

到了6個月大,寶寶開始有了辨認臉的能力,看到陌生的臉會感到不安,甚至大哭大鬧。

這是他表達抵抗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大腦發育、記憶力、視力共同發育的現象。

小島有話說:這時只要適當讓寶寶和「陌生人」變得熟悉,就可以得以改善,並不是寶寶內向的反應。

四.7個月會自言自語

當寶寶尚未完全掌握語言的能力時,會含糊不清地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的家長可以靜下心來聽聽寶寶的語言,這對增進親子關係大有裨益。

五.1歲時喜歡撕紙、亂塗亂畫

撕紙會讓寶寶感受到通過自己的手可以使物體變化形態,從其中寶寶可以獲得莫大的快樂,所以對撕紙總是樂此不疲。

這時試著給寶寶A4紙代替紙抽(可事先對鋒利的紙邊緣進行處理),寶寶會更開心,因為是聲音形態的雙重影響,同時也鍛鍊寶寶眼手腦的協調能力。

亂塗亂畫也是同樣的道理,此時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在本子上盡情發揮。

六.1歲後脾氣漸臭、自私、不懂分享

此時的寶寶更像是個「小惡魔」,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但還不懂得「物權主義」,分不清你的我的。

這對孩子來說是好事,但也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當然,不提倡打罵斥責或強迫孩子分享,試著運用「同理心」是不錯的做法。

七.2歲後開始頂嘴

這時的孩子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也開始進入了第一個思想叛逆期。

因而,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尤為重要,不要以為孩子還小,這時孩子的小腦袋可比想像中豐富哦~

不妨試著聽聽孩子的說法,正確的可以聽從,不正確的也要說服孩子,讓他知道其中的道理。

誰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做孩子,遇到問題一定要記得慢慢磨合。

相關焦點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暗示他們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急著阻止
    導讀:寶寶的這些「壞習慣」,暗示他們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急著阻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的這些「壞習慣」,暗示他們在變聰明,家長不要急著阻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是智商變高的信號,媽媽別誤會娃了
    因為,寶貝的某些壞習慣,其實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只是寶媽並不知道!寶貝的許多壞習慣,很可能就是媽媽的誤會。寶寶的這些行為,看似是個壞習慣,卻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①3個月的寶寶,開始吃手寶寶3個月左右,容易養成愛吃手的壞習慣。
  • 2歲的寶寶出現這些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再煩父母也得忍著
    」反而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表現。成長的階段過程中寶寶會表現出許多家長所認為的壞習慣,但往往家長以為的壞習慣其實正是寶寶變聰明的必經之路,尤其是2歲這個黃金時期,父母再煩也得忍著不去阻止,假如寶寶出現了以下幾種行為,說明正在變聰明,父母們可千萬別阻止了。
  • 6個壞習慣暗示:寶寶正在變聰明!父母別誤解了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不能著急給結論,寶寶成長過程中,很多大人眼中有問題的地方,恰恰是寶寶大腦在發育,正在變聰明的表現!正如讓人煩惱的撕書行為,是2歲前寶寶手臂協調發展中,最常見的現象。因為手眼協調能力不好,需要更多的鍛鍊,撕紙和撕書變成了其中一種。家長不要覺得:孩子調皮、故意不愛護圖書!因為寶寶小,根本不懂愛護圖書。
  • 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
    導讀: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
    導讀: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娃有這4種「壞習慣」,父母別制止,不然可能耽誤寶寶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壞習慣」別急著要糾正,孩子會更聰明的,你家孩子有沒有?
    大部分人,第一次當父母,沒經驗,遇到寶寶有一些行為發生,就覺得是不好的,就要急著想糾正寶寶,不是吃手,就是撕紙,牆上畫畫,翻東西,看到這些是不是要氣瘋。其實,這些看似不好的行為,不一定是不好哦,也有可能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呢,不能老指責、制止孩子,這樣不僅影響孩子的成長,還會阻止孩子變聰明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這些容易被誤認為不好的「壞習慣」吧!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是聰明的表現,父母不要隨便地糾正
    而幼年的孩子常常會出現一些父母眼中不能容忍得「壞毛病」,但有些家長沒有發現,其實這些「壞毛病」可能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不應該被爸媽輕易改造。……」等等這些問題就像洪水泛濫一般,一股腦地拋給父母,讓他們應接不暇。很多家長就會聲色俱厲訓斥孩子,這其實會遏制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會降低孩子詞彙量的學習,以及羅輯思維的訓練。因此,家長們不應該去折斷孩子思維的翅膀,把這當做壞習慣來糾正。
  • 娃有這些壞習慣,家長應該偷偷高興,預示著娃要變聰明了
    擁有八個月大的寶寶的蓓蓓最近很生氣,因為孩子老是亂丟東西,家裡怎麼也收拾不整潔。即使蓓蓓跟在孩子身後面撿東西,也趕不上孩子做怪的速度。蓓蓓為此憂愁了一段時間,她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性格比較不好,才會這麼愛亂丟東西。
  • 寶寶在1歲內出現這些舉動,可能是變聰明的表現,父母可別嫌煩
    但其實寶寶在1歲內出現的這些舉動,可能更多的是在證明孩子聰明,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接下來的這些行為,父母可千萬別嫌煩哦!正當玲玲鬱悶的時候,她的閨蜜開導了自己,她說:「這其實些都證明你的寶寶聰明啊,一歲左右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如果孩子什麼都不做,那麼他的思維是不是有問題呢?」玲玲後來想了想,也確實這麼回事,這證明孩子腦子靈活,至少有自己的想法啊,於是她慢慢開始接受這些了。
  • 寶寶在1歲內出現這些舉動,可能是變聰明的表現,父母可別嫌煩
    但其實寶寶在1歲內出現的這些舉動,可能更多的是在證明孩子聰明,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接下來的這些行為,父母可千萬別嫌煩哦!玲玲後來想了想,也確實這麼回事,這證明孩子腦子靈活,至少有自己的想法啊,於是她慢慢開始接受這些了。分析當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這些令人無語的行為時,先不要著急生氣,而是要從另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這其實是非常值得父母高興的事情。
  • 不要錯怪,這些都是寶寶正在變聰明的「信號」,請正確引導
    我們在育兒的這條路上,總是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新手父母,很多事物都還處於摸索的情況,經常寶寶稍微出現一點點的狀況,就擔心的不行。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我們覺得錯誤的事情,往往是寶寶大腦正在發育的表現,是正在變聰明呢,快看看這些現象你家寶寶有沒有!
  • 孩子有這5個「壞習慣」,說明他在變聰明
    就會發現有些我們眼中的「壞習慣」,根本沒那麼可怕!還恰恰可能是因為孩子智力發展而自然出現的情況,證明我們的寶寶在變聰明哦。閨蜜有時會擔心孩子有暴力傾向。這些寶寶一般做事也比較有耐心。而且因為拼裝玩具需要腦、手、眼配合,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也能大大地提高。【支招】不需要阻止寶寶拆裝玩具。如果擔心被拆後的玩具會弄傷寶寶,可以有意識地買一些拼裝玩具給寶寶玩。這些玩具的色彩豐富,很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引起寶寶的好奇心。
  • 寶寶的這幾種行為,是壞習慣還是聰明的表現?
    寶寶在小的時候,有很多舉動,並不是調皮搗蛋也不是在使壞,是他智力發育,變聰明的表現。一、認生很多寶媽會發現,寶寶在四個月以前,膽子特別的大,誰抱都可以,還會衝別人笑。但四個月之後,寶寶的膽子開始慢慢變小了,再把他給陌生人抱,他就開始抗拒,甚至開始哭鬧。有些寶媽不能理解,為什麼小時候膽子大,大點反而變小了呢?
  • 寶寶這4個壞習慣,多半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不要盲目糾正!
    3歲以後,寶寶將逐漸進入學校生活。3歲以前,寶寶的思維和語言能力較弱。許多家長認為照顧孩子最困難的地方就是,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表達。尤其是當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壞習慣時,家長想要教育,但孩子卻聽不懂,讓他們自己說也說不明白。
  • 3歲前寶寶,有這6個「壞習慣」,寶媽別急著糾正,是高智商的表現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寶成長為一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我們父母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關於家裡寶寶的教育,我相信每個新手媽媽都會感到頭疼。特別是家長覺得孩子有一些壞習慣的時候,怎麼都糾正不回來,就很令人頭疼了。但是有些媽媽不知道,這些習慣並不是壞習慣,而是自家寶寶智商高的體現。
  • 寶寶總是「編瞎話」,恭喜你!證明孩子很聰明,父母不要著急糾正
    都知道說謊的一種壞習慣,但其實說謊這種行為,也證明了你的孩子很聰明。凡事都有利弊兩面,家長在孩子教育中要注意引導,對於孩子說謊的這種行為不需要過度反應,急著斥責,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媽媽,我發現我有特異功能,會噴火了!」每天都會有這樣不著邊際的「謊言」!聽起來覺得很好笑,但有些糾結,要不要當面揭穿磊磊的謊言呢?這些瞎話,倒是無關痛癢,跟品質沒什麼關係;但不制止吧,要是孩子以後撒謊成習慣怎麼辦?
  • 寶寶有4種「壞習慣」,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父母別責怪孩子了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在懷孕的時候,媽媽就期望自己能生出一個聰明的寶寶,甚至很多來家裡做客的朋友都會誇孩子長的機靈,但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路上,孩子總會做出一些讓家長無可奈何的舉動,讓爸爸媽媽從本來溫和有禮的人,瞬間變成了「潑婦
  • 最毀寶寶牙齒的10個壞習慣,趕緊糾正!#雅悅齒科#
    最毀寶寶牙齒的10個壞習慣,趕緊糾正!最毀寶寶牙齒的10個壞習慣,趕緊糾正!5.常用牙齒咬東西你家寶寶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千萬要及時制止。因為寶寶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容易在上下牙之間造成局部間隙,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6.張嘴呼吸它在=鼻咽疾病的患兒更為常見。
  • 這六個所謂的"壞習慣"說明孩子很聰明 父母不要擔心
    撫養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還要開動腦筋才能把孩子培養得更好。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要跟上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如果爸爸媽媽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就會陷入養育孩子的誤區。作為父母,不要認為孩子很淘氣,而是要耐心去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