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乳房X線檢查,更容易發現年齡大的導管原位癌

2020-12-24 健康界

DCIS(導管原位癌)是最常見的非侵襲性乳腺癌形式,被認為是0期癌症。儘管DCIS始終被認為是0階段,但它可以是任何大小、以任何數量位於乳房內的任何區域中。雖然DCIS不被認為是危及生命的,但它確實增加了晚年患上浸潤性乳腺癌的風險。

DCIS有三個等級:低等級或等1級、中等或2級、高等或3級。等級越低,癌細胞越接近正常乳腺細胞,它們生長越慢。低級DCIS細胞看起來與正常細胞非常相似。中等等級的DCIS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得更快,看起來更像它們。高級DCIS細胞傾向於生長得更快,並且看起來與健康的乳腺細胞有很大不同。無論是診斷DCIS還是將來某些時候,患有高級DCIS的人患侵襲性癌的風險都會更高。他們也有更高的早期癌症風險,在前5年而不是5年後。

一項研究發現,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數字乳房X線照片更適合用於發現高級別DCIS。

這項研究是一項回顧性研究,這意味著研究人員分析了在研究設計之前收集的信息。

研究人員觀察了2005年至2008年首次參加乳腺癌篩查計劃的733,905名50至69歲女性的記錄。這些婦女被分為5歲年齡組。

然後,研究人員計算出乳房X線照片中發現了多少例DCIS,以及乳房X線照片是否可以區分高級,中級和低級DCIS。

總體而言,女性中有989例DCIS診斷:

·419是高等級的

·388人為中等級

·182人是低級的

年齡較大的女性的DCIS檢出率較高。按年齡組劃分的DCIS檢出率為:

·50-54歲:1.15%

·55-59歲:1.23%

·60-64歲:1.34%

·65-69歲:1.17%

「我們集體中高等級DCIS的檢出率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統計學上顯著的增加,最老的評估年齡組為65至69歲,」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醫學博士Stefanie Weigel表示。

Weigel博士表示,結果強調需要對60歲以上女性的標準DCIS治療的有效性進行更多研究,這一組的信息很少。

醫生需要權衡可能不會發展為侵入性疾病的潛在過度DCIS的風險,以及高級DCIS更有可能復發或進展為浸潤性乳腺癌的情況。

「在篩查中檢測到的非症狀性高級DCIS的充分治療需要進一步評估,因為有機會預防侵襲性侵襲性乳腺癌,即使在年齡較大的年齡組中也可能危及生命,」Weigel博士說。「就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而言,需要DCIS病變更詳細的預後表徵,並在年齡背景下對其進行評估。」

這些結果也為老年婦女乳腺癌篩查辯論增添了更多信息。大多數團體建議女性只要健康生活著就要接受篩查,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建議在74歲時停止篩查。

我們認為所有女性都應該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乳房X光檢查,並且只要她們想要治療任何被發現的浸潤性乳腺癌或DCIS,就應該繼續進行檢查。不要讓任何障礙妨礙你定期進行乳房X光檢查。

相關焦點

  • 該如何鑑別乳腺導管擴張症與乳腺癌?
    乳腺導管擴張症;乳腺惡性病變;乳房纖維腺瘤;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房結核;急性乳腺炎;慢性纖維性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的導管內病變;乳管擴張病、乳管急慢性炎症、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導管內癌性病變 乳管內視鏡發現的病變: 單純乳管擴張、乳管炎症;乳管內乳頭狀瘤:單發性乳頭狀瘤、多發性乳頭狀瘤;
  • 原位癌究竟算不算乳腺癌?醫生一次給您解釋清
    當惡變後的癌細胞突破了乳腺導管的基底膜,進入血液,就是乳腺癌,也稱為浸潤癌;如果癌細胞沒有突破乳腺導管基底膜,還只是被基底膜包 裹著,就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而只屬於癌前病變,即原位癌。既然,原位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乳腺癌,為什麼還要進行手術切除呢?
  • 確診導管原位癌的女性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的長期風險較高
    確診導管原位癌的女性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的長期風險較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7:40:55 英國牛津大學Gurdeep S Mannu團隊探討了1998-2014年英國篩查確診導管原位癌後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因乳腺癌死亡的風險
  • 26歲女孩乳房發現「鈣化灶」,一查竟是乳腺癌
    對緻密性乳房需結合超聲檢查。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篩查(小於40歲),篩查頻度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乳腺X線檢查之外,必要時還可以採用MRI等影像學手段。存在下列三種情況之一者即被認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
  •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是什麼意思呢?生存時間好嗎?
    大家也都知道,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我們國家每年新發病例在30萬人左右,不僅老年女性高發,青中年患乳腺癌的情況也很多,乳腺癌嚴重威脅著女性身體健康。乳腺癌起源最多的兩個地方是乳腺導管和乳腺小葉。每側乳房有15-20乳腺腺葉,如同一片樹葉,葉梗也就好比是導管。腺葉的分支就是乳腺小葉,由十多個到百十個乳腺腺泡組成腺葉。腫瘤源於導管就是導管癌,源於小葉就是小葉癌,導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大約佔85%以上。
  • 乳房有硬塊是怎麼回事 乳房硬塊小心疾病侵襲
    但是如果腫塊大,而且還伴隨著疼痛,女性一定要警惕了。那麼,乳房有硬塊是怎麼回事?1、乳腺增生如果乳房的硬塊摸著有些疼痛的話,乳腺隨著月經周期發生的變化;房事期間哪裡感覺到疼。能夠摸到大小不等的結節,隨著月經期間的感到疼痛厲害;腫塊也會隨著縮小。乳腺增生表現較輕,會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或者是小葉增傷。
  • 乳房長溼疹?可能是癌!
    我只是皮膚瘙癢而已,怎麼會是癌呢?」日前,本以為自己只是長了溼疹的周女士,在拿到「乳腺癌」診斷報告時一臉無辜和不解。原來,並非所有乳腺癌都會以「乳房腫塊」的形式表現出來,尤其是早期,一些看似皮膚病和乳腺炎的乳房問題,極有可能也是癌症,值得引起警惕。
  • 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
  • 【乳腺原位癌影響壽命嗎?乳腺原位癌能活20年嗎?】
    原位癌指的是導管內癌,局限於導管上皮層,沒有突破基底膜,因上皮層沒有血管及淋巴管,所以不會淋巴轉移及遠處血行轉移。所以通過單純乳腺全切一般可治癒。臨床分期屬於0期。 那乳腺原位癌會影響壽命嗎?能過我20年嗎?
  • 原位癌一般無特定症狀,最好留意其病因,此病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患者通常沒有臨床特徵,通常通過癌症預防篩查發現。該疾病的預後一般良好,如果可以及時進行手術切除,則可以治癒。如果未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會發展成浸潤性癌症。原位癌的一部分也可以長期維持而不發展,但是患者仍然不能不小心。
  • 小漿乳大麻煩 乳腺專家:常易與乳癌混淆
    小漿乳大麻煩 乳腺專家:常易與乳癌混淆 「我天生乳頭凹陷,有孩子也沒怎麼餵奶,平時乳房時不時有點針刺疼痛。前不久右側乳房乳房被孩子蹬了一下後疼痛加劇,心想忍忍就過去了,就沒當回事。
  • 一年前發現胸部有腫塊 一年後查出是乳腺癌
    溫州網訊 一年前,她發現左側乳房長了個小腫塊,不痛不癢也沒在意。前幾天,她去醫院一查,居然是乳腺癌。由於時間拖得太久,已出現腎轉移,連手術也做不了,只能接受化療。  「她過來的時候,左側乳房變形得厲害,左側乳頭凹陷。」溫醫大附一院腫瘤外科副主任周素梅說,如果發現後立即去醫院檢查,就不會有這樣的遺憾了。
  • 乳房有小腫塊,隱隱作痛,是得了乳腺癌嗎?趕緊聽聽醫生怎麼說
    如晚婚晚育,初產年齡大,使這些保護因素缺席或延遲,可增加乳腺增生的發病率。此外,初產年齡大的女性一般工作和社會壓力較大,更容易由於情緒因素加重內分泌紊亂,進一步增加本病的發生率。懷疑乳腺增生怎麼辦適用於乳腺癌篩查及乳腺病灶的隨訪(包括哺乳期及孕婦),對緻密型乳腺患者的檢查優勢更明顯。缺點乳腺彩超對於無腫塊型乳腺癌難以分辨,對位於脂肪層和腺體層的微小鈣化難以鑑別。因此,它對於以鈣化為主要表現的導管原位癌敏感性差。
  • 「鉬靶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一把「利器」
    魯網6月27日訊 早期發現對乳腺癌的診治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能早治療,乳癌5年生存率完全可達到90%以上。「鉬靶檢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一把「利器」。  對於大乳房和脂肪型乳房而言,病灶檢出的敏感性可高達95%。
  • 保險公司以「原位癌不算」拒賠「防癌險」,法院判賠並付利息
    投保「防癌險」半年後,杭州的王女士查出患乳腺癌,手術後向保險公司理賠,卻被以「原位癌不算真正的癌症」為由拒賠——經杭州西湖區法院一審、市中院二審,該案日前審結,保險公司被判支付王女士保險金10萬元和相應的住院津貼,並賠償利息損失。
  • 平胸比大胸更易患乳癌 逾半女性是緻密性乳腺
    因此,早期篩查尤為重要,但現有的X線檢查和手動B超並不適合緻密性乳腺篩查。目前,一種已在廣州社區醫療機構試點使用的全自動乳腺超聲檢查,比其他檢查手段更適合緻密性乳腺。廣州將逐步推廣由基層醫療機構篩查、大醫院專家遠程診斷相結合的模式。
  • 做人流會不會誘髮乳腺癌六類乳房容易患癌
    因為女性懷孕後會產生大量孕激素,它是雌激素的「對頭」,兩種激素在懷孕期「一長一消」對保護乳房健康很有用。而人為終止妊娠,會讓雌激素水平突然增加,這樣會使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受刺激由正常發育到異常增生。而18歲前女性的乳房等器官還很稚嫩,更容易受到雌激素的刺激,這樣就更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病率。乳腺癌「留戀」什麼樣的乳房?
  • 本該切除右側乳房的手術,卻把左側乳房切了
    經住院檢查,發現邱書玲雙乳腺結節,中心醫院建議其進行手術。 「11月26日上午,我愛人當即就在鄭州市中心醫院接受了左乳房微創手術以及右乳房小手術和溢液導管。」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和愛人很尊重鄭州市中心醫院大夫的治療建議,三天後返院為愛人更換紗布時,邱書玲的主治醫生吳迪建議其對右乳溢液導管做一個專家會診,由中心醫院將乳房切片交送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家會診中心,自己和愛人也同意並繳納了400元會診費。 12月3日上午,邱書玲的主治醫生吳迪通過電話告知她病理檢測結果出來了,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讓邱書玲到醫院就診。
  • 乳房有幾個硬塊會不會癌變?
    相信很多女性都在自己的乳房上有摸到「硬塊」,可以滑動,在月經來潮之前,這些腫塊會變得更加明顯更容易觸及。會由此擔心自己是不是會得乳腺癌。很多人都停留在猜測階段,自己摸到了,但就是不去醫院檢查,長久的受自己擔憂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