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皇帝是身份最為尊貴的一個人其一言便可決定他人的生死,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對於皇帝是又尊崇又恐懼,特別是在朝中為皇帝效勞的人生怕那一天就惹來殺身之禍,所以伴君如伴虎這句話說的是一點都不假,如果遇到一個處事英明有一個博愛之心的明君倒還好,可一旦侍奉的皇帝是一個性格和脾氣都特別暴躁做事風格也是雷厲風行的君主,那麼不管在這種皇帝身邊做什麼事都要小心謹慎,比如創立了明朝的朱元璋他就是十分典型的一個例子。
他在成為皇帝後對於朝中的大臣十分的嚴格,而且他為人也十分的殘忍,他對於那些幫助自己創立皇朝的功臣們,想盡辦法的處決掉其做法非常的狠毒,不過他雖然為人兇狠但是在皇宮裡他也有不敢隨意侮辱責罵的人,而且對他們極其的好這時為什麼呢?
他能夠建立起明朝全是靠著前期四處徵戰才逐漸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他在當上皇帝後為了能夠使得明朝的江山社稷穩固發展,所以他在治理朝政上使用的鐵腕手段,對於打擊貪官絲毫沒有手軟,並且還對於曾經的開國功臣們下以毒手將他們殺害。可是就這樣一個殺伐果斷的一個鐵血帝皇也十分懼怕得罪膳夫和櫛工這兩種人。而且他也十分重視這兩種職業,他曾經十分鄭重的告訴過兒子們為何不可以輕易的得罪這兩種人,並且還以自己為例子對他們詳細的講解了一番,由此可見他對於這兩個職業的人確實非常的重視。
當初朱元璋剛剛當上皇帝沒多久便開始對兒子們封王,當時將自己的多個兒子和侄孫全部封了王,後來過了幾年之後便開始讓這些已經長大的王爺去到自己的領地。可是有一天皇帝接到密報說,秦王在前往封地的途中因為一些瑣事便毆打了廚子還辱罵他一番,皇帝在聽到後瞬間慌了神,急忙寫下一紙諭令命人加急送至秦王的手中。
秦王接到諭令後便打開看了看,看完之後他也是冒出一身的冷汗,急忙下令讓被他毆打的廚子來見他,廚子到了後在看到秦王依舊十分的害怕跪伏在地上,秦王看到後趕忙上前將其扶起並詢問傷勢如何了,廚子在看到秦王突然間對自己如此關懷有些不知所措便回到沒什麼事,之後秦王便賞賜了他一番便讓他下去了。秦王為什麼突然間對這個廚子這麼好了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在皇帝給他的那一紙諭令上,皇帝在諭令中警告他如果僅僅因為一些瑣事小事,就隨意責罰廚子的話那麼後果將會相當的眼中,畢竟雖然廚子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職位,可是如果那天把一個廚子逼得狗急跳牆了,那麼他那就可能會在你的飯菜裡下毒,到時候想後悔也來不及了,所以將侮辱廚子的危險性再次向他提醒了一遍,秦王在看到父皇的這段話之後也是明白其中的含義,所以便有些後怕將廚子叫來賞賜了一番,希望他能夠不計前嫌。而且皇帝還在最後寫道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他早年四處徵戰,對於別人從未手軟過,唯獨負責他飯菜的廚子跟隨了他近二十多年從來沒侮辱過他。
從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朱元璋雖然有殺伐果斷的性格,但是他心中也清楚哪些人不可以輕易的侮辱得罪,所以除了膳夫櫛工也不可以輕易的侮辱,櫛工其實就是負責給皇帝剃頭的,所以縱然是皇帝身邊有本領高強的護衛,可是如果在剃頭的時候剃頭工要是想謀害皇帝也是十分簡單的事情,所以朱元璋對於這兩種職業的人從來不會責罰他們,只會是賞賜他們,讓他們好好效勞自己不要動歪心思就好。
小編仔細想了想覺得朱元璋也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知道如果得罪了膳夫即便是他沒有在飯菜裡下毒,那麼自己也會整天心驚膽戰的過著日子,這也是十分容易讓人精神崩潰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