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殺伐果斷,為何沒人倒打一耙?

2020-12-25 騰訊網

皇帝殺人本沒什麼出奇,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帝國的一草一木都是皇家的,包括百姓的身家性命。可如果僅靠殺人就能坐穩寶座,孔子的治國之術就沒了市場,哪朝哪代的皇帝,嘴上不是總掛著朕以仁義治天下的詞牌兒,出了什麼天災人禍還要下罪己詔,上天壇祭天。

可像朱元璋這樣殺伐果斷,老貓一樣窺伺政敵的皇帝卻並不多見,據統計,在位30年時間,殺人超過20萬,大部分是跟過自己的功勳貴舊,大多為帝國的建設出過力。其中不乏弄潮兒胡惟庸,李善長之流,當然也有軍中統帥常遇春,藍玉,殺得興起時連乾兒子都不放過。照理說如此倒行逆施,這些權貴們為何不倒打一耙?都是刀尖舔血過來的人,誰怕誰呢?問題恐怕沒這麼簡單。

一,造反的民意基礎薄弱

明初的貴族集團結為朋黨比比皆是,照理說有幾分政治勢力,可想揭竿而起還要有民意基礎才行。元朝末年政治凋敝,苛捐雜稅繁重,再加上黑死病的流行,朝廷的管制力衰弱讓老百姓盼著變天,這幫起義軍才能在南方成功點燃烽火,有了兵源基礎和物質提供才有了後來的大明。

洪武朝時情況就來了個顛倒,新王朝剛剛建立,天下承平起來,朱家的皇帝痛恨腐敗,將百姓的稅負降至最低,同時還讓普通人也一起出來打貪官,聲稱能把貪官扭送到南京就有賞賜,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老百姓哪見過這場面?

朱元璋起家於底層,對老百姓的苦難有種天然的同情,當上皇帝後他不親近官僚集團,相反願意和百姓站在一起。洪武朝時規定了養老政策,民間老人活到70歲,他的兒子必須撫養,在養老人期間,這個兒子不需要服勞役和差役,同時由國家設立養濟院,老人到一定年紀後由官家機構發給錢糧直到去世,去世後當地官府還要發給其子女三兩白銀作喪葬之用。

除了針對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外,官府還要提供免費公墓,免費的醫院,讓京師附近的無家可歸者有地方收容,朱元璋甚至命令在城郊修建公房供其居住。如此一來朱元璋成功收買了天下的老百姓,哪個傻子會跟著權貴造反呢?

再者,經過洪武初年的恢復,生產逐漸穩定下來,老百姓有了飯吃,基層政權又不敢貪汙腐敗,有人想忽悠百姓出來造反是萬萬不可能成功的。如果百姓不參與,那就不叫革命,而叫宮廷政變,可是草根起家的朱元璋也不傻,控制軍隊的能力遠比其他將領和高官強的多,他在馬背得天下,軍隊的威信遠超他人,這就是為什麼被黨獄牽連的功臣自始至終沒出來造反的原因之一。

二,皇帝眼線遍布朝野

朱元璋生平坎坷,革命道路上明槍暗箭都躲過了,坐穩江山後他依舊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性,在考察用人時往往是假設假設再假設,首先把所用之人設想成壞人,然後再重重考驗。

即便這樣他還是不放心,到了洪武十五年,皇帝撇開大明律和朝廷架構成立了拱衛司,後改稱錦衣衛,除了幫自己看家護院外,還掌管逮捕和偵查之權,同時設置詔獄,這些鷹犬都是極其機敏的軍人,對朱家忠心不二,影視作品中對錦衣衛手段多有提及,錦衣衛辦案可謂無孔不入,四處打探收買消息,從市井流言到高官傳聞絕不放過。

一時間各路陰謀集團風聲鶴唳,假如官員在家宴請,所來何人,說了什麼話都被皇帝偵察得清清楚楚,誰還敢打造反的主意?嚴刑峻法外加特務政治,徹底打消了權貴們反抗的想法,橫豎都是一刀,掉腦袋總好過剝皮實草,凌遲處死啊?

三,陛下殺人張弛有度

如果說剪除異已是場高明的政治操作,那這盤棋至少下了三十年,先殺誰,後殺誰,能株連誰,不能連累誰,老朱家心裡有本帳。洪武十三年除掉胡惟庸,連坐者萬五千人,十年後除掉李善長,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消滅藍玉黨羽,株連兩萬五千人,這只是太祖一手操作的系列大案,中途零星小案不計其數。

別看朱元璋沒讀過幾年聖賢書,可猜測人心,傾覆天平的能力卻相當高,常常是拉一派打一派,互相平衡,每次重大的政治戰役後都要經過休整期來麻痺對手,每一次有重要權貴被殺,剩下的更噤若寒蟬,如此累積恐懼,朝野中瀰漫著一種恐怖氣氛,別說錦衣衛的眼線四出,在如此高壓的氛圍下,誰聽到點風吹草動不趕緊報告,未來都可能連坐,於是不論官員還是功勳,私底下從不敢談論皇家的事兒,誰知道未來會被誰出賣?哪還有人敢琢磨造反的事兒?

四,四海安定有利於搞內鬥

以上說的都是剷除異己時內部的有利條件,實際上,在洪武朝的三十年時間裡四海承平,給予了朱元璋較好的外部條件。

自漢唐以來,漢民族一直受到異族的壓制,幾乎每朝每代北方邊塞都有蠻族崛起。可經歷了大元90年統治後,殘元逃出大都,接連幾次塞外戰役幾乎打得對方亡國滅種。那時東北的女真尚未崛起,朝鮮建立了李朝,並對朱元璋俯首稱臣,而海外的日本則派使臣前來朝貢,朱元璋高興之餘把東瀛列為不徵之國,就連暹羅國王都需要大明朝廷的冊封。既然無需再對外用兵,便更可以關起門來搞內鬥,有了這些有利條件,皇帝再怎麼過分,底下又怎敢說個不字?

五,未必不是公心

雖說在維護朱家江山這事兒上,朱元璋做得有點過頭,殺伐太重,可是那幫功勳貴胄卻也不是省油的燈。貪贓枉法,欺壓百姓,革命成功後幾乎無惡不作,打著國家的名義殺人是要依照大明律的,胡惟庸廣結朋黨,私下收受賄賂,照大明律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藍玉仗著自己有戰功,縱容部下橫行街巷,欺男霸女,這也有據可查。一樁樁,一件件,朱元璋都看在眼裡,他不斷積累著對方的罪證,然後借著罪證一個個拔掉眼中釘,背後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謂維護法紀,權貴集團雖有一萬個不服,畢竟也做賊心虛,想造反也出師無名,只能吃啞巴虧。

據說在洪武朝剛剛開創的前幾年,朱元璋就接連頒布了多項法令,先給貪腐的官員和權貴集團敲響警鐘。不過他並不急著下手,而是暗地裡調查不法事實,待證據確鑿,牽扯足夠多的人後才一舉拿下。由此可見,剷除異己的戰爭是在建國時就已經計劃好的,後期分步實施,權貴集團只能眼巴巴看著,卻絲毫沒有招架之功。

綜述:

由此可見,朱元璋幾乎斷了權貴造反的所有條件,沒有外國勢力顛覆,百姓向著朱家人,軍隊掌握在五軍都督府,京師的天空到處都是錦衣衛的烏鴉呱呱亂叫,更要命的是,陛下殺人像溫水煮青蛙,往往先是招撫,待人放鬆警惕才突然痛下殺手,這誰受得了?想想詔獄裡沾水的皮鞭和辣椒水,權貴們早都嚇得花枝亂顫了。

參考文獻:明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他因殺伐果斷的性格,被人稱為鐵血帝皇,但他卻不敢侮辱這兩種人
    他能夠建立起明朝全是靠著前期四處徵戰才逐漸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他在當上皇帝後為了能夠使得明朝的江山社稷穩固發展,所以他在治理朝政上使用的鐵腕手段,對於打擊貪官絲毫沒有手軟,並且還對於曾經的開國功臣們下以毒手將他們殺害。可是就這樣一個殺伐果斷的一個鐵血帝皇也十分懼怕得罪膳夫和櫛工這兩種人。
  • 朱元璋26子,為何沒人敢和朱標爭太子位?朱棣:我都得忍著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選擇「接班人」時就很「痛快」,剛稱帝時就立朱標為太子,沒有絲毫猶豫,其他皇子也心服口服,不敢露出絲毫爭奪之意,權力的傳承竟然一派祥和之意,沒有任何波瀾,要知道朱元璋足足生下26位皇子,這其中雄才大略者不在少數,比如後來成為「永樂大帝」的朱棣。那麼這麼多皇子為何就沒人敢與朱標爭太子之位呢?
  • 朱元璋姓朱,那明朝人叫豬什麼?皇帝改了個名字,很多人都答錯了
    在明朝以前,歷史上面鮮有姓朱的皇帝,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擊潰了各路人馬,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在古代對於皇帝的名號都是十分尊敬的,一般人不可和皇帝同名,就連同音也可能受到牽連(不過同姓沒關係)。如果大臣或者百姓於皇帝同名,他們在得立刻改名,不然的話,輕則削官剝爵,重則會面臨殺頭的大罪。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做皇帝確實心狠手辣將開國功臣幾乎全部處死,但在做人上咱老朱還是頗有人情味的,對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們頗為不薄。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實現大一統的皇帝中出身最為不好的,在朱元璋之前劉邦是出身最低微的,在朱元璋之後劉邦只能老老實實排到第二了。
  • 古代是嫡長子繼承制,可為何他們即位後,卻很少出傑出君王
    總之,朱元璋在培養嫡長子這件事上,可謂是不遺餘力。可惜的是,他費盡心思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卻早早就去世了。像朱元璋這種,對嫡長子額外上心的皇帝,還有很多。這些嫡長子備受關注,從小學習文治武功,可為何他們即位後,卻很少出現傑出的君王?就拿明朝來說,明朝最傑出的皇帝,無疑就是朱元璋和朱棣,可他們都不是嫡長子出身。
  • 小說推薦:殺伐果斷狠厲太傅愛上假天子真美嬌娥,願以江山為聘
    小說推薦:殺伐果斷喜怒無常狠厲太傅大人x小慫包假天子真美嬌娥,自幼偽裝成男人的女主陰差陽錯被男主抓去當傀儡皇帝,但女主一點也不想當皇帝,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書名:《危宮驚夢》 作者:狂上加狂 主角:衛冷候x聶清麟男主明面上是太傅,其實是真正的掌權者,殺伐果斷,狠厲而毫不留情,他謀奪了江山,又讓假裝成皇子的女主當了皇帝。女主原本就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只想保住自己一條小命,能被放出宮,沒想到男主愛上了她。
  • 朱元璋問一老道明朝國運,此老道說了十三個字,幾十年後字字應驗
    當年朱元璋問鼎天下後,為了保證自己辛苦打下的基業永遠在自己的朱家手裡,於是就把全國各個重要的地方都安排了自己的兒子鎮守,就連軍隊也分了出去,而自己的長子朱標則是被自己立為太子的人選,所以跟在自己身邊,這位太子朱標由於和馬皇后性格很像,也是一位仁德之君,朱標認為自己的殺伐之氣太重,打天下可以,但是治理天下
  • 倒黴皇帝宋理宗,死後被做成酒杯,百年後朱元璋的做法令人稱讚
    ——《宋史全文》宋理宗的頭顱被做成酒器,一百年後,明太祖朱元璋的做法讓人敬佩!【文:夏末講歷史】熟讀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一個朝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時間四十一年,僅次於仁宗,隨葬品也是十分豐厚。楊璉真珈率眾打開理宗的棺蓋時,一股白氣伴隨著呼嘯聲沖天而出。待白氣散去後,只見理宗的屍體依然栩栩如生,安臥入睡,珠光寶氣,縈繞其身。楊璉真珈命人將宋理宗的屍體倒掛在陵墓前的樹上,撬走了理宗含在嘴中的夜明珠,待瀝乾水銀後,又將理宗的頭顱割下來帶走。
  • 朱元璋曾對一個餵豬女子傻笑,馬皇后把她接進宮,為何朱元璋不要
    朱元璋就當了一回皇帝,但是,歷史上留下的有關他的傳說,絕對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帝王都要多,甚至比所有帝王加起來都要多。不知道為何,只要是有關微服私訪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能套用在朱元璋身上的,都是和朱元璋有一點關係的。當然了這可能和朱元璋的作為有關係。
  • 頗有大將風範的星座,面善心狠殺伐果斷,冷靜與謀略共存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番作為,成為萬人矚目的對象,誰都不想一生中碌碌無為,但是想要成功,想要做大事者,想必自身的品質和條件應該有著不凡的表現,有些人總是與成功擦肩而過,總是在關鍵的時刻出問題,也正以為這些或多或少的問題,成功與他們總是在毫釐之間失之交臂。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見此,朱元璋果斷地命人砍斷船纜,任船順流而下,斷絕退路。將士們見無路可退,一鼓作氣,在朱元璋率領下攻克太平。進入太平,朱元璋重申軍紀,嚴禁擄掠,有個別兵士犯禁,立即處死,因此,朱元璋的軍隊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朱元璋於是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自己做元帥,任命李善長為帥府都事。這樣,朱元璋便開始了穩固根據地的工作。
  • 康熙貴為清朝的皇帝,為何卻對明朝的暴君朱元璋行三拜九叩之禮?
    朱元璋是一位明君還是暴君,我想可能很多人都無法回答,朱元璋的政績很傑出,廢丞相、設錦衣衛、重開殉葬制度、八股文取士制度、實行君主集權,每一項決定都對後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朱元璋殘暴也是出了名的,誤殺功臣大殺文人當年懷疑宮女和侍衛私通但是又找不到人,於是就把宮裡的5000宮女全部殺了,以儆效尤。並且還恢復了極度殘忍的殉葬制度,讓多少無辜婦女枉死。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在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朱元璋可謂是出生最低賤、衣著最樸素的一位,只不過是個流浪乞丐而已。在路邊差點餓死好幾次,很難想像朱元璋是怎樣一步步爬上去的?在這些人中,除了個人能力出眾外,也離不開貴人的幫助,這個貴人就是郭子興。
  • 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為何殺盡昔日部下?連教書先生也不放過
    朱元璋在打敗元朝的蒙古人後建立了明朝,但是他的性格也隨著他的位置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多疑。總是覺得有人要篡位,總是覺得天下人都瞧不起他這個和尚出生,農民兵起家的皇帝,於是便開始了明初的血雨腥風。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便由此爆發。
  • 朱元璋偷宰地主劉德的牛,做皇帝後如何對待劉德?
    從窮苦農民逆襲成為皇帝,僅此朱元璋一家,漢高祖劉邦還是秦朝的亭長,好歹還是一名地方芝麻官。朱元璋搖身變為皇帝後,他是如何對待昔日鄉親的呢,其中味道值得細細品味。朱元璋做和尚沒多久,皇覺寺也缺吃少穿,朱元璋被打發出去化緣,說白了就是要飯。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參加起義軍,在軍中逐漸嶄露頭角,經過二十多年的拼殺,朱元璋在四十歲時推翻元朝統治,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成為開國皇帝。項羽曾經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
  • 5本高人氣黑暗流小說,主角不聖母不小白,心狠手辣,殺伐果斷
    5本高人氣黑暗流小說,主角不聖母不小白,冷血無情,殺伐果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旦動手斬草除根!主角性情堅毅,殺伐果斷,理智冷靜,書中的世界觀和背景設定都頗為大氣而新奇。起點點擊量4000萬,強烈推薦!第二本:《諸天頂峰》 作者:凝鏡天書評:主角穿越成一個小孩,在多情劍客魔教長大,冷血無情自私自利,練了四照神功,因此看人都是一團蠕動的血肉,差不多已經明晃晃的表示注孤生了。
  • 有舍有得殺伐果斷,既溫柔又絕情的星座,即使對愛情也會保持理智
    一段感情的深與淺我們誰都沒衡量依據,只能隨著時間延伸慢慢證明,我們才能體會到愛情中的深與淺。但時間能夠給出答案,同時也是最為致命的殺手,沒有人能夠百分之的預測到愛情會有怎樣的結果,就像是水能夠載舟,亦可以覆舟一樣的道理。
  • 廖永忠平定兩廣,想要屠城,朱元璋一句話讓廖永忠放棄殺念
    在這樣的亂世中,一個男孩出生了,此人名叫朱重八,也就是後來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歷史上其它朝代相比,朱元璋的名氣要大很多,不僅僅是因為朱元璋是皇帝,更是因為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中出身最低的。因此大部分人都能夠記住朱元璋這個名字。早年的時候,朱元璋的名字是朱重八,到了之後,朱元璋建功立業,才改了名字。
  • 朱元璋當小兵,他請吃飯嫁女兒,朱元璋當皇帝,他求著不要當官
    朱元璋當小兵,他請吃飯嫁女兒,朱元璋當皇帝,他求著不要當官文|歷史冷少女朱元璋能夠推翻元朝做了大明的開國皇帝確實充滿了傳奇色彩,從平頭百姓一下子到一國之君在整個古代歷史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一位這人怎麼個高明法呢?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掐會算,真可謂是博古通今,他就是朱元璋後來的老丈人之一郭山甫,郭山甫在村裡基本上機相當於現在的算命先生,出於職業習慣,有個啥風吹草動的事,老人家都喜歡瞧瞧熱鬧,這天閒來無事正溜達呢,就看見朱元璋來村裡招兵了,於是就上前湊熱鬧。
  •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後卓有成效,為何幾年後就廢除了錦衣衛了?
    導言: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後卓有成效,為何幾年後就廢除了錦衣衛了?在明朝時期,朱元璋所建立的錦衣衛是將並沒有廢除,只有由表面工作者轉為地下工作者,成了當時明朝皇帝最為堅實的力量。胡惟庸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就是朱元璋借著錦衣衛的手將其處死的,廢除了存在多年的宰相制度,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胡惟庸作為宰相,在緬共潮時期又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朱元璋為了保證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坐穩大明江山,選擇了和其他朝代的開國皇帝所做的同一件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