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一句擲地有聲的「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尊嚴,就做『戰狼』又何妨」,迅速衝上熱搜。在微博中,一條網友評論「就問『戰狼』怎麼了?是刺痛一些人的玻璃心了麼?」點讚已超過2萬。
華春瑩的這番話,是針對近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的回應,該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華春瑩說,現在有些人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介事地對中國進行無中生有的指責。華春瑩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從來不是我們的外交傳統,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
就在今天,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再次重申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王毅表示,我們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定捍衛中國人民選擇的道路和制度,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我們旗幟鮮明反對把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不讓任何「政治病毒」橫行於世界。我們堅定回擊對中國制度和道路的造謠抹黑,捍衛黨和國家的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我們有力挫敗外部勢力利用臺灣、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維護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我們義正辭嚴駁斥各種虛假信息,戳穿各種甩鍋推責,展示和留下客觀真實的歷史敘事。我們堅決反制濫用國家安全藉機大搞所謂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以及企業和公民的正當權益。
「權」寫成「杈」,德國教授震驚了!
華春瑩昨日的回應,針對的是德國《每日鏡報》8日發表的這篇「中國的戰狼」。網友們發現,這篇報導的確是「一無所知」。
該文作者是《每日鏡報》記者克勞迪婭·馮·薩爾森。這名記者曾駐俄羅斯和東歐,從簡歷看沒有中國經歷。報導內容了無新意,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指責中國「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並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方外交官的舉止「更具侵略性」,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十分誇張的是,德國《每日鏡報》同時使用了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個錯別字「杈」。它還煞有介事得解釋稱這個漢字是「強大的標誌,象徵著權力」。懂中文的讀者一看,驚呆了……
當地時間12月9日,致力於漢語教學的柏林自由大學教授顧安達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媒體帳號上震驚地寫道:
是不是有人故意整每日鏡報呢?要不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真是個悲劇。如果這個大失誤在中國成為熱點的話,我一點都不會奇怪:西方竟然連「權」和用來整理乾草垛的「杈」都分不清……
每日鏡報把「權」寫成了「杈」:這就是德國的「中國能力」。(譯者註:「中國能力」是前幾年德國外交部和一些漢學家大力呼籲的,他們認為德國即使是跟法國、英國比起來,對於中國的了解也太少了,且與中國與德國密切的經貿關係不匹配。)
「對於報紙和記者來說,這是嚴重的錯誤。」德國柏林中國學者夫羅裡揚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為什麼一位寫「中國報導」的記者不懂一點中文?為什麼報紙沒有中國專家?這也是德國媒體常常歪曲報導中國的主要原因。他建議德國媒體招聘一些懂中文、懂中國的記者來寫報導,而不是看美國媒體的報導,通過想像寫中國。
華春瑩: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至於說到『戰狼外交』,我很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的一個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辛巴?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打擊當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在昨日回應中,華春瑩表示,「我想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個別國家之間是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是這些事情當中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引起的?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幹涉別國內政?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威脅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華春瑩指出,無論是將病毒標籤化、疫情政治化、將中國汙名化,還是濫用國家安全名義蠻橫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正常的人文交流和經貿科技合作,無論是以所謂的人權民主自由為名幹涉中國內部事務,還是公然違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惡毒的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甚至動輒實施單邊制裁,難道有人能擁有隨便誹謗、攻擊、抹黑、傷害中國的權利而中方卻不能擁有說明事實真相的權利嗎?難道一個公民都有依法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而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卻不能擁有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家榮譽尊嚴的權利嗎?難道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對中國進行口誅筆伐時可以如狼似虎,而中方卻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我小的時候,在中國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叫《霍元甲》,它的主題歌裡有這麼一句歌詞,『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華春瑩表示,從根本上講,關於「戰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是一些人給中國量身定做的一個話語陷阱。本質就是這些人做慣了教師爺,習慣了頤指氣使,不習慣有人反駁。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通過給中國扣上這頂帽子,威脅和訛詐中方,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
「這些人應該明白,中國不是一百前的中國了。中國從不欺凌霸凌他人,但中國人也是有原則的,也是有骨氣的。」華春瑩說,中國外交代表捍衛的是佔了世界1/5人口的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尊嚴。在事關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等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中國外交必須堅決有力地回擊一切惡意的挑釁,有力捍衛國家的利益與尊嚴,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
華春瑩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從來不是我們的外交傳統,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面對霸權霸凌,毛澤東同志早就講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不會被脅迫訛詐。「如果有些人因為中國面對毫無底線的惡意攻擊抹黑和謾罵作出回擊,說明事實真相,就把中國外交稱作『戰狼外交』的話,那麼為了維護中國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尊嚴、為了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她說。
網友評論
其實所謂「戰狼外交」的說法和爭論,已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這個說法,在此前的半年裡,外交部從王毅部長、樂玉成副部長,再到新聞發言人和駐外大使,早已多次全面闡述中方觀點。
外交官在推特上當戰狼?王毅答CNN記者提問
5月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提問,前不久,有一些中國駐外使節在推特上發布的關於疫情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引起人們的質疑。中國國家媒體將此稱之為「戰狼外交」。中國外交是否已經放棄了韜光養晦的原則,變得更加強硬?
「我尊重你提問題的權利,但你提問題的角度值得商榷。」 王毅回答道,對於中國外交,確實有著各種各樣的解讀和評論,作為外長,我要正式和負責任地告訴你,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維護世界和平的宗旨,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王毅說,中國自古就是公認的禮義之邦,中國人愛好和平,崇尚和諧,以誠待人,以信為本。我們從來不會主動欺凌別人,但同時,中國人是有原則、有骨氣的。對於蓄意的中傷,我們一定會作出有力回擊,堅決捍衛國家榮譽和民族尊嚴。對於無端的抹黑,我們一定會擺明事實真相,堅決維護公平正義和人類良知。
王毅說,中國外交的未來,致力於與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然各國同在一個地球村,就應該和平共處,平等相待;就應該有事一起商量,而不是一兩個國家說了算。為此,中國一貫主張世界要走向多極化,國際關係要實現民主化。這一主張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完全一致,與絕大多數國家的願望完全一致。不管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不會在國際上稱王稱霸,都將始終站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一邊,站在歷史發展潮流的正確一邊。那些總想給中國扣上霸權帽子的人,恰恰是自己抱著霸權不放的人。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戰狼外交」是個「話語陷阱」
12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指出,關於「戰狼外交」,各方議論較多,給我們貼這個標籤,至少是對中國外交的誤解。要知道,中國從來就是禮儀之邦,以和為貴,從沒有主動挑釁別人,也沒有跑到別人家門口更沒有到別人家裡去挑事。現在恰恰是別人到我們家門口耀武揚威,對我們的家務事橫加幹涉,還喋喋不休地對我們進行辱罵抹黑,我們無路可退,不得不奮起自衛,堅定捍衛國家利益和尊嚴。顯而易見,「戰狼外交」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翻版,是又一個「話語陷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放棄抗爭。我懷疑這些人還沒有從100年前的舊夢裡醒來。
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功夫熊貓」更貼切
當地時間5月20日,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就意新冠肺炎疫情等問題接受意《晚郵報》採訪。
義大利《晚郵報》問:多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外交機構都很安靜、很謹慎,為什麼最近很多中國大使開始積極發聲了?有人用「戰狼」來形容中國外交的輿論戰,您是「戰狼」嗎?
李軍華: 中國人的基因是崇尚以和為貴,講求「人敬一尺,我還一丈」。因此,中國外交始終倡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遺憾的是,總有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且不說中國人民為防控疫情作出的巨大犧牲,僅今年3至4月,中國共出口口罩278億隻、防護服1.3億套、檢測試劑盒7341萬人份、呼吸機4.91萬臺,這為國際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請問這些造謠抹黑,對中國公平嗎?道德嗎?為此,中國外交官當然要把真相介紹給駐在國民眾和媒體,還原事實、講明道理。這既是為中國捍衛公平正義,也是為各方維護國際道義。相信任何國家的外交官面臨同樣的情況都會做出同樣的反應。我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
駐瑞士大使王世廷巧妙: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11月,《新蘇黎世報》刊發對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的專訪。在採訪中,記者提問:「外界稱中國當前開展的是「戰狼」式外交,您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嗎?」
對此,王世廷的回答是:「首先,中國的代表動物是大熊貓,我們愛好和平。其次,無論是戰狼還是熊貓,外交官的職責首先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對我來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