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我們發布了《30萬買的洋沙發,兩年後賣了800塊!義烏老闆終於知道家具為什麼要買紅木了》一文,引起了較多木友的關注和共鳴。
一般的家具,哪怕買的時候再貴,轉手賣的時候都只有三瓜倆棗的錢。並且更多的舊家具是白送都沒人要,甚至最後還得花錢請人搬出去扔掉。
這一點,只要是在換新房、重新裝修時處理過家中舊家具的人都深有體會。
與之對應的是我們昨天推送的《小偷潛入揚州居民家偷走三塊床板,祖傳紅木,房主急了…》的一文。
在這篇來源於《揚州晚報》的報導中,市民老徐祖宅被盜,但什麼值錢的財物都沒少,小偷只偷走了他家中一張老床上的三塊床板。那是老徐家一張祖傳紅木床的床板,曾有兩個古董商多次收購未果。
後來警方查明,原來就是這兩個古董商收購不成而動了竊為己有的邪念,由於撬門偷走了三塊床板。
一個用了之後只值三瓜倆棗,甚至白送都沒人要;
一個越用越值錢,價值不菲,甚至遭人入室行竊。
對比鮮明,高下立見。
相對於普通家具,紅木家具有著保值增值、經久耐用、永不落伍、天然環保、傳承文化、尊貴雅致、健康養生等諸多獨特的優點。並且,紅木家具的價格也真不貴。
「紅木家具很貴」是絕大多數人的印象,所以大部分人在選購家具時根本都沒往紅木家具上考慮過,以至於花了更多的錢買了別的家具。
紅木有29種,其中既有一套家具百萬、千萬的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也有一套沙發只要十幾萬、幾萬甚至小几萬的緬甸花梨、闊葉黃檀、非洲花梨、雞翅木等紅木材質(延伸:2018年最新紅木排名及價格簡介)。
事實上,在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家居商場,很多品牌的皮質家具、板式家具、實木家具的價格都高於中低檔紅木家具的價格。(延伸:擊鼓呼冤!逛了紅星美凱龍,才知道紅木家具比很多皮、布、實木、板式的都便宜...)
另外,在處理舊家具時,因為「舊貨市場不收、廢品站不收、回收再利用企業不收,環衛中轉站不收」,致使很多舊家具被隨處丟棄,成了困擾很多城市的大難題。
在舊家具處理上遇到的難題,很多媒體都有過報導,下面摘錄4篇,並附上原新聞連結,供參考了解。
如果不相信,可以讓回收家具的給自己家中的舊家具估個價。與購買時的價格相比,回收的價格(或者是否回收)會讓盲目樂觀的你目瞪口呆。
2018年6月8日,衢州晚報針對市民普遍反映的舊家具處理難題,做出了《送不掉也無處扔,處置成了煩心事! 我的舊家具該去哪?》的報導:
搬新家、住新房,家中的舊家具該如何處置?舊貨市場不願收購,送人略顯尷尬,又不知往哪扔。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現在大件舊家具難處理已成為困擾不少家庭的難題。
連續幾天,記者走訪不少小區發現,不少舊家具被隨處丟棄,不僅破壞環境,也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狀:「賣了不划算,放著也不行」
家住老城區的劉女士正忙著搬進西區新家,欣喜的同時,家中舊家具如何處置讓她頗為頭疼。
去年年底,新房裝修剛結束,劉女士就開始張羅為自家舊家具尋找新東家。她首先想到了農村老家的親戚,於是在一月初,和丈夫專程開車跑了趟老家。讓他們始料不及的是,竟然只送出了一套實木沙發和六張靠背凳。
之後,劉女士又聯繫了二手家具商,商家來到家中,給出的答覆卻是「只收購八成新以上的舊家具」。劉女士的老房子是她13年前的婚房,家中的舊家具也是當時購買的。「款式是過時了些,但都是實木的、也沒有破損,怎麼就這麼難處置。」劉女士感嘆。
無獨有偶,上月剛搬入新家的童先生,也為家中舊家具的處置左右為難。「原價近五千的實木沙發收購價僅400元,賣了覺得太不划算,不賣放著也不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一般家庭搬新家都會購置整套家居,而舊家具則大部分,甚至是整體淘汰。眼下,如何處理淘汰下來的舊家具,已經成為許多喬遷新居和置換家具家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調查:「白送給我們也不要」
市區衢江南路是二手家具交易較集中的區域,6月3日,記者來到這裡進行了一番探訪。
在張氏二手家具賣場,記者說明來意後,老闆娘與記者攀談起來。「生意很難做,原先這一帶有大小二十多家二手家具賣場,現在只剩下了3家。」她說,和丈夫做二手家具生意已十五六年,有較穩定的貨源,這些年因房租、人工成本等較高,也只能是勉強維持。
從賣場規模看,張氏二手家具是3家中最大的,經營面積三百餘平方米,二手家具品種應有盡有,一般的日常生活、辦公等家具都能在這裡淘到。「我們的舊家具主要來自單位和商戶,家庭舊家具佔比不到5%。」老闆娘說。
在另一家叫志林家具的二手家具賣場,劉姓老闆剛以300元成交了一雙人沙發。「100元回收的,除去運費、房租等,利潤不過二三十元。」劉老闆說,店裡從家庭回收的舊家具佔比不到一成,來店裡淘二手家具的買主主要是外地來衢打工的租戶、建築工地和開店做生意的商家。
為何二手家具市場鮮見來自普通家庭的舊家具?劉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一套四件套二手沙發為例(包括一個三人沙發,兩個單人沙發,一個茶几),如賣家住在五樓,按目前市場價計算,每層搬樓費10元,需搬運4趟,搬樓費為200元,再加上運輸費50元,那麼,一套二手沙發搬到店裡共計運費250元。「所以一般稍舊些或款式老舊的家具,白送我們也不要。」
困惑:家庭舊家具如何處置
據介紹,目前市區除了衢江南路一帶的二手家具市場回收、銷售舊家具外,「58同城」等網上平臺也可發布出售和求購舊家具信息。打開網頁,記者搜索到了當日發布的我市二手家具信息百餘條,但逐一打開發現,發布者基本都是從事二手交易的商家。
家中的舊家具該如何處置?「除了紅木家具,一般實木家具我們都不回收。」一位從事家具生產二十餘年的鄭姓老闆相告,大部分舊實木家具確實有一定利用價值,但除去運輸、拆卸等人工成本,往往舊家具木料比新木料還貴。
市環衛處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舊家具之類的垃圾,既不屬於生活垃圾,也不屬於建築垃圾,如何處置的確是個比較尷尬的問題。「接下去,我市規劃中的大型垃圾中轉站,將設置大件垃圾包括舊家具、舊家電的專門處置場所。」 這位工作人員說。
「在國外大部分家庭都能看到幾樣老家具,有的甚至是他們曾祖父用過的。」小麗是一位海歸,對於目前大部分家庭搬新家整體換家具的做法,她有不同的看法,「其實,老家具上的每個劃痕、印記都有一個故事,對於家庭而言更是件值得珍藏的美好記憶。」
在大河報《舊沙發等大件家具沒人願意收購 家具處置成難題》報導中。
因不斷有市民反映在鄭州街頭經常能看到一些被丟棄的廢舊家具,佔道還影響市容,大河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大河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隨處丟棄的家具,有的還不算太舊,有的已經破爛不堪;有的成為孩子的玩具,有的堆滿垃圾,有的成為環衛工、流浪者的臨時棲息地。
「舊家具,給錢都沒人要」:鄭州市民劉先生稱,兩個月前,他搬新家時,原想把家中的舊沙發當廢品賣掉,誰知給人家錢人家都不來拉,原因就是舊家具無價值。最後,他只能給了搬家公司40元人工費,讓工人背下樓扔掉。
為什麼人們要把這些廢舊家具扔在街頭呢?大河報記者走訪發現,原因就是這些舊傢伙實在沒有地方處理,舊貨市場不收、廢品站不收、回收再利用企業不收,甚至連環衛中轉站都不收這些舊家具。
在新華報業《沒處可扔沒人願收,舊家具處置成難題》的報導中,以陳先生「問了一圈沒人肯回收,只能花50元搬走舊沙發」的經歷反映了舊家具處理存在普遍難題:
陳先生想把單位淘汰的一組舊沙發處理掉。可是,當他打電話給收廢品的師傅時,師傅卻連連搖頭。「我不收舊沙發這些東西了,不賺錢啊。」怎麼辦?陳先生犯了愁,最後,他只能出50塊錢,讓搬家公司的人把這組沙發搬走扔掉。
人民網刊載的《沒處扔沒人收,廢舊家具「無家可歸」》報導,同樣反映了由於利潤微薄,相當一部分老式舊家具被二手回收店拒之門外成為老百姓家中的「雞肋」。
無奈之下,這些舊家具被當成垃圾隨處丟棄,不但對環境造成巨大汙染,也對資源造成極大浪費。
其中舉例了一位市民家裡準備重新裝修,但舊家具如何處理卻讓犯了難,「光大件就有兩個老式衣櫃,還有一張舊沙發,本來想當廢品賣,沒想到白送人家都不願來拉。想直接丟到小區,又擔心妨礙居民正常活動,環衛工人和物業也會有意見。」
報導還採錄了「僅靠市場不夠,需政府扶持」的觀點:「對於廢舊家具產品的回收利用,政府應該當作一項公益事業」,回收家具確實利潤頗微,但如果政府層面能給予家具回收一定的補貼,使相關企業不虧本,相信還是會有企業願意去做這件事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