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第一個學期成績差,是不是就沒有保研的希望了?

2020-12-14 新媒田宇

保研這個事情,還是大學三年期間總體表現的結果。對,就是從大一到大三,因為,大四上學期就開始計算整體的績點以及各種加分項,保研的結果就出來了。

所以說,要保研,就是這三年堅持住,保持高效的學習。當然,學習成績只是保研的其中一個條件,想要成功拿到這個保研的名額,還要考慮各種因素:

第一,是學習成績。

現在的高校普遍採取績點的考核方式,各個學校計算績點的方式大同小異。總的來說,就是,你每門課的分數都要畢竟高。

第二,是專業知識水平。

這個主要體現在發表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文方面。還有,在各項專業競賽中,要拿到名次。很多高校,對於全國性學生競賽非常重視,如果能拿到全國一等獎,可以直接拿到保研名額。像我們專業,就是看重大廣賽、挑戰杯和大創立項。這些比賽中能夠拿到全國獎項或省級獎項,會在保研考評的時候,有加分。這個非常關鍵。

第三,社會實踐、學生工作。

在學校的各項社會實踐中表現出色,也可以拿到保研加分。另外,如果是學生幹部,加分的機會也會非常多。

這三個要素都不可偏廢。

想要拿到保研名額,都得重視。

從這個裡面可以看到,只是大一第一學期的成績,不會是決定性要素因為第一個學期一般就是學一些學科基礎課,還有就是公共課,無法看出全部的專業學習成績和專業能力。

但是,如果第一學期成績特別差,甚至都掛科了的話,那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這說明,第一,可能大學的學習方式還沒有掌握,繼續下去,其他學期的成績也不會太好。第二,如果差到掛科,那有些學校還是會有要求,不會給保研名額的。如果只是成績較差,還不到掛科的地步,那就需要奮起直追了。因為績點肯定會拉開,剩下的五個學期就得加倍努力,扳回來這種差距。

同時,如果還想要拿到保研的名額,務必做到:

第一,保持高分成績,千萬不能掛科。一旦掛科,保研基本上就沒有希望了,即使有很多其他加分,也基本不會再有機會了。想繼續深造,就努力準備考研吧;

第二,尤其要重視學分多的課程。像一些專業課,還有思政課、外語課等公共課,學分比較高,分數會拉開很大,一定要特別重視,全都拿下。不要覺得沒有興趣就不關注。

第三,重視外語的學習。可能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很早就過了四六級,但是,不能放棄英外語的學習。因為研究生面試的時候,就有外語口試這個環節,流利的外語還是能夠獲得加分的。

第四,主動參與專業競賽,爭取發表論文。最好是從身邊的資源開始做起,比如,主動和專業老師溝通,爭取參與到老師的項目中,早點進入到研究狀態,並且能夠公開發表研究成果。同時,還要主動參加專業競賽,特別是和專業老師溝通,讓老師進行指導。專業競賽,老師會非常了解的,無論是參賽經驗,還是專業能力,都會比較好。一定不能自己悶著頭幹。

第五,多參與社會實踐。加分項目中,還有一項就是參與社會實踐,這個一般是學生口兒的老師主管,也就是輔導員老師。平時,多參與。最好是和老師了解清楚,都有哪些活動可以獲得加分,然後做到有的放矢。

做到這些,基本上,可以獲得較高成績。但是,也得看同學們的績點,畢竟,有意拿到這個保研名額的學生會非常多。至於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也不用太過強求。

相關焦點

  • 大一上學期績點低,將來還有希望保研麼
    對於大一的同學來說,由於還處於適應期,部分成績不理想也屬正常現象,有同學就擔心因為這次考試不理想,會不會影響今後保研,畢竟現在考研的形勢太過嚴峻,能爭取到保研的資格自然最理想。對此,我想說的是,大學保研看的是前三年總的績點,也會看個人的綜合素質。一個學期成績不理想,會對保研有影響,但不能說就已經決定了未來。
  • 大一第一學期績點低,以後保研就沒希望了?
    大一上學期績點低,保研還是有希望的,因為保研不只有績點這一條路。另外保研參考的是大一、大二和大三三年的總績點,才一個學期的績點並不能說保研無望,只要肯努力有方法,績點肯定能提高。大一績點低對以後的保研確實會有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可大可小。
  • 保研事跡分享:大一大二提高學習成績,參加科研競賽,大三……
    在寫這篇文字的前兩天,我一直在回想這段奇妙又焦急的保研經歷而遲遲無法動筆,現在終於決心整理出來,也是為大學前三年學習畫上一個句號,並輕裝上陣,開啟下一段旅程。1、大一&大二:積累實力,厚積才能薄發保研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在每一個階段奮勇爭先。大一開始,我並沒有樹立清晰的保研目標,只是想做好作為學生應該做的,努力學習、認真工作。
  • 大一的成績有多重要?剛過一學期有人未來的選擇就少了一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一第一學期修讀了兩門課10個學分,其中一門為4學分,成績60分,對應學分績點為1,另一門6個學分,成績70分,對應學分績點為2,如此按照公式計算,當學期的學分績點為1.6;第二學期,該同學又同樣修讀了10個學分,經過努力,成績有所提高,其中一門4學分,成績90分,對應學分績點為4,另一門6學分,成績85,對應績點為3.7,如此當學期該同學的成績績點為3.82。
  • 第一學期成績太差讓你未來選擇少一半
    舉個例子,大一第一學期修讀了兩門課程總共10個學分,其中一門課程為4學分,該門課程成績為60分,對應下表學分績點為1,課程學分4分乘以學分績點1分然後除以課程總學分10分,所得學分績點為0.4;另一門課程佔6個學分,成績70分,對應學分績點為2,按照上述算法,所得學分績點為1.2,所以當學期最終的學分績點總和為1.6;第二學期,該同學又同樣修讀了10個學分,經過努力
  • 想在大三獲得保研資格,大一到大三如何準備?大學生要留意
    那麼,想在大三拿到保研資格,大一大三如何準備呢?其實,想拿到保研資格,只要大一到大三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保研自然就是水到渠成。大一階段首先就是要了解所在大學的保研政策和條件,以及所在專業的保研名額、比例,因為每個學校的保研政策、條件、名額、比例存在一定差異。
  • 大一的成績對整個大學生涯有多大的影響?
    最近,有一個大一的學生在一個問答平臺上面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大一的成績重要嗎?對大學四年有多大的影響?」小編作為一個過來人,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1.大一的成績重不重要?可以說,大一的成績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最好還是能夠把績點給弄高一點。那麼績點高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肯定是增加自己的保研機會的。對於大部分保研的學生來說,績點都是最為基礎的一項,能夠把績點弄高一點對保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其次還有評獎評優等方面,評獎評優最主要肯定還是看你的成績,那些學生會等活動肯定還是次要的。
  • 保研故事分享:她才貌雙全、成績優異,第一名保研海大!
    保持熱愛,奔赴山海——專訪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推免資格獲得者齊丹辰「從大一入學開始就確定自己想爭取保研到現在保研成功,中間有好幾次想過要放棄。齊丹辰的保研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遇見挫折,遇見失望。這一路跌跌撞撞,卻終是不負有心人。她說,對她而言,最失敗的一次,就是大三上學期的綜合測評成績。因為保研主要是看綜合測評成績,曾經大一大二都是穩居第一的她,那一次的成績讓她難以接受。那次不僅自己排名很差,而且與第一名的同學相差的分數也很多。
  • 保研要從大一開始系列之保研入場券-英語要從大一抓起!
    幫助學員調整保研過程中的心態,發掘自身特色。耐心,細心,專業,做你保研徵途中的引路人。 Shirley-諮詢師1812雅思首戰7分,其中口語6.5,聽力7.5分,一次性通過大學四六級考試。在上海某985院校的全英面試中,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優秀營員。目前在某五百強外企實習,英語為其工作語言。
  • 他,大一平均成績77分,逆襲成男神學霸!訪學聯合國,今保研清華
    而那些剛剛讀完大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又考砸了的同學,這個春節過得更是雪上加霜,其心情可想而知。孩子一個高中的同學就是如此。好不容易等到除夕前一日,所有科目期末考試成績都出來了,卻發現有好幾科績點3.0,氣不打一處來,電話上說都沒心情過這個春節。再加上這檔子兇險的疫情,估計這小子春節真過得不怎麼樣。
  • 大一的第一個學期是否需要攜帶筆記本電腦
    對於即將進入大一的同學來說,早一點開始使用電腦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慧、電子相關等專業的同學但是,由於大一的第一個學期往往以基礎課為主,而且考慮到很多同學的自制力相對比較弱,所以不少高校的輔導員並不建議學生在大一的第一個學期就帶電腦。
  • 大一的成績同樣重要,關係到獎學金與未來發展,一定不能大意
    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大學成績的重要性,不僅大學成績重要,進入大一時成績也同樣重要。一、 大一學習成績關乎獎學金的評定據統計,目前中國大學的獎學金評定方法大多是以成績為主的,在統計結果中,獎學金評定規則中,成績佔比最少也達到了百分之七十。
  • 保研乾貨:夏令營沒拿到OFFER,還有兩次機會保研
    由於上期有同學留言希望多一些從大一開始準備保研的內容,本期我們就為大家專門分享一篇從早期開始準備保研的乾貨內容,希望能對正在和未來將要保研的同學有所幫助。有目標從大一就開始早計劃早安排,專業課學習,參加各種活動。專業課就不說了,參加活動是必須的,根據自己的精力分配好時間,發論文、做科創,參競賽等,爭取更多的發展分。重要的是關注每學期排名,最好是儘可能靠前,若排名不是很靠前,只要是在保研範圍之內,那寧可保持成績排名穩定,若是忽前忽後那就很容易被排名在後的同學趕超。
  • 「大一上學期快結束了,現在回去復讀還來得及嗎?」
    眼下,秋季學期行將結束,各大高校相繼迎來了考試複習周。對於進入大學時間不久的2019級本科生,希望能夠格外重視第一次期末考試,為自己接下來的大學學習墊底良好基礎,千萬不要抱有「60分萬歲」的思想,更不要認為掛科無所謂,反正還有補考的機會。
  • 本科生若想保研成功,從大一到大四,只需做到這6點就能順利讀研
    本科生若想保研成功,從大一到大四,只需做到這6點就能順利讀研一般來說保研是從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開始,不少人參加保研院校的夏令營,而之後的篩選是在大四上學期進行的,只要保研成功就不需要在當年報考研究生考試,省了不少的麻煩。萬一保研不成功還能參加考研報名,真正的拼一把。
  • 大一新生來看一看,期末考試成績優異,3點福利你想不到
    ,是不是很多大一新生都在擔心期末考試呢?是不是在害怕期末考試掛科的風險。上了大學,一定要準備好迎接一個不同於之前的新環境與新學習氛圍,大學是自由的,作為大學生應該把握好這些自由的時光,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儘量不要浪費這段青春年華。大一期末考試的影響有哪些?入黨。
  • 保研的同學看過來,保研的正確打開方式
    其二、本校的保研名額是保研的前提,首先需要了解你們學院對於推免生資格確定的文件,這個問輔導員或者學長學姐就能要到,裡面有詳細的評分細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比賽、科研等各方面的情況預估自己是否能獲得保研名額,資格的確定大約是在大四上學期的9月份中旬左右,9月中下旬是可以在學信網上查到自己是否有推免資格的。其三、 各個學校的保研名額是如何確定的?
  • 大一績點不高還有機會保研嗎?為什麼說保研競爭從大一就開始了?
    大學裡面的課程確實不多,一天只有2到3節課,但是班主任沒有告訴你們的是大學裡面的一節課就有兩個小時,也就是上午兩節、下午兩節。除此之外,很多學校晚上甚至周六都有課。大學會給你最大的自由度,簡單的說就是你可以不學習,但是也要承擔起不學習所帶來的後果。
  • 大一的成績到底對整個大學生涯有多大的影響?
    ojooo:我今年大三了,走過了大一大二,來到了大家都各有自己想法的大三,我覺得不論在大學之後,你想不想走學術這條路,大一的成績在整個大學生涯中都很重要。首先,它可能會決定你之後能否保研。這是很直觀的一個影響,不知道別的學校的情況如何,但在我們學校,大一的時候,我們不僅有專業課,還有各種選修課和通識課,這些課程雖然學分沒有專業課那麼高,但是數量很多,積少成多,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決定你整個學期的成績。如果大一成績排在年級前幾,那麼沒有意外的話,在大三的時候你可能就有機會獲得保研名額。為什麼呢,因為大一課多,同時學分佔比很多啊!
  • 大一新生迎來期末考,這時卻想回去「復讀」,時間上還來得及嗎?
    文/曉寧說教育不知不覺中大一新生的第一個學期就迎來了尾聲,在很多人嚮往的大學校園裡,不知道今年的新生們的體驗怎麼樣呢?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來自新生的「感慨」,他說今年大一新生們的大學體驗應該是「最差」的,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