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一家公司倆不同崗位:那些奇葩的面試經歷

2020-12-11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孟亞娜 曹楊 閆俊文 苗正 李童 郭一夢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又到了金九銀十的招聘季。但「找工作」和「招聘」兩大主題,在今年顯得分外突出。在微博上,財經博主「灣區大佬」曾稱,現在在深圳,很多成年人失業了,又不想被家裡人知道,於是每天假裝在朝九晚五地上班,實際上是躲在圖書館投簡歷,於是「深圳各區大小圖書館,每天都滿座」。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裁員、降薪,跳槽、「就業難」成為了今年職場人的共識。與此同時,「招聘難」也成了大多數HR們今年遭遇的難題。

本周的小酒館,燃財經採訪了7位遭遇過奇葩面試經歷的人士。他們中有面試者也有面試官。面試者們,有遇到全程聽奇葩老闆侃侃而談自己創業辛酸史的;也有遇到不太專業的公司,張口只談人生理想的;還有面試遇到皮包公司,與「黑道大哥」們鬥智鬥勇的;還有人在同一家公司面試兩個崗位,拖延一個月最終還是沒拿到offer。

對面試官們而言,他們也遇到過上來就要當「一姐」的求職者;見過月薪四千的崗位被從業十幾年財務人員圍搶的情況;還碰到過面試「一問三不知」,全程裝作「神秘川端康成」的運營。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拖了一個月,先後面了兩個崗位,

最後沒給offer

Double | 30歲 媒體從業者

身份:求職者

我其實已經有將近5年沒有換過工作了,之前的工作雖然說不上特別好,但是辦公地點、薪資水平和同事關係,綜合下來都還算不錯。

受疫情影響,今年整體經濟都不景氣,公司效益也不好,再加上老闆今年在各方面變得格外變態,同事們都受不了了,相繼離職了,於是我也不想待下去了。

我差不多是從2月份開始投簡歷的,剛開始投了很多份簡歷,都石沉大海,直到9月份新工作才終於落地。回想起年前的時候,還有很多公司主動勾搭我,問我跳不跳槽的情況,實在是難以想像,只是過了個年,就是另一幅景象了。這真的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當初你對我愛答不理,如今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我剛剛看了下,BOSS直聘上我一共溝通了658次,簡歷投了109份;脈脈上加了86個和招聘相關的人;拉勾上我投了50多個公司,獵聘77個。如果不是接受採訪,我可能都想不到,在找工作這件事兒上我這麼有毅力。

在這次找工作的過程中,有三次經歷都讓我印象深刻,每次和面試官都聊得酣暢淋漓,仿佛相見恨晚,覺得這個崗位非我莫屬,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其中最奇葩的是一家媒體公司。我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他們給我的崗位是內容營銷,我和HR還有部門負責人聊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聊完之後負責人對我特別滿意,對我的能力至少三次做出了肯定。但最後告知我,由於CEO出差了,可能還得來一次。

當時我心想來就來唄,而且確實也挺喜歡這個公司和崗位的。結果回去等了2個星期,也沒接到複試的通知。在這期間我差不多問過兩三次,本來覺得沒戲了,但他們的HR突然找到我,讓我去面另一個崗位,還介紹道,上次面試是因為感覺我營銷經驗不夠,所以沒有給offer,這次的崗位更適合我,於是我就又去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CEO根本沒回來。我起了個大早,打了個車從北京的東邊跑到北邊,一路堵車趕過去,最後只參加了一個語音面試,當時真的欲哭無淚。而且在面試過程中,CEO的提問讓我覺得自己仿佛白在這行幹了六年。當時只聊了20分鐘,就讓我回去了。

圖 / 我到點下班

差不多又過了兩個星期,一天晚上十點多,我突然接到了HR的信息,她問到了我對薪資的要求。當時我手裡已經拿到了兩個offer了,比較有底氣,我就大膽說了自己對薪資的期望,隨後她也詳細地和我說了他們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薪資構成、福利待遇等等。聊到這一步,我以為接下來就是等著拿offer了,沒想到這個公司真的很有個性,再次不了了之了。

我在現在這個公司待的挺好,謝謝他們當時沒給我offer。

我拿他當老闆,他和我談婚姻問題

左左 | 22歲 軟體開發 身份:求職者

我今年剛剛畢業。都知道今年的工作不好找,但是我還是沒想到找一份合適的工作有這麼難。在找工作的時候,工作環境、氛圍以及一個好的上司都是我比較看重的,尤其是最後一點。我特別怕遇到那種在下班時間,還拉著你談事業規劃、畫大餅的老闆;甚至有一些老闆會跟你談論婚姻生活話題,一般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說一句:抱歉,老闆我還有工作要忙。

我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在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經歷過各種各樣的面試,畢竟現在社會競爭太激烈,沒有太好的本科學歷,只能拿實習經驗來提高競爭力。

別看我剛畢業,我面試過的公司還挺多的,但這些公司基本上都不怎么正規,大多是一些小公司,拿著法律規定的五險一金當作福利,給面試者畫餅,因為它們可能除了這些,沒什麼其他好講的。

記得有一次面試,HR問我了好多關於技術方面的問題,我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做答,可最終還是沒被錄用。面試官給的拒絕理由是,我給出的答案,和網上的標準答案相差甚遠,所以公司需要考慮一下。

圖 / 我到點下班

本來我以為沒戲了。結果我剛走出公司樓下,就接到了HR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我通過了一面,並讓我返回等候技術部門的二面。我當時其實早就不想繼續待下去了,但出於好奇,我還是留下來等了幾分鐘。

果然,二面的技術經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連續拋出了好幾個問題,讓我有點不知所措。問題大概是:「結婚了嗎?有女朋友嗎?家裡有親戚朋友在這裡嗎?多久會考慮結婚問題呢?」

我當下感覺這公司真的太不靠譜了,於是主動拒絕了。其實,碰到這種不靠譜公司的,不止我一個,這些公司大多是在招聘網站上用高薪來吸引你,結果面試的時候閉口不談技術、薪資,只想跟你談人生理想。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直接開個婚慶介紹所呢。

我沒法打斷老闆的自我陶醉

番茄 | 26歲 遊戲運營 身份:求職者

那次去一家規模不到100人的手遊公司面試,現在還讓我記憶猶新。那家公司看著挺氣派的,門口羅列著各種各樣的獎狀證書。一到老闆辦公室,我確實感覺到了濃厚的遊戲氛圍。閃著彩燈的遊戲主機,能看到上面價格不菲的水冷裝置;柜子上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模型手辦。

老闆是個上海人,沒比我大多少歲。我向他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後,老闆就開始講述他的人生經歷了。從他還沒畢業就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開始講起,大概故事是,乘著大學生創業的浪潮弄了一個小型的遊戲視頻攻略製作公司,請了10多個大學生,每天打遊戲錄視頻,再把遊戲視頻放到網上。他一邊說,一邊給我看當年那些所謂的「攻略」視頻。實際上都是些粗製濫造的玩意,不過那些遊戲在當時非常火,所以流量並不低。考慮到那時候遊戲市場火爆,他拿到錢其實也沒啥稀奇的。

圖/ 微博王者榮耀

可問題是,他一開始講就停不住了。我想要打斷他,詢問新工作的錄取意向以及工作內容,可是他一點機會也不給我。

說著說著,他好像戳到了自己的興奮點,從褲兜裡掏出一個刻有奔馳標誌的車鑰匙,說這輛車就是他投資人送給他的。至此,他開始講起他自己脫離工作的事情,比如他開著車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還說給他父母買房等等。

我現在對他的了解,已經超過了百度百科上他的個人簡介。我甚至連他有強迫症都知道了:他洗完手必須要把手擦乾到一個水滴都沒有才肯走出廁所。當他講完了現在這家公司時,本以為他終於要停下了,可誰知道,他又給我畫起了大餅。

他說:「你別看今天我只能在望京裡租個200平的辦公室,5年後,我肯定會在北京蓋一個屬於自己的樓。」這句話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記得那麼清楚,可能是他這通長篇大論的結束語吧。他反問我:「關於這家公司,你還有什麼要了解的嗎?」我說沒有了,於是他就直接送客了。

我是吃完中午飯過來的,到家都準備吃晚飯了,可我只做了一個1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當然,最後我直接忽視掉了這家公司,也不清楚他們有沒有給我offer。

「黑道大哥」邀請我一起團戰

Tina | 27歲 審計從業者 身份:求職者

我雖然只有工作兩年,但是我的面試經驗相當豐富,經歷過不少名場面。

我印象最深的是剛畢業回國時去一家理財公司面試,面試當天我按照招聘啟示上的地址找了過去,在那個樓層轉了十分鐘,沒有找到那家公司在哪。然後我打電話給HR問了問,HR告知我是「沒有牌子的那家」。於是我挨個找,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有一家人來人往的公司。進門一看,果然沒有掛牌,前臺還在裝修中,舊的公司牌被摘下來隨意扔在旁邊的地面上。我在門口駐足了兩分鐘,也沒有人出來接待我,最後我鼓足勇氣走了進去。

走進去看到的那一幕真的是驚呆了我。六個彪形大漢圍在一起,在打王者榮耀,像極了電視劇裡的「黑道大哥」。當時我就想立馬掉頭走人了,但沒想到還是被發現了,其中一位大哥甚至對我發出了邀請,被我當場拒絕。HR走過來讓我填寫表格,並把我帶到了旁邊一個用玻璃隔開的房間等候。當時感覺內心在打鼓,感覺自己像是進了黑店,而且有一種說錯話有可能走不出去的錯覺。

十分鐘以後,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進來,說他是財務主管,看他長的不是很有威脅性,我便靈機一動,決定先發制人。

圖 / 我是大哥大

沒等面試官開口問,我一口氣做了個五分鐘的自我介紹。我告知面試官,我是海歸,雖然是學會計的但並不是學的國內會計準則,由於國際會計比較高級,而且是偏管理方向的,並不適合一般的基層崗位,希望公司能夠酌情考慮給我安排崗位;雖然我剛畢業,但是學歷高,工資也不太能接受低於8k,不然會影響生活品質。在聽完我的一番介紹後,面試官意味深長的嘆了一聲氣。沒等他反應過來,我繼續說道:「好了,我的情況就是這樣,請領導認真考慮,如果覺得合適的話,打電話給我。」接著拿起包,揚長而去。

出門的時候,我再次瞟了一眼對面打遊戲的大哥們,雙腿瑟瑟發抖的走出了公司。出門以後,我刪掉了那個HR的聯繫方式,長籲一口氣,有一種和黑幫鬥智鬥勇之後,死裡逃生的感覺。

後來,凡是看到這種財富、理財類公司,我一律pass,市面上這種皮包公司真的太多了。

上來就問能不能成為「一姐」,

年入百萬那種

袁朗 | 27歲 直播行業從業者

身份:面試官

我在一家直播平臺上工作了一年多時間,主要負責紅人和MCN等機構的合作招募,我們接觸到的都是比較成熟、有自己風格的主播或者機構,當然也有能力比較強的新人。

我們這個行業跟傳統行業還不一樣,我們跟主播是「合作」關係,不是僱傭關係,我們籤訂是「合作協議」而不是「僱傭合同」,沒有五險一金或者打卡坐班什麼的,我們將主播視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他是我們平臺上的創業者,粉絲就是主播的顧客,而我們則是主播的管理者,給他們提供資源扶持。

今年「直播帶貨」很火,讓整個行業都很沸騰。不管是平臺、MCN或者主播,大量的新人湧進來了,我接觸到的七成多新主播都是應屆大學生,直播電商的門檻高比較高,新人的比例低點。

每個來面試的人都懂得穿衣打扮,很得體。但也有些人來談合作,上來就問我,平臺能給我提供什麼資源,能不能讓我成為「一姐」,能年入百萬那種;還有些人會提出條件,比如一天直播不能超過3小時,不然身體受不了。

圖/ 視覺中國

在直播行業,最要緊的條件不是相貌和性格,而是吃苦。我們招聘主播有3個條件:第一,看相貌,顏值端正,符合大眾審美;第二,語言表達能力和現場表現力,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話,讓粉絲開心;第三,最重要的能吃苦,一天直播五六個小時,要耐得住枯燥。

這個行業很看主播個人的能力,規則也會相應地調整。比如,有一個主播,推了我們兩次約定,直接讓我們等了兩周,但我們願意等,就因為對方身上有我們渴求的獨特亮點。對方也可能在貨比三家,這都很正常。

主播很少有履歷造假的,因為這個行業很透明,我們也會有人專門去調查,比如是否在其他一些平臺上有被封禁的經歷,但這個要分情況,如果是觸犯到國家法律,比如帶假貨或者騙粉絲,我們堅決一刀切,不錄用,如果是因為平臺政策調整或者主播口誤,我們視情況調整。

這個行業更新很快,流動性很大,不同於傳統行業,你能在某個公司做3-5年。門檻低,誰都可以嘗試,但也意味著競爭很激烈,你要從1萬個人、10萬個人裡衝出來,太難了,看個人能力,更看機遇和天意。

有一瞬間,

我差點以為我面的是川端康成

Willow | 29歲 新媒體運營

身份:面試官

2020年整個9個月,我都一直在不斷地面試。隨著疫情的好轉,再加上公司的一些新的規章制度的變化,很多老員工都相繼離職了,新來的員工也待不長久。這段時間,我就一直處在刷簡歷、篩簡歷、約面試、面試的循環當中,也碰到過一些比較有個性的面試者。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位面試者,當時他面的是運營崗。從坐到會議室那一刻開始,他就一直直愣愣地看著我。而且之後我問他的每一個問題,他回答前都要先盯著我看好久。

按常規來說,面試運營崗位候選人的時候,我一般會問一些運營的數據,以及在運營方面做出了哪些成績之類的問題。但是我發現他每次涉及到回答運營數據的時候,就避而不答,理由是數據需要保密。即使是一些公開的數據,也以保密為藉口來搪塞,而且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我感覺他對數據極其不了解,也不知道怎麼來展示。既然都要保密,還來應聘幹嘛。真的有那麼一瞬間,我差點以為自己面試的是川端康成。

圖/ 視覺中國

被「放鴿子」應該是每個面試官都遇到過的事情,就是遇到的次數多少的問題。我這方面還是蠻有經驗的,一些拿到offer的面試者,會以要回老家發展或者要考研為理由拒絕來入職。在我看來,大多數人遭遇了職場危機,想回老家考公務員上國企,或者學歷深造,都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應對。

不過我覺得被放鴿子無所謂,這表明對方求職意願不強,這種的不來也罷,無非就是浪費了彼此的時間。但對心情還是有影響的,畢竟又要開始新一輪的面試工作。

從業十年的會計主管,

來面試月薪四千的出納

宗娜 | 27歲 財務從業者 身份:面試官

今年4月份,我作為財務部門負責人,負責了財務人員的面試工作。沒想到,月薪四千的出納崗,吸引來了很多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人。而且幾乎所有的面試者都說自己離職原因是疫情導致公司發不出工資,或者公司經營狀況不太好。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一位面試者是一家餐飲企業的會計主管。按照她的以往工作經歷,已經是可以在公司獨當一面的管理者了。她提到,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預測到10月份都很難恢復之前的行情,而且公司一直維持著最低工資發放。所以為了能有份更好的收入,她只好出來重新找工作。但這位面試者最終沒有進入我們公司,最後她以「孩子今年參加高考,疫情期間想以家庭為重」的理由,沒有來入職。

我前前後後發了4份offer,最終只有一個年輕女孩入職並成功留了下來在,這個時候已經是7月份了。

說到面試的規矩,穿著打扮是否得體,對面試成功率還是有很大影響的。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聽同事說,其他部門比如銷售部面試的時候,有的人穿著大褲衩就來了,這樣的面試者就算有很多年的從業經歷,也不會被錄用。因為從穿著上看不出對面試的重視程度。

圖/ 杜拉拉升職記

我參加工作已經4年半了,現在這家公司是我工作的第三家公司。我是去年6月份入職的。上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現在回了福建老家,之前幹的工作內容跟現在的不太一樣,也算是跨界換工作,很多企業都覺得我經驗不足,找工作的時候也是費了一番力氣。

記得有一次,跟面試官聊的很好,他也表現出覺得我很合適的意思,說讓我等消息。但是後來,一直沒等到回復。我很不喜歡說 「回去等消息,但是又不給回復」的企業,這樣的求職經歷讓人很不愉快。感覺他們不是要招人,而只是想了解一下目前的人才行情和市場,隨便找人來聊一聊。面試講究的是雙向的尊重,所以今年我面試的時候,如果看到合適的人選,都會當場表示出錄取的意思,讓面試者跟人力詳細談福利待遇。

其實我覺得,如果面試官願意多聊一聊公司的發展前景,也算是對面試者比較滿意的表示。不過有的公司面試官有時會很誇張。我遇到過一個「侃侃而談」的面試官,給我詳細地講了講公司的「業務藍圖」,說「我們不是在招員工,而是尋找合作夥伴。」還提到說正在搭建股權激勵平臺,總之就是各種「畫餅」,聽著特熱鬧,感覺不靠譜。

無論有沒有疫情,找工作總歸是件困難的事情,我當時準備面試時,會從網上搜集很多資料,怕面試時答不出來一些專業的知識。而且還一邊找工作一邊準備考相關的專業證書。我明白這其中的辛苦,只能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樣的心態來鼓勵自己,繼續加油。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Double、Willow、左左、宗娜、番茄、袁朗、Tina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面試一家公司倆不同崗位、技術經理只問婚姻經歷:那些奇葩的面試經歷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裁員、降薪,跳槽、「就業難」成為了今年職場人的共識。與此同時,「招聘難」也成了大多數HR們今年遭遇的難題。本周的小酒館,燃財經採訪了7位遭遇過奇葩面試經歷的人士。他們中有面試者也有面試官。
  • 面試一家公司倆不同崗位、技術經理只問婚姻:那些奇葩的面試經歷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裁員、降薪,跳槽、「就業難」成為了今年職場人的共識。與此同時,「招聘難」也成了大多數HR們今年遭遇的難題。 本周的小酒館,燃財經採訪了7位遭遇過奇葩面試經歷的人士。他們中有面試者也有面試官。
  • 應聘工作時,你遇到過哪些奇葩的面試,我的經歷與你相似嗎
    可想而知那些中小企業的日子過得就更難了,這也導致了很多公司瞬間倒閉,最後結果就是很多人面臨失業和再就業的困擾。不管如何,面對這樣的疫情不是我們所預料的。所以我們應該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為了緩解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的疲勞和無奈,今天我們來聊聊面試中遇到的奇葩事,看看我遇到的經歷你是否也經歷過呢?
  • 那些奇葩的面試!為什麼我會拒絕這些公司的邀請?
    昨天,跳槽大師的顧問跑來問我,之前給我推薦了十來家公司,都去面試了嗎?看在顧問們一周幫我拿到2個Offer的份上,就答應寫篇文章,講一講為什麼我會拒掉那些公司。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工作8年,遊戲社區運營,做過1年市場。雖然只跳過2次,但遇到的奇葩邀約也真是不少。
  • 那些奇葩的面試!我為什麼會拒絕這些公司的邀請?
    可一些HR的表現實在業餘,只是一個簡單的面試就把來應聘的人嚇跑了。來看看求職者眼中的奇葩面試,是怎樣趕走企業潛在優秀員工的。本文來源於跳槽大師原創。 昨天,跳槽大師的顧問跑來問我,之前給我推薦了十來家公司,都去面試了嗎?我說,太多奇葩,只面了4家,已經拿到2個Offer。看在顧問們一周幫我拿到2個Offer的份上,就答應寫篇文章,講一講為什麼我會拒掉那些公司。
  • 說一說,你遇到過的奇葩面試經歷?
    奇葩年年有,面試中常有這年頭沒有遇到過奇葩的面試,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職場人。說起遇到過的奇葩面試,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我遇到過的奇葩面試經歷,我遇到的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03嚴謹的面試官之前參加一家公司的面試,一共分為4輪,一輪筆試答題;二輪部門leader面試;三輪HR面試,填寫人才測評;四輪終面boss。
  • 「金三銀四」跳槽季,這5大奇葩面試經歷你遇到過嗎?
    昨天一位網友給老王留言說,她28歲,單身,應聘總經理助理的崗位,因有點小姿色,被老闆娘當面拒絕錄用。這真是奇葩的拒絕理由,又是奇葩的面試經歷!說到奇葩的面試經歷,老王今天就來聊聊,到底什麼才是最奇葩的面試經歷。
  • 盤點那些面試時候的奇葩經歷,第一個就讓我大跌眼鏡!
    作為一個過來人,今天就帶大家來盤點下那些面試時候的奇葩經歷,純屬樂子,大家茶餘飯後聊聊閒篇1、幾年前同學畢業去了南方某個大城市人才市場打工,也談不上面試就是在人才市場投簡歷,看到份職位然後投了份簡歷,HR看了下同學的簡歷說:不好意思我們要二級以上日語
  • 4次不同尋常的面試經歷,看似沒希望,卻都被面試官錄取了
    4次不同尋常的面試經歷,看似沒希望,卻都被面試官錄取了!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陪上上屆師兄(大學時代偶像,活動能力極強的校學生會領導)去面試一家當地前三的民企大區經理。一位工作人員給我一瓶水,攀談起對企業經營的理解和讀哪些書,有很多共同話題,聊的很開心。
  • 奇葩的面試經歷: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錄取了!
    正當大家都在竊竊私語等待面試開始時,面試官說話了,「第一排這位同學,你被錄取了。」這讓大家都感到有些驚訝甚至不解。錄取理由:宣布錄取之後,面試官告訴現場的同學,求職者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尤其是銷售崗位的人員,更應該主動接近我們的目標客戶,在面試現場,我們就是求職者的目標客戶。就這樣,小付順利進入了這家公司。
  • 一次「奇葩」的面試經歷,讓我感悟良多
    面試,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的,有些人經歷的面試可能數不勝數了,甚至堪稱「面試達人」了。原來的時候總是觀看一些比較優秀的面試經歷,想著怎麼去學習一下,偶爾也會看一些面試奇葩類型的逗樂一下,總覺得現實中這種事情應該比較少。好巧不巧的這種事情「幸運」地降臨在了我的身上。
  • 奇葩面試題目後的邏輯與目的
    你可以思考一下,如果遇到這樣的奇葩面試問題會怎麼應對?讀者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應聘的企業是一家世界五百強,面這這樣企業的面試官,讀者早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在網上查了無數個面試問題,將答案熟記於心。
  • 面試遇到奇葩問題不會答怎麼辦?職場小白不要慌,應對方法在這裡
    想必很多求職者想必也都經歷過不少的面試了吧,對於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由於剛進入職場,對面試還是有一點恐懼的心理。其實關於職場上奇葩面試問題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因為現在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實在是太高要求了,如果沒有高的情商以後的交流和溝通都是一個大的障礙,所以為了能夠招到高情商的人,面試官們也是想盡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招數。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情商永遠比智商重要。情商高的人在職場上更能吃得開。
  • 「奇葩面試」屢遭網友吐槽 業內認為廣泛採用度不高-搭帳篷 上海...
    據《青年報》報導,近日,路透社報導的部分日本當地公司通過「麻將面試」測試應聘者的性格、能力等技巧,被網友稱作「奇葩面試」。對此,上海大學2015屆學生陳同學介紹,自己曾在應聘公司時被要求搭帳篷、踢毽子、背靠背運球,「面試的奇葩流程絲毫不亞於搓麻將。」  來工作?
  • 去一家公司面試,面試官說達不到要求,但後又通知去入職,為什麼
    這種情況,我自己有親身經歷過,身邊的朋友也有遇到過。在面試結束後,都覺得比較失落、氣憤,覺得這家公司應該不會有一點可能能入職了。在接到對方公司HR電話的時候,都非常的震驚,覺得不可思議,忍不住問:這是什麼操作?覺得面試官神經病。
  • 面試官:對應聘的崗位薪資有什麼要求?如實回答卻被糾纏
    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向我投來了橄欖枝。我做了萬全的準備後,就前去面試,沒想到我去面試後,反而差點被他們的面試官給氣死了。面試那天,面試官其實也沒有詢問我太多有關專業的信息。當我自我介紹發後,面試官就問我,對自己應聘的崗位薪資有什麼要求。
  • 工作十年,我所經歷的那些面試
    進了保險公司,當了幾個月的保險話務員,我心裡明白,這份工作永遠不會給我未來,永遠不能積累價值,我遲早會被掃地出門。於是在攢了一點小錢以後,我可以暫時不必擔心生計的問題,而選擇耐耐心心的找一份心儀的工作。應聘的崗位是一個美資企業的海關文員。要求辦公軟體熟練,英語良好。我懷著忐忑的心情, 手裡拿著面試的資料,站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緊張到腳底發涼。
  • 你遇到過的最奇葩的面試經歷是什麼?
    2007年,是我本科畢業後工作的第四年,我在汽車零部件公司德爾福上班,做項目工程師。【面試機會】也沒投遞簡歷,有一家獵頭公司來電話,給我推薦一家醫療設備公司,職位也是項目工程師。也不知道為何,進入美資汽車公司後,幾乎隔三差五就有這樣的獵頭打電話過來挖人。
  • 面試行政經理奇葩遭遇,競爭激烈堪比公務員
    小張等三人皆是人力行政從業人員,最近小張和小王皆去了同一家公司面試行政經理職位,同樣遭遇奇葩面試經歷。原來啊!小張三人分別接到了A公司(8千人規模公司)子公司人力資源部面試通知,兩人也幾乎同一天同一時間到達A公司子公司人力資源部面試,分別接受了人力資源部人事科長、人事經理的面試,第一關就這樣過了。接下來進入第二關,小張三人被分別帶到A公司子公司正在建項目部由當值行政經理面試,行政經理也只是問了幾個常規問題,第二輪面試算順利通過。一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小張三人被告知等待通知,等待下一輪面試。
  • 職場生存記:正規公司的面試都是怎麼樣的呢?門道原來這麼多!
    對於職場人來說,每次面試都像是一場戰場的預演,需要你用自己最飽滿的狀態,和靈敏的回答,充分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才可以獲得面試官的青睞,這一場博弈,到底該如何從面試的過程中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你停留呢?1.面試官誠意解答,並做風險預警面試官一般在最後的環節,都會讓面試者提問,也會做出一些解釋,比如公司的出差和加班問題,問你是否會接受,一些大企業也會對自己公司的一些特殊規章進行說明,公關、招商累崗位工作中也會佔用一定私人的時間,他們也會事先詢問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