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教育廳《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推動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創新發展,提升學院國際影響力,學院成立了國際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際交流相關任務執行方案,並將其列入《學院國際交流十三五規劃》,推動開展實質性國際交流與合作。
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DIT)
共建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該項目整體引進DIT自動化工程專業課程和技術標準,與學院機電一體化課程相融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構建專業課程體系;44%的課程由外方教師擔任,56%的課程由我院赴DIT培訓認證的教師擔任;借鑑DIT質量保證體系,引進外考官制度,建立適應崗位需要的評價體系,形成企業專家、外籍教師等多元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
與德國IB集團合作,在學院建立中德焊接培訓中心。德方贈送焊接設備,選派焊接專家哈羅德連續6年來院指導,參與焊接實訓基地建設;為唐山三友集團、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等企業培訓職工,推廣國際先進焊接技術。
與美國柯克伍德社區學院開展院校領導互訪、教師免費交流培訓、學生來華遊學互認學分。美方派出具有企業與教師雙重身份的專業人員來院與中方教師共同開發綠色建築專業課程,中外教師共同講授課程。
1、與柬埔寨金利華投資有限公司共建柬埔寨「魯班」教育培訓中心2017年,學院出訪柬埔寨,與柬埔寨王國金利華投資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在柬共建「魯班」教育培訓中心,柬方提供場所、設備和資金,我院提供課程和師資,為當地培養急需人才;柬方選送學生到我院留學。應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邀請,我院參與其承擔的柬方「一帶一路」研究項目,在我院建立中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為合作發展提供理論支持。3、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開展學生遊學和師資交流活動2016年至今,新方選派2批共31名師生來院進行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等專業課程實訓;我院也派教師到新方學習交流航空維修技術。4、與印度阿拉嘎帕大學和塔庫拉教育集團開展多元合作
我院幫該校開發工業機器人、增材技術、陶瓷藝術專業,接收該校碩士和博士來院實習;該校面向我院教師免費培養博士,在我院合作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學院幫助印度塔庫拉教育集團開發工業機器人和藝術專業;塔庫拉教育集團將助推我院建設航空專業。
5、與俄羅斯、孟加拉等國家院校開展文化交流和師資培訓活動在學院舉辦俄羅斯傳統文化藝術展和中俄師生筆會活動;與俄羅斯遠東國立交通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開展應用技術研發合作。選派優秀教師學習中東歐小語種;與波蘭華沙維斯瓦大學籤訂合作協議,開展教育與學術交流活動。
與斯裡蘭卡教育部門開展師資培訓合作。吸引14名來自孟加拉和愛沙尼亞的藝術家來學院交流創作。
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主席、法國著名陶藝大師雅克•考夫曼先生、德國焊接專家哈羅德、愛爾蘭DIT教師等42名外教來院講學指導,推動專業建設。
先後選派22名教師赴境外學習培訓;副院長馬良軍博士作為河北省高級訪問學者,赴愛爾蘭DIT訪學;副院長蔣曉榮隨省教育廳赴波蘭訪問;專業教師高丹赴德國參加國家留學基金委教育教學法研修項目;錢龍飛等9名教師赴愛爾蘭留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孫慧隨教育部高職院校領導海外培訓團赴紐西蘭培訓;常務副院長張建軍隨教育廳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赴香港培訓項目。
俄羅斯視障少女斯麗別茨卡婭•黛安娜、中央美術學院日本留學生玉坂龍一、孟加拉大卡大學美術學院7名學生先後來學院交流學習繪畫技術;愛爾蘭DIT學生納賽爾•莫傑塔巴在自動化工程系工業機器人專業實習。
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開展學生遊學活動。學院按照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國際教學標準,採用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新方學生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體會中國的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6名學生分獲工業機器人全國職業院校大賽一等獎、三等獎;2016年,首屆2名畢業生獲愛爾蘭國家獎學金,赴DIT本碩連讀。2017年3名學生獲赴DIT學習進修機會。
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與柬埔寨等國家合作機構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合作;與印度大學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院學習,輸出中國職業教育標準。
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立項完成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2項關於愛爾蘭職業教育的相關課題;馬良軍副院長在第十二屆中歐軟體工程教育國際研討會上發言,並與DIT校長助理吳兵教授聯合發表論文1篇;陶藝專業教師鄭興我論文入選國際科學實用會議「藝術的遠東航線」論文集。
擴大學院國際影響力:
2016年學院在中國-愛爾蘭高等教育論壇上作交流發言;2017年獲得「河北省國際教育交流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