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工院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成果(一)開展多元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2021-02-16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訂閱號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和教育廳《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實施方案》,推動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創新發展,提升學院國際影響力,學院成立了國際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際交流相關任務執行方案,並將其列入《學院國際交流十三五規劃》,推動開展實質性國際交流與合作。

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DIT)

共建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該項目整體引進DIT自動化工程專業課程和技術標準,與學院機電一體化課程相融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構建專業課程體系;44%的課程由外方教師擔任,56%的課程由我院赴DIT培訓認證的教師擔任;借鑑DIT質量保證體系,引進外考官制度,建立適應崗位需要的評價體系,形成企業專家、外籍教師等多元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

與德國IB集團合作,在學院建立中德焊接培訓中心。德方贈送焊接設備,選派焊接專家哈羅德連續6年來院指導,參與焊接實訓基地建設;為唐山三友集團、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等企業培訓職工,推廣國際先進焊接技術。

與美國柯克伍德社區學院開展院校領導互訪、教師免費交流培訓、學生來華遊學互認學分。美方派出具有企業與教師雙重身份的專業人員來院與中方教師共同開發綠色建築專業課程,中外教師共同講授課程。

1、與柬埔寨金利華投資有限公司共建柬埔寨「魯班」教育培訓中心2017年,學院出訪柬埔寨,與柬埔寨王國金利華投資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在柬共建「魯班」教育培訓中心,柬方提供場所、設備和資金,我院提供課程和師資,為當地培養急需人才;柬方選送學生到我院留學。應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邀請,我院參與其承擔的柬方「一帶一路」研究項目,在我院建立中柬「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為合作發展提供理論支持。3、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開展學生遊學和師資交流活動2016年至今,新方選派2批共31名師生來院進行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等專業課程實訓;我院也派教師到新方學習交流航空維修技術。4、與印度阿拉嘎帕大學和塔庫拉教育集團開展多元合作

我院幫該校開發工業機器人、增材技術、陶瓷藝術專業,接收該校碩士和博士來院實習;該校面向我院教師免費培養博士,在我院合作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學院幫助印度塔庫拉教育集團開發工業機器人和藝術專業;塔庫拉教育集團將助推我院建設航空專業。

5、與俄羅斯、孟加拉等國家院校開展文化交流和師資培訓活動

在學院舉辦俄羅斯傳統文化藝術展和中俄師生筆會活動;與俄羅斯遠東國立交通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開展應用技術研發合作。選派優秀教師學習中東歐小語種;與波蘭華沙維斯瓦大學籤訂合作協議,開展教育與學術交流活動。

與斯裡蘭卡教育部門開展師資培訓合作。吸引14名來自孟加拉和愛沙尼亞的藝術家來學院交流創作。

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主席、法國著名陶藝大師雅克•考夫曼先生、德國焊接專家哈羅德、愛爾蘭DIT教師等42名外教來院講學指導,推動專業建設。

先後選派22名教師赴境外學習培訓;副院長馬良軍博士作為河北省高級訪問學者,赴愛爾蘭DIT訪學;副院長蔣曉榮隨省教育廳赴波蘭訪問;專業教師高丹赴德國參加國家留學基金委教育教學法研修項目;錢龍飛等9名教師赴愛爾蘭留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教務處副處長孫慧隨教育部高職院校領導海外培訓團赴紐西蘭培訓;常務副院長張建軍隨教育廳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赴香港培訓項目。

俄羅斯視障少女斯麗別茨卡婭•黛安娜、中央美術學院日本留學生玉坂龍一、孟加拉大卡大學美術學院7名學生先後來學院交流學習繪畫技術;愛爾蘭DIT學生納賽爾•莫傑塔巴在自動化工程系工業機器人專業實習。

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開展學生遊學活動。學院按照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國際教學標準,採用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新方學生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體會中國的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6名學生分獲工業機器人全國職業院校大賽一等獎、三等獎;2016年,首屆2名畢業生獲愛爾蘭國家獎學金,赴DIT本碩連讀。2017年3名學生獲赴DIT學習進修機會。

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與柬埔寨等國家合作機構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合作;與印度大學共建博士後工作站;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院學習,輸出中國職業教育標準。

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立項完成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2項關於愛爾蘭職業教育的相關課題;馬良軍副院長在第十二屆中歐軟體工程教育國際研討會上發言,並與DIT校長助理吳兵教授聯合發表論文1篇;陶藝專業教師鄭興我論文入選國際科學實用會議「藝術的遠東航線」論文集。

擴大學院國際影響力:

2016年學院在中國-愛爾蘭高等教育論壇上作交流發言;2017年獲得「河北省國際教育交流先進集體」稱號。

相關焦點

  • 全國職業教育對外合作典型案例連載(三十八)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深化合作辦學模式 培養國際化專業人才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DIT)合作,引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通過共建專業、共建課程等形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關鍵詞:DIT,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一、學院簡介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百所骨幹高職院校,新校園坐落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支點——曹妃甸。
  • 臺灣大仁科技大學來唐工院洽談合作事宜
    6月26日,臺灣大仁科技大學兩岸事務處副執行長曾善仁來唐工院訪問,就雙方合作交流項目進行深度商討。唐工院黨委書記、院長田秀萍,常務副院長張建軍,副院長蔣曉榮及相關係處負責人陪同參觀並座談。座談會上,曾善仁介紹了大仁科技大學的院系設置、專業特點、科研項目以及與大陸高職院校開展合作的基本情況。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代表團訪問馬來西亞 拓展職業教育交流合作
    合作領域涉及:教師專題教學、學術交流,以及互訪,提升學院教師及管理隊伍國際視野,促進學院高水平專業建設;學院教師學歷提升,促進學院高學歷教師及管理隊伍質和量的建設;學院學生短期文化體驗,促進學院國際化人才培養;學院與馬來亞大學就在馬來亞大學開展「電商谷」等項目開展合作等,促進廣西及學院優秀職業教育成果走出去及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播。林震率團訪問馬來亞大學。
  •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李洪渠:創建世界一流高職院校
    近10年來,全國職業院校共培養了8000萬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為中國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已經成為"中國製造"的主力軍,也將是他們,去創造世界·中國的"精品製造"。一流的學校才有一流的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國際化,中國需要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這是實現"人力資本"強國的必然追求。
  • 齊魯理工學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培養國際化人才
    記者了解到,學校立足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理念,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國際化辦學需要,建立高水平的國際化管理服務體系,構建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和支撐保障條件。   學校重視豐富學生海外訪學經歷,加強與海外高校的聯繫與合作,拓展聯合培養、交換生、短期訪學、暑期學校、海外實習實踐、短期社團文化交流、國際競賽等各類項目,根據學生自己的需求和選擇,設計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針對有出國訪學需求的學生,學校指定專人負責,制定了一整套科學、規範的流程,學生可隨時諮詢出國信息。
  • 強化高職教育內涵,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等重大國家戰略需求,按照「服務地方、深化合作、強化內涵、彰顯特色」的原則,進一步契合河南省五大國家戰略和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要,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工匠精神」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等職業院校。
  • 這個國際培訓項目落地重慶,培養優質金融人才
    2020年第三次例會暨ACCA全球數字金融證書(CERTDIF)培訓項目合作籤約儀式在重慶財經職業學院舉行,雙方將共同打造西部職業教育國際技能培訓「新範本」,為培養金融人才賦能。雙方的合作也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機遇,開展高質量高水平培訓,打造西部職業教育國際技能培訓「新範本」。重慶市教委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李斌表示,高校國際交流合作要服務地方、服務企業、服務學生發展,學校此次與上海鷹適教育合作,是高職院校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的新名片,也是值得廣泛推廣的國際產教融合新模式。
  • 國際化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為了掌握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同時與不同地區的人們開展交流與合作,很多國家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作為其國家戰略的重要保障,通過開展國際理解教育、推動學生的國際交流等多種途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尊重各民族文化價值、具備國際交往能力和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
  • 共生理論下高職院校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實施1+X證書制度,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實質就是通過將核心內容與單項技能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來培養具備核心職業能力的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5]。同年6月,教育部職成司出臺《關於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規範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快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 陝西這所「雙高」A檔高職院校要「火」了
    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印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國家建設的需要,是新時代發展的需要。作為全國前十、西部第一的「雙高」A檔高職院校,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是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下稱:陝西工院)建設「國際知名、世界一流」高水平高職院校的責任與使命。
  •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華夏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育就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震旦教育」為「上海市著名商標」,2008年、2013年兩次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4年起,學校連續三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連續兩年以合格的成績,通過上海民辦高校年度檢查(年檢)。
  • 金職院接受浙江省高職院校重點暨優質校建設成果評估
    9月14日,受浙江省教育廳委託,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專家對金職院進行浙江省高職院校重點暨優質校建設成果評估。評估組通過一天的時間,從管理體制創新、優勢特色專業群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技術技能積累與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等五個方面,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考查、深度訪談、查閱文卷等形式全面評估學校建設成效。
  • 濟南將在中職學校實施學分制改革,到2020年高職院校全面推行學分制
    積極推進職普融合和中高職貫通,推進綜合高中試點,支持濟南傳媒學校與濟南第十一中學,長清職專與長清一中開展職普融合試點,並鼓勵支持高職院校輻射帶動中職學校發展,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支持市屬優質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舉辦四年制本科職業教育。
  • 湖北特色高職院校:高職榜樣 邁向高質量發展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新時代,如何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轉型發展,是廣大高職院校的新任務、新課題。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榮獲全國高職院校六個50強!
    此次大會以「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技術教育與新基建人才培養」為主題,旨在打造一個國內外職業技術教育溝通與交流的優質平臺,匯聚國內外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教育專家與企業領袖,共同分享世界範圍內職業技術教育的趨勢、實踐與經驗。
  • 堅持開放式辦學 培養國際化人才
    學校始終堅持擴大教育開放,拓展國際化辦學『朋友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佛科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龔武表示,啟動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以來,佛科院國際化辦學駛上快車道。未來,佛科院將繼續堅持開放式辦學,為佛山乃至廣東走向世界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拓展「朋友圈」??
  • 河北化工醫藥職院:依託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推進雙高建設
    學校與亞龍智能裝備集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企業參與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實訓基地規劃及師資提升計劃,雙方合作完成了電氣綜合實訓中心、智能控制生產線等多個項目的建設工作,為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推進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助力「雙高」建設中教全媒體:您是如何理解產教融合的?
  •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的邏輯審視
    從「雙高計劃」視角審視我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探索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建設邏輯,對於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的價值邏輯(一)強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系統性一方面,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應以試點為鋪墊,形成校企共同參與、共享資源的運行機制,行業企業通過共享人才紅利目標與願景保證人才培養系統的外部適應性,
  • 優質高職院校如何升本?湖南省出臺實施方案
    將建立和完善中職、高職專科、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縱向貫通,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橫向銜接,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多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探索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與河南龍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龍翔電氣學院,以「互利雙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為原則,加強校企產教研深度融合,合作共建優質專業,培養一流「雙師」教學團隊,開發立體化教學資源,著力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在創新創業教育、教研科研、技術服務、技能培養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