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知美術館「開」展,西南嶄新文化地標帶來冥想式體驗

2020-12-19 人民藝術

2018 知美術館「開」展

2018.4.26 -2018.8.12

知美術館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君山路1號

策展

張尕

參展藝術家

麥可·華金·格雷(Michael Joaquin Grey),奇科·克姆特裡(Chico MacMurtrie),勞倫斯·斯塔夫(Lawrence Malstaf),森萬裡(Mariko Mori),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尼克斯·德·尼斯(Marnix de Ns),王功新,王鬱洋,張培力

聯合呈現

知美術館(ZHI ART MUSEUM)

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hronus Art Center)

開放時間

2018年4月25日開幕 (憑邀請函入場)

2018年4月26日 - 2018年8月12日 10:00 - 17:00 (周一、周二閉館)

知美術館榮幸呈現「開」展,以此慶祝期待已久的開館儀式。中國西南部一座嶄新文化地標就此落成。展覽將於2018年4月25日開幕,次日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2018年8月12日。「開」展由知美術館與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聯合呈現,由媒體藝術策展人張尕策劃。

知美術館坐落於四川省會城市約四十公裡外的新津縣內,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建築以當地傳統磚瓦為元素,將現代主義的極簡質樸與綿延起伏的山脈、流水等周遭景致融為一體,烘託出恍如中國古典文人山水畫般的意境。與美術館的建築共鳴,並呼應「知」的建館使命,「開」展將匯聚九位藝術家,為公眾帶來一組具有鮮明風格的作品。展覽將「開」作為一種開啟的形式,一種運動,在此,某種新開端正積聚著力量;作為一種展開,將潛藏之能釋放。「開」蘊意將知美術館所希求的開創性事業落地開啟。

《靈動噴泉》(Pneuma Fountain) 系奇科·馬可姆特裡/無定形機器人(ChicoMacMurtrie/Amorphic Robot Works)作品最新完成的可充氣自動雕塑作品。鮮明地體現並預示了「開」展主題中所包含的「展開」之意,即其作為對運動、空氣、光與建築所展開的一種冥想式體驗。

奇科·馬可姆特裡/無定形機器人《靈動噴泉》2017

Chico MacMurtrie/Amorphic Robot Works:Pneuma Fountain 2017

進入美術館的地下主展廳,觀眾將會看到張培力充滿神秘感的作品《標準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圓及其音響》。這件頗具杜尚風格的裝置授權予一臺自動化裝置通過軟體來實施「互動」操控,一種模稜兩可性在作品中得到了暗示,要求我們對意義和意指的構建保持開放的態度。馬尼克斯·德·尼斯(Marnix de Nijs)的《直線位移》(Rectilinear Displacement)將我們拋入一段運動中充滿感性的反射之旅——沉浸於作品自身的物理性及光學物性所締造的光之中。麥可·華金·格雷(Michael Joaquin Grey)的作品《兩個西蒙奈塔之間》(Between Simonetta)將運動變化的節奏精細化至無限之緩慢,運動和機率,二者皆以開放性作為其終極動力。

張培力《標準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圓及其音響》2015

ZHANG Peili:A Standard, Uplifting, and Distinctive Circle Along with its Sound System, 2015

馬尼克斯·德·尼斯《直線位移》2014Marnix de Nijs:Rectilinear Displacement 2014

麥可·華金·格雷《兩個西蒙奈塔之間》2011

Michael Joaquin Grey:Between Simonetta 2011

開,亦是對冒險的躍躍欲試,對迷失方向的未雨綢繆,以便開啟不同維度的認知。勞倫斯·馬斯塔夫(Lawrence Malstaf)的《指南針02005》(Compass 02005)正是這樣一件怪誕的裝置,讓參與者捲入機器的運作邏輯之中,此處的人機互動質疑流行的假設,期待一種新的倫理學評估。

勞倫斯·馬斯塔夫《指南針 02005》2005

Lawrence Malstaf :Compass 02005

在美術館三層,一個明亮的展廳豁然開朗。此處展出的四件作品彼此呼應,相互映照;透過巨大而開闊的玻璃牆體,與戶外景致融為一體。王功新的作品《不可坐的》所呈現的靜止,將移動、光照和液體作為一種開的形式,一種運動被定格的延展方式。在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的《反射失真》(reflektor distortion)中,藝術家似乎在警示我們,在算法邏輯之美中,隱藏著一片開放的領地,在此不確定性和概率透露著技術之真實本質。與之對比的是森萬裡子(Mariko Mori)的作品,形狀各異的石子組成了一道具有冥想氣息的河床,並以其原始而粗糙的質樸與當代的混亂及焦慮形成對話,開啟理解世界的新願景。王鬱洋的《無題—柏拉圖的立方體》進一步宣告將「開」作為一種展開,一種永恆的反覆,一種生生不息的轉變,一種擁抱未知和無法預料之事物、擁抱一切潛在可能的精神,亦即「知」之精髓——求知。

王功新《不可坐的》1995王功新 圖片Maxim Hu 由白立方畫廊提供

Wang Gongxin: Unseatable 1995 WANG Gongxin. Photo Maxim HU. Courtesy of White Cube

卡斯滕·尼古拉《反射失真》2016

Carsten Nicolai:reflektor distortion 2016

森萬裡子《平底石》2006作品由藝術家本人、SCAI THE BATHOUSE畫廊(東京)、肖恩·凱利畫廊(紐約)提供,2006

Mariko Mori: Flat Stone 2006

Courtesy: Artist, SCAI THE BATHOUSE, Tokyo and Sean Kelly, New York, 2006

王鬱洋《無題—柏拉圖的立方體》2017

WANG Yuyang:Untitled – Plato’s Cube 2017

相關焦點

  • 人民藝術|「幻」中求真 知美術館呈現陳福善回顧展
    落葉金秋人颯爽知美術館「幻」陳福善回顧展在花好月圓的中秋時節(9月22日)盛大開幕《從陳福善出發:開放的20世紀中國藝術史》學術發布會於上午10點在三層展廳圓滿舉行,為西南知識界帶來一場乾貨十足的學術交流。
  • TANC丨首屆Art Chengdu與知美術館同期開幕,西南藝術生態擴容升級...
    ▲ Art Chengdu現場而選擇與Art Chengdu同期開幕,由日本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設計的知美術館已存在四年,首展「開」由知美術館與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聯合呈現,由媒體藝術策展人張尕策劃,匯聚奇科·馬克姆特裡(Chico Mac Murtrie)、馬尼克斯·德·尼斯(Marnix de Nijs)、王功新
  • 當代藝術就只能去美術館拍照嗎?|知物美術館
    傳統的美術,或者寬泛定義的高雅藝術,給普通消費者帶來的是對作品的仰視感、距離感,甚至是壓迫感。而網紅展不僅讓消費者沉浸於現場的美妙感受,而且激發起觀眾與展覽場景融為一體的拍攝衝動,留下了美好瞬間。今天的網紅展,相對於傳統藝術展,可以解讀為年輕消費者對文化資本的一種擁有。
  • 喜瑪拉雅美術館2018開年大展即將舉辦
    本次展覽由喜瑪拉雅美術館與新疆龜茲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三方攜手,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戴志康擔任總策展人,新疆龜茲研究院院長徐永明、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所長李天銘擔任策展團隊成員,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理事會理事長沈其斌擔任藝術總監,首次將被譽為中國佛教文化搖籃的新疆龜茲古國壁畫藝術和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壁畫、彩塑藝術等世界文化遺產「請」到上海,全程跨越
  • 200家美術館構築成都之美的詩性體驗
    成都豐厚的文化積澱為知美術館發展提供了沃土 圖片由知美術館提供美術館不僅是眾多珍品的聚集地,更是一座城市美學的融匯之處。藝術空間總量超200家展現城市另類美學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成都已經颳起一股「美術館風」。上河美術館曾為成都人帶來了不同凡響的體驗。現代藝術館的出現,又為成都注入了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血液。
  • 美術館與城市(三)|「消失在自然中」的成都知美術館
    一座城,一座館,城市和美術館似乎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在美術館與城市這個系列中,我們走進幾座具有濃鬱地域風格的美術館,去探究一下美術館和城市之間究竟存在怎樣奇妙的關聯。第三站 成都·知美術館「美術館是一座城市文化性的地標,這是美術館的首要功能。
  • 文化地標!青島再添一大型美術館 今年9月開館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又一文化地標落戶青島!6月18日上午,喜瑪拉雅·東方時尚美術館在西海岸新區舉行開工儀式。美術館選址新區東方時尚中心,規劃總面積7000平方米,將呈現出一個綜合性主館和五個主題展館,即「1+5」的美術館群落。圖為喜瑪拉雅·東方時尚美術館開館儀式。
  •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正式開幕
    在開幕之日起,西岸美術館推出為期兩周的開幕季活動,帶來包括放映、表演、論壇、工作坊、兒童活動等60場公共文化藝術項目。隨後,先後建成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等一系列公共文化場館的美術館大道群落,並舉辦西岸藝博會、西岸音樂節等文化藝術活動形成西岸文化藝術季城區活動品牌,2018年起,藉由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舉辦、央視長三角總站的落戶以及西岸藝術季的發展等契機,上海西岸進一步拓展以AI+ART(人工智慧+藝術)為引領的文化線索,深化 「藝術設計、戲劇表演、視覺藝術和新媒體藝術」四條文化主線,推動產業發展
  • 古元誕辰百年藝術精品展在古元美術館展出
    「百幅精品•百年回顧——致敬古元暨古元先生生平與藝術精品展」的系列活動於日前在珠海市古元美術館拉開帷幕。這是該美術館自2018年舉辦「整裝再出發」古元美術館系列展覽活動之後的又一重大活動。  2019年8月5日是中國傑出的人民美術家、美術教育家,20世紀抒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古元先生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
  • 「基弗藝術大展」亮相李自健美術館 國慶和你有個文化之約
    (9月29日,「基弗藝術大展」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均由 通訊員 供圖)  星辰在線9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通訊員 丁陽亮)即將迎來兩周年紀念的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基弗」成為一份最特別的禮物。9月29日,「基弗藝術大展」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高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譚小平,副市長陳中出席。
  • 江蘇省臺灣小鎮美術館揭牌 兩岸藝術家以畫會友
    到句容看到臺灣小鎮,他感到不虛此行,希望臺灣小鎮發揮文化特色,成為當地的地標,相信這裡會越辦越好。  江蘇省臺灣小鎮位於江蘇蘇南的句容市,已紮根發展28年。當日揭牌的小鎮美術館面積為20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
  • 「ART SHOW」知美術館王從卉:我們是藝術的「門童」
    而美術館的VI系統則由原研哉(Kenyahara)擔任董事長的日本設計中心(Nippon Design Center,Inc.)設計,兩位設計大師把握道教、藝術、文化的主脈,用水銜接天地,讓建築與自然有機結合,達到天、地、水相融的境界,極有禪意。這座總建築面積為2353平米的美術館傳遞著知性與智慧,據說,命名的靈感來源於《莊子》,「知」同「智」。
  • 【知美術館】「幻」展解密
    關於藝術家 關於知美術館知美術館位於中國成都新津老君山腳下,總建築面積為2353平米。外形內斂、極具禪意,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運用流水、瓦片等元素,使建築與自然有機相融,空靈寂靜,動靜相宜,盡顯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東方哲學。美術館VI系統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設計,由美術館外觀瓦片的元素構成,形成富有變化的水波紋樣。
  • 全國文化書法美術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2019年8月21日,由文化部直屬機關黨委、中國美術館黨委主辦,文化部團委、文化部青年聯合會、中國美術館團委承辦的"青春芬芳——全國文化書法美術作品展"。   本次書畫作品展受到了全國藝術家們的熱烈響應和積極支持,本次全國文化系統青年書畫展入選的作品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委會共收到書畫作品372件,經過專家委員會的評審,最終151件作品入選本次書畫展。其中書法作品45幅,美術作品106幅。
  • 東京又開了一家私人美術館
    日本橋附近2020年1月新開美術館Artizon Museum,前身是普利司通美術館,外部設計由日建設計擔任 官網圖今年1月,這裡新開了一家美術館Artizon Museum,並非大眾熟知的東京地標美術館,我翻查中文網站,見不著介紹。倒是許多日本雜誌,從去年就開始登載開幕展的廣告,整版整版登。
  • 回到美術館的孩子們:兒童節有藝術觀展,也有沉浸體驗
    美術館建議孩子們先領取手冊與鉛筆,一邊觀展一邊在展廳尋找圖案,最後拼貼成屬於自己的「風景」作品,作品完成出色的孩子還有獲得小禮物的機會。《「風景與書」展兒童互動手冊》此外,在展覽尾聲的「水印木刻體驗區」,有為小觀眾們特製的限定圖案,孩子們能親手體驗水印木刻的樂趣。
  • 上海西岸再添藝術地標,聯手蓬皮杜探索美術館新模式
    與西岸美術館一同揭幕的,還有一項中法文化交流成果——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西岸美術館開館後,將首先與蓬皮杜中心共同呈獻兩場開幕展覽,展出數百位世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各領域創作。
  •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本報記者 簡霞 文/圖    說起隈研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提起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也許很多人便會眼睛一亮地說「曉得」,竹屋的設計者正是這位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
  • 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意展唐山美術館開幕
    (記者陳雷)「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意影像展」12月5日在唐山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在首都圖書館、北京市北京學研究基地和唐山美術館等單位的支持下舉辦。
  • 暑假「新奇灌漿」第三波:暢遊美術館
    暑期展訊:  ★千裡之行——中央美術學院2015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5年7月5日- 8月23日  諮詢電話:010-64771575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798藝術區地標  這裡不僅經常舉辦國內外知名和新銳藝術家的展覽,還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少年兒童定期開展的「尤倫斯創意探索地帶項目」,以UCCA作為天然的藝術「母體」,通過藝術課程、創意工作坊等多種活動形式,為孩子們和家庭帶來鮮活生動的藝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