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樂民之樂者 民亦樂其樂

2020-12-13 新民晚報數字報
  ◆ 楊曉林

  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的橫空出世,意義非凡。

  其一,開創了獻禮片「平民美學」的敘事策略。

  孟子云:「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我和我的祖國》的敘事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平民美學策略,就是「樂民之樂」。大時代的「風雷閃電」決定著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折射著大時代的「樣貌脾性」,國家的大事件和個人的小生活永遠密不可分。《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當事人的身份切入歷史瞬間,試圖觸摸時代的心率和脈搏。平民之樸素、草根之狂野、底層之蕪雜使得宏大敘事有了感性,有了溫度,有了根性,接了地氣。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英雄史觀向平民史觀的轉向,主旋律電影也由英雄敘事向平民敘事轉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而「垂憲萬世」的聖賢們逐漸有了「煙火氣」,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領袖、英雄和楷模的平民特徵亦增多,還有成為背景或點綴,退到幕後,甚至不在場的趨勢。不話「封侯事」, 不言「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是把主角和舞臺讓位於草根小人物,讓之於平民老百姓。喧囂的群體集會遊行,歷史轉折瞬間的萬眾歡騰,基本成了煽情的氣氛,那些「大江大河大格局」,「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那些時代特有的畫面和聲音,統統成了「託月」之「烘雲」。《我和我的祖國》對於獻禮片的最大貢獻,是表現小人物的個人化感受,他們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昭告了「民亦樂其樂」,人民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和見證者。

  其二,變宏大敘事為「瑣屑敘事」。

  《我和我的祖國》圍繞愛國主題,以7部微電影集萃的形式獻禮國慶,變獻禮片「體大思精」的宏大敘事,為生活化的「日常敘事」,為個人化的「個體敘事」,為「集腋成裘」的「瑣屑敘事」。這種通時合變,「紆尊降貴」的做法,拓展了獻禮片的格局,展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國氣魄。從內容上擴大了「獻禮」的內涵,突破了數十年一以貫之的表現偉人英雄、楷模標兵的創作藩籬,在形式上強調了「碎、短、雜」,突出了多元化、多層次化和多面化,合乎網絡時代大眾對愛國情感表達的個性化、自我化、多樣化的心理期待。

  7部短片,面目各異,深深打上了導演的個性烙印,各具千秋。總體而言,其中具有草根氣息喜劇性強的作品較受觀眾青睞。為何?因為喜劇蘊涵著平民樂觀主義,是個體敘事和日常敘事中最容易被接受的形式,是老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喜劇不光「嘲長戲尊」,更重要的是對人本身的弱點的一種善意嘲笑。就此而言,《前夜》《奪冠》《北京你好》3個喜劇短片穿插在4個正劇和悲劇之中,契合了舉國同慶的喜劇氣氛,口碑最好,為《我和我的祖國》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三,是中國微電影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選集電影又稱多段式電影,由主題相同的數段短片組成。綜觀國外和港臺那些選集電影,大都為同一個導演的「一部作品」,儘管分段,但各段之間氣質風格大體相似。

  《我和我的祖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影片的主題是「愛國」,串線是「國家盛事發生的時刻」,但卻圍繞一個主題,是7位導演指導的風格大相逕庭的「7部微電影」。而且集束在影院捆綁上映,贏得了好口碑和高票房,這樣的作品可謂鳳毛麟角。就此而言,《我和我的祖國》為中國當下海量的微電影的影院化和市場化,做出了最為成功的嘗試,在中國微電影發展史上具有開先河和裡程碑意義。

  7部微電影各有千秋,現分評如下:

  《前夜》管虎執導,9分。最後一分鐘營救模式運用到位。開國大典僅剩數小時,但要國旗順利升起,卻是狀況迭出,肩負重任的小人物林治遠爭分奪秒,如瘋似癲,相關人員排除萬難,北京人民傾力相幫,最終不辱使命大功告成。人物個性鮮明,節奏緊張,諧趣十足,把一件升旗的「小事」拍得驚心動魄,令人莞爾。

  《相遇》張一白執導,8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科研人員為了保密,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公交車上的深情告白,並肩相坐卻不能相認,國家需要和兒女戀情之間難以兩全的矛盾,令人淚目。但在公共空間進行大段深情告白訴說,實在是不合情理,不合事理,令人尷尬。如果能採用看信,畫外音的方式,也許更為熨帖。

  《奪冠》徐崢執導,10分。7篇中之翹楚。喜歡的女孩子出國男孩子要送紀念品,街坊鄰居看1984年女排奧運會奪冠需要男孩子調天線,他來回奔走,左支右絀,疲於奔命,顧此失彼。短片戲劇張力十足,心理刻畫十分到位,懷舊的場景令人唏噓光陰荏苒,編導演攝剪堪稱完美。

  《回歸》薛曉路執導,7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4條線織成網狀結構:升旗手朱濤刻苦訓練不懈怠、女港警蓮姐兢兢業業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與英國人談判16輪分秒不讓;修表匠愛妻敬業心繫祖國。網狀敘事乃微電影之大忌,本片可謂之「狀態短片」,什麼都想講,但似乎什麼也沒講。沒懸念、沒衝突、沒個性,類同新聞報導和紀錄片。

  《北京你好》寧浩執導,9.5分。2008年喜迎奧運之際,愛炫耀的計程車司機為人夫失敗,為人父失敗,處處受窘出醜但阿Q心態依然,俠善之心依然,他毅然將自己視若珍寶的開幕式門票,送給了遠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兒。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妙趣橫生,堪稱教科書般的表演。以少勝多,以簡勝繁,噱頭足,笑料足,但鏡頭後面的故事才是水下之冰山,反映盛世繁華和時代之殤有深度,有力度。

  《白晝流星》陳凱歌執導,5分。問:扶貧、浪子回頭、白晝流星、天地人和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有何關係?答:難明所以。玄而又玄,謂之法門。

  《護航》文牧野執導,6分。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一根筋」女漢子飛行員克服心理的和身體的障礙,捨棄愛情,終於圓了童年夢,一飛沖天。勵志?愛國?成長?什麼味都有,但似乎什麼都不充足。

相關焦點

  •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不消說,這鄉情的分量在一個人的內心裡不僅重要,亦是一等的珍貴。說來有趣,這些年來,無論是我回故鄉省親也好,療傷也罷,除了孫子、侄子這個「身份」絕對改變不了之外,其他「身份」卻隨著生活路線的改變而改變著。 古人將「一面坡」稱之為「坡鎮」,它是尚志縣(現為市)下轄的一個鐵路小鎮,百年來,火車日夜不停地從鎮中呼嘯而過。
  • 中國人的信仰之十一:與民同憂樂者王
    這一信仰的根本宗旨,就在於確立「以民為本」的政治取向,藉由得人心以得天下。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之。樂民之所樂,己後天下之樂者,必得民為之同樂,而未有不得天下者。憂民之憂者,民亦憂之。先天下之憂而憂者,必得民為之憂,則不憂天下之不可得。
  • 樂民水上樂園是樂民遊藝園全新打造升級
    隨著氣溫的不斷的升溫,是否在思考夏天已經去哪裡玩,去到一個休閒、娛樂、多種項目集合在一起的地方,那麼一定不能錯過東莞水濂山樂民水上樂園!東莞水濂山樂民上樂園開放時間:2020年6月10日-7月31日 平日:10:00-19:30 周末:10:00-20:00東莞水濂山樂民水上樂園開放地點:廣東省東莞市水濂山路南紅棉路2號水濂山森林公園內在線訂票:大河票務網
  • 《孟子•梁惠王》中的民本思想
    那個觀點就是民本。民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把老百姓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歸宿。與民偕樂。「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使民無懼。
  • 民本思想促進中華文明發展
    太康的五個弟弟作《五子之歌》述大禹之訓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意思是說,人民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天下百姓都比我強,一人失誤多次,民怨難道要明顯了才發現?應當防患於未然。我面對億萬人民,恐懼得像用腐朽繩索駕馭六匹馬,做君王的怎麼能不敬畏?
  • 習得——習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
    為政者更應認識到這一點,敬畏民眾、敬畏民眾賦予的權力。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典出:《管子•牧民》原文: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
  • 《悟學.第90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樂所以成性。」【唐以前古注】皇疏:「學禮若畢,次宜學樂也,所以然者,禮之用和為貴,行禮必須學樂以和成己性也。」[邢疏]此章記人立身成德之法也。興,起也。言人修身,當先起於《詩》也。立身必須學禮,成性在於學樂。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既學《詩》、《禮》,然後樂以成之也。
  • 「制民之產」
    白子超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
  • 回良玉:學習求知之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的境界大致可分為學之者、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四個層次,其中樂之者可以說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學而不厭、學中得樂,必定是因為嗅到醉人的書香,嘗到學習的美味,真會像著魔般專注,真能夠廢寢忘食,真不知老之將至,哪裡有空去感嘆厭倦、煩悶和不快呢?
  • 切磋球技共享歡樂,2020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桌球賽上樂翻天
    >草根和專業同臺競技,外國和中國選手切磋球技,大人和小孩共享歡樂,2020年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新春桌球公開賽,昨天在廣大球友的意猶未盡中落下帷幕。圖說:孔令軒在比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前國手蔡偉就是受益者,還沒退役時,他就加入了悅隆,隨悅隆徵戰六屆晚報杯。第一年,悅隆獲得亞軍,蔡偉一不小心也輸過球,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原來業餘桌球臥虎藏龍。」第二年,捲土重來,悅隆奪冠,到昨天,悅隆成就五連冠「偉業」。
  • 試論範仲淹「民本思想」的成因
    試論範仲淹「民本思想」的成因朱振波範仲淹,北宋著名「慶曆新政」代表人物,一篇《嶽陽樓記》傳誦近千年。範仲淹「憂樂天下」,其「民本思想」何時形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其青少年時代生活的山東故鄉長白山,究竟有沒有對他民本思想的形成產生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 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具體體現在哪?
    範仲淹從少年苦讀到出將入仕數十載,用自己的畢生心血向我們詮釋了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其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以天下百姓之憂為己憂,以天下眾生之樂為己樂的處世精神折射出其心憂天下,以民為本的偉大情懷。(一)憂民之生計「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安則國安,民興則國興,範仲淹深諳此理,因此,他提出「養民之政,富國之本.」
  • 《樂記》之「樂」
    奏樂之樂:樂人以樂器奏樂謂樂,奏出之聲亦謂樂,作動詞、名詞且其用法直接相關,如「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的第一個樂字,如「吾端冕而聽古樂」等。禮樂之樂:包含歌樂舞等,常與禮相提並論,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定義,如「禮樂可謂盛矣」「王者功成作樂」「樂觀其深矣」等。
  • 「四民」論轉向與社會責任的主體建構
    明代亦有另外一種聲音,據《明儒學案·泰州學案》所載,羅汝芳以孝弟慈為例,認為縉紳士大夫與群黎百姓在立身行道方面「未嘗有不同者也」。此可謂對王陽明觀點的進一步開拓,然其並不佔據主流地位,亦沒有要求普通民眾與士人平等地承擔社會責任。明清之際,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出一個重要觀點:「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新民晚報數字報-熱烈祝賀上海市第十一屆金愛心教師評選圓滿成功
    王曉虹  浦東輔讀 王  英  聾青技校 楊七平  同濟中學 張詠梅  市十中學 潘文光  上實附小 毛福敏  燎原小學 胡國慶  南模中學 高  屹  晉元中學 王麗萍  閔行中學 餘安敏  南匯中學 陳永康  昆明學校 賈  萍  民星中學
  • 第五十四期 「樂」│中華寫字課堂每日一字視頻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課文6《樹和喜鵲》
    ~正(周代樂官之長)。~府(原是中國漢代朝廷的音樂官署,主要任務是採集民間詩歌和樂曲;後世把這類民歌或文人模擬的作品亦稱作「樂府」)。姓。其它字義● 樂(樂)yào  ㄧㄠˋ ◎ 喜好、欣賞。——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君遊海而樂之,奈臣有圖國者何?——《韓非子·十過》似與遊者相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熙熙而樂。
  • 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常以愚之
    大家好:我們接著學習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先來看一下文本,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傳統文化進校園之孟子之民本思想
    在孟子看來,民貴君輕,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意味著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就會像桀紂那樣,失民心者失天下。在孟子看來,民貴君輕,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梁惠王上》)。在孟子看來,民貴君輕,君王與民眾才能同心同德,政通人和,富國強兵。
  • 師曠的音樂思想|好樂無荒 樂與政通
    師曠的民本思想與「好樂無荒」的音樂觀念         師曠的民本思想是其音樂思想的基礎。民本思想在春秋時已開始形成,早於或晚於師曠的有季梁的「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子產的「天道遠,人道邇」(《左傳·昭公十八年》)等重「人道」的思想,這些都是民本思想的萌始。
  • 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的名言名句,讀之受益匪淺!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