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港上鎮實施「返鄉新青年」培養計劃

2020-12-20 江蘇省人民政府

邳州港上鎮實施「返鄉新青年」培養計劃

發布日期:2018-11-16 08:12 字體:[大 中 小]

眼下,邳州市港上鎮莊安村掛職村委會副主任韓瀟,正牽頭圍繞全鎮4.3萬畝銀杏林下閒置土地的綜合利用,通過查尋資料、土壤分析、走訪調研,進行銀杏林下中草藥種植實驗,進一步延伸銀杏產業鏈,拓寬林地增收途徑。韓瀟,其實是港上鎮實施「返鄉興村新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一員。

在港上鎮,越來越多政治素質好、有一技之長、有回鄉創業意願的青年,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鍊和結對培養,逐步成長為農村建設的新生力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引進本土大學生回家鄉工作、返基層創業,邳州市港上鎮拓寬渠道選人,吸納最優人才,開展「返鄉興村新青年」選拔計劃,按照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把全鎮優秀黨員、致富能手、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熱心家鄉事業,願意回鄉創業發展的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政治覺悟高、思想先進、有責任心、有創新思路的人作為選用範圍。

「返鄉興村新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受到當地年輕人熱捧。22歲的韓瀟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南方某大型企業工作,年薪10餘萬元。因公司業務拓展,他經常輾轉於江浙滬鄂等發達地區。韓瀟心中總有遺憾,總會想為何南方等地能把現代農業做強做大,而有著豐富資源的家鄉卻發展滯後。今年6月,這位「90後」大男孩,作出一個令親友吃驚的決定,回鄉報考鎮裡組織的「返鄉興村新青年」。

經過個人自薦、群眾舉薦、組織推薦和筆試、面試、體檢、考察、公示等環節,通過為期一個半月的組織選拔,60名符合報考條件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和復員轉業軍人,經層層遴選,最終15名「返鄉興村新青年」脫穎而出,掛職擔任村黨組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他們平均年齡29.6歲,其中,大專學歷8人,本科學歷7人。

港上鎮黨委根據各人專業特長,採取交任務、壓擔子形式,為每人落實一名鎮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一對一」結對培養,掛職村主職幹部「手把手」幫帶,參與具體事務性工作等,並納入鎮創業興村青年黨支部跟蹤管理,通過思想上面對面傳、工作上手把手幫,幫助他們儘快掌握工作方法,不斷提升工作能力,促進快速成長。

結合農村工作實際,突出黨建業務、脫貧幫扶、產業發展、實用技術、農村電商、社會治理、惠農政策等領域,多角度多手段地對「返鄉興村新青年」進行系統培訓。同時,針對每位新青年的不同特點和所從事工作,堅持「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制定具體培養方案,採取多種培養教育方式,力求取得良好培養效果,並分批次、有計劃地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港上鎮黨委還根據「返鄉興村新青年」平時表現和年度考核,建立日常管理和考核管理機制。通過培養聯繫人的意見及黨員、群眾的反映,定期進行考核評議。從思想動態、履行崗位職責、創業富民、服務惠民等情況進行實時追蹤。對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成績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的「返鄉興村新青年」,通過換屆選舉推選進入村級班子,在思想上關心、在工作中壓擔、在政治上給位,真正實現「留得住、紮下根、幹得好」,激發「返鄉興村新青年」整體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邳州港上鎮銀杏深加工企業助果農打開國際市場
    邳州港上鎮銀杏深加工企業助果農打開國際市場 時間:2016-04-19 11:10:03 來源:大眾生活報 面對銀杏果市場滯銷的不利局面,邳州市港上鎮農業龍頭企業徐州國利銀杏製品有限公司主動尋找商機
  • 311國道上跨邳州港鐵路專用線立交建成通車
    作為邳州港搬遷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311國道上跨邳州港鐵路專用線立交橋於近日建成通車,這不僅提高了邳州西大門交通出行效率,也方便了群眾出行。 311國道上跨邳州港鐵路專用線立交橋
  • 團區委推出「青鋒計劃」助力返鄉青年創業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朱楊)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為助力返鄉青年創業者,團區委推出「青鋒計劃」貸款項目,可為優秀創業青年提供一年期10萬元以內的免息創業幫扶借(貸)款和「一對一」導師輔導。
  • 美歐對中亞國家實施青年精英人才培養計劃
    其中,一個重要手段和項目,就是實施青年精英人才培養計劃。俄羅斯網絡雜誌《軍事政策分析》最近刊文對此予以披露。「要想戰勝敵人就去教育他們的孩子」。西方國家向來重視對年青人的培養教育。英國在中亞地區也推行系列教育計劃,包括中學生科學競賽(ScienceStars, HigherEducationforEmployability),其設定的任務是「在繁榮的國際勞動力市場提高自身潛質」。還有一項被稱為FameLab的教育計劃,其宗旨是「幫助新一代專業人才提高在國際上開展科學交流的能力」。
  • 【美哉邳州】探尋古銀杏群落,邳州港上準備了一條旅遊線路!
    【美哉邳州】探尋古銀杏群落,邳州港上準備了一條旅遊線路!港上鎮地處沂河衝積平原土壤適宜銀杏栽植迄今已有1500年的銀杏種植歷史「出門無所見,滿目銀杏園。
  • 返鄉青年與「慢城」生活
    摘要:對當下城市與鄉村生活價值的認知重構和認同轉向,吸引了更多青年回到鄉村。相較於經濟利益上的吸引,對鄉村文化與生活價值觀念的重塑,驅使更多的青年主動離城返鄉,投入鄉村新經濟、新產業模式和新生活方式的實踐。
  • 成武這兩名教師入選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培養獎勵計劃人選。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學校要進一步加大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營造有利於鄉村青年教師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造就一批新時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骨幹教師,推動我省鄉村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杭州臨安這場論壇喚醒返鄉青年綠色創業夢
    在「黨建領航、共話夢想」2019清涼峰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創新論壇活動上,臨安區委組織部、區團委、鎮黨委政府等負責人和100多位回鄉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青年,齊聚在秋天的田野中,共話返鄉創業。臨安區清涼峰鎮位於浙皖兩省交界之地,是臨安的西大門,也是「浙西門戶」。
  • 順昌縣埔上鎮召開返鄉黨員及鄉賢座談會
    10月6日,順昌縣埔上鎮連坑村返鄉黨員肖世春告訴筆者。當天,順昌縣埔上鎮以座談會形式,組織返鄉黨員及鄉賢,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行互動交流。據悉,埔上鎮在外黨員約97人,該鎮本著主題教育一個不落的要求,利用部分外出黨員國慶假期返鄉的機會,組織黨員和在外鄉賢座談,介紹近期家鄉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相關情況和家鄉建設發展願景;在外黨員和鄉賢了解了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埔上鎮從民生需求出發,先後完成鎮區自來水改造、鎮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7項民生工程建設。
  • 順昌縣埔上鎮知青返鄉
    東南網訊 春暖花開,順昌縣埔上鎮土豐村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當年插隊的老知青們。27名當年的老知青返回到「第二故鄉」,找尋當年的記憶。順昌縣埔上鎮土豐村位置偏僻,當年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的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到該村插隊落戶,與當地農民拼手抵足幹活,建立了深厚友誼。這些知青相繼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調回城工作。隨著時間推移,人事滄桑,如今能聯絡上並能來參加聚會者只剩下二十七人。
  • 青年歸國返鄉創業,繁育500多萬株蔬菜苗保春耕!山東鄉村「好青年...
    從現在來看,我們通過實施鄉村振興『好青年』,選出了一大批立足鄉村、立足農業、頗有作為的好青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力量。」在7月8日上午舉行的「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媒體通氣會上,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劉少華介紹了「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的開展情況,來自淄博、青島的兩位鄉村「好青年」分享了自己回鄉創業的故事。
  • 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公示,湖南15人入選
    圖/受訪者提供近日,教育部網站對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進行公示,全國311名教師入選,湖南15名教師榜上有名。為加大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支持幫扶,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特針對52個貧困縣增加一定名額。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審核和遴選等環節,最終確定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入選教師311人。
  • 廣東:為精準扶貧培育青年「領頭雁」
    從今年年初開始,團廣東省委聯合省扶貧辦制定培育「領頭雁」計劃——在全省2277個貧困村中選拔一批具有專業技能、願意紮根農村、有致富經驗的農村青年帶頭人,在資金上支持、在技術上指導、在市場上引路,培養他們成為適應農村發展需求的新型職業農民,從而建立起一支帶領貧困戶脫貧的農村青年人才隊伍。
  • 安徽印發《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實施方案》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王海涵 記者 王磊)近日,團安徽省委聯合省委組織部、省農委印發《安徽省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通過抓實抓牢青年創新創業、青少年生態環保、農村青年文化建設、農村團建基礎工作、社會力量整合和鄉村青年人才等多方面舉措,
  • 鄉村振興好青年|李國敬:碩士研究生返鄉創業 本土人才點燃青春新希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2:23編者按:鄉村振興的路上少不了青年人的奮鬥足跡,近年來,廣饒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立了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並評選出鄉村「好青年」多名。為引導鄉村「好青年」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群體紮根農村服務發展的熱情,鼓勵廣大青年返鄉創業,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共青團廣饒縣委推出《鄉村振興好青年》專題報導,走近鄉村創業青年,聆聽他們的創業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之路,弘揚他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好青年」產業發展聯盟作用積極發揮,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棗莊這20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納入省級培養獎勵計劃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公布248名教師為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其中,棗莊市共有20名教師入選來看看棗莊市入選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通知全文如下: 山東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公布248名教師為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
  • 返鄉創業青年才俊出任會長
    其中,返鄉創業的秭歸籍青年才俊、宜昌市格瑞美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革當選為秭歸縣酒店烹飪協會第一屆會長。▲秭歸縣副縣長譚健康為會長單位授牌近年來,王革積極牽頭成立了秭歸縣美食文化研究院,以「屈原家宴」品牌塑造與推廣、「屈原家宴」食材生產與農業觀光、「屈 原家宴」工業化生產、「屈原家宴」勞動力培訓就業及景區服務與酒店管理培訓等為主要運營內容。
  • 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劃」項目風採
    截至2016年9月底,共組織實施青少年公益活動80餘次,受益青少年150餘人。  項目名稱:返鄉學藝自然教育夏令營  項目在暑假期間開展,引導民間藝人發揮特長,設計出一個傳承民間手藝與自然教育相結合的特色夏令營。項目探索留守兒童與暑期返鄉的來滬務工人員子女混合、混齡學習模式。
  • 聊城冠縣開展「青鳥計劃青聚冠縣」返鄉大學生交流活動
    8月14日上午,聊城冠縣團委聯合冠縣人才交流中心組織開展了「青鳥計劃·青聚冠縣」返鄉大學生交流活動,33名返鄉大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活動中,大學生們先後走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冠縣科創中心、冠洲集團、聊城靈芝文化產業園、萬善鄉歷史文化展覽館等地參觀學習,認真了解冠縣科技前沿、重點企業、特色產業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 一封「家書」召喚 大同眾多青年企業家返鄉創業
    近日,山西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大同籍回鄉創業青年企業家,記錄了政策扶持下他們在民營企業發展道路上堅實、從容的步伐。  共青團大同市委宣傳部長郝瑋在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認同·鄉情故土」青春興同行動的一系列活動,讓在外創業的大同籍青年了解家鄉新變化、瞄準發展新目標、融入幹事創業新環境,吸引人才穩定回流,為推動大同市轉型發展、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