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2020年是山東、海南、北京以及天津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第一年,這也是我國新高考政策實施的第二批省份,因為山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高考大省,所以新高考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
2020年山東省高考報名人數超過了53萬,其中高考成績超過600分的有2.7萬人左右,這也很大程度上的增加了報考的競爭。
山東「新高考」的第一年,明顯的「效果」讓考生苦惱
我們都知道山東的新高考是「3+3模式」的,教育部之所以開始實行新高考,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好的,但其實實施起來的過程,必然也會遇到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中,第一年的實施就出現了「翻車」的現象。
因為在山東省內的一些優質生源的高中裡,中等生選考物理和化學後,在賦分上很吃虧,一度淪為了「差等生」,這讓很多考生感到懊惱。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學科的等級賦分上吃了虧,導致拉低了自己的總體分數。
什麼是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的重點在於位次排名,他是按照考生分數排名的百分比進行計算成績的一種方式,只是用作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
那麼具體是如何進行賦分的呢?我們拿浙江省的新高考賦分模式舉個例子,學生甲的地理成績是80分,在全省的位次排名是1%以內的,那麼最終的成績則為100分;若學生乙的生物為80分,但是在全省的排名中在44%--50%之間,那麼最終的成績則是73分。
說白了其實選考科目的成績,跟卷面成績不是直接對應的關係,主要在於考生所在省份中可以排在怎樣的一個位置。
等級賦分也是存在2個優點的
優點一:減小了各省份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差異其實不管是第二批的「3+3模式」還是2021年即將實行的「3+1+2模式」,雖然選科組合增加了很多,但可以很大程度上抹平各省份之間因為學科難度差異造成的不公平現象。
優點二:減小了省市間考題難題不同,導致的分數差異其實同一門學科,每一次考試的難度都會有所不同,那麼這樣也沒辦法直接利用卷面成績進行排名,那麼在眾多的考生中,利用成績的高低進行梯度排名就可以直白的表現出學生之間的差異水平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山東新高考「翻車」?
其實我們上面說到出現「翻車」現象的都是具有優質生源的重點高中,因為這類學校大多數都是覺得理科比文科更重要,就算是新高考模式,學生們也依然相信自己的成績可以考進一所好大學。
這樣的選擇對於各學科成績都非常不錯的學生,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成績中等的考生來說,應該謹慎對待,畢竟傳統的理科模式下,基本都是「學霸」們的競爭,這樣一來中等生自然就會淪為「差等生」了。
那麼,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進行選科呢?
其實大家對於新高考模式,不管是2020年的山東考生,還是明年的遼寧等8個省市的考生,都是第一次接觸,難免有一些不懂的地方。
這個時候大家就要汲取之前省份的高考情況,總結選科經驗,今天給大家分享4個選科原則:
原則一:選自己所長意思就是在選科的時候,要了解自己的特長是什麼,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注意揚長避短,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考出理想的成績。
原則二:選自己所愛選科和大學的專業也是有直接關係的,所以考生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畢竟進入大學之後的4年時間甚至是畢業後的工作,都需要跟這門學科相關的專業「打交道」,如果自己不喜歡也體現不出最佳的狀態。
原則三:選形勢所需在選擇考試科目時,也要考慮當下的形勢,社會不斷地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斷改變的,選擇職業發展有前景的,才能保障自己有更長遠的發展。
原則四:選自己所適在選擇考試科目時,也要考慮自己是否適合這個領域,因為適合自己的才能確保更長遠的發展。
寫在最後:
對於新高考模式,考生在確定選科的時候,建議在一開始就直接確定好,雖然之後可以轉科目,但是這樣的做法顯然也會加重自己學習的壓力。
現在的高中階段不再是單一的努力學習知識就可以了,大家在進入高中之後,應該為自己做一份規劃,不管是對自己的目標專業還是對自己的將來,有規劃的進行學習,也能做到更高效,更有動力。
今日話題討論:你覺得新高考模式下,大家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作為過來人,你對2021屆考生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