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視頻回放
平疇清川潤陽霞
雲霄縣莆美鎮陽下村(古稱陽霞),是景美譽馨的歷史文化名村,村落形成於宋代,位於漳江中下遊三角洲地帶,面向南山,背靠臣嶽,月溪繞村而過,千百年來為海上航運的重要商埠之一。 全村有1221戶,人口5605人,迄今村中仍保存著諸多明清時期獨具閩南風格的古祠堂、廟宇和傳統民居,這些連同村際的自然環境,都得到了科學有序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陽下村兩委事事以民生為本,在致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大環境整治和完善公共基礎設施。 全村上下凝心聚力,通力協作,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新村部科技文化大樓、教學園區、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農民街改造提升、新農貿市場、沿溪護岸工程及綠化漫道等多個關乎民生的工程已陸續竣工並投入使用。
▲
傳統村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農耕文明寶貴的文化遺存。陽下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陽霞城堡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城堡共闢有大小城門8個:南為「協恭」、北為「拱辰」、東為「若華」、西為「韶鏞」以及4個水門至今依然如故。其中若華門與鴛鴦樹、曲尺池、鼓樓頂,自古以來為陽下村的四大名跡,也是海外尋根問祖的重要標誌。元代中期,「雲陽方氏」肇興發祥於此,其後世枝繁葉茂,所以村內分布著大大小小26座之多的宗祠祖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宗祠群,其中省級文物3處,省級重點涉臺文物2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村落衰落、消失日益加劇,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己刻不容緩,為更好地保護發展傳統村落,村委會委託重慶設計院對全村做總體規劃,建立和健全傳統村落保護和建設開發的管理機制。落實保護資金,嚴格遵照國家《文物保護法》修舊如舊的原則,近年來修葺了村裡多處祠堂、廟宇、古民居,增加村內傳統文化的氛圍,把鄉愁留住,為發展鄉村旅遊夯實基礎。
傳統民俗節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村裡還延續著諸多傳統節慶活動,如:聖王巡安(古稱烑神)、「辦大碗」、元宵燈花、花朝節(成人禮)、端午龍舟會、盂蘭盆會(中元節)等。為紀念開漳先賢,弘揚開漳文化,去年還成功舉辦了為期6天的「弘揚開漳文化秋祀民俗節」。
▲
▲
▲
▲
▲
▲
▲
▲
陽下自古以來就有「崇文尚學,尊師重教」優良傳統,故奕代子孫恪守祖訓家規,以道德文章為立世之本,勤於修文習武,將儒家之「修、齊、治、平」引為子弟必修之課。直至現代,對文化教育方面尤為重視,目前已建有新型多功能教學園區,其中小學校區佔地27畝,配有多媒體教室,青少年文化宮,預計投資3000萬元,佔地面積16畝的幼兒園現已進入二裝設計,將建成省內農村一流的幼兒園,這些舉措大大改善了村裡的教學環境,同時也提升了教學質量。陽下村還積極挖掘祖訓家規的文化內涵,首創自編本土教材進校園,開展禮法祖訓家規進課堂活動,讓學生傳習鄉土文化和祖訓家規,傳承先輩忠義孝廉,節儉持家,敦親睦鄰的優良傳統。
2014年以來,陽下村先後被評為「省級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市級富美鄉村」等榮譽稱號。民生民情為重,平安和諧至上。陽下村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實業興村」的發展理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眼長遠,籌劃未來。我們相信陽下必將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成為一方幸福家園。
該組圖片由陽下村委會提供
文字:陽下村委會提供
圖片、視頻:雲霄生活團隊
按二維碼前
你是雲霄的
按二維碼後
雲霄是你的
4、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四站(峰頭、龍鏡、寶石村)
5、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五站(七高磜村)
6、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六站(船場荔枝嶺)
7、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七站(大山頂、礁美村)
8、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八站(火田鎮溪口村)
9、點擊此處進入【雲霄生活百村行】第九站(莆美鎮向北村)
一起留言、點讚、轉發,雲霄生活百村行歡迎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