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太陽象徵光明和新生

2020-12-13 新詩評論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曾任《人民文學》副主編、《詩刊》和《收穫》編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著有詩集《大堰河》、《北方》、《歸來的歌》等。

詩歌:太陽

從遠古的墓塋/從黑暗的年代/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

太陽向我滾來……/它以難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當它來時,我聽見/冬蟄的蟲蛹轉動於地下/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城市從遠方/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於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開/陳腐的靈魂/擱棄在河畔/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

創作背景|1937年春,正是抗戰爆發的前夕,國內形勢十分嚴峻,其時艾青失業在上海,以寫詩維持生計。面對嚴峻的現實和窘迫的生活,艾青表現出對光明執著的追求和對人生樂觀的信念。

簡析|《太陽》一詩的起點是《春》的結尾:「人問:春從何處來?/我說:來自郊外的墓窟。」《春》是寫龍華的桃花的,龍華是著名左聯五烈士犧牲的地方,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桃花,壯烈的犧牲催生了春色。這是極富哲理的命題,是深刻的生命體驗。

《太陽》以此為起點,進一步發揮這一主題:「從遠古的墓/從黑暗的年代/從人類死亡之流的那邊/震驚沉睡的山脈/若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太陽向我滾來......」太陽的出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是淤積的死亡之流裡新的誕生。

由於生命的沉重,故太陽的出世才如此驚心動魄,才如火輪飛旋於沙丘之上,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向我滾來」。

一個「滾」字,既寫出了太陽的速度,更寫出了質感的氣勢。如此太陽是熾烈的,濃厚的,靈魂深處的,這是艾青沉雄詩風的體現。

詩人以全部的生命熱情歡呼著太陽,但是他沒有像郭沫若那樣,張揚著手臂呼喊:「呵呵,環天都是火雲......」他是將對太陽的禮讚推向「客觀」,讓宇宙萬物在陽光下的萌動來表現太陽的偉力。

在太陽的照射下,萬物復甦生命呼吸了,樹枝舞蹈了,河流狂歌了,還有冬蟄的蟲蛹、聚在廣場上的人群、城市的電力與鋼鐵、一切的一切都煥發了生機,都表現出一種力的美。

詩人所選取的意象是準確而有代表性的,有植物,有動物,有人類,有人類的創造,從靜到動,從弱到強,層層推進,將一個喧鬧的春天生動地呈現於讀者眼前,極富感染力。

這種變主觀為客觀的手法,含蓄,沉勁,比郭沫若的《太陽禮讚》更具內在的美。

這是得益於現代象徵藝術的濡染的。郭是浪漫主義,一味張揚,艾青則是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融合,更能讓人體味出精神的內蘊。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當結尾的一節,「我」的情緒介入後,一點也不突兀,一點也不外露,恰到好處地點明了全詩的主旨:「我乃有對於人類再生之確信。」

當我們讀到這裡時,難道還有什麼勉強之感麼?

另有說法認為這首詩謳歌了偉大的時代,「以詩人自己的情緒來感染讀者的情緒,使人們都能感到一個新的時代就要誕生了。」

相關焦點

  • 《艾青詩選》複習
    光,象徵著真理、正義以及人類一切光輝的創造和偉大的理想。3. 請結合選文,分析艾青詩歌語言的特點。①他的詩在形式上不拘於形式,但兼有內在的旋律美。《光的讚歌》中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或字數、行數的劃一,但又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造成變化中的統一,參差中的和諧。
  • 《艾青詩選》綜合診斷
    他的長詩《向太陽》《火把》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鬥爭、爭取勝利的美好願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的歌手。3.「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無數的/我們的年老的母親,/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裡,/就像異邦人/不知明天的車輪/要滾上怎樣的路程……——而且/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這些詩句出自艾青的作品《》。
  • 初中語文《艾青詩選》名著導讀+知識點
    每一個具有獨創性的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意象,在這意象中凝聚著他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觀察和認識,和詩人的獨特的思想和感情。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陽,而主題則是愛國主義。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對祖國和人民的最深沉的愛。太陽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對於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
  • NO.1:《艾青詩選》考點彙編
    這部詩選收錄了詩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詩人的創作歷程和風格特徵。3.作品風格艾青的詩歌從風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解放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讚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文末有贈書)
    在20世紀中國新詩的地平線上,一個巨大的身影,穿過黎明的風,迎著太陽走過來了。他,就是當代中國有世界影響的大詩人——艾青。1986年1月30日,詩人艾青在《詩刊》會議上。張祖道攝在民族危亡的年代,艾青沒有失去對光明的信念,而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禮讚光明、禮讚太陽、禮讚人民,表達了對和平與尊嚴的熱切呼喚。
  • 九年級上冊名著導讀之《艾青詩選》,收藏學習
    以後陸續出版詩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後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後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讚歌》等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勳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 評讀詩人艾青詩歌《礁石》
    >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象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賞析艾青的抒情詩《礁石》,寫於南美洲的智利海濱,那時候,艾青得到智眾議院的意清,和詩人蕭三一起赴智利訪問,祝賀詩人聶魯達五十壽辰。但是,《礁石》寫成後,也許詩人還把握不定,沒有發表。兩年之後,中國的政治有趨向於民主的勢頭,艾青還因新家庭的建立而獲得幸福的愛情,這個時候,他愛表了《礁石》。《礁石》是一首既不難懂,又很費解的詩,曾經受到尖銳批評。
  • 中考必讀名著系列——《艾青詩選》複習題
    顯然,此詩詠礁石,並非以詠礁石為目的,而是借詠礁石而詠人抒懷.詩中的形象具有象徵意義.向礁石「無休止地撲過來」的浪,象徵著迫害他人的人;而傷痕累累,卻依然挺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的礁石,則象徵著堅韌不拔、樂觀自信的人們.
  • 金華市首場國防教育宣講走進艾青中學
    8月28日,金華市首場國防教育宣講活動在艾青中學正式啟動。金華市軍分區政治工作處、金華市艾青中學、金華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室相關人員,艾青中學部分教師、軍訓教官以及638名高一軍訓新生參加了本次活動。據悉,艾青中心高一新生自8月25日入學以來,已經進行了4天的軍訓。軍訓雖苦,但收穫也頗豐。「這四天軍訓,太陽很大,不時也會下雨,但是我們都堅持下來了,而且也很團結。
  • 象徵溫暖與光明的太陽花
    皮是以鹿皮和一些動物皮等為原材料,做為襯底基礎,在皮子上面再加以動物的毛和人工製成的彩色串珠連接在一起。太陽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希溫·烏娜吉的太陽姑娘每天都把光明和溫暖帶給生活在陰暗寒冷的森林深處的鄂溫克人。為了紀念太陽姑娘把陽光帶給人間,鄂溫克人民用世上最好的皮毛和美麗的彩石,做成吉祥物——太陽姑娘和太陽花。
  • 愛國詩人艾青和他的詩歌:為祖國和人民燃燒
    他詩中所展現的「太陽」「土地」等意象,關乎的是國家、是人民、是整個中華民族。艾青在皖南事變後到延安之前這段時間,幾乎是在「流亡」中度過的。艾青曾這樣抒懷:「為國家,為民族,生活著,如果說我的作品還有用的話,就是因為它是和人民生活結合在一起。」
  • 金華舉辦第二屆艾青詩歌節: 研究艾青詩學,弘揚艾青精神
    林丹軍在開幕式致辭中不無動輕情地講到,傅村鎮畈田蔣村是艾青先生的家鄉,這裡有先生兒時的記憶,是他成長過程中對人民大眾的同情之心、對祖國故鄉的熱愛之情的萌發地。舉辦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開幕式,並開工建設詩歌公園,是家鄉人民對艾青先生的無限追思,也是我們立足當前,踏著先輩足跡,繼續努力奮鬥,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具體舉措。
  • 一線語文老師親自帶你走進中考名著《艾青詩選》
    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勳章。二、關於《艾青詩選》這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詩集。閱讀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面:①探討詩歌獨特的意象艾青作為「土地詩人」,對於土地擁有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感應,他以土地,太陽,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等為意象,表達自己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 「中考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簡·愛》《艾青詩選》《水滸傳...
    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作品中心艾青詩歌有著豐富的時代文化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他的詩歌常常出現兩個意象:土地與太陽。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太陽神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圖片來自網絡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三足烏」,或許與「金烏負日」的傳說有關(金烏背著太陽在天上飛行)。
  • 我心中的光明和溫暖,是我的另一個太陽
    《身邊》:拖人後腿的人,永遠在人身後,給人挖坑的人,永遠在人腳下;我心中的光明和溫暖,是我的另一個太陽;有一種等待,叫家的呼喚,也許我們聽不到,卻從未停歇。265「白鶴啊,你向著陽光飛翔,但卻永遠到不了太陽,這樣飛翔是為什麼呢?」「我的飛翔是向著內心的光明,我並不想飛到太陽之上,因為當我向著陽光飛翔的時候,太陽已經把光明和溫暖種在了我的心中。我心中的光明和溫暖,便是我的另一個太陽。」
  •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裡追隨未能白頭
    他稱自己「永遠渴求著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就思考著創作,甚至在吃飯和走路的時候」,飽滿的情緒和創作欲,成就了他的詩作。而艾青一生三段婚姻、多段戀情,均頗為傳奇,只是,當激情退卻後,身為詩人的艾青,在處理婚姻與家庭上便顯出了不善經營的短板。
  • 艾青談文學創作,這首詩篇幅短小,比喻生動,更充滿哲理
    還有一位詩人也熱愛大海,更對珠貝深有感觸,下面介紹的是艾青談文學創作,這首詩篇幅短小,比喻生動,更充滿哲理。艾青認為世界風雲變幻,而詩人卻必須善於從社會生活中捕捉靈感,同時還要忠於自己的感受,詩歌作品更要發自內心。艾青認為詩歌中的想像是生活經驗的複合,於是就產生了比喻。而比喻的目的,是經驗與經驗的互相印證。比喻手法的恰當運用,其實也是提高詩歌形象和含蓄的有效手段。
  • 艾青: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