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懷孕以後就會發現,自己好像比平時顯得更加「矯情」了。剛剛還好好的,下一秒就容易因為一點小小的事情而淚如雨下,心情就像過山車。雖然是懷孕使然,但是這樣其實對胎兒的成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我懷孕的時候,有一次跟孩子他爸因為一點小事鬧矛盾。當時剛好又是晚上,孩子他爸神經比較大條吵完架就像沒事人一樣繼續睡覺去了。我卻一個人越想越氣,整個晚上都失眠了。肚子裡的寶寶好像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在肚子裡面動來動去,也跟著媽媽一宿沒睡。所以,孕期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真的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
情緒不穩定的危害:
一、容易造成胎兒缺氧,胎動異常,甚至流產。人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體內會產生一種激素,而這種激素會促使母體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血液循環差從而引起胎兒缺氧。當人憤怒的時候還容易誘發子宮收縮,甚至直接導致流產的可能。
二、先天缺陷。一旦情緒不穩定或者長時間情緒低落,就容易出現睡眠不足或者食不知味的情況。長期如此可能造成胎兒營養不良,嚴重的還會導致畸形。
三、容易導致孕婦產前或者產後鬱抑症的發生。孕產婦本身心理就比較脆弱,還要忍受來著身體的各種不適。再加上家庭瑣碎比較多,婆媳關係等。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容易增加鬱抑的風險。
四、情緒也是一種胎教。長期精神鬱抑、情緒起伏大的媽媽生出來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受到孕婦的影,在性格上通常都會比較暴躁或者缺乏安全感。
碰到壞情緒時可以這樣緩解:
1.學會控制,做情緒的主人。當不良情緒到來時,可以在心裡告訴自己。不能被影響,消極的情緒不利於胎兒的成長發育。每次生氣之前先想想,生氣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傷害的是自己。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只有自己內心強大起來才能克服一切的困難。
2.保持良好的睡眠。養成按時作息的睡眠習慣,睡前可以泡泡腳或者喝杯熱牛奶有助於睡眠。睡眠充足,人的精神狀態才會愉悅。
3.沒事聽聽音樂。音樂能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同時還是很好的胎教。不僅可以刺激胎兒的聽覺還有利於腦部神經的發育,孕婦常聽一些輕柔的音樂能有效的安撫焦躁的情緒。
4.適當出去走走。懷孕以後可以每天出去走走散散步,放鬆一下心情。當你心情煩躁時,換一個環境或許就能讓你整個人瞬間豁然開朗。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可以適當出去公園或者小區逛逛,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放鬆心情,一舉兩得。
5.提前跟家人科普,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懷孕以後可以多多向家人科普一些孕期情緒的知識。有事情好好商量不要吵架動怒,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作為一名孕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努力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發育空間,才是一名合格的好媽媽。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記錄生活,分享育兒點滴。
育兒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是一名90後寶媽,提倡科學育兒。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 點讚 +關注 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