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嚴重,可能是孕期「因」產後「果」,孕媽別不當回事

2020-12-20 叮麻育兒

眾所周知,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個月,變化是非常大的,幾乎是一天一個樣。但是你知道這些變化裡,哪個是最讓媽媽擔心的嗎?

麗娜是一個新手媽媽,前陣子剛生了一個小寶寶,雖然皺巴巴的像個小老頭,但是皮膚粉粉的,老人都說這孩子以後絕對白。但是回家沒多久,麗娜就發現寶寶的皮膚變得黃黃的,據說是生理性黃疸,每天堅持餵奶讓寶寶排便就可以了,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寶寶的黃疸還是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嚴重了,情急之下只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最後照了三次藍光才完全消退。

折騰了好幾天,又花了不少錢,向來特別節省的麗娜媽媽很生氣,非說是麗娜不聽她的話,孕期吃太多橘子引起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網上有很多關於黃疸的謠言,其中最常見的一條,估計就是「吃橘子會讓寶寶得黃疸」了吧。

橘子內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如果長期吃大量的橘子,會讓大量的胡蘿蔔素進入體內,肝臟無法把這些胡蘿蔔素全部代謝處理掉,就會導致血液中的胡蘿蔔素濃度過高,然後沉澱在皮膚角質層,進而導致皮膚黃染現象的出現。

根據這個原理,很多朋友認為,如果孕婦吃橘子過多,胡蘿蔔素會通過血液傳輸給胎兒,然後導致寶寶出現黃疸,或者黃疸加重。

但是事實上,這種吃橘子引起的皮膚黃染,只是一個短暫的變化,既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也不會讓寶寶黃疸加重。只要減少富含胡蘿蔔素食物的攝入,然後多喝水,促使體內過多的胡蘿蔔素快速排洩,一般4-6周,黃染的皮膚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孕婦可以隨心所欲的吃橘子。

雖然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補充營養、美容養顏、提高人體免疫力,但是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可能會引發便秘或者口腔潰瘍。尤其是懷孕以後,孕婦的腸胃比較脆弱,蠕動也慢了不少,如果吃橘子太多,很可能會加重便秘,甚至引發痔瘡,讓孕婦很遭罪。

有關數據顯示,85%的足月兒和幾乎所有的早產兒在新生兒期都會出現黃疸,只是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黃疸,後期會慢慢消退,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黃疸發生的原因,又被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的。而病理性黃疸的原因則比較複雜,最常見的是下面這兩個:

1.溶血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中,溶血性黃疸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O型血的孕媽懷有A型血或者B型血的寶寶,寶寶的血液到孕媽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然後又通過胎盤迴到寶寶體內,產生的紅細胞被破壞,導致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進而引發的黃疸。

2.感染性黃疸

比如感染性肺炎,讓寶寶的肝功能低下,或者肝內殘存的有功能的肝細胞數量大幅度減少,不能攝取血液中的膽紅素,進而導致膽紅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升高,然後就會引起比較嚴重的黃疸。

而感染主要跟孕媽有關,孕期飲食不當,不注意保護自己,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接觸一些不安全的東西,都可能遭遇感染,比如巨細胞病毒、B型肝炎、風疹等等,然後這些感染再通過血液傳輸給胎兒,或者分娩時讓胎兒受到感染。

從上面可以看出,新生兒黃疸跟孕期的飲食護理,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想要緩解寶寶黃疸的問題,減少黃疸發生的機率,減低黃疸的嚴重程度,從孕期就得做好防護,尤其是下面這幾件事,孕期千萬別常做,否則多半會讓寶寶黃疸加重,孕媽要早知道早預防才行。

孕媽經常做這幾件事,多半會讓寶寶黃疸加重,早知道早預防

1.吃生冷的食物

懷孕以後,孕媽的喜好變化非常大,有的喜歡吃酸,有的喜歡吃辣,還有的喜歡吃生冷食物,尤其是一些生魚片、刺身、半生不熟的牛排之類的。這些食物中可能會含有一些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孕媽經常食用很容易受到感染,然後再通過血液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的肝臟健康。

一旦肝臟受損,必定會影響膽紅素的攝入,導致黃疸發生,甚至出現病理性黃疸。

所以說,建議所有的孕媽,懷孕以後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健康營養,各種生冷刺激的食物千萬別吃。

2.O型血不知道體檢

生活中O型血的孕媽不在少數,如果準爸爸是a型、b型或者ab血型的話,都有可能會形成溶血性異常。如果孕媽孕期不注意體檢,經常錯過體檢,甚至不體檢,可能無法及時發現溶血性問題,進而導致溶血性黃疸的發生。

懷孕後,建議這種類型的孕媽們,都能夠定期產檢,最好根據醫生的要求進行有效的血液檢測,以防後期出現溶血性問題,其實如果能夠及時的對身體的血液進行有效的了解,還是能夠避免後期身體血液性異常的發生的。

3.生活不注意,引發胎兒早產

懷孕後,有些孕媽生活不注意,有的為了減肥節食偏食,有的工作忙碌,家裡事情特別多,運動過量,有的護理不當,磕碰受傷……這些行為都可能會導致胎兒早產,加重黃疸的機率和程度。

在此,建議孕媽們懷孕以後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健康飲食健康生活,儘量讓胎兒都能夠發育成熟以後再分娩。

叮麻寄語:

新生兒黃疸嚴重,很可能是孕期「因」產後「果」,雖然孕期的行為不能完全規避新生兒黃疸的發生,但是必定會有所緩解,建議各位孕媽都重視起來,別不當回事。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沒黃疸,孕期堅持「三不做」,孕媽別不當回事
    大多在寶寶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10-14天消退(有的可能7-10天就消退了),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也不需要就醫治療。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比較多,最常見的是新生兒溶血症,一般出現在產後24小時內,黃疸比較嚴重,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早產兒超過4周仍然不能消退。病理性黃疸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一旦發現必須就醫!如何判斷黃疸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她本想著再過一段時間,寶寶的皮膚可能還會更白更嫩,沒想到,黃疸卻找上了孩子。 雖然寶寶的皮膚在慢慢變黃,但是,她也沒有特別的在意,根據她的了解,過不了幾天黃疸就會好的。 可是,一天又一天的過去,黃疸卻出現了愈發嚴重的傾向,這時候,她心裡才感覺到了著急。
  • 新生兒有黃疸,與孕媽在孕期的飲食有關?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
    也聽一些身邊的人說,寶寶出現黃疸是因為在懷孕期間孕媽的飲食造成的。有一些人還說是因為吃了太多的橘子,橙子等黃色的食物才會造成寶寶長黃疸。新生兒有黃疸,與孕媽在孕期的飲食有關?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其實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以後出現黃疸,和孕期媽媽的飲食並沒有很大的關係。
  • 不想寶寶「黃疸嚴重」,孕媽最好管住嘴,3類食物儘量別吃了
    新生兒黃疸問題,不僅與母乳有關,與孕期媽媽吃了什麼食物也存在一定關聯,為了寶寶的健康,孕媽最好還是管住嘴,儘量少吃這3類食物。按理說,多吃水果對身體會有一定好處,但對孕媽來說,吃錯水果很可能導致新生兒黃疸。就比如柚子、橘子、橙子這類酸性水果,會導致體內酸性物質過多,孕婦的酸性體質也會影響胎兒膽汁的正常發育,是極易增加黃疸風險的。
  • 10個新生兒7個黃疸?孕媽孕期這4個細節多注意,也可能成為那30%
    孕媽孕期這4個細節多注意,也可能成為那30% 十月懷胎,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過這個時間段內孕媽的生活習慣等,卻對胎兒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 孕期預防新生兒黃疸,這4件事孕媽不要做
    病理性黃疸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會引起核黃疸,可能導致嬰兒腦癱或者敗血症,所以家長在寶寶出生後一定要細心觀察,必要時請教醫生,避免病理性黃疸的延誤治療。同時,預防更勝於治療,孕期預防新生兒黃疸,這5件事孕媽不要做!
  • 孕期吃鵝蛋可預防新生兒黃疸, 真的假的?
    懷孕期間,總是會有很多「地方特色」,準媽媽們都會聽家裡老人說一些孕期禁忌或風俗,比如不能吃螃蟹,螃蟹性寒,容易流產;不能吃兔肉,孩子會有兔唇;不能吃辣椒孩子會有紅眼睛,吃鵝蛋能預防新生兒黃疸等等·····,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多數孕媽們都會遵從這些禁忌風俗。
  • 孕媽在孕期,儘量別吃4物,不然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別不當回事
    孕媽在孕期,儘量別吃4物,不然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別不當回事! 為了保證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孕媽以後可別再吃沒有做熟的食物了。
  • 黃疸專挑新生兒「下手」,如不想被「盯上」,孕期做好預防很重要
    現在有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以後都會有黃疸現象,而且發病率一年比一年增多,嚴重的話寶寶還會因此喪命,殊不知,誘發寶寶黃疸的誘因和孕媽在孕期一些習慣有關係,特別是在孕期吃的一些食物。所以想要新生兒不被黃疸「盯上」,孕媽的孕期飲食就至關重要。
  • 孕期這樣做能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注意
    新生兒黃疸是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的現象,那麼黃疸到底是什麼?媽媽要怎麼避免新生兒黃疸呢?一.新生兒黃疸是什麼?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病症,表現為嬰兒的臉部或者身體其他部位偏黃,一般在寶寶出生三天後開始顯現出來,一周左右症狀最明顯。
  • 孕期防「黃疸」可以吃鵝蛋?為了避免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清楚!
    文|福林媽咪不懷孕不知道,懷了孕才知道原來孕期民間的飲食禁忌和風俗習慣還真多!比如說:吃螃蟹會造成孕婦流產,吃兔肉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兔唇等等……甚至你還會聽說,懷孕後期多吃鵝蛋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關於「吃鵝蛋防黃疸」的謠言,早在我懷孕的時候就被傳得神乎其神,最近又聽到寶媽來詢問諸如此類的問題,難道區區一個鵝蛋就能防黃疸嗎?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不錯
    很多人可能發現孩子會有黃疸的情況,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但是有的寶寶出生之後有黃疸,有的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不錯。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好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在出生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患有黃疸,特別是早產的寶寶,更容易會出現黃疸,如果說黃疸症狀比較輕,對寶寶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如果說比較嚴重的話,那麼對於寶寶的大腦都會造成損傷。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有黃疸有的孩子沒黃疸呢?
  • 為啥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有黃疸?醫生:也許跟孕媽犯的這些錯有關
    可是,第二天,醫生卻告訴她,先別走呢,要給新生兒做個黃疸檢測。醫生說:孩子身上黃黃的,眼球也有些發黃,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新生兒黃疸很正常的,接生過很多的新生兒都有不同程度的黃疸症狀,所以這種症狀很常見。苗苗就比較擔心了,便問道醫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呢?醫生:也許是跟孕媽在孕期內犯的這些錯有關。1.
  • 這3類食物,是新生兒黃疸的「幫兇」,孕媽再愛吃也要忌口
    目前,新生兒黃疸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很多孕媽雖然了解黃疸作為新生兒常見的病症,但是一直以來,卻不知道因為什麼,才導致的新生兒黃疸,因此,也不知道在孕期該注意一些什麼樣的情況或者飲食,所以往往無從下手,但是為了未來寶寶的健康,又十分擔憂。
  • 孕期孕婦出現3個「異常」,八成是胎兒智力有問題,孕媽別不當回事
    孕期孕婦出現3個「異常」,八成是胎兒智力有問題,孕媽別不當回事! 所以,孕媽平時要多多注意觀察寶寶胎動的規律。
  • 孕期做好這4件事,預防寶寶出生後不得黃疸,孕媽快快收藏
    大家看完後,可能會好奇,膽紅素異常是什麼,怎麼嚴重到致人死亡?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新生兒黃疸。黃疸的發生是由於血中膽紅素濃度升高,膽紅素升高是因為膽紅素代謝出現異常。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3天就會出現,最多持續7天,之後慢慢減退,直至消失。
  • 懷孕後,孕媽儘量少吃這3類食物,可能對預防新生兒「黃疸」有益
    最近幾天去看望一位剛剛升級為寶媽媽的朋友,聽她說跟自己一個產房的孕媽媽的寶寶,和自己小寶寶同一天出生,結果有著比較嚴重的黃疸情況,出生之後只有照射藍光才能夠痊癒,其實看著自己的寶寶才發現,如果真的是這小孩子的話,也一定會十分的心痛,其實對於新生兒黃疸這種情況,如果屬於生理性的現象,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八成是孕媽在孕期做對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好
    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膽紅素當中的黃色素在血液中出現的量比較多,導致的皮膚沉澱問題。大約有70%的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問題,這一是因為小寶寶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太完全,不能夠有效的調節膽紅素的含量,所以說在新生兒出生之後三四天左右的時間內就出現了皮膚發黃的這種情況。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生有黃疸,有的沒有呢?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是孕媽在孕期做好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好
    現在一進醫院,一進產科裡面,就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每一個出生的寶寶好像都有一個標配,那就是黃疸。不管是胖點的,還是瘦點的寶寶,都有黃疸,個別沒有的那就真的是百年不遇,太少了!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是孕媽在孕期做好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