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媽媽對於剛到來的新生命,都充滿了無限的期待,期盼了十月之久,寶寶終於來到了世上,媽媽肯定對寶寶疼愛有加。
尤其是第一次做媽媽,看著懷中的小寶寶都會覺得很神奇,想捏捏寶寶的鼻子,摸摸小臉,表情裡溢出的都是欣喜,但是媽媽一定要知道,新生寶寶的很多部分都是不能摸的,不然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所以家長要多加注意,下面寶寶的這4個部位,護理時要格外小心。
耳朵
孩子出生後,頭部和耳朵裡會殘留一些胎脂,很多媽媽看著沒有清理乾淨,就想要給寶寶清理耳道。
由於寶寶的耳朵還沒有發育完善,非常脆弱,如果媽媽掌握不好力度的話,就會造成寶寶耳朵的骨骼受損,甚至傷害寶寶的耳膜,可能有失聰的風險。
所以,建議媽媽不要給新生兒掏耳朵,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讓水流進寶寶的耳朵中。
頭頂
大家都知道頭部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部位,它控制著我們整個人的神經,新生兒的頭部可是個需要重點保護的部位,媽媽千萬不能頻繁的撫摸寶寶的頭部。
在寶寶頭頂中間偏上的位置,是一塊半閉合的骨縫,還沒有完全閉合,這裡就是家長常說的囟門,如果頻繁的撫摸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給寶寶的洗澡的時候也要立即擦乾,受冷或者受熱都對寶寶有影響。
肚臍
寶寶出生後,最難護理的就是肚臍了,因為生產時醫生會把寶寶的臍帶剪掉,寶寶的臍帶還需要一段時間恢復,所以,媽媽給寶寶清理時一定要小心。
家長給寶寶清潔肚臍的時候,不能碰到水,更要注意平時的衛生,最好每天都消毒,等待寶寶的肚臍尾末脫落為止。
提醒媽媽千萬不可直接用手扯掉寶寶肚臍上的結痂,這是非常危險的,會導致寶寶的肚臍感染,一定要耐心等待,一般情況下15天左右就可脫落。
私處
我見過一些媽媽過度關注寶寶的私處健康,給男寶寶洗澡的時候,翻動寶寶的生殖器官進行清洗,最後造成寶寶的私處損傷,傷害了寶寶自己更心疼。
其實,媽媽只需要在寶寶排便後用清水洗乾淨即可。給女寶寶清洗私處時,最好用溼巾或者小毛巾擦拭,避免尿褲感染。
總之,新生兒非常脆弱,媽媽一定要小心一些,不要做一些錯誤的舉動誤傷寶寶,有時間要多多學習嬰兒護理的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