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榮華 曹明冉的筆墨世界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曹明冉,1948年出生於山東單縣,現為山東財政學院藝術教研室教授,曾師從崔星五先生,擅長花鳥、山水、人物,尤以牡丹、雙鉤白描和詩詞歌賦著稱。曾先後在香港、紐約、舊金山、吉隆坡、新加坡等地舉辦了以「牡丹」為主題的個人畫展,深受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喜愛。著有圖書《芥子園新編》、《白描牡丹、菊花、水仙》、《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曹明冉》(大紅袍)、《曹明冉畫集》、《水墨清風——蘭花卷》、《中國名畫家全集當代卷——曹明冉》等。

祥和昌盛 700釐米×300釐米 曹明冉

天上人間第一花 110釐米×220釐米 曹明冉

墨池盡收玉堂春 400釐米×160釐米 曹明冉

靜觀荷塘如悟禪 120釐米×120釐米 曹明冉

白描菊花(局部) 120釐米×1000釐米 曹明冉

白描水仙(局部) 120釐米×1000釐米 曹明冉

白描富貴神仙卷(局部) 50釐米×2500釐米 曹明冉

白描蘭花(局部) 50釐米×2500釐米 曹明冉

6月11日,曹明冉大型畫展——「盛世榮華」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隨後,圍繞曹明冉的筆墨藝術舉辦了大型藝術研討會。薛永年、何家英、單國霖、夏碩琦、劉龍庭、王鏞、陳玉圃、鄧平祥、趙力忠、徐虹、楊庚新、王志純、米景陽、杭春曉等一批藝術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會議由知名藝術評論家賈方舟主持。

研討會就曹明冉藝術的筆墨探索、文化意義以及審美現代性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現將研討會專家的精彩發言摘錄如下:

實力派真性情

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明冉堪稱花鳥畫的實力派。他的花鳥畫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型能力強。他畫荷花,畫其他的植物都很好。這種功夫來自長期的寫生鍛鍊。另外,他的畫法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精,工筆、寫生、白描往往能夠結合,使畫面不單調,甚至還有水彩技法,可謂中西融合。

二是藝新。現在花鳥畫家說要表現花鳥的生命狀態、精神,這其實不是什麼稀罕事,從古代就講究表現生命,畫出生命不是創新,而是繼承傳統,把感情融入進去,把感情畫出來,這是挺不容易的。其中,曹明冉用傳統的方法,創作的有意境的《富貴神仙》,也有民間的趣味,能夠為老百姓雅俗共賞。

三是畫美。曹明冉的畫清新、明快、和諧,他的花鳥畫在傳統的基礎上穩步地向前探索、發展,像臺灣劉國松先生講的「先求新再求好」,所以曹明冉的畫難度最大的是用線,那麼大幅的畫主要是靠弧線來構造,這就非常難得。

特別大的畫容易顯得平,因為基本靠雙鉤來設色,即使有粗細,虛實、輕重的變化也易平。在這方面,我提點建議,該大筆頭就大筆頭,該沒骨就沒骨,在用筆上應注意快慢結合,曹明冉用筆非常帥,當然這裡面也有變化。齊白石、李可染畫畫都非常慢,再把帥結合起來就更好了。另外,曹明冉的畫有很深厚的傳統功夫,整個畫面色彩的使用是和諧的,但在色彩的使用上可以再亮一點。

何家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曹明冉的家鄉是山東單縣,一個有著特別古老文化的地方,歷史上很多的文人到過那裡。他小時候愛看戲,戲臺布景、年畫、壁畫等過去很多民間文化的薰陶和感染,對曹明冉後來成為一個畫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他記事起就挨餓,偶然間看到老師崔星五的一張畫,他特別喜歡,就把它借走了。後來,人家帶著他去見了崔先生,才得到了崔先生的耐心教導,所以他的學畫過程真是不容易。曹明冉不僅是一個畫家,也非常注重學習,讀了很多書,吟詩作文對他來講都不在話下,文化對他的滋養非常重要。

畫離不開人的個性和性情,曹明冉的單純、執著也表現在他的作品裡面,不過多追求變化,不追小巧。雖然不變,但是靈動、激情、華美,追求華麗。曹明冉是真誠的,我相信他畫畫也是真誠的,從不避諱人們有時候不太願意承認的東西,比如說高貴、華美,他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欣賞什麼,這就是他的真性格。

曹明冉的繪畫語言流暢,是對華美的一種表現,並形成了自己的個性意識。古人常講骨法用筆,曹明冉也非常強調這一點,他在用線上很活、流暢,變化多端的筆法,讓整個的筆墨語言很單純。比如《觀音瓶》,其中的布是華美的線條,流暢的線條,這是他的真性情。其實,畫畫能表達真性情是件幸福的事,你看曹明冉講話意氣風發,看起來昂揚鬥志,畫跟人完全是一樣的。

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剛才薛永年提到了一個郭怡孮花鳥畫的研討會,現在是曹明冉花鳥畫的展覽,這兩個展覽是有可比性的。兩者都強調大花鳥精神,不同的是郭怡孮的花鳥畫強調真實性,而曹明冉強調線條;郭怡孮的作品現代感比較強,我們可能嫌它太豔麗,而曹明冉的作品可以說是傳統功力的痕跡更明顯。另外,郭怡孮強調畫野花野草,不畫常見的,而曹明冉偏偏選擇了牡丹,這實際上有更大的挑戰,因為要突破傳統牡丹的程式是很困難的。

我看了曹明冉的畫,來自傳統但是不舊,來自民間但是不實。參觀了展覽之後,我非常喜歡曹明冉的白描,華貴和淡雅相結合。牡丹最容易畫俗,我發現他在色彩上是有講究的,往往花頭的顏色比較多,葉子相對來說比較淡,很少有大紅大綠的強烈對比,濃花淡葉,枝條往往採用雙鉤白描,很少著色,這樣馬上就讓整個色調變了。

陳玉圃(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看曹先生的畫,第一個感覺是色彩非常鮮明,氣氛生動,氣勢宏大。工筆畫的形式畫出寫意畫的氣勢,這非常不容易。鮮明的色彩加上繪畫的大氣,非常切合「盛世榮華」這個主題。

曹明冉的繪畫仍然保留了傳統工筆畫勾線的辦法,但用這種方法畫這麼大的尺度實在是不容易,這一點我非常欽佩。為什麼曹明冉的畫給人一種生機勃發的感覺呢?因為他很注重構圖,往往在石頭、竹木的布局上形成了一種合力的感覺,看起來是分散的,但是非常統一。

大家都說牡丹是很不容易畫的,如果畫不好的話會流俗。但是,曹明冉的畫裡面有一種氣息,有情緒,可能與曹先生喜歡詩文有關係,在這方面可以再提高一點,這是我作為一個同行的感受。

牡丹的文化意義

單國霖(上海博物館研究員):看了曹明冉的展覽,我很震驚,他的工筆畫功力確實很深。從博物館的角度來看,古代的工筆畫牡丹都沒有畫這麼大幅的。月光裡的牡丹、夜幕下的牡丹,曹明冉把不同形態牡丹的各種美表現出來了,在牡丹這樣一個題材上有突破、有創新。另外,他用了一些新的技法,增加了牡丹的豔麗、富貴。剛才何家英也講了,線條的運用是中國繪畫的基礎,曹明冉在線條的運用上造詣很高。

齊白石在「粗枝大葉」上勾了很精細的一些草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曹明冉在潑墨寫意的技法上,可以再深入,創造出新的形式,在藝術上將會有更大的成就。

劉龍庭(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今天曹明冉的「牡丹」是開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廳中,展廳裡看展的人都走不動。曹明冉的畫很受歡迎,並且畫幅很大。常言道「李可染的牛,鄭板橋的竹子,齊白石的蝦」,我覺得,曹明冉的牡丹也是一絕。菏澤的牡丹不亞於洛陽的牡丹,菏澤的牡丹一種就是幾十畝,這牡丹不光讓人看,還是中藥材。牡丹之鄉成長起來的畫牡丹的畫家,和很少見牡丹的人是不同的。曹明冉的牡丹畫,根、花瓣、葉都很細緻。這些年,我在美術館看了牡丹王、竹子王,都不如曹明冉。因為曹明冉的牡丹既有花的豔麗,還有深厚的功底。曹明冉的作品很「全能」,嘗試了很多探索,最拿手的是白描和牡丹花,受到社會上很多人的認可。

夏碩琦(《美術》雜誌原編審):在中國種植牡丹、欣賞牡丹、給牡丹寫詩、畫牡丹,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形成了一種牡丹文化。曹明冉的牡丹比較有特點:一是勾線蒼勁,特別突出的是入筆和行筆的節奏感。實際上,筆墨的節奏是畫家情緒的一種不自覺或者自覺的游離,從而形成畫的風格。二是作為中國牡丹繪畫,牡丹已經擔負了一種文化象徵的意義,在歷史的發展中也形成了兩大門派,唐代時追求逼真的工筆,元明清以後,比較注重寫意,這兩派很不同。曹明冉的畫有兩種傾向,一種屬於工筆的範疇,用色比較濃重,把牡丹的富麗端莊表達出來了;一種是追求禪的意境,幾株淡墨的牡丹也很清雅。

我從來沒見過美術館這麼多人看「牡丹」。具有文化象徵意義的雍容華貴的牡丹,有它的群眾性,大家都喜歡。當然,豔俗的傾向是不可取的。我覺得濃重地表現牡丹,傳達其天生麗質之美,不應該否定,它是一種自然生命力,是上帝造化、造物的神奇,也給人們一種美的享受。繪畫在我們國家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走向文人畫,實際上像徐渭、沈周都以墨畫牡丹,讓你分不清墨香還是花香,在繪畫裡面追求一種自我的表露,一種高貴的品性。

曹明冉在同時發展這兩種方向,但是,我覺得他追求淡雅、禪意的方面可以進一步發展。提一點建議,實際上一個畫家一生(包括最傑出的畫家)也絕不可能張張皆好,有幾張能夠讓人記得住就很不錯了。曹明冉的名畫很多,都是以牡丹為主題,而且很愛寫詩,追求詩的意境,追求自我的釋放,希望他在藝術層面更上一層樓,希望以後能欣賞到曹明冉的牡丹新作。

花鳥藝術的新課題

高嶺(美術批評家):曹明冉白描的部分確實是特別精彩,尤其是牡丹,用筆很快,達到了一個爐火純青的地步。另外,牡丹整體的氣象非常宏大,牡丹的枝幹對作品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杭春曉(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這是我看過的在中國美術館人流最大的畫展之一,這說明帶有民俗性的傳統趣味是有廣大人民基礎的,我覺得可以把曹明冉作為一個個案,來審視花鳥畫和時代文化的審美切合度。

王志純(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這個展覽畫面整體很大,對畫面的駕馭能力、把握能力,都是很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因為對曹明冉以前的作品不熟悉,我特別注意他早期的作品,有在絹上畫,還有在生紙上畫,最近在熟紙上畫,他一貫追求工筆畫的寫意性,這是一個很好的課題。工筆畫的寫意性實際上是當代畫作共同面臨的問題,曹明冉從一些局部元素開始,一貫追求用筆的書寫性、表現性。但是我也注意到他的畫整體上是比較平和的,局部也有抒情寫意的,表現欲很強,這就形成了一個反差,這正是曹明冉以後的一個發展方向。如何從局部的寫意,往畫面大結構上,強化寫意性的東西,可能是他下一步的一個課題。大家都喜歡這幾個長卷,這些作品是曹明冉藝術中最精彩的部分。

米景陽(榮寶齋總經理):提起畫牡丹,老畫家王雪濤先生一輩子只畫了一張牡丹。我記得在家裡畫的,把吃飯的桌子接到畫桌上,這樣桌子就到門口了,為了畫畫,他在這個桌子下面鑽來鑽去。1980年北京新的飯店只有3家。王雪濤先生的牡丹掛在哪兒?就在香港的一個賣魚翅的茶社,現在還在那兒掛著。前幾天我去看了,這張大牡丹是王雪濤唯一的一張,我們想拿1000萬買回來,但人家不賣。

曹明冉的牡丹畫最特別的是線。如果提一點意見,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曹明冉畫的牡丹還有菏澤牡丹的痕跡,這和色彩是有關係的。如果我們的色彩總用一種的話是不好的,齊白石、王雪濤用的都是英國的顏料,建議他不妨試一試。

大俗大雅:當代新的審美維度

鄧平祥(畫家、美術批評家):近年來,很多畫展追求價值、意義,創新或者對社會的幹預,但是今天看了曹明冉的展覽,感覺很不一樣。他的作品品質以及功力的深厚,再加上他的詩書,何家英在開幕式上的評價是很高的。我們可以感受到,比曹明冉更年輕的工筆畫畫家何家英的評價是很中肯的,而且是發自內心的。

這裡提出一個問題:一個好畫家在文化變革時代如何追求創新的價值和意義,應該是我們重新認識的。我們這麼多年參加了太多的「非審美」的展覽,甚至把「審醜」放在很高地位的當代藝術展覽,回過頭來看曹明冉的這種純粹審美追求的展覽,可能在精神上給我們另外一種感覺,也使我們思考一些新的問題。在當代藝術泛濫的時代,是不是應該追求一些好畫、符合純粹審美的作品,我們在當代藝術的評價中忽略了這個問題。

中國的文化從哲學上說有一個悖論:人人都追求富貴,在生活中很難實現,但很多文人又避免富貴,比如說文人畫得最多的題材四君子並不包括牡丹,為什麼不包括牡丹?這就反映了一個所謂的文人情趣,實際上文人的審美情趣和民間的審美、大眾的審美是不一致的。我覺得曹明冉非常明確地追求民間的審美、大眾的審美,這是應當肯定的。我注意到曹明冉的詩書都有比較好的修養,在這個年紀的中國畫家中是不多的,他為什麼選擇了跟很多中國畫家不一樣的情趣追求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當然,曹明冉的情趣還是非常多樣的。我倒是覺得那些一味地追求清貧、超逸的畫家,實際上他們的心和作品根本就沒有超逸,反而非常世俗,所以容易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虛偽性。曹明冉的畫則是一種真實的藝術表達。

曹明冉的年齡跟我差不多,都是上個世紀40年代出生的,今後在藝術上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以他的功力以及詩文方面的修養,我覺得曹明冉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在創作上會有更高、更深的追求。

趙力忠(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我想談另外一個問題,農民畫、工人畫都是以畫家的身份來區別的。如果從這方面來說,曹明冉應該屬於百姓畫家。1988年,曹明冉曾經在中央美院進修過,受了一些學院派的影響,也學過一些寫意的畫法,但他更多地還是保留了原來以牡丹為主的東西。他的畫面活潑靈動,符合老百姓的欣賞習慣和審美特點。實際上目前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忘記了服務對象。我們現在好多畫家的服務對象是什麼?是得到專家的認可,得到認可的目的是為了獲獎、為了拍賣。而曹明冉的畫反映老百姓的需要,符合老百姓的情感,它裡面有一種鄉土的情緒,很容易進入百姓的視野,進入百姓的家庭。

徐虹(中國美術館研究員):曹明冉的藝術有兩個特點:一是民間趣味,這和當下藝術家用民間的趣味來體現文化氛圍不一樣,曹明冉是從情感上讓它融入生命當中。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帶有民間趣味的牡丹花有強烈的生活氣息。我想有那麼多的觀眾喜歡他的牡丹,是因為他的作品體現了一種非常飽滿的熱情,一種非常熱烈的欲望,而這和今天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況是相關的。這種欲望體現為一種生命力和一種自信,非常符合今天大眾的精神狀態,從這方面來說,帶有民間格調和審美傾向的牡丹花是有生命力的,而且確實很經得起看。

二是他的畫還有西方的因素。比如曹明冉的牡丹花和傳統牡丹不一樣,它有一種風景的意味,宋代文化強調要逼真,但曹明冉筆下的牡丹枝幹非常明顯,斑駁而有力量,而且把枝幹和花放在了同樣的地位。傳統的牡丹枝幹強調用筆,曹明冉則用枝幹來凸顯他用筆的單一,從而使牡丹增加了一種現代感,增加了寫生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調。這樣,花再豔再濃,有枝幹做了很好的鋪墊,富貴的牡丹反而顯得非常樸實,反而符合常理。這也體現了近百年來西方寫實繪畫對中國畫家的影響。

賈方舟(美術批評家):每個人對曹明冉藝術的感覺以及存在的問題都講得非常好,這個展覽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種挑戰:我們現在所持的價值觀、文人的審美標準是唯一正確的嗎?大眾的審美到底如何來評價?大眾喜歡的東西,為什麼文人就恰恰不喜歡,認為是俗?這些問題我覺得是值得討論的。

每一個文人雖然在提倡「雅」,但都有很「俗」的一面。明代的沈周、唐寅都畫過大量的春宮畫,這是俗的一面。在每個雅的人身上都有俗的一面,其實每個人面對牡丹的時候,無論他有多大的文化,他都會喜歡。如果有人面對這樣一朵牡丹花,說我不喜歡,我認為那是假話。但是回到藝術中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仍然值得深入探討。

曹明冉的作品以牡丹為主,我看他的心態也存在著矛盾、糾結的一面。雅士、俗人的欣賞,這兩方面他都需要。雖然曹明冉表現的是牡丹花,但是有一種對抗,他用什麼來對抗呢?用氣勢、用氣度、用強度、用力度、用一種強勁的生命感來對抗那種柔弱的、清淡的、輕浮的東西。在這裡面,他強調的生命感和我們看到的牡丹柔弱的生命氣息是不一樣的,傳統文人的意識和樸實的民間審美在他身上是共存的。

在曹明冉的藝術當中可以發掘到很多學術點,雖然我們還沒有充分展開,但是大家都已觸及到了,這是研討會非常好的一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曹明冉《盛世丹青》亮相泉城
    2011年11月8日——11月15日,曹明冉《盛世丹青》書畫展在山東博物館隆重舉行。  據悉,這是曹明冉繼2009年10月之後第二次向山東父老匯報展出。歷時五年的精心而努力的創作,尤以幾十幅巨製,彰顯了曹明冉對藝術的真誠和對家鄉的熱誠。在2011年十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盛世榮華》書畫展上這種雅俗共賞的「明冉畫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並贏得了業內的讚賞和百姓的鼓掌.。
  • 山東:「盛世丹青」 曹明冉畫展將在省博物館舉行
    曹明冉作品:整幅祥和昌盛(500cmx800cm)曹明冉作品:雲靜透菲紅(90cmx180)中  齊魯網濟南11月5日訊(記者 於鵬)「盛世丹青」曹明冉書畫展將於11月8日到15日在山東博物館舉行。據了解,這畫展是曹明冉五年以來精心創作的回顧,展出作品將以牡丹為主題,以中國畫的「線」貫穿所有,尤以工寫交融的白描百米長卷震撼亮相,通過優秀佳作,回報家鄉父老。  據悉,這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中,仍是以牡丹為創作主體。展出作品中,三十幾幅丈二巨製,及5米×8米的《祥和昌盛》和5米×7米《富貴禎祥》。工寫交融,氣勢磅礴,色彩華麗,會給人以陽光,希望之感。
  • 曹明冉畫展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曹明冉畫展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2011-06-10 09:40:00    作者:文訊   來源:生活日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曹明冉 美術館 山東財政學院 畫壇 民革中央
  • 牡丹名家曹明冉
    曹明冉的牡丹創作主要借鑑了中國古典和現代舞蹈的律動與色彩,意在凸現牡丹雍容典雅的高貴氣質。此次展覽展出了曹明冉近五年來30多幅尺寸不等的牡丹作品,其中包括《滿紙紅雲當笑歌》《富貴禎祥》《玉堂織錦》等代表性作品。此外,曹明冉的白描雙鉤也獨具特色。   曹明冉13歲拜師於崔星五先生,崔先生曾領受過齊白石和張大千的教誨,他為曹明冉的日後的繪畫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曠達奔放 典雅明麗——也談曹明冉花鳥畫的藝術特色
    曹明冉生長在牡丹之鄉的山東曹州,自幼酷愛繪畫,對牡丹情有獨鍾。每逢牡丹花開,就終日倘佯在牡丹叢中,六年內畫了上千幅寫生稿,這些「功夫」,不僅為他後來的創作奠定了深厚而堅實的基礎,也培育了他真摯的樸實之情。
  • 最高院判定榮華月餅商標歸屬順德榮華
    本報記者(黃春蘭)香港榮華使用「榮華月餅」是其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利,還是涉嫌侵犯順德榮華的「榮華」註冊商標專用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給這場長達14年的商標爭議一個明確的答覆。
  • 業界大佬齊聚 旭輝榮華·公園大道開工奠基儀式盛大舉行
    9月21日,旭輝榮華·公園大道項目「榮呈盛世,輝耀長安」開工盛典暨奠基儀式盛大啟幕!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先生,榮華控股董事長崔榮華女士,陝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義光先生等合作三方高層領導悉數出席本次盛會,共同慶祝旭輝榮華·公園大道項目盛大開工。
  • 香港榮華與順德榮華月餅商標上訴案開庭審理
    香港榮華與順德榮華月餅商標上訴案開庭審理     9月10日打了15年官司仍然互不服輸贏的香港榮華公司和蘇氏榮華公司,就是否侵害香港榮華的「花好月圓」圖案註冊商標專用權、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等展開激烈辯論,法庭沒有當庭宣判。中新社發 徐志毅 攝    9月10日,廣東省高級法院開審一起商標官司。
  • 糾纏商標戰多年 香港榮華推「元朗榮華」謀多元化
    此前,儘管深受廣東人喜愛,但由於在內地商標註冊行動滯後,香港榮華在內地與佛山順德榮華多年訴訟。據悉,僵持的訴訟也是香港榮華在內地包裝數年未變的原因之一。 香港榮華方面透露,推出「元朗榮華」後,香港榮華有意利用該品牌在內地延伸品類。焦灼多年糾紛繼續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兩個多月後又將到來,而香港榮華月餅的經銷商們有點煩。
  • 榮華以「元朗」品牌攻內地
    在內地經銷商渠道,其以「榮華月餅」為商標的月餅將全線退出市場,改為只售賣「元朗榮華」,但在內地的榮華自營門市以及香港市場,則會同時銷售「榮華月餅」及「元朗榮華」。香港榮華董事總經理劉培齡表示,雙品牌策略是「不想再被人搭便車」,又稱兩商標雖有不同,但品質如一。/本報記者 楊致珩  香港榮華與順德蘇氏榮華兩家企業的「榮華」商標之爭已經糾纏了15年。
  • 石齊《大唐盛世》版畫以三象風格繪鴻篇巨製
    石齊《大唐盛世》2020年 91x73cm,版數199  《大唐盛世》,這是石齊先生最新人物畫精品佳作,畫長三米,寬三米,佔據一牆大小,畫幅之上:亭臺樓閣,整齊錯落;君王臣子,粉黛宮娥;龍飛鳳舞,百鳥朝歌;仙音嫋嫋,舞者如梭;蓮花婷婷,牡丹朵朵;丹桂飄香,秋菊紛落;更有那遠山如黛,近水微波;男人威武,女子婀娜,長者康健,孩童活潑;盛世之尊,四方來賀;傳統筆墨,三象風格,鴻篇巨製,華夏中國。
  • 香港榮華月餅或退出內地?
    ■黃春蘭  香港榮華使用「榮華月餅」是其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權利,還是涉嫌侵犯順德榮華的「榮華」註冊商標專用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給了這場長達14年的商標爭議一個明確的答覆。  9月20日,記者從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蘇氏榮華食品商行在廣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人民法院在日前作出的民事判決書中明確表示,香港榮華的「榮華月餅」不屬於知名商品特有名稱,並撤銷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錯誤認定。也就是說,在中國內地範圍內,順德榮華是「榮華」註冊商標的唯一權利人。
  • 老字號:香港元朗榮華的多元化創新之道
    香港元朗榮華能夠做到始終如一的堅持品質,最本真的食材味道,不斷的創新出全新的口味,而又不失最傳統的港味,也實屬不易。從1950年創立至今,元朗榮華已經走過67年的歷程,其前身為香港榮華大酒樓,以製作餅食出名,多年來始終堅持與時俱進,自主創新研發1000多種糕點產品,款款備受青睞。此外,香港元朗榮華多次榮獲香港及國際多項品牌和食品大獎榮譽,成為名符其實的老字號與經典品牌。
  • 盛世牧歌·中國夢·萬裡山河復興圖局部在炎黃藝術館展出
    孫玉清介紹說,盛世牧歌·中國夢·萬裡山河復興圖是根據中國地圖和歷史發展的順序描繪的,他深愛和崇仰大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深愛和崇仰大中華天地人和,繁榮盛世,用了近四十年的歲月,創作完成了中華人文國疆七大藝術工程《盛世牧歌·中國夢·萬裡山河復興圖》(高約1.42米,長7500米)山水人物國畫長卷,立傳山河,塑造英傑,呈給中華民族兩個百年復興之旅,唯願九州同心
  • 香港元朗榮華新品發布
    2018香港元朗榮華新品發布會暨全國經銷商答謝晚宴6月22號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召開,此次發布會主題是「月意生長」-意為「月生心意,好味出新」,以此來詮釋中秋。發布會現場元朗榮華殿堂級「食神」梁文韜先生和香港影視歌三棲藝人、著名美食家「肥媽」瑪利亞也前來力助陣,在現場聊美食吃美食。
  • 武威榮華工貿公司復產
    武威榮華工貿公司復產榮華公司復產的150萬噸搗固焦生產線。本報記者馬順龍  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1月6日訊(記者 馬順龍)2015年12月16日,武威榮華工貿有限公司年產150萬噸搗固焦和年產30萬噸澱粉、12萬噸穀氨酸、18萬噸生物發酵肥項目復產。
  • 司法局法治人物候選人——向榮華
    向榮華,女,32歲,漢族,中共黨員,錦江區司法局法宣科科長。向榮華同志作為學法用法工作組辦公室副主任,認真組織開展學法用法工作,在錦江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基礎性作用,以「法治大講堂」為載體,法治文化陣地為依託,堅持「全民參與」的原則,突出抓好「法律七進」工作,努力推進法治錦江建設。
  • 青島榮華服飾:朝著「專精特新」發展 做世界領先的釣魚服品牌
    魯網12月17日(記者 祁琳)青島榮華服飾以生產、加工、銷售服裝鞋帽、針紡織品、棉紗等產品為主要經營範圍。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作為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外貿企業,榮華服飾被迫按下「暫停鍵」,對公司出口業務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 旭輝•榮華•公園大道,以專業徵服媒體嚴苛眼光
    現場體驗共享空間,新興社群文化除了充滿藝術情調的售樓部大堂,更令來賓感興趣的無疑是咖啡書吧、共享烘焙廚房等體驗式共享空間了,在這裡,你可以取一本好書,一杯現磨咖啡悠閒的度過一個下午,也可以在周末和朋友上一堂趣味橫生的烘焙課堂,還能穿越到另一個遊戲世界
  • 判決之後:「榮華月餅」糾紛升級(圖)
    從外觀包裝上看,香港榮華和順德榮華產品都以紅色「榮華月餅」為名稱。香港榮華以「榮華月餅+花好月圓」為組合標識。順德榮華商標的圖形為榮華加圈圖形。  雙方爭議焦點是:香港榮華認為「榮華月餅」屬於知名商標特有名稱,香港榮華在中國內地範圍內有權使用「榮華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