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木造建築將於2025年建成 系17層辦公大樓

2020-12-14 日本頻道

日本三井不動產和竹中工務店9月29日宣布,將於2023年開始在東京日本橋地區動工建造一棟17層、高約70米的木造辦公大樓。

據報導,該大樓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完工,屆時將是日本最大、最高的木造建築。其使用的木材將從北海道森林採伐,並進行耐燃性技術處理。

現存世界最大木造建築是位於日本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寬57.5米,高49.1米。世界最高的木建築則位於挪威,高約80米。

據兩家公司透露,與建造相同規模的鋼結構大樓相比,木結構建築具有削減約兩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

(責編:陳思、張靖)

相關焦點

  • 三菱電機建成日本首座中規模以上零能耗大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據日媒12月20日報導,日本三菱電機公司在神奈川縣鎌倉市的研究所區域內建成一座新的辦公大樓,通過結合自發電與節能設備實現能源消耗實際為零。該大樓已獲得第三方機構的零能耗「ZEB」認證。據稱,建築面積達3300~9900平米的中等規模大樓以上獲得該認證在日本尚屬首例。
  • 日本房產公司計劃打造70米木造大樓,創全球最高木建築紀錄
    木質結構的混合建築,木材來源自三井集團北海道林場,後續進行防火等加工而成。(網絡圖片) 日本三井不動產宣布,計劃在東京日本橋建造高約70米的17層木結構建築,最快在2023年開工、2025年竣工,報到指出,該建築物落成後將成為全球現存最大且最高的木結構建築。
  • 韓國首爾辦公大樓_2020年韓國首爾辦公大樓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根據客戶要求,建築採用了軟性內表皮以及剛性外表皮。為了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建築中心是中空的,以讓光線進入。辦公室內部創建了新的體驗方式,例如辦公大樓核心位於樓層的邊緣,而不是建築中央,中央的開敞空間鼓勵空氣流通,並將日光引入建築。
  • 為啥日本的房子不怕地震 來看看他們的建築標準和法律
    地上55層、高185米,有日本最高的公寓樓之稱的埼玉縣川口公寓,就採用了與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相同的建築材料——168根cft鋼管。這種鋼管的直徑最大達800毫米,厚度達40毫米,管芯中還注入了比通常混凝土強度高3倍的特種混凝土。在冬天經常下雪的日本東北地區,為了應付積雪,當地人在建造房屋時,房頂多採用鐵板材料。
  • 錦和中心辦公大樓
    因此,辦公大樓的標準層面積也有逐年增加的傾向。超過4000㎡的超大型辦公室近年也變得較為普遍。辦公室空間的大型化使的辦公區域到窗戶的距離顯著的增加,導致工作環境遠離自然光和室外的空氣。
  • 歷時三年 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在上海全面建成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歷時三年,新開發銀行總部大樓在上海全面建成新開發銀行是由「金磚五國」發起、創立的政府間國際金融組織,旨在為金磚國家、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多邊及區域性金融機構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
  • 走近日本最大清真寺:東京大清真寺
    1868年之前的日本,沒有任何清晰的關於伊斯蘭與日本聯繫的記載,也不存在任何伊斯蘭通過宗教傳播的形式進入日本的歷史痕跡。存在的只有若干關於個別日本人和其它國家的穆斯林交往的相互分隔的某些事件。伊斯蘭第一次被日本民眾所了解是始於1877年,他們是把伊斯蘭作為西方宗教思想的一部分來理解的,同時期關於先知穆罕默德生平的書籍也被翻譯成日文傳入日本,這些也被看作是歷史文化知識的一部分。記者走訪日本最大清真寺——東京大清真寺,帶你走進這座神秘的建築。
  • 150米高,32層的「螺旋形」大樓|NBBJ 中標深圳vivo新總部
    這座高150米,32層的螺旋形大樓位於深圳寶安區,四周環繞著一系列綠色露臺,NBBJ的合伙人robert mankin表示,我們知道,結合了自然、健康元素的辦公環境有益身心, 鼓勵健康積極的生活模式。「vivo總部的設計正體現了這一趨勢,從而打造一個流暢、可持續的優質辦公環境。」
  • 庫哈斯新作公開,這幢沒有隔牆的大樓,是我見過最開放式辦公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建築 | 庫哈斯新作公開,這幢沒有隔牆的大樓,是我見過最開放的開放式辦公!項目佔地面積為 52000㎡,共 11 層,內部中庭高 45m,從 2013 年至今,歷經 4 年時間完工,室內可容納 3000 多名員工。該辦公大樓不僅作為 Axel Springer 的新總部,也是 Axel Springer 正式從紙媒轉向電子媒介轉變的最佳象徵。
  • 人類建築史上的第一座玻璃幕牆大樓,68年前的經典之作
    這座大樓位於美國紐約公園大道390號,是一座辦公用途的建築物,地面以上21層,總高度93.6米,竣工於1952年。利華大廈坐擁紐約曼哈頓的絕佳位置,既享有繁華都市的便利,又有中央公園的優美景色,不過,在紐約瘋狂的城建過程中,它早就「淹沒」在了周圍各種高樓大廈裡,如今已很難找到它。
  • 辦公大樓冷清 朝陽600名設計師「雲辦公」
    資料圖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位於朝陽六裡屯的一家建築設計企業已經嘗試了整整一周的「雲辦公」模式。維拓時代建築設計公司位於朝陽六裡屯,其前身是北京市紡織工業設計所,公司擁有一棟獨立辦公大樓,地上5層,地下2層,員工總數超700人,大樓裡平時人來人往,頗為熱鬧。「我們早就給員工發了通知:能不來公司,就一定不要來。如果不得不到崗,也要提前報告。」李振龍說,這天是節後第一次總體部署工作,所以行政部門來的人比較多,有50人。
  • 阿里巴巴上海總部設計方案公布,算法生成的建築
    該大樓採用一種獨特的形式,使用遺傳算法計算出最佳舒適度的建築體量,被視為「阿里集團的標誌性建築」,向公眾展示公司獨特的工作文化。建築位於上海徐匯河畔,周邊黃浦江和浦東商務區CBD,是充滿活力的新興地區。建築以一個大型公共空間為中心,組織辦公空間,並可以「讓人們瞥見阿里巴巴的世界」。
  • 日本森美術館:建築之美不在技藝,更在於木的靈魂
    位於日本東京的森美術館正在展出「建築的日本展:傳承的譜系」。展覽包括九個主題,100個項目,四百餘件展示物,將日本建築的歷史與代表人物重組,呈現從古至今的建築脈絡。以木造結構為源的日本建築具有功能、外觀和內涵的統一,它是人的安身之所,也是通往「神」的橋梁。展覽呈現了東亞建築的精神與傳承,也展示了現代主義建築從東亞所汲取的營養。
  • 2021年最受矚目的30個即將建成的建築,17個在中國
    隨著「魔幻」2020年結束,Archdaily 展望一下2021年即將建成的建築。這些建築遍布五個大洲,包括了文化性與商業性建築等,規模與範圍涵蓋多個功能與領域。其中不乏有收到疫情影響推遲的建築與「大事件」,如威尼斯雙年展與杜拜世博會等;或是已經建設了許多年,即將收尾的「大作」。以下是Archdaily 2021年期待見到的30個項目。
  • 長沙小天城為什麼能建這麼快 「長沙遠大可建公司19天建成57層高樓...
    據施工方介紹,這棟名為「小天城」的高樓於2月17日封頂,樓高200多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還記得2013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天空城市計劃嗎?   雖然最後沒了下文,但最近有了一個「小天城」已經偷偷建好了。據ABC新聞網站3月11日報導,長沙一57層高樓在短短19內天建成。印度網民:「只有中國人才能辦到!致敬!」??
  • 全球最大圓形建築「土豪圓」落成
    據了解,這個全球最大圓形建築廣州圓大廈高138米,共33層,總建築面積約10.5萬平方米,外圓直徑146.6米,內圓直徑47米,歷時3年建成。廣州圓大廈的色彩和造型引起不少爭議,被網友稱為「土豪圓」。 相關內容: 因造型奇特,在建設期間就引發廣泛關注的廣州圓大廈12月16日正式落成。
  • 遠大在湘陰建成模塊化建築 30層酒店15天「搭」成
    最近一段題為《15天30層樓 T30酒店 遠大可持續建築》的視頻在國內外視頻網站上傳播,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這段視頻共3分鐘,展示了遠大集團用15天時間,在一塊空地上蓋起30層酒店的過程。記者昨日從遠大集團方面了解到,視頻展示的這棟酒店建築,其實與一年多前那段網上瘋傳的《中國人6天就能蓋出一座賓館》的視頻所展示的大樓一樣,同樣採用的是遠大「可持續建築」技術。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宿州市分公司辦公大樓及附屬建築、場地保潔...
    項目編號:AHRBZB-2020446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安徽瑞邦工程造價有限公司(招標代理機構)受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宿州市分公司(採購人)委託,對其「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宿州市分公司辦公大樓及附屬建築、場地保潔服務採購項目」進行公開競爭性磋商。
  • 中國最高的建築物,632米118層耗時8年建成,外國遊客:刮目相看
    作為世界著名的基礎建築狂魔,中國目前正在建設很多震驚世界各國的偉大工程,如香港、澳門、橋等,除此之外,中國現代化的建築也成為各大城市的亮點,現代建築高聳入雲,是中國最高的現代建築。就是上海中心大廈,整個大廈從2008年開始建設,到2016年才竣工,超越上海世界金融中心,成為世界上最棒的現代建築之一,高632米,比杜拜的海利帕塔或杜拜塔的828米小200米,建築主體也達到11 8層。上海中心大廈外形很特殊,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的關注,整座大樓就像圓錐形三角形一樣螺旋形地一層一層地上高層,每層樓都會旋轉一個弧度,整個建築給人不同的視覺視角使人震驚。
  • 建築視界|堆疊交錯的雲片狀建築:歐萊雅地平線「J1」大樓
    新總部所在的地平線 (The Horizon) 「J1」 大樓坐落於 Kennedydamm 大街,總建築面積約 22,000 平方米,共計 16 層。這棟約 60 米高的雲片狀高層建築,通過巧妙設計的移位樓層和堆疊交錯的水平效果,現已成為杜塞道夫北部一座全新的標誌性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