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江蘇省文科狀元無緣清北這件事被推上了熱搜。整件事情十分簡單,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因選修歷史課成績為B+,未達到清北招生所需的條件,進而無緣清華北大。白湘菱說「不可能一點遺憾都沒有的」,的確,清北是大部分高考考生夢寐以求的地方,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不只她本人感到遺憾,得知此事的網友紛紛表示太可惜了。有人喊話清北破格錄取白湘菱,清北很快給出了乾脆的回應:不能。
8月2日,這件事有了後續的報導,媒體通過聯繫白湘菱的媽媽得知,這位江蘇文科狀元最終申請了香港大學,並獲得了100萬元的獎學金。這個結果出來後,有一部分網友對清北表示質疑,為什麼不能破格錄取白湘菱?一個選修課成績就這麼重要?
努力的人最終可以追夢成功,這是絕大部分人共同的祈願,白湘菱最終被清北拒之門外也是讓人意難平。有網友表示:這就是清華北大嗎?果然大氣,放走狀元也無所謂。這可就錯怪咱們這兩所頂尖學府了,其實每年清北為了爭奪一個高考狀元都是煞費苦心。奈何今年自己定了規矩,在這個資訊時代,清北每做一件事都得瞻前顧後,小心翼翼,要是真破了格,說不定還要接受網友爭議的審判。
其實清北也有過破格錄取的先例,而且破的格還不小,就比如吳晗當年報考北大和清華,兩次考試國文和英語都是滿分,相對的,數學都是零分。最後,北大沒有錄取他,但清華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破格錄取。吳晗也沒有辜負清華這個伯樂,成為了著名的歷史學家。與之相似的例子還有錢鍾書,蔣方舟等。
規則與人才孰輕孰重?為什麼蔣方舟等人能被破格錄取,白湘菱卻不行?更何況她只是差了一門無足輕重的選修課而已,很多人以此為由對清北冷嘲熱諷。但其實,清北的想法也不難猜,上世紀的確有很多破格錄取的例子,但那時候教育體系並不完善,很多時候校長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是否可以破格錄取;而類似於蔣方舟和柯潔則是在某些方面有專長,有加分才得以進入清北。
而對比起來,現在的教育體系已經完善,已經沒有那種誰一時惜才就能破格錄取的現象了,而且這次白湘菱是直接卡死在了硬性條件上,清北想要加分也加不上,因為她的成績本身就是夠的。清北連操作空間都沒有,自然也只能無奈放話,也確實沒辦法錄取白湘菱。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規則一旦打破,第一個例子有了,就會有無數後來者,規則一打破就形同虛設了,清北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確實是要做出一個表率;但是希望以後的規則能更靈活一點,類似於白湘菱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過可惜。
規則重要,人才也重要;但失去人才是可惜,無視規則是可怕。只願以後的高考錄取規則能更多地考慮這種情況吧,也希望白湘菱能在香港大學取得美好的未來!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