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講究婚姻的「門當戶對」,是親情對真愛的綁架?

2020-12-20 熬熬毒雞湯

你好,我是熬熬毒雞湯,我想和你一起去感受幸福的各種姿態,如果你願意,請點上方關注我

提起「門當戶對」這個詞,很多人總是深表反感,一度認為這是階級固化。

尤其對於年輕一代來說,父母絮叨談戀愛要門當戶對,簡直就是在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在用著「為我好」的名義捆綁孩子的人生。

珂珂就是這樣子。她認為家裡人阻礙她跟初中同學在一起,是因為家裡人太擁有自我優越感、瞧不起人家比較窮。

確實,在她家人心裡,那個男生就是配不上她,就是跟他們家「門不當戶不對」。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家人反對的不是人家家境貧寒,而是那人初中輟學、年紀輕輕卻靠收破爛為生。更重要的是,那個男生也只會在背後抱怨珂珂家人的勢利。

誰家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供養成才的閨女交到一個又沒學歷又沒上進心的男生手裡?哪個為人父母又捨得自己的掌上明珠去受苦?更重要的是,嘗過人生百態的父母,早已知道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結局並不是一個偶像劇般美好,無論你是「高嫁」還是「低嫁」。

那麼,「門當戶對」到底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認為"門當戶對",就是男婚女嫁時兩家人家財富地位相當。這樣片面的解釋,從古至今,確實造成了很多怨偶。也難怪如今人們如此反感這個詞。

但事實上,「門當戶對」更多指的是相似的經歷帶來相同的愛情觀與價值觀。

想一想,你大學畢業、書香門第,人家初中輟學、家境困窘;你跟人家講微積分、c語言什麼的,人家懂嗎?他跟你講如何耕田養牛,你又明白多少?就算你們願意為彼此學習這些內容,你真的不會偶爾嫌棄對方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表現出來的笨拙嗎?愛有些時候也需要崇拜維持的,你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好,熱戀期過後,你看到對方的不足,也是偶爾會不對等看待人家的。

再想一想,對方遨遊世界,邂逅各階層精英;而你每天幾點一線,拘泥於一方天地。你真的能特別自信,不會隨意猜忌對方嗎?你真的不會為自己看過的世界那麼小而自卑嗎?有些人生來就看遍繁華,有些人就是會活得一世安穩,哪怕你們願意為對方放棄流浪或者安然,你們後來真的不會怨懟嗎?

再考慮一下,對方家境優渥,但是他父母處處挑你的刺,口中都是對你家人的貶低,你真的能忍受嗎?或者,你疲於奔命、養家餬口,但對方把錢都用來貼補什麼哥哥買房、弟弟買車,你真的不憤怒嗎?

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必須承認,你父母為你創造的家境門第,帶給你與其他人的不同經歷,讓你形成的不同價值觀。

比你更了解自己的,是你的父母;有時候他們確實行為方式有點偏激,他們的愛確實會成為你的負擔;但他們講究「門當戶對」的初衷,絕對不是為了拆散你的愛情,破壞你的幸福。畢竟,他們比誰,都希望你幸福;他們只是,比你更清醒地預見,「門不當戶不對」要帶給你的艱辛。

家境的貧富、教養的不同,註定就是一道鴻溝。

也許你會說郭晶晶不就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破門第之見嗎?但首先,你要知道,她自己的優秀和努力;其次,你要看到他老公愛她的決心與維護之情;最後,你要看到她公婆的豁達與她父母的分寸感。

幸運的不可能只有郭晶晶一個,努力創造幸福的人總是會有好運。如果你真的對你的愛情那麼有信心,堅信不管發生什麼,自己都可以做好守護好它,那麼,你的父母也必然會全力支持你。

就像珂珂父母,雖然很難受,也還是告訴她,我們希望你分手,但只是我們的希望而已,如果你堅持,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祝福。

親情從來都不是真愛的障礙物,因為你的父母比你想像中更愛你;所以,你可以不接受不理解他們的好意,但也不要一味牴觸他們。嘗試去溝通,結局會更好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是熬熬毒雞湯,不管你來不來,我都在這裡等你的贊

相關焦點

  • 致遠嫁的女孩: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婚姻!
    文:古岸雲沙以前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我們這一代,男女平等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男孩女孩子都可以進入學校讀書。以前的婚姻還講究個門當戶對,到了現代,什麼都不講究了,只講究兩個人的感情,可是誰會想到有一天,最靠不住的還是感情。兩個人再兩心相悅,也抵不過那個生你養你的人對你的愛。所以如果婚姻不被父母祝福,遲早都會出問題。沒有人會為了愛情不要親情,沒有親情溫暖的愛情不叫愛情,那只是一種自私的佔有。
  • 「門當戶對」的婚姻?為什麼要找門當戶對的人,對婚姻有什麼好處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夠相偕到老,恩愛白頭,這種想法並沒錯,但這是以前古代信息不發達的古代講究的,對於日新月異的現在社會來說,現在的門當戶對和過去的門當戶對就完全不同了。現代婚姻是相愛的兩個人走在一起,為了生活而奮鬥的過程,因此這個門當戶對就變成了,兩個人的能力、生活習慣、學識等方面的大致一樣,這樣的兩個人才是真的門當戶對。為什麼要找門當戶對的人,這樣的婚姻有什麼好處呢?
  • 不是道德綁架,就是親情綁架
    看到這個我不由得想起之前看過的《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同樣是被親情綁架的人。在我眼中親情應該是難能可貴的,親人有困難,幫是情,不幫也不能責怪。畢竟不是父母有困難,兄弟姐妹盡力而為。前人帶出了後人,後人應當回報前人,理所應當,但是父母的「恩」,卻是無形的,無法估算出價值的,這就形成了永遠無法償還的債。
  • 什麼是「門當戶對」,婚姻為什麼需要「門當戶對」
    中國自古就講究男女雙方在談婚論嫁的時候要「門當戶對」!有很多現代的年輕人在聽到這一說法後都趨之以鼻,覺得這是一種頑固陳腐的封建思想。那麼「門當戶對」到底是不是過時了?是不是有些迂腐?是不是用在21世紀的今天就不管用了呢?
  • 「親情綁架」有解
    儒家文化下,淑芬並非個例,小到「包多少紅包」、叫誰乾媽,大到職業選擇、和誰結婚,在親情重壓下,我們個個被綁架,就如淑芬一樣,我們一面是親人的語言暴力,一面是不想要的人生。 「親情綁架」下,我們四面是牆,沒有自由,我常自問:難道在福音裡,「親情綁架」也無解嗎?
  • 梁家輝一生寵愛江嘉年:婚姻中,比門當戶對更重要的是恩與愛
    我依然相信,在婚姻與愛情中,有些東西比門當戶對更重要,那就是恩與愛。李安曾講述恩愛夫妻,恩與愛是離不開的。每一對感情好的夫妻,都是不斷積累恩情與愛,這才是婚姻保鮮與婚姻長久的根本。而後,梁家輝還被黑社會綁架,被綁架中,也是這個弱女子,孤身涉險去談判,為梁家輝爭取出來的空間。而這讓梁家輝很動容,也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妻子不僅是自己的伯樂,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這麼多的感動在裡面,讓梁家輝發誓一輩子都要對江嘉年好,而這份恩情太重了 ,讓一輩子的時光都換不來這份情誼的珍重。
  • 明道哥哥自殺事件: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
    它的特點是以婚姻和血緣為主體,並由有婚姻和血緣關係的人生活在一起構成,表現為組成家庭的各成員之間特殊的相互行為。以代際關係為層次,以家庭同代人的多少為幅度,構成家庭中幾代人或同代人之間的傳遞和交往。但隨著親情綁架的出現,讓家庭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從此也變得疏遠。親情綁架分為四種:1.孩子對父母的親情綁架你是我的父母,你就得無條件的為我付出一切。
  • 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您可知道門當與戶對,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說起「門當戶對」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中國的傳統婚姻觀念中,特別講究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對等,這就是即便在今天,也經常被人們說到的「門當戶對」。可是您知道嗎?其實門當和戶對,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樣東西,是古代建築大門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被親情綁架的婚姻,從來沒有人問過我是否快樂
    單身在爸媽眼中是所有不幸事情的根源,好像所有的生活中的不順,只要結婚一切就會如魔法一般美好起來,而我沒這麼傻,但被這種親情綁架著,無法掙脫,時間一長,事業上的長期瓶頸,讓我對未來消極,於是選擇了妥協。隨著職位的上升,接觸到了更多優秀的女生,越來越覺得那段被親情綁架的婚姻,是個天大的錯誤,可只要我一提離婚,爸媽就罵我現代陳世美,你窮的時候人家沒嫌棄,你一有錢了就要離婚。她在家裡罵我負心漢,可要錢貼補娘家的藉口,從來沒有間斷過。二年多了,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過得快不快樂,所有人只會問:有孩子了嗎?
  • 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
    當今社會,道德綁架,親情綁架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可娘家父母聽說小青只拿五萬之後便大罵小青沒有良心,真是白養她了,小青氣不過說了一句「當初你們為了攢錢給弟弟買電腦,讓我退學時,你們想過我嗎?大學的學費都是我自己掙得,你們又管過我嗎?」說完就掛了電話。小青並沒有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只是父母要的實在太多。
  • 有一種勒索,叫親情綁架
    親情就是親人之間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親情不單單是血脈相承,更是一種信任,一種鼓勵。親情綁架就是以親情的名義,對親人進行無限度的索求。在我們的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子女向父母要像討債,兄弟姐妹之間無償索取。我們切忌不要認為自己向親人無償的索取是理所應當,親人之所以給你幫助那是一種信任。
  • 封建社會講究門當戶對,什麼是「門當」,什麼又是「戶對」
    在封建社會時,婚姻甚至交友,不僅僅是看顏值,也不僅僅看興趣相投,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門當戶對。這個說法,造成了很多人間悲劇,最著名的當屬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還有流傳廣泛的牛郎織女、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話傳說。
  • 用「門當戶對」作為衡量婚姻匹配度的標準是否合理?
    今天要講的內容很有意思,年輕人應該感興趣,不管你們談沒談過戀愛,「門當戶對」大家一定聽說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要講究門當戶對。提問一下大家,「門當戶對」的由來是什麼呢,只是一個成語嗎?如果不知道,請聽老杜細細講來。
  • 婚姻,「門當戶對」很重要,千萬別不信
    提起門當戶對,很多人馬上的反應是這是個傳統婚姻陋習觀念,都什麼時候了,婚姻還提這個。婚姻是兩個人愛情的產物,不能被門當戶對所限制,有愛的婚姻就是幸福的婚姻。的確,婚姻裡不能沒有愛,但愛是需要條件的,需要磨合的,需要持久和穩定的。而門當戶對恰恰是愛情長久、婚姻穩固的重要先決條件。
  • 不要讓農村親情綁架,面對鄉村蘇大強們,農村娃的破解之路
    不要讓農村親情綁架社會風氣,如何面對鄉村蘇大強們,新時代農村娃的破解之路這無可厚非作為青春期的農村娃對於未來有美好的憧憬,而這對於老家父母親戚來看是有點想不透。父輩們會用鄉村親情綁架孩子們的童心,認為應該看些經典電視劇或者新聞資訊,對於這些娛樂休閒節目嗤之以鼻。這就給農村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溝通不便也解釋不通,希望父輩們尊重包容孩子們的差異化。
  • 談戀愛要門當戶對?娶洋妻的撒貝寧:跨國婚姻一樣能很幸福
    親情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不同,經歷過的人都會明白,在心中是什麼樣的分量,在忙碌的年紀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會忽略生活中的很多細節。作為一個男人來講,撒貝寧是成功的,事業有成個人成就也是非常高,但是作為一個兒子來講,他欠缺家人太多了,尤其是自己的母親,缺席的陪伴成為了難以抹去的傷痕,就像是缺蓆子女們成長的過程一樣,非常的殘忍又現實。
  • 「親情綁架」有多可怕?多少父母以強勢的姿態,插入孩子的生活
    原來這個女生的家庭是二胎家庭,他的父母老來得子,這個女生都已經結婚,有了新的家庭,並且孕育了自己的孩子,弟弟才六歲,然而母親卻總是以親情來捆綁她,還問她要生活費,還張揚著讓她去養六歲的弟弟。 這完全是一種病態的思維,以所謂的血緣關係來束縛孩子的發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思想,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要做親情綁架,這只會傷害子女更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所以,我想解讀一下這部電影中孫同母親與孫同之間的故事,孫同母親的"親情綁架"。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相信對於"親情綁架"一定不陌生。中國父母,也往往會經常不自意就對孩子進行了"親情綁架"。有關"親情綁架",還請往下看。
  •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命、更可怕
    今天先不討論堂弟離婚是不是一種正確的選擇,討論的是親情綁架是否真的那麼可怕?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親情。所謂親情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存在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親情不單單是血脈,更是一種信任,親情綁架就是以親情的名義進行無限制的索取。
  •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要命!
    所以在我看來,其實這種親情綁架比陌生人之間的道德綁架更可怕。面對著「親人」、「家人」這類關係,你無法像陌生人一樣冷血,面對著他們的索取你往往說不出拒絕,除了吃虧接受別無他法,並且極可能是一輩子,躲也躲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