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賢學校延續蘇興校長十年國學教育理念及經驗,以心性引導和道德培養為根本,以經典學習和國藝薰陶為國學教學內容,以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課程為主要教學內容。
《道德經》中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一陰一陽之謂道,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要符合道的規律。人的大腦是一個整體,左腦完成的是學科教育,主要側重語言,邏輯、理性思維,秩序的建立;右腦完成的是象形思維,主要側重感性思維的培養。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是只有左腦的學科教育,還要照顧到孩子的情感內在,完成右腦的建構,如此達到左右腦的平衡,才更有利於孩子整體思維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成「人」的教育,完成自我價值的實現,生命才會更加完整。而完成右腦的建構,實現對生命的把控,是基於良好行為習慣和品性的養成。
學校的課程設置則是以「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為教學宗旨,以儒家經典為基礎,涵蓋諸子百家之學,以孝悌為根,敦倫盡性,依託經典提升孩子們的人生智慧,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心性和行為習慣,重建生命秩序,塑造君子人格。另外,還開設了國藝課程和修身課程,文武兼備,修學並進,知行合一,涵養天地情懷,變化生命氣象。
接下來,就帶您一起了解一下匯賢學校的特色課……
經典吟誦
經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結晶,是經歷了歷史的滄桑巨變與時代的不斷更迭,仍然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裡,融匯在中華兒女骨髓裡精神力量。
經典中的智慧對於孩子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健全人格的建立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吟誦經典的過程就是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代先賢對話的過程,孩子們通過逐字逐句地吟誦經典,這些承載著歷史厚重感和閃爍著先哲們智慧光芒的文字會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每一位孩子,無形中規範著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使其心靈得以淨化,智慧得以啟迪,心性得以提升。
吟誦經典是匯賢學校學生每天的必修課,然而除了吟誦之外,老師還會引導孩子們在點滴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踐行經典中的智慧,關照到每一個孩子內在心性的成長和道德的培養,而這正是一個自由完整的生命健康成長的根基。
允文允武
文武兼修,德才兼備一直是學校秉持的教育理念。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匯賢學校的學生不僅能文,而且會武。學校設有習武場、籃球場、射箭場,每天上午的第三節課,都是孩子們習武健身的時間,並且武術隊的孩子們已經連續兩年在北京市武術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通過練習武術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鍛鍊孩子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意志力;增強孩子的責任感與正義感,對於孩子身體素質的增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都大有裨益。
另外,學習武術也是為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中國武術,源遠流長,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大道的體悟和對宇宙人生的參悟。
孩子們從小修習武術,透過自己的身體去感知和體悟大道,從而達到內外兼修、形神兼具的生命狀態。
書法
言為心聲,字為心畫。人們都說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中透著他的氣質、心性和內在涵養。練習書法,不僅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和審美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感,增進學識修養,而且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性和定力,使其能夠靜心凝神,泰然自若。
書法課也是匯賢學校孩子們的每日必修課。一支筆,一臺硯,一張紙,於揮毫潑墨,橫豎撇捺間,漢字之美,漢字之韻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走進了孩子們的心田,孕育著他們的身心,滋養著他們的靈魂。
古琴
古琴是一種最能代表東方文化的樂器,因其寬廣的音域,深沉的音色和悠遠的餘音,並且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融合了人們智慧的結晶,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既清新明快,又溫柔敦厚,可以說琴音中流淌的是中國人的精神與品格。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
學校開設了古琴特色課,孩子們通過學習古琴課程,不僅了解了古琴的歷史、學習了演奏的技法,而且在和雅、清淡的琴樂中,孩子們的內在情感得以豐富和升華,內在心性得以提升,可以更細膩,更溫暖,更從容地去認知和感受這個世界。
茶藝
茶起源於中國,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靜、雅、和,以清、靜、雅、和的茶文化精神來溫潤和陶冶孩子們的身心,於縷縷茶香間,讓孩子們能夠靜心神、修身性。
《論語》有云:「不學禮,無以立」。孩子們學習茶藝是從學習茶之「禮儀」開始的。茶之禮儀與中華禮儀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潤人心,禮是一種很好的規範人的言行,濡養人的身心的方式。學習茶藝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謙恭有禮的道德品性。
看,孩子們泡茶時專注的神態,嫻熟的技藝,仿佛他們與茶已經融為一體了,感受它的清香淡雅,品味它的醇厚甘甜。
趣解漢字
文以載道,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之久而未曾中斷,是因為文字的出現。中國的文字歷史久遠,是歷史的載體,是一代代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不僅凝聚著中國文化的精魂,還蘊含著濃鬱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
孩子們通過深入學習漢字,對其產生和發展演變歷程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價值等有了逐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打開了進一步學習和探究傳統文化奧秘的大門,逐步提高其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
天性詩畫
中國畫作為東方繪畫的主流,在其內容和筆法中無一不透露著博大精深的中華精神,是中國文化一大歷史瑰寶。國畫講究的是意境,通過筆墨抒發個人的情感,描繪美好的情景。善畫者至善至美,於筆墨丹青間流露出孩子真善美的自性。
學校的孩子們每周會學練習國畫,從最初的青澀稚嫩的筆法到後來的行雲流水、揮灑自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就逐漸培養起來,也養成了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做事態度和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們領悟繪畫之中隱含的為人處世道理。
全英口語
「尊道貴德,文武兼修,接軌國際,健康成長」是匯賢學校始終堅守的辦學宗旨,孩子們不僅要學習好本民族的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還要接軌國際,打開國際視野。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發展,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加強,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把作為國際語言的英語學好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說能促進聽讀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孩子們每周通過學習英語口語,不僅提升了口語表達能力,能夠敢於去說、敢於去用,而且還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國學修身、國術強體、國藝怡情。
學習國學:讓孩子們成為「有底氣」的人。這種底氣來自於古聖先賢留給我們後人的強大的、根植在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
練習國術:讓孩子們成為「有力氣」的人。用中華武術的精神外練筋骨皮,內修精氣神;
修習國藝:讓孩子們成為「有雅氣」的人。透過琴音、茶香和畫意,涵養其高雅的氣度和溫潤的品性。
國學、國術、國藝,這些課程都是圍繞著提升孩子的心性,培養孩子的道德,濡養孩子的情志來設置的,孩子的生命能夠從小接受其滋養和浸潤,其根基無疑是非常紮實的,未來的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廣,生命的長河也會越來越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