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校高峰將至 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丨小央動態

2020-09-05 小央動態

進入八月下旬,伴隨全國不少高校陸續迎來學生返校,校園內又重新熱鬧了起來。與往年不同,儘管與校園久別重逢後,同學們臉上難掩興奮,但疫情之下,一系列嚴格的防控措施,讓這個新學期的開學形式較為特殊。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迎來學生返校。 中新網記者 張尼攝

  返校高峰期將至 各大學嚴查返校人員身體狀況

  24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門外已經有大量學生拎著行李前來辦理返校相關手續。等候辦理返校的學生們全部自覺佩戴好了口罩,同時保持著適當的間距。

  依照該校此前部署,8月24日起,學校安排符合條件的京區培養單位(含校部院系、本科部)學生分類別、分批次有序返校返所。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學校的入口處設有專用通道,學生要進行登記、消毒、測溫等一系列流程後才可進入校園,而家長等校外人員則一律禁止入內。

  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此前介紹,秋季開學將有60萬大學生陸續來京。目前,每天大約有3000至5000名大學生返京。

  根據目前整體掌握的各校返校計劃來看,在北京,大學生返校峰值將出現在8月31日到9月6日,約20萬人將在這周返校,預計9月6日返校人數最多,單日返校人數將達到5萬人。

  「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學生都要做核酸檢測。」李奕表示,「這項要求是從目前全國的整體防疫形勢和學校整體防疫角度考慮的。」

  從全國來看,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一些高校也在近日相繼迎來學生分批返校。

  8月22日至9月11日,武漢大學學生分四批返校;8月22日至9月13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生分四個批次返校……

  雖然返校時間有所差異,但消毒、測溫、體徵問詢登記等程序幾乎是所有高校的標配。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門外,豎立著「家長止步」的提示牌。 中新網 張尼 攝

  開學後,校園如何管理?

  ——校門:進出需證件 非必要不出校

  根據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以下簡稱「《方案》」),高校要把好校門關,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查看健康碼,保證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學校要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對於開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地高校明確要求繼續強化校園半封閉管理,師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員非預約不進校。

  「目前學校實行封閉管理,本校學生憑藉證件才可以進入校園,校外人員不得入內。」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門口,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稱,此前學校一些對外開放的體育場館目前也暫時禁止校外人員進入,何時恢復需要等待通知。

  制度並非「一刀切」。例如,雖然北京市教委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但科研、就醫、父母探訪等均可申請出校。走讀生和高校教職員工每日需要進出校園,各校將建立健康臺帳,確保進出校軌跡可尋。

資料圖: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室內學習。 劉宵華 攝

  ——教室: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作為開學後學生聚集最多的場所之一,高校教室的消殺工作將會成為新學期防疫的重點。

  關於教室衛生管理,《方案》中就已明確提出,要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教室內衛生清潔,垃圾及時清理。對公共區域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講臺、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安排專人每日進行清潔消毒。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

  另外,在聚集性活動管理方面,《方案》中也明確,要根據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儘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以校區、專業、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

  《方案》中還提到,儘量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管理,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

資料圖:某高校食堂學生在打飯。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食堂:採取錯峰就餐制

  新學期,高校食堂普遍將採取錯峰就餐制度。

  此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要求,實行錯時錯峰就餐,提倡學生自備飯盒,推行網上訂餐,減少堂食。

  武漢大學的一些食堂內則在進門處安排有專人守候,協助學生掃碼、測溫。在衛生消毒方面,餐盤、碗筷在洗碗機經過一輪消毒後,還將進入熱風消毒櫃,在110℃高溫下消毒半小時;食堂人員進入售賣檔口,需要在風淋房吹5分鐘,消毒除塵,確保衛生、安全。

  而在北京,學校食堂的防疫也被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依照要求,新學期開學後,學校食堂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體檢證明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每天由專人負責進行員工晨午(晚)檢。

資料圖:海口經濟學院的工作人員在學生宿舍樓入口消毒。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宿舍:不聚集、不串門

  開學前,不少高校已經對本校的宿舍提前進行了消殺。

  例如,武漢大學就提前對宿舍進行了消毒、通風,在公共衛生間配備了洗手液。開學後,學生掃碼、測溫進出宿舍,宿舍公共區域將每天消殺兩次。

  開學後,宿舍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

  《方案》中就明確了宿舍管理要求。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安排專人負責宿舍的衛生管理和檢查。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洗手設施運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域消毒。(完)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返校高峰將至 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迎來學生返校。 中新網記者 張尼攝   返校高峰期將至 各大學嚴查返校人員身體狀況   24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門外已經有大量學生拎著行李前來辦理返校相關手續。
  • 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
    中新網記者 張尼 攝  返校高峰期將至 各大學嚴查返校人員身體狀況  24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門外已經有大量學生拎著行李前來辦理返校相關手續。  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此前介紹,秋季開學將有60萬大學生陸續來京。目前,每天大約有3000至5000名大學生返京。
  • 濰坊大學生陸續返校,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磊8月29日、30日,濰坊各個高校的大學生們陸陸續續開始返回學校。由於疫情原因,很多大學生在上半年都待在家中,通過上網課的形式進行大學專業學習。如今,新的一學年開始,大學生們終於等來了期盼已久的開學。
  • 大學生返校高峰將至 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懷集縣書協共計舉辦(承辦)各類展覽12場;講座培訓21場;組織會員530多人次,義寫春聯50多場,為群眾送出春聯23400餘副;會員入展國家級展覽2次,省級18次,市級162次,在全市各縣區中名列前茅。
  • 返校高峰將至 防疫應該注意啥
    8月24日起,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學生將分類分批返校報到,大學校園又將逐漸熱鬧起來。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秋季開學的返校規模較大,將有60萬大學生陸續來京。「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學生都要做核酸檢測。」李奕表示,「這項要求是從目前全國的整體防疫形勢和學校整體防疫角度考慮的。」
  • 媒體聚焦 | 返校高峰將至,防疫應該注意啥?
    北京市教委介紹,秋季開學的返校規模較大,將有60萬大學生陸續來京。「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學生都要做核酸檢測。」北京市教委表示,「這項要求是從目前全國的整體防疫形勢和學校整體防疫角度考慮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秋季返校還應該注意什麼?高校要做哪些準備?學生們又該怎麼辦?
  • 92所在京高校60餘萬大學生已返校
    目前,92所在京高校已開啟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工作,60餘萬大學生已陸續返回校園。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高校採取「相對封閉管理」,倡導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高校應當結合本學校和所在地的特點,合理設定防疫的措施和要求,發揮每個人防疫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此外,本月,直航北京的國際商業客運航班穩步有序恢復,留學生返校須按相關要求集中觀察。
  • 北京92所高校60餘萬大學生已返校
    目前,92所在京高校已開啟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工作,60餘萬大學生已陸續返回校園。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高校採取「相對封閉管理」,倡導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高校應當結合本學校和所在地的特點,合理設定防疫的措施和要求,發揮每個人防疫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
  • 高校返校高峰將至 防疫用好「健康寶」
    近日,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學生將分類分批返校報到,大學校園又將逐漸熱鬧起來。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健康寶」在「返校季」將繼續發揮作用。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各學校需建立進出校登記制度,使用「健康寶」把好校門關。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應當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安全有序報到,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核驗「健康寶」綠碼,合格後方可入校,保證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
  • 各地高校陸續開學 學生返校如何科學防疫避免「一刀切」?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王啟慧)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今年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要求,10月10日前全國各校將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開學,高校開學基本安排在8月底到9月乃至10月上旬。開學後,高校如何在做到嚴格防疫的同時避免「一刀切」式管理?
  • 92所在京高校60餘萬大學生已返校 清華實行備案制離校管控
    北京日報目前,92所在京高校已開啟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工作,60餘萬大學生已陸續返回校園。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高校採取「相對封閉管理」,倡導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高校應當結合本學校和所在地的特點,合理設定防疫的措施和要求,發揮每個人防疫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
  • 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高校管理:動態調整措施,改進校門管理方式
    對此,教育部日前發出提醒,要求切實改進校門管理方式,切忌「一刀切」「簡單化」的封閉管理。但實際上,具體的管理大權仍掌握在各高校手裡。那麼,如何在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科學合理地做好高校校園管理工作呢?14天到一個月「從流行病學角度講,高校學生集中返校是除了春節以外的又一場人口大遷徙,確實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高校這種人群密集區一旦有學生感染新冠病毒,後果不堪設想。」國際動物流感專家委員會執行委員陳繼明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不過,他認為高校在管理上應該選取一個「平衡點」。
  • 「開學季」高峰將至食品、封閉管理等話題成為開學季輿情關注焦點
    除了對冷鏈食品的防控,在食堂等人員相對密集的地方進行最小單元群體管理;採取錯峰就餐,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等措施也同樣成為返校後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教育部門及時回應「封閉管理」輿論關切在「開學季」當下,返校後學生是否進行「封閉管理」問題引發輿論爭議,不少在校學生對於「封閉管理」「關好校門」等政策顯示出負面情緒。
  • 大學生的返校之路,有武漢龍湖陪你
    在9月初不再毒辣的陽光裡,被武漢人心心念念的大學生們,終於回來了。歷經消毒、掃描、測溫、登記,再次踏入校門的那刻,陌生與熟悉兩種感覺一起湧上心頭,竟然有點近鄉情怯的意味。興奮、感慨之餘,闊別近8個月的宿舍,到底怎麼樣了?武漢龍湖給你答案。
  • 濟寧返校大學生為學校點讚
    重返校園感受滿滿的愛來自生物理與信息工程(機械工程)系學生劉文平第一個返校踏入校門。「收到校領導親自給我發放的口罩、體溫計、消毒溼巾、疫情期間校園實用手冊等在內的『防疫健康禮包』讓我感覺既暖心又貼心。」劉文平說。
  • 珠海這個高校,開學時的防疫場面是這樣的
    九月開學季已到大學生們也在這兩天陸續到校珠海的高校的返校情況到底怎麼樣呢?寂靜了八個月的校園還好嗎?消毒防疫已準備好北理珠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為了讓學生們平安順利返回學校,學校讓學員分批次有序返校,並做了充分的防疫準備。
  • 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全省高校學生返校安排的通告
    第一批學生返校後1-2周,由各高校根據首批學生返校情況,自行評估確定其他年級學生返校日期。目前尚在國境外的教職員工和學生,暫不返校。在壓實屬地、企業、高校責任和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即日起全省高校可有序組織大學生頂崗實習。請各高校按照《安徽省高等學校學生返校指南(三)》要求,做好開學各項準備工作。
  • 返校開學,你需要這份防疫「名詞解釋」
    防疫「名詞解釋」「相對封閉管理」有什麼要求?低風險地區需要隔離嗎?新生還需要軍訓嗎?國慶假期能否離校?8月25日,我校迎來秋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自8月25日-9月7日,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學將陸續返校。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接受媒體採訪,對北京市高校開學、封閉管理、國慶假期能否離校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我們稍作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 全流程、全要素實況演練!北京這所高校,全力保障師生順利返校!
    2020年新生開學季即將到來,各大高校都在為開學做準備,北京聯合大學也在積極準備著各項返校事宜。在8月28日下午,北京聯合大學北四環校區進行了學生返校全流程、全要素實況演練。演練從西門開始,校長李學偉體驗入校門的各項流程
  • 大學生細分十類,非必要自願返校!防疫「又嚴又親」,探訪華東兩校...
    滬上各大高校做好4月27日起畢業年級學生返校準備,常態化精準防控可謂「又嚴又親」,師大將大學生細分十類加以施策,華理則採取非必要自願返校原則。【嚴】「一生一策」再分4階段,教職工14天自我健康管理當記者報備後先後進入華東兩校探訪,從校門到宿舍,從宿舍到食堂,處處都有「測溫關」「消毒關」,路路都有動線、圍隔加以導引。對於在籍學子數萬、應屆畢業數千的高等學府,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分類分批重返校園,已經細化為「一生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