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王啟慧)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確定今年秋季學期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要求,10月10日前全國各校將分期、分批和錯時、錯峰開學,高校開學基本安排在8月底到9月乃至10月上旬。開學後,高校如何在做到嚴格防疫的同時避免「一刀切」式管理?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近日表示,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以及疫情防控形勢的要求和所處環境、所處地理位置以及人員流動和各方面疫情防控的要素,在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做增減,提出符合當地、當校和個人疫情防控的標準和要求。不鼓勵「一刀切」,但是每一項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部分高校在秋季開學的防疫工作措施中,總體遵循「非必要不離校」的原則,但在具體細節中,根據各地防控要求、實際情況,做出與本地、本校相適應的具體要求。
北京理工大學:實行相對封閉管理 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記者在北京理工大學發布的《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返校和新生入學的通知》中看到,按照分批、錯峰的原則,北京理工大學明確了不同校區的本科生、研究生、新生到校報到的時間。此外,向學生發布了返校個人防控指南,規定了返校前、返校途中以及返校後的注意事項。其中,校方提出,返校同學需遵守校園相對封閉管理有關要求,非必要不出校。北京理工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學生沒有特殊情況不出學校,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
而在校園內,學生可選擇人員較為稀疏的空曠開放空間,結合個人體質和愛好適當進行室外運動,劇烈運動時不佩戴口罩。此外,返校期間,學生可通過網絡心理支持與互助平臺、網絡心理諮詢、校醫院就診等方式尋求心理支持服務。
武漢大學:儘量開放圖書館、自習室等公共空間
闊別課堂近8個月的武漢大學也在8月24日迎來了正式開學。開學後,武漢大學將疫情防控作為學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提出了強化校園封閉管理,師生非必須不出校,校外人員非預約不進校,師生出入校時需掃碼、測溫等要求。
除了錯峰、分批開學之外,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葉中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學生進入食堂要掃碼測溫、錯時錯峰,要求學生在排隊選菜時,保持安全距離,並要求戴口罩。在禁止外賣進校園的情況下,為滿足學生對食品多樣化的需求,學校進行了考量。「武大後勤部門採取了很多辦法,食品品種儘量多樣化、多元化,延長學生食堂就餐時間,引導學生儘量在自己宿舍所在的園區食堂就餐。」周葉中表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和各方面工作進一步常態化之後,相關舉措也會作出相應調整。
武漢大學在學生開學後防控管理的相關通知中提出,儘量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組織學生儘可能以校區、專業、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儘量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聚集,保持社交距離。
浙江農林大學:按年級分批返校 返校前14天不跨省出行
浙江農林大學按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不同年級,分兩批組織老生錯峰返校,並要求學生做好「每日一報」填報。開學返校前14天內非特殊原因須停留在居住地,不跨省出行。在校門管理方面,浙江農林大學繼續實行校園準封閉管理,自駕車和陪同人員謝絕入內。學生返校後,學校將繼續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行管理。
此外,清華大學也明確仍實行相對封閉的管理,要求學生按照「非必要不出校」原則,儘量減少出校;中國人民大學要求學生返校後堅持早、中、晚三次自測體溫並報給學校,進行戶外活動時,在不聚集且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非必要不出校門,如因事需要出入校門,可按規定流程向學院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