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減少28%,每年因空氣汙染死亡的人少了9萬

2020-12-22 澎湃新聞

PM2.5濃度減少28%,每年因空氣汙染死亡的人少了9萬

2020-12-21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楚超 保健時報

柳葉刀子刊發布最新報告:

中國PM2.5減少28%,挽救了9萬人

世衛組織發布「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發布了首部有關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提示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造成的影響。其中指出,中國近年來細顆粒物汙染即PM2.5濃度減少了28%,直接導致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數減少了9萬人。

另外,針對冬季霧霾天氣多的情況,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了「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指導人們科學防護。

進步突出

近年我國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近年來,中國為減少空氣汙染而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為世人有目共睹。

今年2月,瑞士空氣品質技術公司IQAir發布的《2019年世界空氣品質報告》指出,自2013年以來,中國許多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特別是北京。在過去的10年裡,北京已經將年均PM2.5濃度降低了一半以上,實現連續7年下降,並已退出汙染最嚴重的200個城市之列。

2019年11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曾報導,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顯示,2013~2017年,中國在實施工業排放新規定及鼓勵使用清潔燃料後,細顆粒物汙染很快下降。

另外,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2018年,中國城市的總體汙染水平下降了10%。

也有挑戰

僅2%城市PM2.5能達世衛標準

儘管中國許多重點城市的空氣品質正在改善,但仍面臨嚴峻挑戰。《2019年世界空氣品質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仍有48個城市處於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100個城市之列。在中國大陸的400個城市中,只有2%的城市的年均PM2.5濃度小於10微克/立方米這一世界衛生組織準則值,只有53%的城市的年均PM2.5濃度滿足中國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即35微克/立方米。中國空氣品質最差的10個城市分別為:新疆和田、喀什、石河子,河南商丘、安陽、濮陽,河北邯鄲、石家莊、邢臺以及陝西鹹陽。其中新疆和田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二大汙染城市。

科學防護

佩戴口罩,減少中等強度活動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近日發布了「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提示人們如何做好科學防護。

老、幼、孕及心腦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減少暴露空氣汙染下,這些人群面臨著更高的健康風險:首先是先天或後天體質易感的群體,如存在既有疾病或健康狀況不良,出現對空氣汙染暴露的反應加重的情況。其次,空氣汙染暴露水平較高的人群如戶外工作者也更容易受到傷害。同時,存在既有疾病如心肺疾病的人、兒童、孕婦、老人也有很高的健康風險。

所以,孕婦、兒童和老人以及患有心腦血管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應儘量減少暴露在空氣汙染環境中的時間。

油煙、二手菸和燒香等是室內空氣汙染來源待在室內對避免空氣汙染雖然有一定益處,但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室內空氣品質。空氣汙染物有可能從室外滲入室內,而室內本身還有許多潛在空氣汙染來源,如油煙、二手菸和燒香等。同時室內通風類型、建築特點等因素也影響著室內空氣品質。

空氣汙染嚴重時,減少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一般而言,即使某地空氣品質欠佳,也應提倡經常進行身體活動。在可能的情況下,人們應調整身體活動的時間和地點,來減少空氣汙染暴露。在嚴重空氣汙染時,應減少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或戶外工作。

建議佩戴N95型口罩,並及時更換戴口罩是空氣汙染之下的重要防護措施。口罩應覆蓋口鼻部位,緊密貼合面部,以過濾PM2.5顆粒以及煙霧和灰塵。

確保口罩的有效性需要5個條件:1.正確佩戴。2.確保合適。3.在暴露期間應一直佩戴。4.及時更換。5.確認口罩能夠過濾95%的空氣微粒,也就是佩戴N95型口罩。不過,有呼吸系統疾病等既往疾病史的人佩戴口罩可能會加劇病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佩戴口罩或採取其他防護措施。

防霾+新冠

減少外出,通風避開早晚高峰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果趕上霧霾天氣,應如何防護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呼吸病中心主任王洪武給出以下建議:

儘量減少外出,特別是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如需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要戴醫用口罩或N95口罩。也可隨身攜帶溼紙巾,及時擦拭汙染物。

霧霾天氣儘量不要開窗。如需開窗,應儘量避開早晚霧霾尖峰時段,可以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通風,每次以20分鐘至半小時為宜。還可以使用空氣淨化器,對PM10、PM2.5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研究表明,使用空氣淨化器,室內顆粒物濃度達到穩定需要3小時。

運動時,可在室內走動或在家中的跑步機上鍛鍊。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血管彈性,鍛鍊心肌和呼吸肌,增強呼吸功能,有利於維持心肺系統的健康,增加汙染天氣下抵禦呼吸道傳染病的能力。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PM2.5,空氣汙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近年來PM2.5濃度減少28%,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少了9萬!
    柳葉刀子刊發布最新報告:中國PM2.5減少28%,挽救了9萬人世衛組織發布「空氣汙染保護措施及戶外活動小貼士」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亞洲中心發布了首部有關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提示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造成的影響。
  • PM2.5空氣汙染指數分級以及危害 跑步鍛鍊建議
    2012年2月,國務院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2013年2月28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稱PM2.5擬正式命名為"細顆粒物"。  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
  • 農村導致了我國的pm2.5汙染?——假
    下表是煤炭直接燃燒時候產生的汙染情況:事實上,以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住戶在做飯時刻時室內PM2.5 濃度為 71μg/m3 ,以木材為燃料的室內濃度高達212 μg/m3。文中也提到了,農村的燃燒方式,會導致室內的pm2.5高達室外空氣pm2.5的3倍(中國住戶的室內 PM2.5平均濃度(73 ± 34 μg/m3)為室外空氣(22 ± 16 μg/m3)的三倍。)
  • 空氣汙染檢測專屬設備—PM2.5傳感器
    例如車載淨化器、PM2.5檢測儀、氣體檢測儀、帶淨化功能的空調、抽油煙機、新風系統、煙霧警報器、掃地機、吸塵器、智能垃圾桶、掃地機器人......等等領域都有PM2.5傳感器的身影,可見PM2.5傳感器似乎無處不在。下面工採網小編和大家聊聊空氣汙染檢測專屬設備—PM2.5傳感器!
  • 警惕PM2.5風險,除了戴口罩外,還有4招自我防護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是人類健康的大敵,而且對待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貴賤而有差別,只要你居住在同一環境下就不可避免,那麼如果人們只能生活在一個空氣汙染嚴重的環境中,應該如何自我保護呢?國外有研究指出,由於嚴重的空氣汙染,有可能增加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並可能導致這些人群過早死亡。因此,在2012年6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汽車引擎產生的廢氣從可能致癌改為人類致癌物,一年以後將戶外空氣汙染同樣也列為了人類致癌物。
  • 歐洲:每年46.7萬人因空氣汙染早死
    歐洲環境署日前公布2016年歐洲空氣品質報告警告稱,空氣汙染每年導致歐洲46.7萬人早死。城市居民面臨的空氣汙染威脅最嚴重,大約85%的人暴露在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PM2.5顆粒有害環境中。儘管這些細顆粒物看不到也聞不到,但的確對人體產生破壞性影響,包括引發或加重心臟病、哮喘病以及肺癌等。
  • 北大教授:農村人燒火做飯產生大量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近些年空氣汙染嚴重,尤其是霧霾讓人談之色變,北京最為嚴重的時候一個月只有5天不是霧霾天氣。霧霾空氣中含有大量PM2.5,吸入過多可導致呼吸道感染、哮喘,嚴重時甚至影響生育、致使胎兒畸形,可見空氣汙染的危害真的很大。
  • 你所不知的9個PM2.5指數超標的地方
    逢年過節燒香拜拜,你知道即使是隔壁宮廟燒香,家裡的PM2.5也會飆高嗎?來看看9個你不知道的pm2.5所在:1.馬路邊交通廢氣 ——道路交通汙染是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車、電車、摩託車等機動車輛在道路上運行時排放廢氣、產生噪聲和振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 除了PM2.5,還有別的傢伙在空氣中作妖?
    一說到空氣汙染,有人會習慣性地把它等同於PM2.5(細顆粒汙染物)。但事實上,評定空氣汙染的指標裡,可不單單只是這個傢伙。目前的空氣品質評價使用 AQI(Air Quality Index:空氣品質指數),它衡量了6種主要汙染物,分別是SO2、NO2、PM10、PM2.5、O3和CO。
  • 《空氣中PM2.5》20問
    PM2.5中的粒子越細,表面積就越大,它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就越多,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嚴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空氣中PM2.5的濃度為10微米/立方米是安全值,當空氣中PM2.5的年均濃度達到35微米/立方米時,人的死亡風險會增加15%。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2018年秋冬季以來,聊城市PM2.5同比惡化11.3%,在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名列第16位。主要汙染物中PM10同比惡化5.6%;二氧化硫同比持平;二氧化氮同比惡化21.3%;重汙染天數為24天,同比增加12天;優良天數為68天,同比減少1天;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7.69,同比惡化9.9%。進入2019年,聊城市的空氣品質出現反彈,汙染物惡化並沒有得到好轉。
  • 室內空氣汙染之PM2.5,比PM10危害更大
    看著霧霾天裡出門的人,口罩裹得嚴嚴實實,看著都憋。所以每當霧霾天裡,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留在室內,確實,通過緊閉門窗起到了一定的隔離作用,但並不能說室內的汙染就比室外高,有時候,房裡的汙染物濃度甚至高於室外!
  • 京津冀今起將迎3天重汙染元宵節煙花推升PM2.5濃度
    2月13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PM2.5濃度預報圖。 元宵節燃放煙花推升PM2.5濃度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昨日通報了元宵夜京城的空氣品質情況,從PM2.5組分的分析顯示,鉀離子、氯離子、硫酸鹽和有機物峰值與煙花爆竹燃放密切相關。 監測中心數據顯示,自元宵節19時開始,伴隨著煙花爆竹的燃放,PM2.5開始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時起,全市平均PM2.5濃度超過100微克/立方米。
  • 奧司汀空氣淨化器HM450 徹底消除室內PM2.5
    據權威機構研究顯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的死亡風險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約增加15%。研究也顯示,PM2.5濃度越高,呼吸系統病症和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同步增高,這也正是人們擔心的主要原因。國慶小長假剛剛過去,霧霾天隨之而來,霧霾天氣籠罩了京津地區,「霧霾天氣」是我們對PM2.5的另一種叫法,也是人們對重度汙染的一種表達。
  • 歐美研究:PM2.5汙染與肺癌關係密切 亟待解決
    每年,全球大約有140萬肺癌案例,已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成為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人們已經知道,吸菸和職業性暴露會導致肺癌患者增加。然而,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裡,儘管吸菸的人數下降,健康和工作場所的安全狀況已經得到改善。
  • 北京2016年PM2.5濃度下降9.9% 完成2017年治霾目標艱巨
    本報記者 王爾德 北京報導  1月3日,北京市環保局通報2016年空氣品質狀況。  根據通報,2016年北京全市PM2.5年平均濃度下降9.9%,這是近三年來之最大降幅,前兩年的降幅分別為4%和6.2%。
  • 菏澤PM2.5平均濃度三年年均改善6.1%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武 霈)12月9日,我市召開汙染防治攻堅「1+1+9」方案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張善甲及相關負責同志,就我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三年來,我市全力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年均改善6.1%,主要河流均達到了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農村汙水橫流、黑臭水體遍地現象得到初步遏制。三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善大氣質量,是汙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英國首例:9歲女童因空氣汙染死亡
    【環球時報記者 甄 翔】據美國《紐約時報》17日報導,一名患有嚴重哮喘的英國女孩艾拉於2013年2月去世,年僅9歲。當年她的死因被認定為呼吸衰竭,不過經二次調查,一名倫敦屍檢官於本周三正式宣布,空氣汙染是造成艾拉哮喘發作進而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