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生的「清北情結」,是社會上「學歷至上」思維的一種必然

2020-08-27 小珠珠ya

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裡,清華北大就是中國的最高學府,當然實力也確實不容小覷,但是這也也引發了一種「清北情結」,很多人都認為只有清華北大才是真正的好大學,真正能培養出來人才的地方。

從小,被父母耳提面命告訴要好好學習的時候,就被告知,一定要上清華北大。而每一年高考結束後,社會上各界人士都會對清華北大格外的關注,例如某省的理科狀元被清華錄取這樣的新聞標題,一定會成為大家熱議的事情。

就連考生的高中母校,考生所在地區都會給考上了清華北大的學生一定的獎金,以資鼓勵。那麼一味的抬高清華北大學生的價值,真的有必要嗎?

一.清華北大雖然都是最高學府,但是術業有專攻

雖然兩家都是最高學府,就連兩家的學生暗自裡也會有一種較勁兒,但是事實上北大和清華難分伯仲,歷史和優勢都各有千秋。

北京大學的歷史和優勢

1898年,光緒帝批准了京師大學堂。在亂世之中,京師大學堂被保住過,被停辦過,被摧毀過,也被復學過,可以說是飽經風霜了。

1912年,京師大學堂有了現在的「官宣」名字——北京大學校,這就是我國史上的第一所「國立大學」。

在教育部分類的7大學科中,北大強在文理,和醫學領域首屈一指。

清華大學的歷史和優勢

比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少了一些風霜的痕跡,「出生」就帶有國際範。

1909年至1911年間,清朝權力者先是設立遊美肄業館用以國際交流,又逐漸培養了留學人才。

1912年,因為地理位置變遷,改名清華學校,一般從此畢業的學生會到美國繼續深造。

清華的工科、管理學以及藝術類學科是排名頂級的學科。

二.高考考生的「清北情結」由何而來呢?

無論是哪所院校,只要是能進去讀書,那考生都得高興的不得了。

不是「清北」,那都是不入流

父母在小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只有清華北大是最好的大學,其他的都是一般。

有的時候,親戚家的孩子考上普通的211或者985,父母當著別人的面不會說什麼,但是轉過身卻會告訴你,那個學校一般,清華北大才是最好的。

老師口中的例子

每個高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考上清華的人,老師們在奉勸學生學習的時候,就會給學生舉例子,誰誰誰是怎樣努力上了清華的,但是每個學生的基礎和智力都是不一樣的,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一種不明顯的自卑心理。

社會上對清北的崇拜

現在有不少教學軟體都在打著「清北名師」的招牌招攬學員,書店裡勵志的書也是《我是怎樣考上北大的》。之前,江蘇文科狀元選修課B+上不了清華北大,也有無數人替她惋惜,希望清華北大招生辦破格錄取。

無論是誰,仿佛都在傳達著:清華北大是天堂的一種信號。

三.怎樣讓「清北情結」從「執念」變成正確的引導

家長應該明白的道理

儘管社會上的「學歷至上」思維是戰勝「實力至上」的一種必然產物,但是摸爬滾打多年的家長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你在勸導孩子考生去考清北的時候,別人的家長也在這麼做,社會崗位是有限的,清華錄取名額也是有限的,所以並不是誰都能有機會上清華北大。

與其局限於清華北大,不如看看復旦南開,將眼光放寬,並不是每一個公司的高管都是清華北大畢業,學歷是有工作的第一步,但是真正在社會上站穩腳跟的依舊是「實力」。

與其怕孩子考不上清華北大而擔心,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在生活中的吃苦精神,能堅持的人往往才是社會上的精英。

老師有引導的作用

清北是一塊兒鍍了金邊的敲門磚,作為老師確實知道清華北大的重要性,但是老師更應該起到的是「引渡」作用,總是給學生灌輸清華北大學霸的學習方法並不會引起學生愛學習的興趣,反而是容易引起他們「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正在學習的高中生,也是獨立的個體,經常得到的是自己很弱不如別人的信號,就很容易失去信心,老師們更應該告訴學生們你和清華的學生一樣有哪些特點,所以你也是優秀的。

學生自己應該了解自己

別人怎樣說,都不能代替你生活,所以比起他人的「清北情結」,學生更應該知道自己的「真愛情結」,幹一行愛一行,了解自己真正的志願方向,才更能努力成為優秀的社會人才。

最後

高考考生的「清北情結」並不是他們真正的自我選擇,本質上還是父母和老師只讓考生努力學習,定下上清北的目標的事實。但這種概念往往適得其反,最後可能會變成學生的心結。

相關焦點

  • 北大送考生百萬獎金,這不是在為「學歷至上」錦上添花嗎?
    北大送考生百萬獎金,這不是在為「學歷至上」錦上添花嗎?考入北大一直是考生夢寐以求的。可關鍵考入北大並沒有那麼簡單,並且對個人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及學習的努力程度都有關係。考生與家長都希望上北大或者上清華,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好與壞,更關鍵的是學歷。
  • 謠傳山東高考狀元拒絕清北,引網絡熱議,「清北情結」何時休?
    將優生送入頂尖名校無可非議,但是在筆者看來,在高考志願填報方面,高中學校和考生的核心利益並不一定會完全吻合。在這篇文章裡筆者就以自己的了解來談一談地方高中的「清北情節」。甚至可以說,為了清北可以舉全校之力,嘗試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1.裸分考清北越來越難新高考改革後,尤其是山東卷向全國卷並軌之後,地方高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以前靠填鴨式滿堂灌和題海戰術提高分數的方法開始失靈,地方高中生綜合素質薄弱的短板開始突顯。
  • 「大齡」生考研是一種情結
    從2014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取消了報考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的限制,一些40周歲以上的考生也加入了考研大軍。  「大齡」考生選擇考研,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決心。還記得去年11月份本報報導的4位「大齡」考生嗎?2014年研考,他們考得怎麼樣?如果沒有成功,這次他們還會繼續考研嗎?
  • 考研到985讀碩士博士,能彌補第一學歷是普通本科的「黑歷史」嗎
    用人單位以及社會上對於人才的評價中,通常會有對於第一學歷的「名校情結」和「普校歧視」,即使繼續讀了研究生也會被選擇性忽視,這究竟是為什麼呢?1.高考與考研的選拔方式不同大學本科的選拔方式是高考。因此,不同學校考生的考題難度並沒有統一標準,分數也不具備普遍對比性。有第一學歷名校情結的人認為,考研的最終錄取存在暗箱操作和不可控因素的可能性,因此在公平性方面,並不如高考,因此選拔的人才也不如高考的含金量足。
  • 狀元進不了清北,仝卓申請恢復高考成績,爭議背後是對規矩的破壞
    狀元進不了清北進港大,冤嗎?最近幾天,江蘇文科裸分第一名白湘菱因為選科等級考試的歷史只得了B+而無緣清北等名校的事情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一些人為白同學叫屈,說江蘇高考不公平,也有人說歷史只有B+,算不上真正的狀元。
  • 江蘇文科狀元無緣清北:高考結果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但因為她的選修測試科目歷史成績為B+,按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根據2020年《江蘇招生考試》(招生計劃專刊),各地高校除了有高考總分要求外,也對考生的選修測試做了相關要求。雖然高考這一件事,讓很多學生從邁入幼兒園開始,就感到競爭多帶來的精疲力竭,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考的確是一個實現理想的捷徑
  • 無緣清北文科第一名申請香港大學 專業意向讀金融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緣清北文科第一名申請香港大學 專業意向讀金融 歲月悠悠不復來,青絲縷縷日漸白;育女養兒十餘載,望成龍鳳狀元才。 一直以來,狀元因其稀缺性而備受社會關注,更是無數考生羨慕和仰望的對象。
  • 成人高考不再免試招收「二學歷」考生
    綜述篇         政策看臺:不再免試招收「二學歷」考生  南方網訊 從2004年起,成人高校招生不再免試招收第二專業專科學歷教育(以下簡稱二學歷」招生),考生須參加成人高校招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
  • 從不同學歷層次來看,這樣三類學歷才是含金量最高的,你同意嗎?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自從1999年高考大擴招以來,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普及化1、對於本科學歷而言,國內最有含金量的學歷無疑是北大清華的本科,其次是華東五校這樣的一流名校的本科畢業。我們都知道,能進入北大清華,需要在中學階段極為優秀,要麼是學霸,能在高考中以絕對高分勝出,要麼是在國家級大型競賽中能獲得大獎,要麼擁有優秀的綜合素質,能在自主招生中勝出。
  • 2020,考上清北還是一種驕傲嗎
    2020,考上清北還是一種驕傲嗎謝宏濤每年高考季,清華、北大都是出鏡率最高的兩所大學。很遺憾,這13所高校中沒有清北。亮相二:6月10日,教育部發布《關於規範我高等學校接收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國際學生進入中國高等院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申請資格進行調整。這個通知又一次把清北推到了風口浪尖。2019年高考,人大附中111人考上清華北大,僅次於&34;衡水中學的275人,排名全國高中第二!
  • 安徽歙縣致信高考考生及家長:將堅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新京報快訊 7月7日凌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洪澇災害,歙縣中學、歙縣二中2個考點無法如期正常高考。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7月7日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正常舉行。7月7日下午,歙縣人民政府網站發布《致全縣高考考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 是高考改革失憶還是誰在誤導輿論:記江蘇省文科狀元無緣清北事件
    近日, 隨著各省高考成績以及分數線發布,各大媒體紛紛聚焦今年的高考考情. 要知道, 今年高考的背景尤為複雜, 先是百年一遇的疫情突發導致高考罕見推遲, 再有前一陣不斷爆發的高考錄取操作醜聞. 所以今年的高考, 在考前就已經自帶熱點. 而今天要說的, 就是今日傳的沸沸揚揚的江蘇省無緣清北事件.
  • 學歷鄙視鏈: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於是「名校情結」泛濫的學子們,孤注一擲選擇了考研。然而too young too naive,真正面試的時候往往發現另一條潛規則,「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985的碩士還是敗給了985的本科,那一刻才發現「英雄不問出處」都是鬼扯的。
  • 大幅增加專業博士招生,學歷標籤必然貶值,影響所有考生
    隨著專業研究生的逐漸擴招,對應的培養方案必然快速建立起來,學術性和應用型的區別也會體現得更加明顯。應用型研究生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學制不同、培養方向不同、就業不同,過去與正統相比較或許顯得有些劣勢,但是在新背景下劣勢卻已經不在。這實際上也是國家對學歷的新證明,研究生學歷實際上是學術水平的標誌,博士已經代表你可以獨立科研,帶領人類探索未知的知識邊界。
  • 高考700分都不一定上得了清北的河南河北考生?今年究竟有多難
    緊張的高考剛剛結束,然而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很多考生好不容易擠過了千軍萬馬的高考獨木橋,誰知道在招生領域卻再次面臨極大的挑戰。前段時間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唐楚玥在網上刷屏,以理科729分在省內鶴立雞群,而語文146分更是讓人嘆為觀止,然而當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河南的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先不說河南的錄取分數線,我們就先說說河南今年的考試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河南學子的絕望。
  • 什麼是成人高考,文憑的含金量如何,和自考之間有什麼差別
    隨著現在社會上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家對自己的學歷也都就開始越來越重視,畢竟在這個學歷至上的社會,沒有學歷是萬萬不行的,想要有一個好的工作和前景,那學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為自考,自考和承認高考一樣都是國家認可的學歷,不過自考是屬於國家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自考對於大家來講是一種提升學歷的方式,但這也是通過國家考試促進個人自學或者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一種需要。
  • 和第一學歷異曲同工
    實際上,清北本科生和清北研究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本科生vs研究生,孰難孰易? 想上本科生需要參加高考,想上研究生需要考研;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難度對比,很大程度上就是高考和考研的難度對比。在這一點上,兩種考試模式各有特色;但相較而言,高考更加正規、也更加標準。
  • 成人學歷:成人高考(業餘函授學歷)深度解讀!
    1.如何正確看待成考 道理其實很簡單: " 沒有參加普通高考考上本科,通過成人高考升本科卻想和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有同等學歷待遇,沒有這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