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名吃-夏津宋樓火燒、布袋雞,香濃飄四方,味美傳天下!

2020-12-19 閒庭碎話

說起夏津,德州以外的朋友們或許並不熟悉,因為千百年來夏津以農為主,少有經天緯地的大人物,也沒有輝煌顯赫的商業傳奇和交通優勢,就這樣,夏津在歷史上低調而平靜地存在著,但是在這種低調和平靜中卻孕育了不凡的農耕文明和燦爛的美食文化。

夏津地處魯西北平原,位於德州市的西南方向,南與聊城的高唐、臨清相接,西與河北的清河、臨西相近。歷史上,夏津屬於古黃河的黃泛區,沙地面積佔到了全縣1/3以上,先天的農耕條件並不佔優勢。據記載,公元前602年,黃河在淇河、衛河合流處決口,滔滔河水裹挾著滾滾泥沙流經今夏津境內,行水時長達613年,黃河再次改道後,留下了漫漫沙海,導致這片區域一直人煙稀少。到了明清以後,政府對該區域進行有組織的移民,這片土地開始再現了生機。

相對惡劣的自然條件,讓遷居至此的移民逐漸養成了勤勞、堅韌、質樸、靈活的特性,他們因地制宜,植桑栽果,改良土壤,興修水利,通過一代一代的不懈努力,把這一片黃泛區打造成了果蔬之鄉,棉花之鄉和糧油基地。以此為基礎,他們借憑獨特的農林資源,也成就了眾多別具地域特色的小吃尚品,僅從數量上來看,夏津的小吃在整個德州市絕對遙遙領先,這足以證明這方土地上人民的生機與品味,智慧與勤敏。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以下幾個夏津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宋樓火燒

據傳,夏津宋樓火燒始創於清朝中葉,由夏津縣宋樓村侯其順創製。1864年(清同治四年)曾作為貢品進京,後來在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宋樓火燒被再次進貢於光緒帝與西太后,慈禧太后吃後,非常喜歡,遂賞銀五十兩,並傳為佳話。

宋樓火燒,在夏津也被稱作「氣火燒」,它取夏津當地生產的上等麵粉加少許黃豆面為主材,用鹽水和面,每個折壓6層,層層刷香油,經傳統鐵鍋烙燒而成。由此製成的宋樓火燒皮薄、瓤香、酥脆爽口。

製作宋樓火燒,原則上是夏津本地的原生態食材,在工藝上更是獨具特色,一是薄皮要疊成6層,用力擀壓;二是和面頗有技巧,它要根據天冷天熱和溼度的不同,憑藉經驗進行和面,並且和面的過程中不止是手揉,還需要槓子壓。凡此種種,做出來的宋樓火燒才香酥宜口。

夏津布袋雞

德州以扒雞文化文化馳名華夏,德州扒雞被冠以中華第一雞,但是在德州的夏津縣卻有一種與扒雞做法和口味截然不同的雞類佳餚,它就是夏津布袋雞。夏津布袋雞的始創目前已經無據可靠,據傳最早源自元代,也有的其歷史只有百年左右,不管它始於什麼年代,但是布袋雞卻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味成為當地有別於扒雞和燒雞的一種歷史名吃。

夏津布袋雞還有一個名字叫「海味什錦雞」,從這個名字來看,其食材應主要以海味為主,這在以農耕為主要特色的夏津來說,絕對是與眾不同,由此推斷,這道佳餚很可能最初為外來菜品,或許是南方富商帶來,也或許是生於南方的官員因在夏津履職而出現,總之,夏津布袋雞是一種南菜北遷的傑作,再加上長久以來與夏津地域特色的融合,更加熠熠生輝,與眾不同。

夏津布袋雞一般選用夏津本地當年生產的母雞,經宰殺、煺毛後,在咽下切一豎向小口,去內臟、剔骨頭,使其成為「肉布袋」形狀。然後,按比例裝入海參、木耳、海米、竹筍、瘦豬肉絲、硬雞蛋羹等十六種佐料,用竹篾將口縫嚴。在經過油炸至金黃色,上籠清蒸,同時配以蔬菜拼圖,狀如飛燕,十分嬌美。在上席以後,把背部劃開,腹中內料一一綻現,讓人食慾大增,食之更是鮮香宜口,欲罷不能。

夏津銀絲面、珍珠琪

麵條和琪子,在華北地區有數百年的歷史,比如故城縣有龍鬚麵,吳橋縣有宮面等等,這些面都有悠長的歷史和特色,而夏津銀絲面、珍珠琪更是這眾多面類美食中知名度最高和特色最彰顯的一種。

夏金銀絲面、珍珠琪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據傳乾降換地在一次南巡結束,經水路回蹕京師的途中,由於一路上旅途勞頓,身體不適,自然食欲不振。在經過夏津地面時,時任夏津知縣金應鬥得知"龍體欠安",便誠惶誠恐地將當地的特產美食--"珍珍琪"獻上。乾隆本無心進食,但是一看碗中的粒粒玉琪,晶瑩剔透,宛若仙米,再加上佐以新鮮菜餚,香氣撲鼻,頓時食慾大增,食之以後更是潤滑香美,於是龍顏大悅,即興御筆親批,"玉璣鳳目,王者之食也。",自此,夏津珍珠琪開始入宮,成為貢品,並多年成為定製。

在做法上,夏津銀絲面選用上等精細麵粉,配以十餘種佐料,人工擀軋面薄如紙,切成細絲即為銀絲面。再橫切則為珍珠琪。銀絲面、珍珠琪久煮不爛,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銀絲碎玉,晶瑩透明。食之軟膩、滑韌,若另配以麻汁、炸醬、肉絲、醋、蒜等佐料,更別具風味。

夏津益和成糕點

糕點作為一種傳統的甜食,在華北各地久有歷史,原來華北地區的糕點自成體系,與今天的西式糕點、港式糕點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在口感、品類上不如今天遍布城市的新式糕點那麼豐富,但是傳統的糕點卻凝聚了農耕文明的縮影和味道,可以說,夏津益和成糕點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

據傳,益和成糕點始創於清光緒年間,由夏津雙廟村糕點名師李森先創製,他早年曾輾轉於京、津、濟等地學習糕點製作技藝,後來融百家之長,獨創技藝,並創建「益和成」,成為夏津乃至周邊地區百年來聲名顯赫的糕點老店。

益和成糕點固守百年一脈相承的傳統製作技藝,選材精良,製作精細,具有造型美觀,色澤鮮豔,香甜不膩,松酥可口,貯存耐久的特點,多年來已經成為老百姓走親訪友和家庭品嘗的糕點精品。

在夏津,各類傳統小吃可謂是種類繁多,幾乎每個鎮都有自己的獨特美食,比如滷汁鮮濃、入口即化的夏津老豆腐;肉質鮮美,瘦而不柴的苦水丸子;湯汁濃鬱,軟韌鹹香的雙味蹄筋,當然除了這些美味小吃,夏津還有為數眾多的時令鮮果,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桑葚和大杏,每一種都能讓你吃一口口唇生津,望一眼流連忘返的神奇感受。

總之,夏津是一個舌尖上大美,生態上優美,人文上醉美的好地方,值得大家一探究竟,感受它的低調奢華。

相關焦點

  • 山東美食,吃貨眼中的德州,這30道特色美食小吃,你吃過多少?
    從此,德州扒雞作為貢品進入宮廷。乾隆年間,扒雞製作藝人又被召進皇宮御善房,從此德州扒雞名揚天下。1956年德州扒雞參加商業部組織的全國名優食品展評會,博得「中華第一雞」美譽。2.羊腸子羊腸子又名清血腸,德州的老百姓把它稱為羊腸子。
  • 德州美食---好吃的不得了
    由於加工考究,配料齊全,色、香、味、形俱佳,很快佔領市場,銷路大開,名聲也愈傳愈遠。德州扒雞自問世以來,受到各界好評。到了冬季,德州市的大街小巷就可見到賣羊腸湯的車攤了,醬紅色的羊腸往碗裡那麼一盛,再淋上豔紅的辣椒油,撒上翠綠的香菜葉,最後再澆上一勺滾燙的熱湯,那誘人的香味便悠悠地飄了過來,真叫人饞涎欲滴!羊腸湯走上街頭還是近十幾年的事。
  • 舌尖上的山東,德州這7道美食雖然不如扒雞有名,但味道不輸扒雞
    說到德州想必很多去過的小夥伴第一個想到的美食就是德州扒雞,確實德州扒雞在全國都非常的有名。但德州除了扒雞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小吃,味道不輸給扒雞。雖然小編不是德州人,但小編卻是很了解德州的美食,因為小編老家就和德州緊靠著,德州的美食小吃倒是吃過不少。如果那裡寫的不夠好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 「神京門戶」,山東德州特色美食小吃
    德州(簡稱德),古稱安德,山東省地級市,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德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自古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吃。德州的飲食種類和數量豐富多樣,別具風味,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不少獨到的風味。
  • 舌尖上的山東,德州最有名的十大美食,地道德州人最少吃過6樣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山東德州美食小吃,德州被譽為中國太陽城,這裡不僅風景優美,美食也是多不勝數。如果您有機會到德州遊玩一定不要錯過這十道最有名的美食,地道的德州人最少吃過6樣,外地人到德州不嘗嘗,都不好意思說來過。
  • 14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德州各市轄區縣市
    古黃河別名德水,德州因此而得名。德州市,別名安德、德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市樹是棗樹,市花是菊花。 德州屬黃河衝積平原區,地貌類型大體分為高地、坡地和窪地區,所佔總面積比例分別約為34%、52%和14%。
  • 13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德州各市轄區縣市
    古黃河別名德水,德州因此而得名。德州市,別名安德、德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市樹是棗樹,市花是菊花。德州屬黃河衝積平原區,地貌類型大體分為高地、坡地和窪地區,所佔總面積比例分別約為34%、52%和14%。
  • 87秒 | 20道「德州地方名吃」公布!每道都饞得不行
    為深入挖掘我市傳統餐飲文化,推動餐飲品牌建設,12月25日,由德城區商務局、德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德州市團餐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首屆德州地方名吃(特色菜)」評選活動在德州舜泰商務酒店舉行。
  • 山東夏津德百旅遊小鎮正式開園
    夏津德百旅遊小鎮是由山東德州百貨大樓(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項目總佔地1200畝,以國家4A級景區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為輻射圈,以齊魯民俗休閒體驗為契入點,將傳統民俗民風與夏津本地文化有機融合而打造的集吃、住、娛、購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小鎮。
  • 山東各地特色名吃,來過山東的遊客,您都吃過哪些?
    成菜後表面呈金黃色,一陣微風吹來香氣撲鼻,吃起來百味俱全,價格也很實惠。再加上當地豆漿吃起來更是讓人回味無窮!德州扒雞提到德州扒雞大家都應該不陌生吧,那是在國內外相當的有名氣,可以說外地的遊客來到山東,必須要去德州吃頓德州扒雞。
  • 德州特色的小吃,每一種都值得品味,你吃過哪些呢?
    在多種多樣的特色小吃中,小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德州這個地區有什麼特色小吃。首先小編先給大家介紹的是武城旋餅,這道小吃是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武城旋餅選料精良,製作過程方法其用優質麵粉作為主料,然後再加入部分豬肉,羊肉,牛肉,經驗,生抽,糖,料酒,五香粉,芝麻油,花生油,雞蛋,蔥,韭菜,花椒等原料進行製作。
  • 德州著名特色小吃
    宋樓火燒,又名燈籠火燒、風箏火燒,是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創製於清朝中期。宋樓火燒是以上等麵粉加適量黃豆面為原料,用鹽水和面,每個折壓六層,層層刷塗香油,經鍋烙火燒而膨脹為燈籠形即成。食用時,可用開水衝泡,滑膩可口,且易於消化。
  • 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皇帝喜歡吃的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說起能與城市相關聯的食物,北京烤鴨、蘭州的拉麵,還有一個就是擁有長久歷史的德州扒雞說起德州扒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德州扒雞——「中華第一雞」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著名的德州三寶(扒雞、西瓜、金絲棗)之一。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在德州城西門外大街,有一個叫賈建才的燒雞製作藝人,他經營著一個有一間燒雞鋪。
  • 雞年話雞_大公網
    不過,在美洲新大陸,公雞不是叫cock,而叫rooster,影響所及,我們在翻譯中國十二生肖時,採美棄英,把雞年譯成The Year of the Rooster。[詳細] 2017-02-10 俗話說,「無雞不成宴」。
  • 河南十大燒雞排行榜,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呀
    此菜色澤鮮豔,斷筋離骨,皮香肉爛,肥而不膩,外香裡嫩,肉質鮮美,每一絲雞肉裡都蘊含著濃香,香飄十裡。而且經過燜煮的燒雞斷筋離骨,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淮陽方布袋燒雞方布袋燒雞是淮陽一帶最有名的傳統小吃,此菜精工製作,配料合理,經過十二道工序,選用三十六味名貴佐料,輔之陳年老湯,色澤誘人,雞味鮮美,鹹淡適中,可口不膩。
  • 齊魯大地上的十大名吃,棗莊菜煎餅才排第三,最後一個特別好吃
    德州扒雞說起德州扒雞,那算得上是馳名天下,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作為貢品,送進皇宮供給皇上皇后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但凡品嘗者沒有不說好稱絕的,更被有的人評為「天下第一雞」青島大包大部分的青島人都還記得,青島飯店的三鮮大包因皮薄、餡嫩,一時名滿島城,成為青島小吃的代名詞,因此也入選山東十大名吃。
  • 被譽為「天下第一雞」的德州扒雞,為何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
    被譽為「天下第一雞」的德州扒雞,為何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提起山東最出名的是什麼?其實可以代表山東的東西非常多,比如說孔子,儒家學說,還有粵菜,山東的雜糧煎餅,還有一個一提起肯定能想到山東,那就是德州扒雞,這真的可以代表山東了,誰去山東玩一圈不帶一隻回來嘗嘗呢,這可是山東名吃,有名的特產。德州扒雞又名五香脫骨扒雞,是漢族傳統名吃,魯菜經典,同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並稱為德州三寶。
  • 濱州六大名吃
    1 鍋子餅鍋子餅是山東濱州市特色傳統名點之一。鍋子餅先用軟面做兩個小餅,在熬子上烙黃備用,再用雞蛋、熟肉、豆腐、香菜制餡,捲入餅中,稍煎,切成塊食。2 芝麻酥糖芝麻酥糖是山東省濱州市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該產品已有70多年的悠久歷史,該產品是濱城常雲鑾祖孫三代的家傳絕技,有一整套的生產工藝方式,大體分為6步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