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
1997年,數字農業的概念被提出,特指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
換作人話,就是:要用地理信息、網絡通訊、自動化等高新技術「嫁接」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生成新農業,解決傳統小農經濟的散亂、低效、靠天吃飯。
有機構預測,2020年數字農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
那麼,數字農業到底如何做?
總結起來,就是要用數字農業的方式,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再突破,做全產業鏈深度數位化變革,在耕、種、管、收、加工、物流、買賣等環節提升產業運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解決傳統農業痛點。
近期,伴隨著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0-2025)》。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領驅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農業已經成為農業發展主流風口,各大企業也紛紛發力數字農業並深度布局。比如,阿里、碧桂園、京東等企業投入巨資發力數字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