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當「甩手掌柜」,這些公司正在引領一場農業數字革命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 | 門宇闊

編輯 | MoMo

在技術賦能下,農業生產正在醞釀著下一次變革。

農業似乎從來都是不性感的。

但就是"不性感"的農業,幾千年來支持著整個社會體系的繁榮。在技術的催化下,歷史上爆發了幾次農業革命,從耕犁工具到灌水系統,從除草劑到轉基因...每次農業的進步,都孕育了更多的人口容量和更廣闊的文明天花板,而在AI、大數據、高速移動通信等技術加持的當下,農業也迎來了數位化轉型的契機。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所謂的「智慧農業」和「數字農業」,只是展現在一張張漂亮的PPT裡,成為各級領導嘴邊常掛著的發展目標。我們想知道,當具體到每個縣,每個村,每一畝地的時候,這些高科技究竟在它覆蓋的土地上起到了什麼作用?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訪了幾家公司,想了解下農業背後的性感。

1

室內農業(Indoor Farming)

拼多多今年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大賽,讓人和AI進行種草莓的比拼,用120天的時間,用不同的方式控制草莓生長,最後去比對產量、口感、成本等標準。

有有AiCU、智多莓、NJAI. 莓、CyberFarmer.HortiGraph四支AI隊伍進入決賽。與他們同場較量的四組隊伍,有的是來自中國草莓種植強省的農人,有的來自專業的農業類院校或者農業公司。

傳統隊伍依託的是以往種植草莓的經驗,依據現場環境因地制宜,去做出他們認為恰當的改變。

AI隊伍裡普遍採用了大規模的傳感器方案,在大棚中收集光照、溫溼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這些數據匯集後,會輸入給軟體,由AI對數據進行分析,做出升降溫度、施肥、通風換氣等不同的決策,AI可以對鼓風機等設備進行自動操控,剩下的部分則由人力負責執行。

從最後的結果上看,AI隊在產量上全面領先,平均超過頂尖農人隊175%以上。如果放在現實世界裡,這可能是幾周的先發優勢,讓採用新技術的廠商能優先獲得市場的定價權。

2

農藥噴灑(Precision Spraying)

相比於人工打藥,無人機的加入帶來了全新的變革。

首先是效率上的提升,在農時或病蟲害來襲的日子,農藥的噴灑往往需要在1-2天內完成,人工打藥每人每天大約在10畝地左右,面對大型農場或連接式農區,經常會遇到人手不足的問題,而如今的無人機則可以在一天內覆蓋500畝的農田。

同時,人工打藥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遺漏、重複,或過度噴灑,無人機使用的是高度霧化的農藥,整個過程和路徑可以很好地進行規劃和監控,非常有利於對水和藥劑的節約。

在面對山地作物和果園等複雜地形時,人工作業的效率極慢,需要經常性攀爬和迂迴,無人機基本可以忽視地形變化,直接進行高空噴灑。在成本上,無人機在很多時候也更具優勢,特別是當農田範圍很大時,無人機就是不二的選擇,一位來自山東聊城的農戶向《創造一下》透露,人工打藥大概是10塊錢1畝地,雖然費用不高,但有時候會有找不到人的情況。如果不算上維護和專業人員服務的成本,自己使用無人機(不損壞的情況下)的總體使用成本要小很多。

大疆在農業無人機上是領頭羊。在最新推出的T30機型上,已經可以實現散播固體負載的能力,可以勝任種子、化肥、飼料等多種播撒場景,播撒1噸肥只需要1小時。

據了解, T30每小時的作業效率可達240畝,單無人機的售價為2萬,搭配電池、保修等服務的全能套裝的價格為5萬5千元。

3

養殖(Animal Farming)

奶牛養殖業是一個供應商十分冗長的產業,涉及飼料、耗材、藥品等上下遊供應商,信息的流通和交易的方式在過去幾十年內沒有大的變化。

內蒙古愛養牛公司通過搭建交易平臺,引進儘可能多的供應商,撮合上下遊企業直接交易,實現了廠家到客戶的垂直對接。目前平臺服務牧場客戶1200家+、奶牛120萬頭,供應商600家+、從業者2萬多名,2020年預計交易量100億元,累計為合作牧場降低採購成本近5億。

愛養牛對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不局限於to B端,通過雲直播,愛養牛為產業的上下遊提供了權威的培訓和學習課程,讓最先進的養牛技術和經驗可以在信息和教育不發達的區域迅速傳播,這也大大節省了由於地理空間和人員經費所產生的教育成本問題。通過雲直播,廠家還可以直接展現自己的商品,消費者能夠隨時對乳業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在線觀看。

愛養牛CEO劉曉江認為,這種技術方式的引入可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由於過去的一些歷史性事件,導致整個中國奶產品無法得到消費者認同,經過這麼多年的產業升級,其實中國的奶產品在生產加工等方面,無論是技術還是安全標準都是國際領先的。公眾不知道這方面的東西,但我們希望去增加透明度,讓更多的中國人去相信中國牛奶。」

農業數位化轉型展現了很好的應用場景,但很難說已經迎來了產業爆發的階段。

在農研科技大賽中,對於草莓的種植,智多莓的劉興華承認道:「我們確實在產量上領先,我們也可以做更大的大棚,在不同的點上收集數據。但更大規模的,環境變化更多樣性的環境下,AI的表現會怎樣?這個我們沒有驗證過。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好處是可以馬上調整,老農可以根據一片葉子得知這片草莓長得怎麼樣,但AI不行,我們積累的數據還很淺,應用到實際還需要時間。」

劉興華沒有提到的,是這類精細化作業的成本,雖然國內沒有大規模草莓智能化種植的先例,但參考外國eatsmart的案例,其中涉及的並不僅僅是傳感器的部署,還有水肥一體化的設施,一個項目的回本時間可能長達數年,整體的投資回報率並不高。

說回無人機行業,它從2018年起步,至今無人機作業的覆蓋範圍目前還不到10%,而根據農科院植保所的估算,中國境內大約有70%的可耕種土地不適於無人機作業。原因在於,不同品種的農作物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在蘋果樹的防蟲害上,需要把農藥撲灑在果樹中下層葉片的背面,這對於無人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當種植密度大時,幾乎沒有無人機可以發揮的空間,相比之下,人工可以靈活地應對所有場景。

技術可以讓水果長得更好,長得更快,無人機可以解決除農害的剛需問題,但涉及到偏遠地區的生產工具買賣和養牛方式學習,本身的經濟效益就不明顯,用戶的意識不容易更跟上,在愛養牛的案例裡,平臺早先只能通過低價產品和「優惠購」等活動打入市場,之後才能慢慢做效率提升的事情。

當前看來,農業數位化仍處於爆發前夜,一方面技術還無法覆蓋大多數場景,設備成本仍處於下探階段,另一方面農戶的需求也沒有被激發,市場還需要長時間教育。

轉型已經到來,爆發還需要積累。技術進步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比如大疆新機通過讓機器臂調整俯仰角度,讓農藥噴霧沿著樹枝的斜角,把層疊在一起的樹葉打透。AI的好處在於它的「永生」,可以收集不同品種,和不同環境變量下的生長情況,學習更多的數據並從中尋找規律,今後還會有大量的專家和工程師為其提供可以落地的自動化方案。

過去30年的農業自動化革命裡,歐美通過技術率先完成了革命,以極少的人力實現了高產量,中國由於人力成本低,缺乏專業人才等因素,並沒有最大化提升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效率。在勞動力成本上漲、人口老齡化、環境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智能化農業是一次新機會,是供創新者探索的實驗田,也是一場迫在眉睫的任務。

END.

相關焦點

  • 農業新革命!數字農業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附6個案例)
    數字農業是農業的又一次革命,正在改變農業、激蕩農村!1997年,數字農業的概念被提出,特指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換作人話,就是:要用地理信息、網絡通訊、自動化等高新技術「嫁接」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生成新農業,解決傳統小農經濟的散亂、低效、靠天吃飯。有機構預測,2020年數字農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那麼,數字農業到底如何做?
  • 讓農民富起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共探數字農業創新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趙培秋、記者劉穎報導 12月18日,主題為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的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
  • 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
  • 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金融界直擊數農創新前沿動態。「數字農業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先導力量,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四川開江縣鴻發家庭農場 ——打造生態養殖模式 示範引領一方產業 12. 貴州凱裡市玉龍養殖家庭農場 ——公司和農場利益共享 農民和企業風險共擔 三、種養結合類 13.
  • 「數」說農業|數字農業 智引未來——寫在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
    本次大會將以「數字農業·智引未來」為主題,數字農業領域專家將共話數字賦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暢談「現代農業如何插上網際網路翅膀,尋找新風口」,用智慧的光芒照亮農業  綻放數字生命力 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添薪注能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打亂了社會原有的經濟秩序。傳統銷路受阻、貨物積壓滯銷、倉儲物流不通暢等一度成為擺在農民面前的「攔路虎」。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
    今年2月19日,一場特別的助農直播在徐聞縣的菠蘿地裡展開,時任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縣長吳康秀走進央視新聞和拼多多的聯合直播間,傾情為徐聞菠蘿代言。直播僅半個小時就賣出30萬斤菠蘿,這也拉開了疫情期間拼多多在全國縣市長助農直播的序幕。
  • 探索實踐數字農業 讓農民富起來
    本報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熊園)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
  • 為億萬農民託起數字鄉村美麗夢想,農業農村部對「鄉村釘」建德樣本...
    本次研討會聚焦「黨建引領」和「數位化」這兩大主題,來自16個省(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和部分試點縣市及邀請單位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   本次研討會認為,建德等第一批試點單位為鄉村善治注入了新內涵、打開了新思路——通過「鄉村釘」數位化平臺,以黨建引領整體性治理思維,繪製「24648」基層組織塔基工程施工圖,探索形成了「強村善治十條」、「美好帳本」、「十支隊」等實踐做法。這些做法的有效性在實踐中都得到了驗證,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提供了建德樣本。
  • 阿里數字農業進入「快速道」!
    同時,隨著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加入農業變革大潮流,中國農業正變得越來越好。近日,一場主題為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的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
  • 一畝田CEO鄧錦宏獲評「數字農業先鋒人物」
    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於廣東盛大開幕,一畝田創始人兼CEO鄧錦宏獲評「數字農業先鋒人物」獎,以表彰其九年間帶領一畝田,以科技與大數據為引領,改造大宗農產品流通環節的努力。
  • 數據智能開啟數字經濟效率革命
    如果說科學革命的本質是科學思維方式的革命,那麼此次疫情,無疑是開啟了一場數字經濟效率革命,讓人們對數字世界的認識產生質的飛躍,也必將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 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與近代政治革命
    [1]當然,在那個時代中身處德意志鄉村地區的農民們,並不知道世界的命運將要發生劇烈的變換。雖然他們已經攢緊了手中的鐮刀和錘子,準備改變自己的命運。蝴蝶揮舞一下翅膀也許都能帶來一場風暴,而當農民們舉起革命的大旗,整個歐洲的土地都將為之震顫。
  • 數字農業 智引未來——寫在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之際
    綻放數字生命力 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添薪注能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打亂了社會原有的經濟秩序。傳統銷路受阻、貨物積壓滯銷、倉儲物流不通暢等一度成為擺在農民面前的「攔路虎」。通過構建農業現代化市場體系,廣東荔枝、菠蘿在豐收「大年」疊加疫情不利影響下雙雙「逆轉」,實現產銷兩旺。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逸說,依託數字經濟力量,菠蘿豐產又暢銷,富了農民「腰包」。在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志嘉看來,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投入,提升農產品質量,是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走得更穩、走得更遠的重要方向。
  • 實地探訪阿里數字農業首個產地倉:阿里數字農業的「新基建
    阿里為何花重金投入農業,又能否通過數位技術真正幫助農民致富?帶著以上問題,財經網進入了昆明產地倉。   李少華分析,阿里做農業與其他公司的區別之處在於,第一是重投入模式,即產地倉為核心的數字農業;第二是自營模式;第三是進入農業源頭端,和農業生產、農業流通環節每一個農民、每一個
  • 富邦股份:全球化肥助劑引領者 「PSC+海外布局+數字農業」三駕馬車...
    布局數字農業,新風貌再啟程2.1 以土壤為入口布局數字農業,全球收購農業「黑科技」公司於2016年開始在數字農業領域發力,2018年確定以數字農業為發展戰略。目前,公司通過在全球進行農業「黑科技」收購,現已形成以土壤為入口的數字農業布局。
  • 打造「數字農業」 孝感市首個數字農業示範園開建
    一棵果樹會結多少果實,開花的時候就知道;水果什麼時候熟,什麼時候摘,也能精準判定;像小蜜蜂一樣的機器採摘水果,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這一場景未來將出現在應城市富邦數字農業示範園,這也是孝感市首個數字農業示範園。目前,該示範園正在施工建設。
  • 《連線》專訪李彥宏:百度要在亞洲甚至全世界引領一場AI革命
    百度的未來在李彥宏的領導下將與AI緊密捆綁在一起,百度力圖要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引領一場AI的革命。迄今為止,北美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仍保持領先,因此新的技術或產品也都率先由這些公司提出。大量的具有超前思維的AI研究者目前都居住在矽谷或加拿大,包括像谷歌Home和亞馬遜Echo一類的人工智慧產品也總是最早由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生產和推出。
  • 廣東再添一個省級數字農業農村試點縣
    數字農業農村、智慧農業的發展空間正在不斷拓寬。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目前廣東農村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速,農業經營網絡化發展成效初顯,數字農業農村、智慧農業的發展空間正在不斷拓寬。
  • ——我省農業科技創新帶動農民增收 - 山西日報數字報
    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近年來,我省農業科技推廣者研發出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經過試驗示範以後,向全省農民進行推廣,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走上發展高效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道路。